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

时间:2023-1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但决不能引伸为,凡是物价上涨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指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供给变化的一种理论假说。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在界定通货膨胀的含义中,我国理论界比较统一的观点是:

(1)不能将通货膨胀与货币发行过多划等号。不可否认,货币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决定流通中货币量的,不仅是商品价格总额,还有货币流通速度。即在商品总量和货币量相适应的情况下,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也会使流通中货币过多。所以,不能将通货膨胀与货币发行过多简单等同。

(2)不能将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划等号。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但决不能引伸为,凡是物价上涨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因为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价格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不能都归咎于通货膨胀。

(3)不能将通货膨胀与财政赤字划等号。财政赤字如果通过多发行货币来弥补,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但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并非都是靠货币发行,还可以采取压缩银行信贷、举借外债、发行国家债券等方式。

由以上分析,可以给现实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通货膨胀下这样的定义:通货膨胀是指因流通中注入货币过多而造成的货币贬值,总的物价水平采取不同形式(公开的或隐蔽的)持续上升的过程。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通货膨胀的程度多以物价上涨幅度表示出来,而物价上涨幅度即物价总水平的变动则通过物价指数反映出来。物价指数是本期物价水平对某期物价水平的比率,它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指数形态,用以反映物价的涨跌幅度。通常人们将基期的物价指数设定为100(%)。因此,如果本期物价指数大于100,则表示本期物价水平相对于基期物价水平上涨。反之,如果本期物价水平小于100,则表示本期物价水平相对于基期物价水平下跌。

目前,测量物价指数的主要指标有三个:

(1)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即零售价格指数,是衡量城市家庭和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能反映直接影响一般民众生活状况的物价趋势。

消费物价指数通常可以灵敏地反映居民日常生活成本的变化,所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被多数国家所采用。不过,这一指数也有其缺点:第一,CPI无法分析出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中,有多少成分是由于生产者提高质量、改善品质所致,有多少是真正的价格上涨。第二,在人们消费的内容中,经常有新产品出现并取代老产品,而新产品通常较精或功能较强,在编入物价指数时,有高估物价上涨率的现象。第三,不同收入阶层在消费结构上存在差异,但CPI不能反映出这种差异。第四,消费品毕竟只是社会最终产品的一部分,因而CPI不足以反映整个物价变动的情况。

表9-1 中国历年通货膨胀率(1980~200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1980~2010年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WPI),它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对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有较为敏感的反应,可以用它来衡量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成本的变化。但它的局限性在于:第一,原材料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联系,而且该指数未把劳务包括进去,因此,不能用以反映整个物价的变动情况。第二,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未必能够反映最终产品的价格变化。

(3)国民生产总额(GNP)平减指数(GNP Deflator)。它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的比率。

国民生产总额平减指数是较全面地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物价水平从基期到计算期变化程度的物价指数,但是其编制既耗时又费力,对一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发达的国家,一年只能编制一次。因此,各国一般将三个指数同时应用并互相印证。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分为以下类型:

(一)按形成原因划分

(1)需求拉动型。指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是由于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从而使包括物资与劳务在内的总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获得的总供给,因而引起物价上涨的现象。

(2)成本推进型。指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供给变化的一种理论假说。具体是指由于商品成本上升,即材料、工资保持一定利润水平,从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

(3)混合型。即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既不能说是单纯的需求拉动,也不能归咎于单纯的成本推进,又不能笼统地概括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原因,而是由于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货币经济现象。

(4)结构型。物价的上涨是由于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虽然经济的总需求并不过多。其发展过程是最初由于某些经济部门的压力使物价和工资水平上升,随后又使那些需求跟不上的部门的物价和工资额也趋于上升的水平,于是便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

(5)国际传播型。又称输入型,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通过国际传导过程,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

(二)按表现形式划分

(1)开放型。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一般说来,主要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地方,通货膨胀多采取公开形式。

(2)抑制型。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在主要由计划机制发挥作用的国家或地区,通货膨胀多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

(三)按通货膨胀程度划分

(1)爬行式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2)跑马式膨胀。又称小跑式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而抢购商品,用以保值。

(3)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即货币贬值可达到天文数字,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国民党政府垮台前退出大陆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