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陵之会①,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②。晋郤锜见单子[1],其语犯③。郤犨见,其语迂④。郤至见,其语伐⑤。齐国佐见,其语尽⑥。鲁成公见,言及晋难及郤犨之谮⑦。
①柯陵,郑西地名。经书:“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于柯陵以伐郑。”在鲁成十七年。[2]
②襄公,王卿士单朝之谥也。时命事而不与会,故不书。厉公,晋成公之孙、景公之子厉公州蒲也。视远,望视远;步高,举足高。
③郤锜,晋卿,郤克之子驹伯也。犯,陵犯人。
④郤犨,晋卿,郤锜之族父、步扬之子苦成叔也。迂,迂回加诬于人。
⑤郤至,晋卿,郤犨之弟子温季昭子也。伐,好自伐其功。
⑥国佐,齐卿,国归父之子国武子也。尽者,尽其心意,善恶褒贬无所讳也。
⑦鲁成公,宣公之子成公黑肱也。言及晋难,语次及晋将罪己之难,及为郤犨所诬。晋将伐郑,使栾黡乞师于鲁,成公将如会。叔孙侨如通于成公之母穆姜,欲去季孟氏,而取其室。姜氏送公,使逐季孟,公以晋难告,请反而听命。姜怒,公子偃、公子鉏趋过,指之曰:“汝不可,此皆君也。”公惧,待于坏隤,儆守而后行,故不及战。郤犨受侨如之赂,为之谮鲁于晋侯,曰:“鲁侯后至者,待于坏隤,将以待胜者也。”晋侯怒,不见公。故公为单子言之。
单子曰:“君何患焉。晋将有乱,其君与三郤其当之乎!”鲁侯曰:“寡人惧不免于晋,今君曰‘将有乱’,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①?”对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②?吾见晋君之容,而听三郤之语矣,殆必祸者也。夫君子目以定体,足以从之③,是以观其容而知其心矣④。目以处义⑤,足以步目。今晋侯视远而足高,目不在体⑥,而足不步目,其心必异矣。目体不相从,何以能久?夫合诸侯,国[3]之大事也,于是乎观存亡。故国将无咎,其君在会,步言视听,必皆无谪,则可以知德矣。视远,日绝其义⑦;足高,日弃其德⑧;言爽,日反其信⑨;听淫,日离其名⑩。夫目以处义,足以践德,口以庇信
,耳以听名者也
,故不可不慎也。偏丧有咎
,既丧则国从之
。晋侯爽二,吾是以云
。
①故,事也。将以天道占之乎,以人事知之也?
②瞽,乐太师,掌知音乐风气,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史,太史,掌抱天时,与太师同车,皆知天道者。
③体,手足也。《论语》曰“四体不勤”。
④心不固,则容不正。
⑤义,宜也。
⑥在,存也。
⑦谪,谴也。[4]
⑧人君容止,佩玉有节。今步高失仪,弃其德也。
⑨爽,贰也。反,违也。
⑩淫,滥也。离,失也。名,声也。失所名。
践,履也。动履,德行。
耳所以听,别万事之名声也。
丧,亡也。步、言、视、听四者而亡其二,为偏丧。偏丧有咎,咎及身也。
既,尽也。四者尽丧,国从而亡。
爽,当为“丧”字之误也。丧二,视与步也,是为偏丧,故言晋君当之。
“夫郤氏,晋之宠人也,三卿而五大夫,可以戒惧矣①。高位寔疾偾②,厚味實腊毒③。今郤伯之语犯,叔迂,季伐④,犯则陵人,迂则诬人,伐则掩人⑤。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⑥!虽齐国子亦将与焉⑦。立于淫乱之国,而好尽言,以招人过,怨之本也⑧。唯善人能受尽言⑨,齐其有乎⑩?吾闻之,国德而邻于不修,必受其福。今君逼于晋而邻于齐,齐、晋有祸,可以取伯,无德之患,何忧于晋?且夫长翟之人利而不义
,其利淫矣,流之若何
?”
①三卿,锜、犨、至也。复有五人为大夫,故号八郤也。
②高者近危。疾,速。偾,陨也。
③厚味,喻重禄也。腊,亟也,读若“庙”[5]。昔酒焉,味厚也,其毒亟也。
④伯,锜也。叔,犨也。季,至也。
⑤掩人之美。
⑥益,犹加也。三怨,陵、诬、掩也。
⑦与,犹与于祸也。
⑧招,举也。
⑨思闻过以自改。
⑩言无也。
国德,己国有德也。邻于不修,与不修德者为邻也。
长翟之人,谓叔孙侨如也。侨如之父得臣败翟于咸,获长翟侨如,因名其子为侨如。利者,好利而不义。通于穆姜,欲逐季孟而专鲁国。
鲁侯归,乃逐叔孙侨如。简王十一年,诸侯会于柯陵①。十二年,晋杀三郤。十三年,晋侯弒②,于翼东门葬,以车一乘③。齐人杀国武子④。
①简王十一年,鲁成十七年。
②厉公既杀三郤,栾书、中行偃惧诛,执厉公而杀之于匠郦氏。
③翼,晋别都也。《传》曰“葬之于翼东门之外”,不得同于先君也。礼,诸侯七命,遣车七乘。以车一乘,不成丧。
④是年,齐人又杀国佐也。齐庆克通于灵公之母声孟子。国佐召庆克而谓之,庆克以告夫人,夫人诉之于灵公,灵公杀之。在鲁成十八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