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宽心安慰,让孩子不再夜惊

宽心安慰,让孩子不再夜惊

时间:2024-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神经医学将婴幼儿时期孩子出现的这种症状称为“夜惊症”。请医生进行检查、确诊,如果孩子的夜惊很频繁,药物可能会缓解症状。夜惊多见于4~12岁婴幼儿。部分宝宝夜惊时伴有夜游。这些外界刺激印在大脑里,到睡眠时,会引起某一部位强烈的反应而使孩子出现夜惊。排除了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们就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从客观上解除孩子心里的压力。

宽心安慰,让孩子不再夜惊

婴幼儿夜惊症属于一种睡眠障碍,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可能是导致夜惊出现的原因。现代神经医学将婴幼儿时期孩子出现的这种症状称为“夜惊症”。夜惊不是病,大多数情况也与疾病无关,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孩子正常成长的证据之一。

宝宝行为案例

大力2岁10个月了,临睡前还模仿恐怖电影里的招式,可刚刚睡着才半小时,大力突然惊醒,表情惊恐,还不停地喊着妈妈。有时候,大力在熟睡中突然惊叫或大哭(闭着眼睛,如果抱起,身体扭来扭去,似乎很烦躁),同时伴有出汗现象,近两日次数繁多,一二十分钟就惊醒一次,几乎整夜无法入睡。第二天,妈妈问大力:“昨天晚上你为什么又喊又叫啊?”大力竟然完全不知道。

专家指导

孩子夜惊时父母帮不了他的什么忙,只能等着发作平息,夜惊对孩子不会有什么伤害或长时间的副作用。孩子夜惊时,妈妈可以采用如下办法:

(1)孩子出现夜惊时,家长首先应寻找可能造成的原因,并设法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要避免使用威胁的语言训斥孩子;平时还要注意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惊喜和不幸,遇到喜事要克制自己的过度兴奋,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克制自己的忧郁,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2)安慰孩子:如果发现宝宝夜惊,妈妈可以轻轻地拍拍他、轻声细语地哄他,让他安定下来继续睡觉;也可以用冷毛巾给他擦脸,当孩子开始清醒过来后知道了发生什么事情时,这些做法可以使孩子得到安慰。

(3)调整睡眠时间: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并得到充分的休息。

(4)不要让宝宝睡前太兴奋,不要让宝宝在睡前吃得过饱。

(5)不要让宝宝接触到恐怖紧张的场景。

(6)请专业人士帮助:虽然一般来说孩子的夜惊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有时它可能是孩子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请医生进行检查、确诊,如果孩子的夜惊很频繁,药物可能会缓解症状。

知识导读

做噩梦和夜惊是两种不同的情况。与做噩梦不同,夜惊不是因为做噩梦受了惊吓,而是因为孩子睡眠的生理过程有问题,他不能正常地从深睡眠转为浅睡眠。

夜惊多见于4~12岁婴幼儿。夜惊的宝宝容易让妈妈特别担心,因为此时宝宝的表情常常表现为惊骇。他会突然惊醒坐起,面露恐惧表情,但意识仍朦胧,同时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出汗、脉搏加快。发作时,如果妈妈叫唤宝宝,一般很难叫醒。宝宝常会紧张地抓住任何人,有的下床行走,还有的可出现非常激动的自语,意识呈朦胧状态,似乎在继续遭受某种强烈的痛苦,面对妈妈的安抚、拥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自行入睡。醒后不能回忆。夜惊可一夜发生数次,也可能几天或十几天发作一次。部分宝宝夜惊时伴有夜游。

行为矫正TIPS:避免宝宝夜惊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些心理学家认为,50%的孩子有夜惊家族史;另外,一些可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如家庭的矛盾,学业负担过重,精神受到打击,或睡前听恐怖的故事、看恐怖惊险的电影、电视等。这些外界刺激印在大脑里,到睡眠时,会引起某一部位强烈的反应而使孩子出现夜惊。

虽然夜惊的诱因很大程度上是生理发育的因素,但父母们还是能够科学地帮助孩子尽量避免出现夜惊症的:

(1)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包括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等),能够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并得到充分的休息。

(2)帮孩子放宽心。排除了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们就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从客观上解除孩子心里的压力。同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他们解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在上床后,家人亲切地陪孩子说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也往往能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入睡,这是避免夜惊的好方法。

(3)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孩子白天的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可提高睡眠质量。

随着年龄增长,宝宝依然夜惊,或是某一段时期内宝宝夜惊频繁,妈妈应仔细观察并带宝宝前去求诊,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宝宝患了以下疾病:

(1)可能有癫痫病。夜惊可能为癫痫的早期症状之一,可由医生结合脑电图检查,加以区分和治疗。

(2)可能是佝偻症。注意带宝宝到室外阳光下活动,可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E和钙剂。

(3)可能是脑发育不全。脑发育不全的孩子大脑皮层对皮层下中枢组织不能起很好的协调作用,所以容易引起频繁的夜惊,妈妈应带宝宝去就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