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①,与不过数十。王武子因其上直②,率将少年能食之者③,持斧诣园,饱共啖毕,伐之,送一车枝与和公,问曰:“何如君李?”和既得,唯笑而已。
【注释】
①王武子:王济,和峤的妻弟。②上直:指官员上朝值班。直,通“值”。③率将:带领。
【译文】
和峤为人处世极为吝啬,自己家有良种李树,王济求他给些李子,他只给了不过几十个。王济趁他上朝值班的空隙,带着一拨喜欢吃李子的小伙子,拿着斧子到果园里去,大家一起尽情地吃饱以后,把李树砍掉了,然后给和峤送去一车树枝。并且问道:“比你家的李树好不好?”和峤收下了树枝,只是笑一笑罢了。
【原典】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①,与一单衣,后更责之②。
【注释】
①从子:侄儿。②责:索取。
【译文】
王戎为人很吝啬,他的侄儿结婚,只送一件单衣,过后又被他给要回去了。
【原典】
司徒王戎①,既贵且富,区宅僮牧②,膏田水碓之属③,洛下无比。契疏鞅掌④,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
【注释】
①司徒:官名,三公之一。②区宅:房屋、住宅。③水碓(duì):利用水力旋动的舂米器具。④契疏:契约、帐簿。鞅掌:烦劳,繁多。
【译文】
司徒王戎在朝廷当了很大的官,已经非常富有和显贵了,又有富足的财产,房屋住宅、奴婢仆夫、肥沃的良田、舂米的器具之类等,整个洛阳城里没有人能和他相比的。他家里契约帐簿很多,他常常和妻子在烛光下摆开筹码来计算。
【原典】
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①,乃释然②。
【注释】
①遽:急忙。②释然:指不悦之色消除。
【译文】
【原典】
卫江州在寻阳①,有知旧人投之②,都不料理,唯饷“王不留行”一斤③。此人得饷,便命驾。李弘范闻之曰:“家舅刻薄,乃复驱使草木。”
【注释】
①卫江州:卫展,字道舒,晋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人。②知旧人:相知的老朋友。③王不留行:一种草药名。
【译文】
江州刺史卫展在寻阳时,有相知的老朋友来投奔他,他一概不作安排,只送给客人一斤“王不留行”草药。客人得到礼物后,就驾车走了。他的外甥李弘范听说了这件事后,说:“我舅父实在是太刻薄了,他竟然指使草木来为自己效劳。”
【原典】
苏峻之乱①,庾太尉南奔见陶公。陶公雅相赏重。陶性俭吝,及食,啖薤②,庾因留白。陶问:“用此何为?”庾云:“故可种。”于是大叹庾非唯风流,兼有治实。
【注释】
①苏峻之乱:指苏峻与祖约起兵讨庾亮,倾覆东晋朝廷之事,在晋成帝咸和二年(327)。②薤: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和嫩叶可以吃。
【译文】
苏峻叛乱时,太尉庾亮南逃去见陶侃,陶侃很赏识和看重他。陶侃为人很吝啬,到吃饭的时候,给他吃薤头,庚亮顺手留下薤白。陶侃问他:“要这东西做什么?”庾亮说:“仍然可以种。”于是陶侃非常赞叹庾亮不仅风度优雅,同时还具有治国的实际才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