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古诗十九首》之十四
又是清明,草长莺飞,是踏青的季节,却也是返回故乡祭奠先人的季节。
各地风俗不同,自然祭奠的形式也不同,但,总归是还乡了,还乡的意义还有另一层,那便是和仅有的亲人或族人团聚,这是经常被一般人忽略的一点。
平日工作繁忙,也不仅仅是工作,还有那些推不掉的应酬,剪不断的所谓前途理想,占去了很大一部分时间,终于算是上天给了个理由,思还故里闾,至亲的人从各个地方回来了,大家结伴,走在春光里,这个时候才感觉到,相同的血缘真的在流淌。
春风吹得很劲,温度比前些日子低了十几摄氏度,柳条不胜摧残,发出呜呜的悲鸣。走出村庄,走出阡陌,在荒无人烟的山的那边,我看到了古诗中的情景。
坡上坡下,田间地头,山脚松间,都是坟墓,有的还是新坟,花圈还簇新着,坟头的柳条还未成活,这是不需要忌讳的话题,生命是那般的脆弱,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些。有的已经有轻烟冒起,坟前跪下了远方归来的、近处守候的人。北风吹得白杨呼啦啦地响,犹如唱着一曲曲低转沉婉的哀歌,那气氛,是思念亲人的悲伤,是人死再不能复生的萧索。可还有更让人扼腕的,有的古墓已经被犁为田地,曾经坟头植下的松柏也俱化为农人灶间的柴火,如今从远方归来,已经找不到可以寄托哀思的场所,那种感觉,失去亲人的人们都会懂得。
远远地凝望着那些寂寥的或者是欢欣的身影,体味着他们的惆怅,也体会着他们久别重逢的亲情,我的心胀得满满的,想落泪。这世间,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苍茫的大地,风吹来,一切都会灰飞烟灭。
悲怆的情绪还未疏散,环顾着周遭屈指可数的亲人,又一层愁思浮起。是啊,去了的人,随着时日的长久,对他们的印象会越来越模糊直至最终幻灭;新生的一辈,又在时光的流转中,一日日长大,一日日熟悉起来,也越来越亲,这一来一去,是多么浩渺的时间和空间啊。这世界,就是由这些来来去去、古今代谢而组成的。我们处于这个时空中,是多么的渺小。
我只是一个未曾远离家乡的人,却已在清明这个时节体会出这么多的悲叹和离合悲欢,那些离家远游的人呢?那些再也回不去故乡的人呢?那些故乡没有了亲人,或者亲人尚在而归家不得的人,一定有着比我更旷达的愁思,在远方看到丘坟与愁杨,一定会落下难以抑制的泪水。
我仿佛看到千年前的洛阳北郭城外,站立着一个背负着双手、眼神迷离、眺望着荒郊野外的诗人,辽阔的天地间,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天地悠悠,怆然涕下。
好了,收拾起这缥缈的思绪,回到古诗中来。
其实,这些字句之间,有一层未说得很透的意思,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可能的范围内,和亲人在一起,骨肉团圆,享受天伦之乐。这个时候,老人还健在,殷勤叮咛都在眼前耳边,小娃儿才出世,还来得及见证他们的生涩稚嫩,时光不等人的,如果拖延到“去者日以疏”,就剩下后悔和哀愁了。
现代的人,把自己弄得像机器一样的精确,却也像机器一样的寡淡,该有的欢乐、该有的人生、该有的亲情反倒变成了负担,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细细地品味这几句,诗人为什么有故乡却回不去?他为了什么远离家乡?仕途吗?这十九首古诗始终没有交代清楚,我们也不好猜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诗人不快乐。他为什么不快乐?
诗人站在郭门外,直视丘与坟,冥思着天地苍茫,写出了这样的诗句,可想而知,他的前途是渺茫的,无处来无处去的无奈让他更加思念亲人思念故乡。
近读林语堂,对人生有诸多感悟。人,都被一种梦想或假象欺骗了,执着地向着伟大的目标走去,比如说,为官要执政为民,圈钱是为了慈善,还有拯救人类的伟大理想,等等。其实这都是虚无的,这些东西放置在苍茫的天地间,被风一吹就化为尘土,更不用说,在这个过程中,还不择手段扭曲了心性,而一个人真正的愉悦应该是来自于内心的快乐。内心的快乐,不是刻意而为的,而是要把自己真正放进自然中,放进宇宙中,体味花开、风吹、雨落的美,体味人生、人死的归宿感,学着抛开事物的假象,观照自己的内心,快乐自然就来了。
而到达快乐的方式也很简单。哲学半儒半道,生活半隐半显,日子半忙半闲。有工作却不以改造世界为目标,只是糊口的工具,日子过得不太忙,有很多的时间闲下来,可以听听雨落的声音,最好去大自然中,聆听自然的圣谕,过着半隐士的生活,偶尔在社交圈中露一下脸,不必太有钱,够温饱就好了。
如果这样,那么古诗中的人就不会不快乐了吧?世积乱象,而我只是一介农夫,荷锄负镰乡间行走,够得着温饱,亲人们在一起,不曾分离,多好!即使是经世需要,出没朝堂也可,展雄才定乾坤,免黎民于水火,而心却始终安放在田园,那么,快乐就像春天的风、秋天的雨,稍微踮一下脚,就够得到。
可千古得一精髓者,唯陶渊明一人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