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金融体系改革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1980年前后发达国家的改革进程加速,改革的基本方向演绎为放松金融管制和实现自由化。世界性金融自由化的动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构建最佳金融体系的趋势;二是以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金融交易的国际化、证券化进程加速,经济及社会结构出现的老龄化倾向导致经济增长下滑。
一、金融国际化浪潮
金融国际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形成引人注目的大潮流。金融国际化一方面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各国的金融安全形成严峻挑战。金融国际化是指各国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并向整体市场发展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的形成标志着金融国际化的启动。20世纪70年代以后展现的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发展、对资本管制的放松、金融交易技术的进步等加速了金融国际化的进程。
金融国际化的目的是统一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货币,使全球的金融资源向金融主体聚集。市场化是金融国际化的基础,从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来看,金融国际化包括金融机构国际化、金融业务国际化和货币国际化;从金融市场的结构来看,金融国际化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国际化。
首先,金融国际化的动因来自两大方面。一是金融资本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膨胀。金融资本自形成之日起,一直在不断谋求全方位扩张。金融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决定了其跨国境扩张的必然趋势。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金融资本对外扩张主要采取银行贷款形式。50年代到80年代,主要采取直接投资形式。进入80年代后,直接投资形式和证券投资形式交替发展。金融资本向世界各个角落渗透,追求高额利润成为主流趋势。二是西方国家领衔的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影响。随着国际分工程度的提升和国与国之间经济依赖性的增强,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日益显露。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放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在1980年后加快了放松管制的步伐。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基本取消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汇兑管制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在世界主流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压力之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从80年代也开始放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并在90年代中期,开放了本国证券市场,圆了发达国家金融资本漫游世界之梦。
其次,金融国际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基于金融活动是投资者和融资者通过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完成资金交易活动的性质,可将金融国际化归纳为以下几种形态:
(1)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资本流动的国际化是指以投资行为和融资行为的全球化为目的,投资者和融资者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符合自己利益要求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进行金融交易的行为。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际资本流动呈现不断加速、扩张的态势。尤其是90年代以后,国际资本以前所未有的数量、惊人的速度和日新月异的形式催化全球资本急剧膨胀。
(2)金融机构的国际化。金融机构是金融活动的组织者和服务者。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是指金融机构在国外广设分支机构,形成国际化或全球化经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金融服务业的全球竞争,各国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竞相以扩大规模、扩展业务范围和推进国际化经营作为自己的战略选择。进入90年代后,世界一些国家先后不同程度放宽了对别国金融机构在本国从事金融业务或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为各国银行的海外扩张敞开大门。1997年年末,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签署“金融服务协议”,把开放本国金融服务市场作为加入该组织的重要条件,由此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声势浩大的金融机构跨国购并浪潮。全球金融业的大并购造就了众多巨型跨国金融集团,金融机构单体机构规模扩大,银行业集约度迅速提高。
(3)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市场是金融活动的载体,金融市场国际化是金融交易市场超越时空和地域限制的一体化进程。在这一进程的驱动下,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全球各地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之间的依赖性和相关性日益紧密。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放松或取消对资金流动及金融机构跨地区、跨国经营的限制,即金融自由化;二是金融创新,包括新的金融工具、融资方式与服务方式的创造,新技术的应用,新的金融市场的开拓,新的金融管理或组织形式的推行。特别是信息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广泛应用,全球金融信息系统、交易系统、支付系统和清算系统的网络化,为金融国际化提供可能性的同时,加速了金融国际化的进程。
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技术通道。当代发达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全球性金融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货币的普及,网络银行和网上交易突破国界在全球铺开,全球金融市场越来越被连接成为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金融衍生品种加强了各国金融市场的联系,互换、期货、期权使各国金融市场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货币互换产生以后,人们可以互相交换不同利率和不同货币的债权和债务,从而不仅把各国的借贷市场联系在一起,而且把各国的借贷市场和外汇市场联系在一起。加之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金融市场可以广泛采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系统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从而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覆盖范围和加强了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推动了金融国际化。
金融国际化作为一种主流趋势,为全球放宽金融管制和金融业开放,以及国别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提供了可能性;资金、资本、金融服务在全球范围内不受限制地跨国界快速、大规模地自由流动,使得各国经济与金融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密切,与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的联系日趋紧密。
二、金融自由化在日本的渗透
金融自由化最初始于1970年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包括美国在内的外生因素引发的自由化拉开帷幕。进入80年代,主要国家加速了自由化进程,日本被迅速卷入这场浪潮之中。日本的金融国际化的轨迹,是同日本金融体制的改革联系在一起的,是经历从封闭到开放、从限制到逐步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过程,即从金融锁国体制到金融开放体制的过程。
日本金融制度的封闭性和限制性有其历史背景。日本金融行政限制竞争的方针一直延续到70年代中期,目的是为了适应当时日本的经济金融实力,并基于战前金融危机,以及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经验教训,确保金融活动的效率和金融秩序的稳定。实践证明,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日本金融行政的上述指导思想和措施卓有成效,保证了资金在生产上的有效运用,也为日本经济实现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高增长结束后,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元汇率的急剧攀升,全球自由化趋势的强化,尤其是日本自身经济金融实力的提高,为日本实施金融自由化提供了可能性。
日本学者奥村洋彦(1)指出:金融自由化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陷入经济、社会危机不得不实行自由化,另一种则是一般形式的金融自由化。引发一般形式金融自由化的经济因素包含以下几点:①开放型市场的成熟。没有政府管制的、成熟的、自由的短期金融市场(开放型市场)与管制市场之间的资金套利交易活跃,管制市场的管制效果被削弱。②金融领域技术创新的发展。金融领域的技术创新,带动新金融商品和金融市场涌现,传统金融管制的效果被削弱。③资金的“游资”化。企业和家庭财富增加、机构投资者投资比重的加大,导致资金对利率的敏感度上升,冲破管制约束的趋势与技术创新,自由化市场发展相互促进,彼此影响。④与金融自由化配套的金融体制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此外,实现金融自由化的主要途径是:①同业拆借市场向非同业拆借市场拓展;②货币市场向债券市场、信贷市场、储蓄市场不断拓展;③大额交易向小额交易拓展;④海外交易向国内交易拓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基本实现了短期票据市场的利率自由化,虽然对CD(可转让存款)的发行仍实行管制,但其利率已经放开,非金融性法人部门可以自由购买国外短期有价证券。由于短期票据市场相当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CD等同货币市场的大额交易、海外市场的有价证券投资等同于海外交易,因此根据上述金融自由化的路径判断,显然传统交易的自由化进程已经悄然开始。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属于普通形式的自由化,尽管在许多方面效仿了美国金融自由化的模式,但却不同于美国,表现为渐进式、不平衡性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具体说来,一是自由化市场与管制化市场两个矛盾体并存发展,导致经济主体行为发生异常,引发泡沫经济。二是与美国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以及部分海外交易实现自由化之后,金融自由化对主营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的影响过程不同,日本的金融管制覆盖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海外交易各个领域,自由化对象涉及所有金融交易,波及多个金融领域,故导致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震波十分巨大。自昭和50年代(1975~1984年)后半期起,以巨额国债发行为契机,金融自由化开始登陆日本。
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国际化风潮直接影响日本的契机,应该说是1983年至1984年的“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准确说来,日本的金融自由化很大程度上是屈服美国压力的结果。1973年(昭和48年)11月美国总统里根访问日本,成立了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在该委员会1974年5月发表的报告中,美国向日本提出了三点要求:①金融资本市场自由化:定期存款利率自由化、CD发行弹性化、创立日元BA市场、废除软性管制、撤销“实需原则”(2);②开放日本市场:开放信托业务、自由获取东京证券交易所会员资格;③扩大海外日元市场交易:非居住者海外日元债发行的自由化,允许海外业者加盟国债主干事队伍,放宽居住者发行海外日元债的资格标准,放宽海外日元CD、放贷管制和自由化等。
首先,利率自由化加剧了利率竞争,NCD(3)的小额化、MMC(4)的引入,大幅度提高了融资成本。然而,放款利率伴随着竞争的加剧,大幅度提升的空间微乎其微,于是利差收益缩小,利润空间被压缩。例如,不同业态的金融机构互相竞争,利率管制时代利润得到充分保证的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在融资和资本运作方面双双下滑,面对金融环境的这一变化,尽快完善经营机制成为日本金融机构的急迫课题。
与上述经营环境的变化遥相呼应,里根访日、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的报告无疑发挥了催化日本金融自由化进程的作用。然而,从1985年6月起日本经济与美国经济双双步入下降通道。受广场协议后日元快速升值的冲击,1986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增长率大幅度下滑的“日元升值萧条”。然而,日本的贸易收支在J-曲线累计效应的作用下,顺差持续增加。面对经济萧条、出口增加的宏观形势,日本政府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的金融政策双管齐下刺激内需的对策迅速奏效,1986年11月经济萧条局面见底回升。从1987年夏季开始,在设备投资、民间需求(住宅、消费)的带动下,增长率、物价、生产、企业收益全面好转,国际收支顺差缩小。然而,金融政策向超宽松化方向的转换,将泡沫经济推向极致的政策失误,为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埋下祸根。
伴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美国里根政权放宽金融管制的辐射,日本金融当局也将“松绑”视为解决日本新银行法制定过程中暴露出的金融制度问题的突破口。而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的爆发,扩大了国际金融局势的动荡,备受打击的美国银行业从国际金融市场败出之后,日本银行界跃跃欲试,趁机取而代之的意愿强烈。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受内外要素刺激,迅速扩张,加之日本长期宽松金融政策的怂恿,股票、房地产价格节节飙升。
进入20世纪90年代,金融制度改革措施的出台、泡沫金融的破灭、金融体系潜在危机的浮出、东证股价的大跳水、土地神话的破灭、货币供给的紧缩、银行界国际化的减速等内外要素交错上演,令日本银行业跌入囹圄,难以自拔。
三、金融国际化在日本的推进
战后,日本金融实施了较为严厉的管制。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性的国别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日本传统的金融体制和金融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日元汇率的不断上升与日元国际化的发展,日本金融实力得到了空前的扩张,加快了金融国际化的步伐。
金融国际化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的外向国际化,即金融业向国际市场的出击;二是金融的内向国际化,即全面开放本国金融市场,使资金进入完全自由。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造成多家国际银行机构先后倒闭。尽管严峻的经济形势迫使银行业不得不压缩经营规模、缩减业务范围,然而国际金融业务成为银行主体业务的趋势日趋明朗。在此形势之下,自70年代起,国际化开始登陆日本。其整体演进过程为:①日本金融市场的国际化;②日本向国际金融市场的渗透,即资金筹措与运用以及金融资本交易活动的海外扩张;③日本金融机构的国际化;④日元的国际化。演进顺序表现为引入外资自由化向日本对外投资自由化过渡的特征。不论是外资进口还是日本资本的出口,其内外投资目的中,均包括了参加海外经营的“直接投资”和作为资产运营的“经济投资”两部分。日本采取的以海外直接投资先行,间接投资后行的路径(表57)在企业财务国际化的第一阶段向第三阶段演进的过程中,表现出量质同比扩充的特征。与企业从出口销售向海外转移生产据点的巡回渐进式的自身国际化发展过程遥相呼应,企业交易银行的国际化则演绎了以追随交易企业国际化为第一步,全面开拓海外金融业务为第二步的推进过程。例如,贸易金融→海外本地放贷→协助海外债券发行→海外融资→海外贷款、海外证券运用→设立海外金融子公司→向海外公共团体、一流企业放贷→加盟海外零售业务(收购本地银行)等。
表57 日本金融国际化的进程
资料来源:及能正男.日本都市银行之研究.1994:83.
就金融国际化在日本的具体演进过程而言:首先,在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尤其是1972年至1973年,日本都市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迅速。一是在经常性进出口交易的基础上,以海外中长期放贷为内容的国际金融、国际投融资业务全面展开。通过外币、海外日元、CD发行,中长期借款,收购海外本地银行等形式扩大零售业务的同时,以融资和资本运作为内容的国际金融交易成为银行日常业务的核心。二是在海外分行、驻在员事务所等分支机构配置方面,从以欧美——伦敦、纽约等金融大市场为中心的布局,逐渐向中坚市场和卫星市场群扩散。三是海外投资从设立分行、事务所转向建立国际联合银行、资本入股的投资公司、商人银行,以证券业务化为目标的海外直接投资十分活跃。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日本都市银行开始追随金融国际化、全球化、银行的跨国化趋势,开展了多元化的投融资活动,并以包括实现业务、证券、长期项目融资、开发金融等在内的广泛的国际银行化为目标,实施了银行化全球攻略。
1974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下滑至战后的最低点-0.2%,1975年至1978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也仅为5.1%,不足1962~1973年经济高增长期的10.4%增长率的一半,说明日本经济已步入低增长期。
表58 日本经济的变动
资料来源:日本银行.经济统计年报.
经济转入低增长期后,日本产业界和金融界共同面临了企业减量经营、赤字国债持续大量发行、金融发展放缓等经济调整的严峻考验。宏观经济环境的上述变化,使得都市银行不得不直面金融结构变化的新挑战。所谓新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国债发行扩大了对金融市场结构变化以及都市银行收益的影响;第二,资金最大需求方的企业金融开始疏远银行。
应该说日本的银行,尤其是都市银行的国际化主要是受到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化快速推进的正面刺激和日本企业大兴海外直接投资的带动效应所致。因为追随日本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日本都市银行目睹了欧美主力银行大力开拓新业务的积极姿态后,无不为之震惊,对主动出击,加速国际化进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大为增强。
在国际金融市场不断扩张的进程中,日本银行界的滞后与欧洲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形成鲜明对照。尽管日本银行界的出师不利有银行自身的问题,但是,金融行政滞后的负面影响不能熟视无睹。所谓金融行政的滞后,是指日本金融当局没有充分认识到单凭批准银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和驻在员事务所,不足以帮助日本银行业应对国际金融业快速发展的现实形势。除了1968年在巴黎挂牌营业的欧洲东京银行(国际投资银行)之外,1970年新建的日本国际投资银行、国际联合银行均采取了银行和证券(四大证券)、长期信用银行和证券合伙经营的形态,形成这一奇妙产物的背后是由于日本行政当局认为开拓新业务领域的单体银行单独设立海外机构的时机尚不成熟。尽管进入80年代后期,这种合伙形态被都市银行拒之门外,但是却被沿用到了地方银行和其他金融业态的海外投资活动之中。现在看来,这种政策取向不能不说是日本金融行政当局的失策之举。
继合伙形式之后,6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前半期纷纷亮相的国际联合银行成为日本银行界投资海外的新选形态。1994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的商业银行在伦敦成立了Midland &International Bank,Ltd.,宣告了国际联合银行的问世。国际联合银行诞生的目的在于回避美国,在EC统合趋势下,以区域内的多国企业群为对象,抢占由商业银行提供的短期金融和以欧洲债券为主体的长期金融之间形成的中期金融领域的真空地带,大举进军被日美商业银行拒之门外的证券业务领域,扩大租赁、互惠信贷等周边业务。当然这一时期,欧洲市场的放量和石油危机导致的石油资本流入骤增的宏观背景为融资提供了便利。
在整个昭和50年代(1975~1984年),经过一番磨砺,国际业务被纳入到日本都市银行的主体业务范畴,这一跨越无疑为日后日元国际地位的提高作了重要铺垫。截止到1992年年末,日本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总数增至377家,其中都市银行高占67%。除东京银行外,平均每家都市银行拥有海外分支机构20家。然而,与都市银行一马当先相对照,日本的地方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步伐较为缓慢,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昭和60年代)才开始走出海外,设立营业网点,开展国际金融业务。
金融国际化在日本全面推进的同时,由于自由利率市场扩大增加了利率仲裁交易,银行间收益差距拉大,尤其是针对经营国际业务的银行实施的“自有资本比例管制”极大地影响了银行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