学习任务8-3 薪资管理业务处理
一、实训任务
1.工资变动设置,扣缴个人所得税。
2.工资分摊,工资月末处理。
3.工资报表查询管理,工资报表分析。
二、任务目标
1.熟练完成工资日常业务处理,掌握工资月末处理方法。
2.对系统生成的工资报表进行管理分析。
3.理解薪资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传递内容和方式。
三、准备工作
1.修改计算机时间为2011年1月31日。
2.引入“8-2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账套备份。
四、实训引例
(一)个人收入所得税
“实发工资”扣除2 000元后计算个人所得税。
(二)2011年1月的工资数据
(三)工资分摊的类型及计提标准
工资分摊的类型为“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福利费。
(四)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的分摊设置
五、学情关注
在这部分实训,学生经常会发现做到最后得出的数据和教材上的不一致,重新检查数遍都找不到原因。当发生错误时,大家检查的重点可能都会放在数据上,认为数据没错就应该没有问题。其实不然,在薪资管理系统中人员的档案信息也至关重要。例如:张三本是销售人员,在录入时误录为管理人员,那么在进行工资分摊时,就会造成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的计算错误。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而同学们在实训的过程中,也应该理解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所在。
六、过程指导
(一)打开在岗人员工资类别
要对某类人员进行具体操作,必须先打开该工资类别。
1.以操作员01身份登录企业应用平台。
2.启动“打开工资类别”功能。双击【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工资类别】—【打开工资类别】菜单,进入“打开工资类别”界面。
3.打开“在岗人员”工资类别。选中“在岗人员”,如图8-2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8-26
(二)修改个人所得税的计提基数
许多企事业单位计算职工个人所得税的工作量较大,本系统提供个人所得税自动计算功能,用户只需定义扣税基数及所得税税率,系统将自动计算个人所得税。
1.启动“选项”定义功能。双击【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设置】—【选项】菜单,进入“选项”编辑界面,如图8-27所示。
2.进入扣税设置界面。单击“编辑”按钮,再单击“扣税设置”选项卡,进入“扣税设置”界面,如图8-28所示。
3.打开“个人所得税申税表——税率表”界面。单击“税率设置”按钮,进入“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税率表”界面,如图8-29所示。
4.修改所得税的计提基数。在“基数”栏录入“2000”。
5.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计提基数设置,单击“取消”按钮退出。
图8-27
图8-28
图8-29
【友情提示】
如果单位的扣除费用及税率与国家规定的不一致,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税率表中单击“增加”按钮进行修改。
系统默认以“实发合计”作为扣税基数,所以在执行完个人所得税计算后,需要到“工资变动”中执行“计算”和“汇总”功能,以保证“代扣税”这个工资项目正确地反映出单位实际代扣个人所得税的金额。
(三)录入并计算1月份的工资数据
“工资变动”功能用于日常工资数据的调整变动以及工资项目增减等,如病事假扣款、奖金录入等,可直接在列表中录入或修改数据。
1.启动“工资变动”功能。双击【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业务处理】—【工资变动】菜单,打开“工资变动”界面。
2.录入工资项目内容。根据资料录入工资项目内容,如图8-30所示。
图8-30
3.计算工资项目内容。先单击工具栏上的“计算”按钮,再单击工具栏上的“汇总”按钮,计算全部工资项目内容。
4.退出程序。单击窗口上的“关闭”按钮,退出当前界面。
【友情提示】
第一次使用薪资管理系统必须将所有人员的基本工资数据录入系统。工资数据可以在录入人员档案时直接录入,需要计算的内容在此功能中进行计算;也可以在工资变动功能中录入,当工资数据发生变动时应在此录入。
如果工资数据的变化具有规律性,可以使用“替换”功能进行成批数据替换。
在修改了某些数据、重新设置了计算公式、进行了数据替换或在个人所得税中执行了自动扣税、筹划等操作时,必须调用“计算”和“汇总”功能对个人工资数据重新计算,以保证数据正确。
在录入工资项目内容时,可以点击过滤器的下拉框,过滤要录入的项目内容,再进行录入。
(四)扣缴所得税
系统预置了多个地区的申报表模板可供选择。
1.启动“个人所得税申报模板”查询功能。双击【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业务处理】—【扣缴所得税】菜单,打开“个人所得税申报模板”界面,如图8-31所示。
图8-31
2.查看个人扣缴所得税。选中“扣缴个人所得税报表”项目,单击“打开”按钮,在弹出的“所得税申报”窗口可查看个人扣缴所得税情况,如图8-32所示,单击“退出”按钮退出。
图8-32
【友情提示】
可以对“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基数”和“税率”进行调整,调整后必须重新计算个人所得税,否则个人所得税数据将发生错误。
(五)查询银行代发一览表
银行代发即由银行发放企业职工个人工资。目前许多单位发放工资时都采用银行代发方式。这种做法既减轻了财务部门的工作负担,又提高了员工个人工资的保密程度。
1.启动“银行代发”功能。双击【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业务处理】—【银行代发】菜单,打开“银行代发一览表”界面。
2.设置银行的文件格式。选择“中国工商银行”格式。
3.确认设置的格式。单击“是”按钮,出现图8-33,可进行相应查询。
图8-33
4.结束查询。单击“退出”按钮退出。
【友情提示】
银行文件格式可以进行设置,并且分别以TXT、DAT及DBF文件格式输出。
(六)工资分摊设置
发放完工资,还需要对工资费用进行工资总额的计算、分配及各种经费的计提,并编制转账凭证,供登账处理之用。首次使用工资分摊功能,应先进行工资总额和计提基数的设置。具体操作如下:
1.启动“工资分摊”功能。双击【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业务处理】—【工资分摊】菜单,打开“工资分摊”界面。
2.对工资进行计提比例设置。单击“工资分摊设置”按钮,打开“分摊类型设置”界面,再单击“增加”按钮,打开“分摊计提比例设置”界面,在“计提类型名称”栏录入“应付工资”,如图8-34所示。
3.工资的分摊构成设置。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分摊构成设置”界面,分别选择分摊构成的各个项目内容,如图8-35所示。
4.完成并保存设置。单击“完成”按钮,保存设置,返回“分摊类型设置”对话框。
5.应付福利费的计提设置。单击“增加”按钮,在“计提类型名称”栏录入“应付福利费”,在“分摊计提比例”栏录入“14%”,如图8-36所示。
图8-34
图8-35
图8-36
6.应付福利费的分摊设置。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分摊构成设置”界面,分别选择相关项目内容,如图8-37所示。
7.保存分摊构成设置并退出。单击“完成”按钮,保存设置,返回“分摊类型设置”界面,单击“返回”按钮,退出设置。
(七)工资分摊并生成转账凭证
“工资分摊”设置好后,即可生成转账凭证,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启动“工资分摊”功能。双击【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业务处理】—【工资分摊】菜单,打开“工资分摊”界面。
2.选中分摊的相关信息。分别选中“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前的复选框。选中各个部门,并单击选中“明细到工资项目”前的复选框,如图8-38所示。
图8-37
图8-38
3.打开工资一览表。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应付工资一览表”界面,选中“合并科目相同、辅助项相同的分录”前的复选框,如图8-39所示。
表8-39
4.生成转账凭证。单击工具栏上的“制单”按钮,进入“填制凭证”界面,选择凭证类别“转账凭证”,并单击“保存”按钮,生成“应付工资”的转账凭证,如图8-40所示。
图8-40
5.重复步骤四,生成“应付福利费”的转账凭证,如图8-41所示。
图8-41
【友情提示】
工资分摊应按分摊类型依次进行。
在进行工资分摊时,如果不选择“合并科目相同、辅助项相同的分录”,则在生成凭证时每一条分录都对应一个贷方科目;如果单击“批制”按钮,可以一次将所有本次参与分摊的分摊类型所对应的凭证全部生成。
【注意事项】
生成凭证的操作员必须是总账系统中有制单权限的人,并且凭证日期必须大于或等于当前总账系统会计期间最大凭证日期。
(八)月末处理
月末处理是将当月数据经过处理后结转至下月。每月工资数据处理完毕后均可进行月末结转。
1.启动“月末处理”功能。双击【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业务处理】—【月末处理】菜单,打开“月末处理”界面,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信息提示框,如图8-42所示。
图8-42
2.进行月末处理。单击“是”按钮,弹出“是否选中清零项”信息提示框;单击“否”按钮,提示“月末清理完毕”,单击“确定”按钮。
【友情提示】
月末处理只在会计年度的1—11月进行。
如果处理多个工资类别,应分别打开各工资类别,分别进行月末处理。
如果本月数据未汇总,系统将不允许进行月末处理。
月末处理只有账套主管才能执行。
进行月末处理后,发现还有一些业务没有处理或要在已经进行月末处理的月份修改,可以由账套主管以下月日期登录,使用反结账功能,取消已记账标记。
不能反结账的情况:(1)总账已结账;(2)汇总工资类别的会计月份与反结账的会计月份相同,并且包括反结账的工资类别。
【注意事项】
由于在工资项目中,有的项目是变动的,即每月的数据均不相同,在每月工资处理时,均需将其数据清为0,然后输入当月的数据,此类项目即为清零项目。若不进行清零操作,则当月项目将完全延续上月数据。
(九)查询工资发放条
工资报表管理是按不同工资类别分别管理,其中包括工资表和工资分析表两个账夹,对每个工资类别的工资数据的查询统计通过它们来实现。
工资表包括工资发放条、工资卡、工资发放签名表等由系统提供的原始表,主要用于本月工资发放和统计。工资表可以进行修改和重建。以下为查询工资发放条的具体操作步骤:
1.启动“工资表”查询功能。双击【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统计分析】—【账表】—【工资表】菜单,打开“工资表”界面,选中“工资发放条”,如图8-43所示。
图8-43
2.单击“查看”按钮,打开“工资发放条”界面,单击选中各个部门,并单击“选定下级部门”前的复选框,如图8-44所示。
图8-44
3.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工资发放条”界面,如图8-45所示。
4.结束查询。单击“退出”按钮退出。
(十)查询部门工资汇总表
可根据条件选择需要查询的工资表。
1.启动“工资表”查询功能。双击【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统计分析】—【账表】—【工资表】菜单,打开“工资表”界面。
2.选择部门范围。选中“部门工资汇总表”,单击“查看”按钮,打开“部门工资汇总表”对话框,单击选中各个部门,并单击“选定下级部门”前的复选框,再点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信息提示框,如图8-46所示。
3.打开部门工资汇总表并退出。单击“确定”按钮,进入“部门工资汇总表”窗口,如图8-47所示,单击“退出”按钮退出界面。
(十一)对工资项目构成进行分析
工资分析表功能是以工资数据为基础,对部门、人员类别的工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产生各种分析表,供决策人员使用。
图8-45
图8-46
图8-47
1.启动“工资分析表”查询功能。双击【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统计分析】—【账表】—【工资分析表】菜单,打开“工资分析表”界面,如图8-48所示。
图8-48
2.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分析表选项”界面,选中各个项目,单击“》”按钮,如图8-49所示。
图8-49
3.查询工资项目分析表。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工资项目分析(按部门)”界面,单击“部门”栏的下拉框,选中部门,可以查看相应部门的工资项目构成。例如选择“总经理办公室”可以看到此工资项目分析表,如图8-50所示。
4.结束查询。单击“退出”按钮退出。
(十二)查询1月份计提“应付福利费”的记账凭证
在“凭证查询”功能中,可以查询薪资管理系统传输到总账系统的凭证,并可通过凭证查询功能来修改、删除和冲销凭证。
1.启动“凭证查询”功能。双击【业务工作】—【人力资源】—【薪资管理】—【统计分析】—【凭证查询】菜单,打开“凭证查询”界面,如图8-51所示。
2.查看凭证。单击选中“应付工资”或“应付福利费”所在行,单击工具栏上的“凭证”按钮,打开计提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转账凭证。
3.退出查询。单击“退出”按钮,退出查询。
(十三)账套备份
将账套输出至“7-3薪资管理业务处理”文件夹,压缩后保存到U盘。
图8-50
图8-51
七、疑难解答
1.“工资变动”中的各工资项目数据这个月录入之后,以后每个月是否都需要录入?
答:不需要。在工资变动单中,本月的工资内容是下月的参考,所以下月的工资数据只要在本月的基础上进行变动即可,即只是少部分的工资变动,而无需全部清空数据再次录入。
2.“工资分摊”生成的记账凭证,应该在哪里审核?
答:可由有相应凭证审核权限的操作员在总账系统中进行审核。
3.刚才修改了计算公式,为什么打开工资变动单后,里面的数据还是原来的没有变呢?
答:在进行公式修改或某些数据的修改后,必须调用工资变动中的“计算”和“汇总”功能,以保证工资数据的正确。
4.已进行了月末处理,现在发现本月数据仍有错误,想修改本月数据,系统不允许,怎么办?
答:进行月末处理后,本月数据不能再变动修改。可以先进行“反结账”处理,“反结账”后就可以进入本月账套进行数据变动。
◎思考与练习
1.如何完成给“商品采购部”的每位员工增加300元“奖金”的操作?
2.如何完成按应发工资的2%计提工会经费的工资分摊操作?
3.对在薪资管理系统中已生成并审核的记账凭证如何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