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东省儿童青少年体能素质现状及变化趋势

山东省儿童青少年体能素质现状及变化趋势

时间:2023-12-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自1985年开始,建立了儿童少年体质健康调研制度,5年一次的检测为我们全面掌握儿童少年的体能状况及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依据[2]。本文报告了山东省儿童青少年体能素质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制度与措施提供依据。以济南、烟台、济宁和大学全国检测点的检测资料为依据,分析2005~2010年儿童青少年体能素质的变化趋势。2010年山东省城乡7~22岁儿童青少年握力均值、标准差见表2。

山东省儿童青少年体能素质现状及变化趋势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是人体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以及柔韧等能力。身体素质除受先天遗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受后天的体育锻炼、生活环境、营养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儿童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青少年时期的体能素质对成年后的体质和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因此,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对增强国民素质有重要意义。我国自1985年开始,建立了儿童少年体质健康调研制度,5年一次的检测为我们全面掌握儿童少年的体能状况及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依据[2]。山东省是一个人口大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技术要求,完成了历次调研工作。本文报告了山东省儿童青少年体能素质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为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制度与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及方法

以2010年全省学生体质调研中16市的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我省7~22岁大中小学生的体能素质现状,指标包括肺活量、握力、速度素质(50m跑)、下肢爆发力(立定跳远)、力量素质(男生7~12岁为斜身引体,13~22岁为引体向上;女生为一分钟仰卧起坐)、耐力素质(7~12岁男女均为50m×8往返跑;13~22岁男生为1 000m跑,女生为800m跑)和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以济南、烟台、济宁和大学全国检测点的检测资料为依据,分析2005~2010年儿童青少年体能素质的变化趋势。

2 结果

2.1 肺活量

2010年山东省城乡7~22岁儿童青少年肺活量均值、标准差见表1。肺活量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分别由7岁时的1 197mL(城市男生)、1 055mL(城市女生)、1 183mL(乡村男生)、1 042mL(乡村女生)上升到22岁时的4 279mL(城市男生)、2 797mL(城市女生)、4 262mL(乡村男生)、2 640mL(乡村女生)。男生高于女生,7~22岁男生平均比女生高867mL,这种性别差异在13岁(青春期)以后明显加大,至22岁时男生比女生高1 550mL(图1)。城乡差异也较为明显,7~22岁城市男生平均比乡村男生高131mL,城市女生平均比乡村女生高91mL;男生的城乡差异在13~15岁时最大(256~316mL),女生在12~14岁时差异最大(110~70mL)。

2005~2010年的5年间,肺活量有所提高,7~22岁平均提高304mL(男)、248mL(女),肺活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小学生(7~12岁)和大学生(19~22岁),中学生则没有明显变化;大学生肺活量的提高源自下降趋势的改善,见图2、图3。

表1 2010年山东省7~22岁儿童青少年肺活量均值、标准差(mL)

img39

img40

图1 2010年男女生肺活量发育曲线

img41

图2 2005~2010年男生肺活量的变化

img42

图3 2005~2010年女生肺活量的变化

2.2 握力

2010年山东省城乡7~22岁儿童青少年握力均值、标准差见表2。握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分别由7岁时的10.9kg(城市男生)、9.2kg(城市女生)、10.7kg(乡村男生)、9.4kg(乡村女生)上升到22岁时的46.3kg(城市男生)、26.5kg(城市女生)、47.5kg(乡村男生)、26.5kg(乡村女生)。男生高于女生,7~22岁男生平均比女生高10.7kg,这种性别差异在13岁(青春期)以后明显加大,至22岁时男生比女生高20.4kg(图4)。2005~2010年的5年间,男女生握力无明显变化,个别年龄组稍有升降,7~22岁男生平均提高0.54kg,女生提高0.23kg,见图5、图6。

表2 2010年山东省7~22岁儿童青少年握力均值、标准差(kg)

img43

img44

图4 2010年男女生握力发育曲线

img45

图5 2005~2010年男生握力的变化

img46

图6 2005~2010年女生握力的变化

2.3 速度素质

2010年城乡7~22岁儿童青少年反映速度素质的50m跑成绩见表3。12岁以前,男女生速度素质都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女生的发育趋势发生不同变化,男生速度素质继续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女生则进入停滞状态。男生速度素质高于女生,7~22岁男生平均比女生快1.3秒,尤其在青春期以后性别差异加大,如7~12岁男生比女生快0.3~0.6秒,13~17岁男生比女生快1.0~1.9秒,17~22岁男生比女生快2.0~2.4秒,见图7。与2005年相比,速度素质稍有提高,7~22岁男生平均提高0.13秒,女生平均提高0.19秒,见图8、图9。

表3 2010年山东省7~22岁儿童青少年50m跑成绩均值、标准差(s)

img47

img48

图7 2010年男女生速度素质(50m跑)成绩曲线

img49

图8 2005~2010年男生速度素质(50m跑)的变化

img50

图9 2005~2010年女生速度素质(50m跑)的变化

2.4 爆发力素质

2010年城乡7~22岁反映爆发力素质的立定跳远成绩见表4。总的趋势是男生大于女生,7~22岁男生平均比女生大38.7cm。青春发育期之前(7~11岁),性别差异较小(10cm左右);进入青春期以后,差异增大,18岁男生比女生大64cm,见图10。总的趋势是乡村大于城市,7~22岁乡村男生平均比城市男生大3.6cm,乡村女生比城市女生大2.2cm。与2005年相比,立定跳远成绩无明显变化,见图11、图12。

img51

图10 2010年男女生立定跳远曲线

表4 2010年山东省7~22岁儿童青少年立定跳远均值、标准差(cm)

img52

(续表)

img53

img54

图11 2005~2010年男生立定跳远的变化

img55

图12 2005~2010年女生立定跳远的变化

2.5 力量素质

反映力量素质的指标男生7~12岁是斜身引体,13~22岁是引体向上,女生是一分钟仰卧起坐。2010年7~22岁男生力量素质见表5,乡村7~12岁男生斜身引体平均比城市多5.1次;13~22岁乡村男生引体向上平均比城市多0.9次(图13)。与2005年相比,斜身引体的变化不规律,10、11岁分别下降10次、7.7次,12岁提高6.2次;中学生(13~18岁)引体向上变化不明显,大学生有所下降(平均下降2.5次,见图14)。7~22岁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见表6,总体上城市高于乡村,城市7~22岁平均比乡村高1.1次(图15)。与2005年相比,小学生(7~12岁)和大学生(19~22岁)有所提高,中学生(13~18岁)有所下降,见图16。

表5 2010年山东省7~22岁男生斜身引体、引体向上均值、标准差(次)

img56

7~12岁斜身引体,13~22岁引体向上。

img57

图13 城乡男生斜身引体/引体向上曲线

img58

图14 2005~2010年男生斜身引体/引体向上的变化

表6 2010年山东省7~22岁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均值、标准差(次)

img59

img60

图15 城乡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

img61

图16 2005~2010年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变化

2.6 耐力素质

反映耐力素质的指标7~12岁是50m×8往返跑,13~22岁男生是1 000m跑,女生是800m跑。2010年城乡7~22岁耐力素质见表7。总的趋势是乡村好于城市:7~12岁50m×8往返跑成绩,乡村男生比城市男生平均快7.4秒,乡村女生比城市女生平均快7.2秒;13~22岁乡村男生1 000m跑平均比城市快13.1秒,乡村女生800m跑平均比城市快11.6秒(图17、图18)。与2005年相比,小学生和大学生稍有提高,中学生有所下降(图19、图20)。

表7 2010年山东省7~22岁儿童青少年耐力素质均值、标准差(s)

img62

7~12岁50m×8往返跑,13~22岁女生800m跑,13~22岁男生1 000m跑。

img63

图17 城乡男生耐力跑素质曲线

img64

图18 城乡女生耐力跑素质曲线

img65

图19 2005~2010年男生耐力跑素质的变化

图20 2005~2010年女生耐力跑素质的变化

2.7 柔韧素质

2010年城乡7~22岁坐位体前屈均值、标准差见表8。总的趋势是女生大于男生,乡村大于城市。7~22岁女生平均比男生大2.6cm(图21),乡村男生平均比城市男生大1.7cm,乡村女生平均比城市女生大0.6cm。与2005年相比,男女生身体柔韧性素质无明显变化(图22、图23)。

表8 2010年山东省7~22岁儿童青少年坐位体前屈均值、标准差(cm)

img67

图21 男女生坐位体前屈曲线

图22 2005~2010年男生坐位体前屈的变化

img70

图23 2005~2010年女生坐位体前屈的变化

3 讨论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我国经济已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人民生活和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却令人担忧。学生体质下降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7号文)。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目标是: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青少年体质下降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以来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34]:一是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真正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纳入议事日程。二是体育锻炼不足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例如,部分学校对体育课不重视,表现在课程和时间安排不能保证,教学内容和训练手段落后,锻炼效果不理想;学校组织的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包括长跑活动、班级球类比赛等)减少;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学习时间延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减少;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学生中怕苦、怕累的思想较为普遍,在参加体育锻炼、选择锻炼项目时往往避“重”就“轻”[5]。总之,既有学校场地不足、师资和器械落后、时间安排及体育活动内容上的问题,也有学生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社会对教育的偏见、对教学质量评估的片面理解、片面追求升学率,都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由于以上种种因素造成学生一定程度的“体育锻炼剥夺”。

本文分析表明,山东省儿童青少年的体能素质与2005年相比有所改善,多项指标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显示出我们为贯彻中央7号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有效性。但学生的整体素质仍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促进措施,促进青少年学生各项体能素质全面健康发展。

(1)加强政府领导,多部门参与,为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不仅仅是教育和卫生部门的职责,更是全社会必须共同关心和积极参与的事情,因此,必须建立各级政府领导下,由教育、卫生、体育、共青团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和解决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体质健康促进规划,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来认真对待。要加强舆论宣传和政策支持,为全面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2)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需要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要通过教育改革把体育、卫生融入素质体系中。要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教育评估体系,增加体育、卫生在评估体系中的权重。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站在保护学生健康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战略高度上,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上去,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要。

(3)增加投入,加强队伍建设。长期以来对学校体育、卫生投入不足,“欠债”太多,影响了体育教学和学生健康保健工作的全面开展。表现在城区学校运动场地严重不足、农村学校运动场地标准不高、体育设施落后或缺乏,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配备卫生室和卫生专业人员以及专业人员水平不高等方面。必须转变观念,像重视竞技体育那样增加对学校群体体育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投入,加强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打造一支适合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开展的高素质队伍。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当前青少年体质下降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中最大的不和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严肃对待,深刻反思,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我们不能再等待,采取行动的时刻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智利诗人加伯列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犯有很多的错误和过失,然而,我们最大的罪恶却是抛弃孩子,忽视生命的源泉。我们需要的许多东西都可以等待,可是孩子却不能等待。就在此时此刻,他的骨骼在形成,他的血液在生长,他的感官在发育。对孩子来说,我们的回答不能是“明天”,而只能是“今天”。

(张迎修 于 波 朱秀水)

参考文献

[1] 陈明达.实用体质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2] 廖文科.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做好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2010,31(7):769-770.

[3]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张迎修.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思考.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771-772.

[5] 张迎修.山东省大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及相关作息情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24-1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