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目的
(1)理解以废铝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的原理。
(2)综合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相关基本操作,如减压过滤、沉淀洗涤等。
(3)实现对学生进行废物综合利用的现场教育。
预习要求
(1)理解析出Al(OH)3沉淀过程中控制溶液的pH值范围的方法。
(2)理解欲得到纯净松散的Al(OH)3沉淀,操作时的步骤。
(3)掌握合成Al(OH)3时,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
参考学时
4学时。
实训原理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废弃的铝,如铝加工厂的铝屑,包装食品用的铝制易拉罐,铝牙膏皮,药物包装的铝板,铝制器皿等等,将其回收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增加其附加值,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实训是利用大家身边的废铝资源来制备工业上有用的氢氧化铝。Al(OH)3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无臭无味,可溶于酸和碱,不溶于水,用做分析试剂、媒染剂,也用于制药和铝盐制备。
人工合成的氢氧化铝因制备过程不同,得到的氢氧化铝结构和含水量也不同,如α-AlO(OH)、α-Al(OH)3、γ-Al(OH)3及无定形的Al2O3·xH2O。
本实训采用强碱溶解金属铝得到铝酸盐来制备氢氧化铝。首先对废铝进行表面处理,如除去铝表面的油漆、油脂等,并将其剪制成碎屑(以加快溶解速率),再将其溶于NaOH溶液,反应得到偏铝酸钠溶液,最后加入NH4HCO3溶液,反应得到Al(OH)3白色沉淀。其反应式如下:
或
提示:新制备的Al(OH)3长时间浸于水中将失去溶于酸和碱的能力,在温度高于130℃时进行干燥也会出现类似变化。
仪器及试剂
仪器:烧杯(250mL,3个;400mL,1个)、布氏漏斗、吸滤瓶、恒温烘箱、台秤、pH试纸。
试剂:铝屑、NaOH(s)、NH4HCO3(s)。
实训内容
1.偏铝酸钠的制备
称取1g已经处理好的铝屑,快速称取2.2g固体NaOH(超出理论用量的50%),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加热,并分次地加入1g铝屑,反应开始后即停止加热,并以加铝屑的快慢、多少控制反应速率(反应激烈,用表面皿作盖,防止碱液溅出发生伤人事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产生后,用布氏漏斗减压过滤,将滤液转入2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淋洗反应烧杯一次,淋洗液一并转入250mL烧杯中。
2.析出氢氧化铝
将上述偏铝酸钠溶液加热至沸,在不断搅拌下,将75mL饱和NH4HCO3溶液以细流状加入其中(饱和NH4HCO3溶液用前自行配制,将15gNH4HCO3溶于75mL水中),逐渐有沉淀生成,并将沉淀搅拌约5min(注意:整个过程需不停搅拌,停止加热后还需搅拌一会儿,以防溅出)。静置至澄清,检验沉淀是否完全(测清液的pH值是否在4.7~8.9之间),待沉淀完全后,用布氏漏斗减压过滤。
3.氢氧化铝的洗涤、干燥
将Al(OH)3沉淀转入400mL烧杯中,加入约150mL近沸的蒸馏水,在搅拌下加热2~3min,静置至澄清,倾出清液,重复上述操作两次。然后将沉淀移入布氏漏斗,减压过滤,并用100mL近沸蒸馏水洗涤(此时滤液的pH值为7~8),抽干,将氢氧化铝移到干净的表面皿上,放入烘箱中,在80℃下烘干。冷却后称重m(m=m总-m表面皿)。
故Al(OH)3的产率为×100%。
注意事项
(1)饱和NH4HCO3溶液用前自行配制,将15gNH4HCO3溶于75mL水中。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表2-11。
表2-11 NH4HCO3的溶解度
(2)偏铝酸钠溶液加热时,整个过程需不停搅拌,停止加热后还需搅拌一会,以防溅出。
实训思考
(1)这次实训的哪些操作可以用在其他的实训上?
(2)影响Al(OH)3产率的因素有哪些?
(3)通过这次实训,个人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