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时间:2024-1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是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又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常用的分配方法有在产品不计价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和约当产量比例法等。每月实际生产费用与定额的差异,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也就是说,约当产量只与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有关,而与月初在产品成本无关。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时,在产品的投料程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是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又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企业应根据月末结存在产品数量的多少,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月末在产品价值的大小,在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企业定额管理基础工作的扎实与否等方面的因素,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划分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常用的分配方法有在产品不计价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和约当产量比例法等。

一、在产品不计价法

这是一种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在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且各月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即某种产品每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由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负担。自来水生产企业、发电企业、采掘企业等都可采用这种方法。

二、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这是一种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在产品成本固定计价的方法。在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各月末在产品可按年初在产品成本固定计价。这样,各月月末在产品成本不变,月初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相等,那么本月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也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应该注意的是,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每年末,应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计算12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并将算出的年末在产品成本作为下一年度各月固定的在产品成本。冶炼企业和化工企业的产品,由于高炉和化学反应装置的容积固定,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在产品成本。

三、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这是一种月末在产品以定额成本计价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可根据实际结存的在产品数量、投料和加工程度以及单位产品定额成本计算出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将其从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中扣除,余额即为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每月实际生产费用与定额的差异,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工作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比较稳定的企业。

【例5-1】某公司生产甲产品,2010年2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合计为656000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为48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56000元,制造费用为120000元。该月完工甲产品1000件,月末结存在产品200件。甲产品所耗的直接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月末在产品完成定额工时500小时。甲产品定额资料为:单位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300元,每小时直接人工定额为20元,每小时制造费用定额为320元。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分配计算如表5-2所示。

表5-2 产品成本计算单

四、定额比例法

定额比例法是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生产费用的方法。采用定额比例法应按成本项目分配生产费用。对于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如果产品只耗用一种材料,可按直接材料的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比例进行分配,但如果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不止一种时,由于各种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不可能完全相符,就必须按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对于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成本项目,按定额耗用量和定额成本比例进行分配的结果是相同的,由于定额耗用量的资料容易取得,所以一般均按定额耗用量比例进行分配。各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和分配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健全、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企业。

【例5-2】某公司2010年4月份生产完工乙产品600件,月末结存在产品100件,加工程度为80%。乙产品的有关定额资料如下: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消耗定额:20千克;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单位产品工时消耗定额:15小时。

4月初在产品实际成本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如表5-3所示。

表5-3 乙产品月初在产品实际成本和本月生产费用 单位:元

根据以上资料,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分配如表5-4所示。

表5-4 产品成本计算单

①各项费用分配率计算如下:

五、约当产量比例法

约当产量比例法是指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数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所谓约当产量,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也就是完工程度为100%的约当产量),本月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之和,称为约当总产量,简称约当产量。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范围较广泛,当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而且变化也大,不宜采用其他分配方法时,采用此种方法尤为合适。

在约当产量比例法下,具体还可采用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

(一)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对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之和,以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之和为权数,求得约当产量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然后,再据以计算出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在产品加工程度(或投料程度)

【例5-3】某工厂生产丙产品,2010年3月初结存在产品40件,加工程度为60%;本月投产360件;本月完工产量为300件,月末在产品为100件,加工程度为50%。丙产品所耗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投入全部材料的70%,当加工程度达到80%时,再投入其余30%的直接材料。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768.40元,直接人工73元,制造费用165.10元;本月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8481.60元,直接人工1467元,制造费用2004.90元。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丙产品的成本(如表5-5所示)。

表5-5 产品成本计算单

注:①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300+100×70%=370(件)

  ②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300+100×50%=350(件)

  ③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300+100×50%=350(件)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手续比较简化,缺点是所确定的单位成本是一种“混合”成本,不能如实地反映本期的实际成本水平。尤其是当上月与本月成本水平差异较大时,由于约当产量单位成本是加权平均成本,上月产品成本水平就会对本月月末在产品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设生产的产品是按投入生产的时间先后顺序完工的,那么,月初在产品应先于本月投产产品完工。在产品生产周期小于一个月的情况下,月初在产品将在本月全部完工,这样,月初在产品成本应全部计入本月完工产品成本,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只在本月投产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采用先进先出法,月末在产品成本不再受上月成本水平的影响,也就客观地反映了本月的成本水平。

在先进先出法下,约当产量只包括本月实际加工或投料的生产量,而不包括月初在产品在上月加工或投料的生产量。也就是说,约当产量只与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有关,而与月初在产品成本无关。其计算公式如下:

现仍以上述丙产品为例,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丙产品的成本(如表5-6所示)。

表5-6 产品成本计算单

注:①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40×(1-70%)+(360-100)+100×70%=342(件)

  ②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40×(1-60%)+(360-100)+100×50%=326(件)

  ③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40×(1-60%)+(360-100)+100×50%=326(件)

从以上例子可以发现,采用先进先出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结果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当上月成本水平与本月成本水平差异较大时,为了如实反映本月的实际成本水平,按先进先出法计算更为合理。

(三)在产品投料程度和完工程度的测定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时,在产品的投料程度和完工程度的测定,对费用分配的正确性影响很大。在实际工作中,材料投入和产品加工情况千差万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计算投料程度和完工程度。下面介绍投料程度和完工程度的测定方法。

1.投料程度的测定

①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每件在产品与每件完工产品的原材料消耗相同,其在产品投料程度也为100%,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不需要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可按照完工产品数量与在产品数量的比例进行分配。

②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随生产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在产品的投料程度与完工程度的计算方法相同,具体参见以下述及的完工程度的计算方法。

③原材料分工序投入,并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其计算公式如下:

【例5-4】戊产品由两道工序制成,其原材料分工序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戊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和在产品数量资料以及投料程度和约当产量的计算,如表5-7所示。

表5-7 分工序投料约当产量计算表

如果戊产品本月完工5 120件,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和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合计为36608元。假设月末在产品按加权平均法计价,则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计算如下:

直接材料约当产量单位成本=36608÷(5120+1920)=5.20(元)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5.20×5120=26624(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5.20×1920=9984(元)

2.完工程度的测定

①如果企业生产进度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在各工序中的加工数量都相差不多,由于后面各工序在产品多加工的程度可以抵补前面各工序少加工的程度,因此,为简化核算,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均可按50%计算。

②如果月末在产品在各工序中的加工数量不均衡,则必须根据各工序在产品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分别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中的“本道工序工时定额”均按50%计算,是因为该工序中各件在产品的加工程度虽然不同,但为简化起见,对本工序的加工程度一般不逐一测定,都按平均加工50%计算。对于从上一道工序转入下一道工序的在产品,因其上一道工序已加工完成,因此前面各道工序的工时定额都以100%计入。

【例5-5】某公司生产的丁产品,其单件工时定额为20小时,经两道工序制成,其各工序工时定额分别为8小时和12小时。2010年2月份丁产品完工4000件,各工序在产品数量为:第1工序1000件,第2工序800件。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合计为166600元。其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如下:

第1工序完工程度=(8×50%)÷20×100%=20%

第2工序完工程度=(8+12×50%)÷20×100%=70%

第1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1000×20%=200(件)

第2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800×70%=560(件)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总数=200+560=760(件)

制造费用约当产量单位成本=166600÷(4000+760)=35(元)

完工丁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35×4000=1400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35×760=26600(元)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企业还可以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和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等方法划分完工产品成本与期末在产品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