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解:
篇名“卫灵公”取于《论语》第十五篇第一章首句“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前三字。该篇共41章,选用24章。该篇首章是孔子周游列国的实录。孔子在结合现实传道、行道、使学生不断学道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在失意环境中告诉学生“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在此基础上,孔子用多章讲了君子小人之别,要弟子们坚守君子之道。一定要铭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道不同,不相为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仁不让于师”,“言忠信,行笃敬”,关键时刻要做到“杀身成仁”。该篇尤其重要的是,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伟大的教育思想。
15.1原 文:
卫灵公问陈(此同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音祖zǔ)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音运yùn)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音烂làn)矣。(原15.1)
译 文:
卫灵公向孔子问行军布阵之事。孔子回答说:“祭祀之事,我曾学过,军队的事,没有学过。”第二天就离开卫国。在陈地断绝口粮,学生们生了病,情绪不振。子路带着气愤见孔子,说:“君子人也有穷困吗?”孔子说:“君子穷困不会越轨,小人穷困就会乱来了。”
评 论:
“问陈”的“陈”,与阵同,即军旅之事,行军布阵打仗之事。俎豆,祭器,此指祭祀活动,即文化教育活动。绝粮,断炊,吃不上饭。穷,走投无路。滥,毫无约束。孔子周游列国,第一步就到了卫国。孔子本传道、行道而来,宣传以德以礼治国安邦。而卫灵公却问行军布阵之事。孔子说:祭祀礼仪之事我懂一些,行军打仗,从没学过。难道孔子真的一点也不懂军队之事吗?不是。《史记·孔子世家》:“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于郎,克之。季康子曰:‘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曰:‘学之于孔子。’”可见孔子不是不懂军旅之事。而是孔子认为卫灵公当务之急在于如何施德惠于民,行仁义于国中。而卫灵公不往自己病根上论,孔子以为“无道则止”,勉强进以德治之论是进不去的。于是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经过曹、宋等国,到了陈国,逢吴伐陈,荒乱乏粮。孔子一行断炊,学生们多病不起,子路心中愤懑,起而见孔子说:君子人也有走投无路之时吗?言中含有,您不是讲“君子不忧不惧”吗?现在饥饿致病怎么办?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君子如何对待穷,穷而恪守君子之道,绝不乱来以求利。固穷,固守穷困,不能用非正义之途径摆脱穷困。而小人则不然,穷则泛滥其私欲,为谋私利无所不用其极。子路本以为理直气壮地质问孔子,反被孔子教训了一番,应以君子之道对待穷困,不得以小人之心蠢蠢欲动。此章载文是孔子周游列国的史实实录,孔子就是在现实传道、行道、使学生不断学道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的。
15.2原 文: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音治zhì)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原15.2)
译 文: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认为我是多学而记之广博的人吗?”子贡即刻回答:“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以道贯穿知识之中,以道统摄知识。”
评 论:
一,就是道,孔子奉行的一贯之道。由于以道御统所学所用知识,知识就活了,也就容易记住与掌握了。此章系孔子教育弟子掌握学习方法,反对死记硬背。也道出了孔子做学问的指导思想。即以一种正确的思想去总理所学知识,易于使所学系统化,彼此有着必要的联系。这是抓纲带目的治学方法。久之,所学不忘,又能为现实服务。
15.3原 文: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音陌mò)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原15.5)
译 文:
子张问孔子怎么做才能行通于世。孔子说:“讲话要忠信,行事要笃诚、谨慎,即使到了南蛮、北胡不讲理的地方,也能行得通。如果讲话不忠信,行事不笃诚,不认真,即使在家乡,也是行不通的。做人应牢记‘言忠信,行笃敬’,站着时,犹如见其在前昭示于我,乘车时,犹如见其就写在车前横木上,再去行事。”子张随后将“言忠信,行笃敬”写在衣前大带上。
评 论:
蛮,南蛮,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貊,北胡,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州,自己家乡所处的地区。里,乡里,自己家乡。“言忠信,行笃敬”,此六字于古代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宝。今日发达国家、地区,其实就是在这六字上落实得好。对此六字落实与不落实,真是天壤之别。试看今日之中国所差的还不是这六个字没落实好?如果我们全体人民有一半“言忠信,行笃敬”,我国的综合国力将有个突飞猛进而又能持续的发展。
15.4原 文: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音智zhì)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原15.7)
译 文:
孔子说:“应与人交谈而不与人交谈,失去了朋友。不应与人交谈却与人交谈,白丢了语言。聪明人既不失去朋友,也不白丢了语言。”
评 论:
孔子关于知人善任问题非常熟谙,其原因则在于经常与学生一起教学切磋,对学生经常观察,掌握了观察人了解人的规律。《论语》有关此类论述颇多,诸如《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人焉庾哉!”《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以上三则可见孔子非常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正因为孔子看人看得准,所以才能准确地确定谁可与言,谁不可与言。即要想做到准确的“与言”或“不与言”,则必须了解、洞悉对方。不然,言与不言都不准确。“可与言”,即可以互相交谈、沟通、交流思想者,要即刻与之交谈,以赢得别人的信任,即得人。“不可与言”,没有交流思想基础者,硬是与之交流思想,不会有所收益,起码是白费唇舌,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只有智慧之人,既不会失去应得到的朋友,也不会枉费语言,一无所获。此“知者”就是知人者,就是善于观察人、了解人的人。
15.5原 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原15.8)
译 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苟且偷生而损伤仁德的人,大有不惜牺牲自己而成就仁德的人。”
评 论:
志士仁人,以天下为己任,以解民倒悬为平生乐事,为国家为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亲民爱人、为大众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绝不会因为保全自己的生命而葬送国家、人民的利益。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19年,多次拒绝诱降,行走坐臥手持汉节,永不忘国家。须发皆白,手持汉节而归汉。通西域的张骞几番被匈奴截留,设法逃出,完成使命,无论斧钺加身,还是荣华诱惑,就是不投降。南宋文天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使元都被扣押,遭到残酷迫害,不但不降,还写了《正气歌》,颂扬志士仁人的正气。抗日战争时期的张自忠将军、吉鸿昌将军为抗日救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仁人志士的大义。志士仁人没有因苟生以害仁者,都能做到“杀身成仁”。这样的正气、节操,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思想。正是在这正气、节操熏陶下,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有着一批批“杀身成仁”的爱国志士,使得觊觎我国的敌寇终不能得逞。
15.6原 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原15.11)
译 文:
孔子说:“人无长远考虑,就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评 论:
《诗经·豳风·鸱枭》:“迨天之未阴雨,徹彼桑土,绸缪牖户。”指鸱枭在未下雨时就啄剥桑树皮修补窝巢。清代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据此后人把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有失,称为未雨绸缪。即凡事要事先有所长远考虑,不能只顾眼前。《诗经》此语早于孔子所论。其道一也。都是讲做事要全面的、长远的考虑,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私欲膨胀而不防微杜渐,忧患就不会远了。
15.7原 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原15.14)
译 文:
孔子说:“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和少责备,就远离了怨愤。”
评 论:
躬,身。自厚,自己对自身要求严格、全面,一丝不苟,即厚于责己。经常严于律己,自然益于修身养性。薄责于人,对别人要宽和,要少责备,多一点谅解。如此作为,久而久之,就远离了怨愤。一说,孔子认为一个人如能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养成淳厚的美德,而对别人又从不苛求,宽缓待人。那么周围的人自然对他真诚地拥护而无丝毫的怨愤。
15.8原 文: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原15.18)
译 文:
孔子说:“君子怕的是自己能力弱,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
评 论:
有修养者总是严于律己,诚惶诚恐,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好。《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长处、能力时,一点也没有不满意。认为自己应该作得好,有成绩,不需要谁表扬。人家不知道你的优点、长处,这没什么妨碍,关键的是自己要修养好,能力强。
15.9原 文: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原15.19)
译 文:
孔子说:“君子怕的是一生终了而名不符实。”
评 论:
疾,恨,怕。没世,身后,死后。君子人奋斗一生,任重道远,不求人知人解,只求贡献社会。但其所怕的是了却一生后,无所真实成就,只有虚名而已。
15.10原 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原15.20)
译 文:
孔子说:“君子修养责己督己,小人责人督人。”
评 论:
君子在道德修养上责己督己,以求内在下功夫,不推责于他人;君子在处世能力修养上也是设法提高自己,不转嫁艰苦辛劳于他人。凡事要发挥自己内在修养与外在能力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绝不迁责于他人,也绝不轻易移艰辛于他人。这不是所谓“万事不求人”,而是尽量不麻烦别人。有些事需大家协作,才能完成,那就要尽力团结大家一道去工作;自己要多出力,不责备别人出力少。而小人在修养上不在内下功夫,责人、督人,总找别人的毛病。做事拈轻怕重,总想利用他人替己吃苦,这即所谓“求诸人”。
15.11原 文:
子曰:“君子矜(音今jīn)而不争,群而不党。”(原15.21)
译 文:
孔子说:“君子自重而不与别人争名利,和群而不结党营私。”
评 论:
君子本质上就是注重节操,不争名利,君子绝不会因为沽名钓誉有意降低身份而假意与民亲近;君子和群是自然的、公开的、为公的,不是因谋私利而鬼鬼祟祟、拉帮结伙的。这就是真正的君子。
15.12原 文: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原15.22)
译 文: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的言语举荐人,也不因某人有过失,就连他的好话也不听。”
评 论:
孔子讲自己,也是有个修养过程的。《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四十岁时才不惑,诸多问题搞得更清楚了。原来也并未把识人、举人问题搞得非常正确,“听其言,信其行”,后来是“听其言,观其行”。这是认识的飞跃,所以此章才讲“不以言举人”。当然潜意思是要“观其行”,根据其所作所为决定是否举荐他。君子绝不因为人家地位低或有了错误,就拒绝人家好的建议,甚至就不让人家把话说完。
15.13原 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15.23)
译 文:
子贡问道:“有一字可以一生奉行的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于人。”
评 论:
子贡好思,多次问孔子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如《为政》:“子贡问君子。”《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颜渊》:“子贡问政。”《颜渊》:“子贡问友。”《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卫灵公》:“子贡问为仁。”等等。此章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吗?足见子贡探讨的问题逐渐加深,由微观、中观到宏观。到了比较高的学问领域时,追求的是综观全局的问题了。所以,于此提出的问题极其概括而统摄全局即终生修养的问题了。孔子真不愧为伟大的师长,无论哪位弟子何时提出何种问题,犹如事先即知弟子要问的问题,当即不加任何犹豫地予以回答。并且每次回答得那么准确,那么针对性极强,那么不容置疑。此章子贡问一个字答案的问题,孔子就确凿地告诉他一个字:“恕”。“其恕乎”,其,杨树达《词诠》:“指示形容词,与今语‘那’相当。”即那就是“恕”吧!未待子贡问“恕”又是何意?孔子接着又阐释了“恕”的基本内涵,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任何人、任何阶段都适用的做人准则。恕道就是推己及人,自己想追求的,要想到别人也想追求,人家与我都是一样的人。做人总应多考虑些别人的感情,多想到别人的需要,也要多想想别人厌恶的事物。顺人所欲、恶而行事,需要长期修养且能严格要求自己,方能奏效。不是谁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能做到的,而是要有相当修养者才能做到,所以需要终身行之。
15.14原 文: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原15.26)
译 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惑乱道德,君子要忍小乱而谋大事业。”
评 论:
孔子说,花言巧语必然损害道德,也有一定混乱视听的迷惑性。但日常生活中此类事很多,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而巧言之徒多不是凶暴的坏人,而是好耍小伎俩的小人。对此类人识别是必要的,但无需去斗争。君子如与之争辩甚或斗争,是弄不出结果来的,只能牵扯精力影响大事业。所以对“巧言乱德”之人、之事要忍一忍,不要见着、听着就火冒三丈。不然,将受“巧言令色”之徒牵着鼻子走了。蒙古族格言:“任凭狗儿叫,不妨骆驼走大道”,君子要按自己的奋斗目标去不断努力,最后,大业才可成。如果遇见一些不良之言、不善之举就忍不住去斗争,那么就乱了自己整个前进的方案,即“小不忍则乱大谋”了。此章先贤都是讲成两件事了。其实是一件事,前后是连在一起的。即小人“巧言乱德”,君子要忍小乱谋大事业。而后世逐渐将前后分而用之,前句“巧言乱德”则视为与“巧言令色鲜矣仁”同。后句“小不忍则乱大谋”则理解为忍小谋大的权术之略。
15.16原 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原15.27)
译 文: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的人,一定要考察;大家都喜欢的人,一定要考察。”
评 论:
《子路》篇:“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此说明了“众恶”、“众好”,孔子都是不予肯定的,并且是一贯的观点。此章针对“众好”“众恶”提出“必察”,即一定要详细考察了解,究其底里,这是非常深刻的知人用人依据。以防止结党营私者蒙混入士流或入仕为官,也会避免有一定长处者,曲高和寡不为世人所容,而失去入士流或入仕为官的机会。
15.17原 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原15.31)
译 文:
孔子说:“君子考虑的是道,而不谋求衣食。耕地,他们会饥饿于其中的;搞学问,他们会得俸禄于其中的。君子忧患道之不行,而不怕贫困。”
评 论:
先贤有关此章诸说多为不妥,当代杨伯峻先生之说稍有接近。此章真谛当是孔子认为:君子,即统治者、管理者或读书的贤达之士,他们与小人即劳动人民不同。社会有分工,君子只能、只善于谋道,善于思考追求治民理政的策略、方法,不善于谋利。如果使君子们去耕地,那将使他们饿坏了。如果使其做学问,研究道理,那将发挥其长,获利会很大的。所以君子应该忧虑的是治国兴邦之道、做人处世之道是否行得通,而不必忧虑生计问题。如果硬是使君子耕地,小人理政,那将如“以牛搏鼠,以狸耕田”了。此章强调了社会分工决定了君子应考虑大事,也只有考虑大事,才能发挥其长处,发挥了长处后,生计问题自然随之而解决了。其实《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这是讲樊迟要学的、喜欢学的内容是农业生产劳动,说明他是劳动者的材料。孔子表明在种地种菜方面他不如老农、老圃。紧接讲:“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是讲君子所当为。君子如是而行功莫大焉,利莫大焉。与此章“君子谋道不谋食”一也。
15.18原 文: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音立lì)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原15.32)
译 文:
孔子说:“做官的智慧够了,不能以仁德守住官位,即使得到,一定得丢掉。做官的智慧够了,能以仁德守住官位,不能严肃谨慎地面对人民,那么人民就不会尊重管理者而认真地工作。做官的智慧够了,能以仁德守住官位,又能严肃谨慎地面对人民,但办事不以礼为规范章法,也不是最好的官。”
评 论:
此章系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去做官,怎么才能做好官。做官的基本素质是“仁”。再有智慧,即使谋得官位,如没有“仁”德,也会很快丢掉的。要具有相当的智慧,能够驾驭官位,又能巩固仁德,发展自己的影响力,也能庄重、严肃地对待百姓,凡事以礼而行,这就能当好官,管理好所辖民众。概括地说做好官需具备四方面条件:智能、仁德、庄重严肃、制度章法。只有仁德、智能,是治理不好国家的,必须有刚猛章法的一面。《左传·昭公二十年》:“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正是以和。’”可见宽严结合,仁、礼结合是孔子一贯的为官治国的思想。于今日现代化了的国度仍有对其借鉴的必要。
15.19原 文: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原15.33)
译 文:
孔子说:“君子人不善长小智慧,而可承担大任务。小人不能承担大任务,而擅长小智慧。”
评 论:
孔子了解人、观察人、掌握人真至肺腑骨髓焉。此章主要是辨别君子之知与小人之知。大人物、做大事者不能用小事情去衡量他们,许多小事,他们真的不知道、不明白,但他们却能承受重任、能处理好大事。而小人物、劳动者不能承担宏观大策大略的研究与实施,却能将许多具体问题做得很好、很精细。《淮南子·主术训》:“鹿之上山,獐不能跂也,及其下,牧竖能追之,才有所修短也。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人有其才,物有其形。有任一而大重,或任百而尚轻。是故审毫厘之计者,必遗天下之数;不失小物之选者,或于大数之举。譬犹狸之不可使搏牛,虎之不可使搏鼠也。”《汉书·董仲舒传》:“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故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才虽未久,不害为辅佐。”这二则史料也明析地说明了,小材则小用,大材则大用,适合做什么则使其做什么,功效会更大。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孔夫子所论乃远见卓识,令人叹服。
15.20原 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原15.35)
译 文:
孔子说:“遇行仁时,即使老师,也不谦让。”
评 论:
让,谦让,礼让。孔子把行仁德之事视为人生最大之事。一旦有机会行仁德之事,要不加犹豫地即刻去行动。在拯救民众于困境之中时,在施恩惠于灾民之中时,在驱赶强盗解民于危厄之时等等,都应率先向前。更不应“礼让”、攀比他人,此事没必要跟着老师的后边走,要冲在老师的前头。
15.21原 文: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原15.36)
译 文:
孔子说:“君子注重大气节,不固守小信义。”
评 论:
贞,正,讲节操。谅,小信条,小节义,是非不清的节义,亦可解为固执的信。孔子真乃大道圆通,天下人间事融会贯通,以道御之,万变不离中庸;从不拘泥、偏激,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然绝不离道。此章“贞而不谅”,即讲正气、讲气节,要坚守大道,注重大节而不为市井小信条所束缚。如果偏执小信、小义,不知变通,会伤害大信大义。《孟子·离娄》:“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孟子也是本孔子中庸思想对待“言信、行果”的问题,认为只要合乎正义,信、果均可调适。这都是反对个人修养与处理问题的偏执、拘泥。
15.22原 文: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原15.37)
译 文:
孔子说:“为国家做事,首先要恭恭敬敬、谨慎认真地把事办好,待遇之事往后放。”
评 论:
事君,在古代就是为国家办事、效力,所以是人生之大事。敬其事,恭恭敬敬地、谨慎认真地把君主、朝廷,即国家交给的事办好,而后再领取朝廷的俸禄。此乃就字面而言,其实质如同本章“君子谋道不谋食”之意义。君子考虑的、追求的是如何把国家交给的大事做好。所谓做好的标准是融仁德、中庸等夫子之道于其中。这就是敬君之事,这也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后其食”,是突出敬其事,是说孔子自为与教弟子都是敬慎其事、谋道不谋食,即使是陈蔡绝粮,也未怠惰谋道之事。
15.23原 文:
子曰:“有教无类。”(原15.38)
译 文:
孔子说:“我的教育,不分等级、种类。”
评 论:
15.24原 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原15.39)
译 文:
孔子说:“行正道的人与行邪道的人,不能相互探讨实现愿望之方。”
评 论:
此“道不同”非儒、法、墨、老庄各自之道。孔子于《子路》篇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可以说君子道不同,而能和谐,小人道同而不和谐。此道是指个人信仰、兴趣、追求。这样讲,道不同也可以为谋。《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问道于老子,老子且有所嘱。而此章“道不同不相为谋”是指行正道的人与行邪道的人,所持为人之道不同,是不可以共谋达到目的的方法的。因彼此完全对立而相排斥,当然不能在一起讨论研究如何去达到各自的目标。与虎谋皮,老虎总是要凶相毕露的,是谋不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道不同不相为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