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怀八斗文怀沙

文怀八斗文怀沙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典文学专家瞿蜕园老先生评价云:文怀沙与郭沫若、游国恩三人,在《楚辞》研究领域中三足鼎立,超过了两千年来的研究成绩。文怀沙的朋友们十分悲痛,纷纷给他家里发唁电、打电话表示哀悼。好端端的突然接到这些唁电和电话,文怀沙也是十分吃惊,感到莫名其妙。文怀沙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为了使编辑这条节目的工作人员不致受到处分,专门写了一封长信给电台的领导。文怀沙虽已届高龄,却从不言老,因为自觉不老。

文/余玮 陈昕

文怀沙,斋名燕堂,号燕叟。笔名王耳,司空无忌。著名国学大师、红学家、书画家、金石家、中医学家、吟咏大师、楚辞研究专家。1910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南。现为世界汉诗协会终身会长、上海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西北大学唐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名誉主席、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黾学院名誉院长等。

工作中的文怀沙 摄影/李强

文怀八斗的国学大师

文怀沙祖籍湖南,以研究《楚辞》著称,创立宝学、东方美声学,对经史百家、历代诗词歌赋、佛学、医学、红学、音乐、戏剧、金石书画等也广有涉猎。他1910年生于北京,少年时就聪慧过人,12岁便能背诵《离骚》,青年时代曾与鲁迅同受业于章太炎先生门下,18岁便受聘担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多所大学担任教授、客座教授、顾问等,桃李满天下。

文怀沙与铁凝

文怀沙言出行随、表里清澈的性格在学界享有极高的评价。郭沫若以“荷蕖发幽香”的诗句赠予他;周谷城先生曾题赠云:“相与无町畦,相与为婴儿”;沈尹默先生在赠他的《减字木兰花》中称他“争比灵均,文采昭然历劫新”,直接把他比做屈原。他银须飘拂、目光锐利的形象,确有屈原之神貌,许多人知其学、闻其言、见其人,无不惊异,感觉他简直就是一个活的屈原。据说,著名雕塑家蔡汉文在塑造屈原的形象时,苦苦寻求模特儿而不得,直到有一日见到文怀沙,方才喜出望外。于是,这位雕塑家有了雕塑作品《屈原》。当然,人们把文怀沙当成“活屈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风流倜傥的外表,更主要的还是来自他丰厚的学识和高洁的品格。

半儒半仙,风流倜傥 摄影/余玮

二战后, 17个国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为了纪念中国爱国诗人屈原、波兰天文学家尼古劳斯·哥白尼、法国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斯和古巴作家何塞·马蒂四位文化名人,决定在莫斯科举行和平大会。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尚未继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了呼应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争取国际地位,文化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文怀沙等人组成屈原研究小组,并将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版发行。

才华横溢的文怀沙仅1个月就编写出了《屈原集》,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随后,《九歌今绎》《九章今绎》《离骚今绎》《招魂今绎》以及《宝学概论》《楚辞今读》相继问世,奠定了文怀沙在楚辞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古典文学专家瞿蜕园老先生评价云:文怀沙与郭沫若、游国恩三人,在《楚辞》研究领域中三足鼎立,超过了两千年来的研究成绩。戎马一生的老将军张爱萍也赋诗《聆听文怀沙教授讲〈离骚〉有感》,称赞他道:“一曲吟催千古泪,文怀八斗叹骚才。韵高自有真情在,恍若云中屈子来。”

演讲时的文怀沙

《屈原集》的出版对当时的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人就是在屈原爱国主义情怀的感召下投身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中的。但作为《屈原集》的编者,文怀沙对屈原的理解显然与众人又有所不同,而且这个理念贯穿了他的一生。“读《离骚》的时候也就十一二岁,也就是瞎唱,先是背诵,后来琢磨里面的意思,认识到很多东西。《离骚》追求两个字——最美,整个《离骚》是对美好的追求,他的爱国是理想的,他用芳草美人来表示他的品质。”

让活着的国学大师听到“盖棺”之后的赞誉

沙是细微的,先生却名怀沙,而佛家有云: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是一粒小小的沙子。你可别小看这一粒小小的沙子,沙滩就是离不开小沙。沙滩离开了沙子,就不复有沙滩,而沙子组成的沙滩足以怀抱海洋啊。”这是文怀沙对自己名字的解释。

文怀沙的性格棱角分明,对恶势力绝不容情,但对于生活本身却有一种豁达和宽容。

1986年秋天,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某位编辑在库房的故纸堆中意外发现了文怀沙50年代在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讲解《诗经》的录音磁带,喜出望外。

文怀沙和友人

译解古典诗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注重训诂、阐述义理往往传递不出原诗的情感神韵;注重情致、讲究文采又常常文过其意,神貌分离。读过文怀沙有关屈原诗歌今译的人,无不钦佩他探幽发微、钩玄提要的眼光和学养,更无不叹服他把两千多年前深奥奇僻、佶聱难懂的古代楚语,化为激情澎湃、文采灿然的现代诗体的才华。

该编辑把那盘珍贵的录音编成节目,写按语时,因先生在“文革”中身陷囹圄,多年来没有信息,以为先生早已作古,和同事几番商讨后,便贸然在文先生名字前面加上了“已故”两字。

于是,播音员怀着沉重、怀念、敬佩的心情播出了“我国已故著名文学家文怀沙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学者……”的按语。

电台广播之后,引起了人们的震惊。文怀沙的朋友们十分悲痛,纷纷给他家里发唁电、打电话表示哀悼。好端端的突然接到这些唁电和电话,文怀沙也是十分吃惊,感到莫名其妙。此后,当人们知道文老还健在,这是一条“假消息”时,都十分气愤,有人甚至赶到电台去责问。电台的编辑人员和领导更是感到十分内疚,惶惶不安。

文怀沙夫妇 摄影/余玮

文怀沙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为了使编辑这条节目的工作人员不致受到处分,专门写了一封长信给电台的领导。信中说:“关于我‘已故’的传言,恐怕算不上‘新闻’,盖由来久矣。早在‘文革’初期,就听说国外电台曾相继报道我被‘迫害致死’的消息,打倒‘四人帮’后,也有日本朋友向我家人致唁者。所以贵报道中以为‘已故’,不是什么创造性的无稽之谈,乃是出于疏忽、不加核对地以讹传讹,毛病出在‘轻信’……你们短短几行报道,使我感到的是来自执笔者慎终追远式的温暖,而本月五日、六日晨昏两度播放鄙人‘生前’录音,则充分表达了上海台对‘已故’之文某的厚爱。对待这种不虞之誉,我在愧领之余,也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如果贵台领导人愿意尊重鄙人的意见,务请谅解我那位不相识的,或称之为素昧平生的朋友,千祈勿以一眚掩其德……”

少年时的文怀沙(前排右一)

文怀沙是位十分幽默的人,今天谈起这件事他甚至“深以为幸”:“常言道盖棺定论,其实一个人真正等到盖上了棺材,评价是好是坏,他都一无所知了,而我却有幸亲自听到了这些声音,这些温暖的声音。”“有此幸运的人是不多的。”

耄耋并年轻着

年逾九旬的文怀沙是一个快乐的租房族,北京东三环永安宾馆的两间客房就是他的家—— 一个三星级的家。一间起居用,一间做“文化(谐音‘怀’)沙龙”,他已在这里生活了20余年。他说,买房干什么,人到最后都只能住在一个小盒子里。

学者文怀沙

文怀沙虽已届高龄,却从不言老,因为自觉不老。除了在家里接待朋友、读书外,还一直在空中飞来飞去,一会儿在日本,一会儿在美国……游走于不同国度、不同城市之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播东方智慧之神妙,忙得不可开交。这次采访也是一约再约,不是因为老人架子大或身体不好,也不是因为他过于谦逊或低调不接受采访,而是因为他的确太忙,时间安排不过来。

检索文怀沙的人生历程,可以发现,他曾两次饱尝牢狱之苦,患肝癌晚期被医生宣判“死刑”。而他穿越漫长的黑暗隧道,健康活到今天,靠的是自己独创的一套养生秘诀。

文怀沙有个理论:人活到70岁就应按公制算。按照这一理论,他得意地宣称,自己目前准确的年龄尚不满50“公岁”。其实,他的精神和心态或许比50岁上下的人还年轻。

文怀沙说:“老年人最大的痛苦是老想昨天,总觉得现在不如过去:‘现在我身体不像从前那么硬朗了,我年轻的时候是如何过关斩将。’这个没劲。我觉得所有的老年人,都不要把‘老年’这两个字当成自己的包袱,而应该想明天,明天我计划做什么,这个是其味无穷的。”言为心声,文怀沙道出了“年轻”的秘密,那就是不想过去、不想年龄,而是想着有所追求、有所作为。

曾经有人问文老保持心灵年轻的秘方,文怀沙立刻脱口而出:“平生只有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对于“苍生”和“美人”这两个词意,用不着文字解析。但文怀沙还是对“美人”一词专门做了词解。他说:“美人者,既涵盖了人间美女,但又比美女含义更为广泛,《诗经》里把‘美女兮’‘芳草兮’,视为人间美丽的象征,因而你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美到极至的追求和表达。”

“最大的书”与“最短的文”

在晚年,文怀沙做了自己最满意的两件事:编了一套最大的书,写了一篇最短的文。他告诉记者,他最得意的是他写的最短的文章——《文子三十三字箴言》,全文正文仅三个字,就是“正清和”;注解30个字,即:“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

历经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经历过漫漫人生的跌宕起伏,国学大师的心态如秋水般平静。在文怀沙接待客人的“文化沙龙”的墙上,正挂着他书写的“正”“清”“和”三字的横幅,他风趣地说:“这是我写的最小的书,三字‘经’。”文怀沙站在传统文化的山巅,说古论今,思维极是活跃。

青年文怀沙

“……我不甘心不画你/深夜难眠捋思绪/把各种颜色都泼在纸上/看,这斑驳陆离的/才是你,才是你。”艾青的夫人高瑛在诗《画一个你》中这样刻画老友文怀沙。人的经历就像一本书,翻开一页,或悲或喜,或平淡或曲折,都是自己书写的篇章。文怀沙,是一本厚重的书,也许称不上完美,但堪称精彩。他的人生,亦诗亦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