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时间:2023-12-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近年来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多项体能和运动素质呈下降趋势[1]。在分析当前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时大都将体育锻炼不足列为首要因素[1~4]。本文对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本次调查与2010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同步进行。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未来人力资源的建设,也是我国体育卫生事业的核心和重点。然而,近年来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多项体能和运动素质呈下降趋势[1]。在分析当前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时大都将体育锻炼不足列为首要因素[1~4]。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目标是: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山东省学生的体质状况与全国一样,也出现明显滑坡,“外强中干”特征明显[2]。本文对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与2010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同步进行。小学四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年龄9~18岁)在参加体质检测的同时,采用全国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营养及相关的作息安排等。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组织学生无记名填写,收回后,剔出不合格问卷,共得有效问卷29 762份(小学10 239份、初中9 900份、高中9 623份)。采用全国统一配发的软件进行录入,用SPSS 11.0软件包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营养因素 城乡中小学生早餐情况分布见表1,城市小学生不吃早餐的比例(4.58%)显著高于乡村(1.62%)(u=8.51,P<0.01),高中生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77.48%)显著低于乡村(82.79%)(u=6.49,P<0.01)。膳食中牛奶的摄入情况见表2,城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都喝牛奶的比例分别为48.84%、41.64%和36.51%,乡村分别为35.71%、27.65%和26.70%,城市显著高于乡村(u值分别为13.41、14.61和10.31,P<0.01)。同样,城市学生每天都吃鸡蛋的比例分别为24.50%、18.14%和18.54%,乡村分别为19.02%、13.18%和11.24%,城市显著高于乡村(u值分别为6.68、6.76和10.01,P<0.01)。

表1 城乡中小学生早餐情况分布(%)

img271

表2 城乡中小学生牛奶摄入情况分布(%)

img272

表3 城乡中小学生鸡蛋摄入情况分布(%)

img273

2.2 体育锻炼

城乡大部分中小学生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持肯定态度(喜欢或非常喜欢),见表4、表5。城市小学生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分别为81.10%和84.44%,乡村分别为78.79%和82.38%,城市高于乡村(u值分别为2.89、2.78,P<0.01);城市初中生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分别为71.22%和74.91%,乡村分别为75.85%和78.32%,乡村高于城市(u值分别为5.20、3.98,P<0.01);城市高中生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分别为73.60%和71.89%,乡村分别为77.44%和79.60%,乡村高于城市(u值分别为4.35、8.78,P<0.01)。城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认真对待课间操的比例分别为65.16%、57.49%和53.66%,乡村分别为66.12%、62.51%和58.75%(表6),乡村初中生和高中生高于城市(u值分别为5.08、5.01,P<0.01)。学生对长跑运动持肯定态度的比例不高,城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为58.96%、41.22%和32.75%,乡村分别为51.93%、44.24%和39.39%(表7)。20%左右的中小学生感到体育课的运动量较小(不出汗、很轻松),见表8。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城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达到1小时以上者仅占43.28%、26.53%和20.34%,乡村分别占45.76%、40.79%和31.62%,乡村高于城市(P<0.05),见表9。

中小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怕累、怕吃苦(24.0%),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23.6%),没有喜欢的体育项目(14.9%),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13.4%),认为没有必要(10.1%)等。不喜欢参加长跑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怕累、怕吃苦(29.6%),枯燥无味(26.0%),身体不好(16.4%),没有时间(12.7%),害怕受伤(8.6%)。

表4 城乡中小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img274

表5 城乡中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表6 城乡中小学生课间操情况分布(%)

img276

表7 城乡中小学生对长跑运动的态度(%)

img277

表8 城乡中小学生体育课运动量情况分布(%)

img278

表9 城乡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分布(%)

img279

2.3 学业负担

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较重,城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占32.12%、42.84%和52.14%,乡村分别占31.57%、38.62%和47.33%,城市初中生和高中生高于乡村(u值分别为4.25、4.70,P<0.01),见表10。《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标准》(GB/T 17223-1998)和《中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标准》(GB/T 17224-1998)规定:小学三至六年级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中学生不少于8小时。本次调查,城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达标率仅占37.73%、37.82%和8.64%,乡村占39.64%、58.72%和30.83%,乡村高于城市(u值分别为2.38、20.29、27.48,P<0.05),见表11。城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家庭作业时间在2小时以上者分别占8.53%、38.23%和47.17%,乡村分别占5.74%、21.59%和35.99%(表12)。城乡大部分学生每天用于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和电脑的时间在0.5小时以内(表13)。

表10 城乡中小学生对课业负担的感受(%)

img280

表11 城乡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分布(%)

img281

表12 城乡中小学生每天用于家庭作业的时间分布(%)

img282

表13 城乡中小学生每天用于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和电脑的时间分布(%)

img283

2.4 体育锻炼对运动素质的影响

根据学生每天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和1小时以上),比较两组学生的运动素质。结果发现,学生的运动素质与平时的锻炼时间有关,如每天1小时以上锻炼的9~18岁学生其立定跳远平均比锻炼不足1小时者高5.14cm(男)、3.52cm(女);坐位体前屈大0.93cm(男)、0.85cm(女);9~12岁50m×8往返跑平均快9.5秒(男)、5.0秒(女);13~18岁男生1 000m跑快14.4秒,女生800m跑快14.0秒。见图1~6。

img284

图1 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同的男生立定跳远比较

img285

图2 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同的女生立定跳远比较

img286

图3 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同的男生耐力跑素质比较

(9~12岁50m×8往返跑,13~18岁1 000m跑)

img287

图4 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同的女生耐力跑素质比较

(9~12岁50m×8往返跑,13~18岁800m跑)

图5 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同的男生坐位体前屈比较

img289

图6 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同的女生坐位体前屈比较

3 讨论

从客观上讲,学生学习负担较重,要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体育锻炼的时间就得不到保证。虽然《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标准》和《中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标准》对学生每日的学习、睡眠和体育锻炼时间都有明确规定,但学生学习时间较长、睡眠和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从学生的主观因素来看,怕苦、怕累、意志品质差、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缺乏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也是造成体育锻炼不足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大力加强体育卫生工作落到实处。要改进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增加体育活动趣味性的同时,注意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还要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另外,社区的体育活动项目以及体育设施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生体质下降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于2007年5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说明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都有了一定认识。但认识与实践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50%以上的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体育锻炼不足不仅会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而且是“肥胖易感环境”之一[5],近年来我国学生肥胖检出率迅速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与体育锻炼不足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肥胖又反过来影响其体育(体力)活动,使运动素质下降,为成年期多种严重疾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埋下了危险的祸根。许多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对控制和减轻体重,提高身体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6],而且儿童时期形成的体力活动模式可以持续到成年期,对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美国将运动作为最可期待健康的抵押投资,在青少年集中的学校大力推行中等量有氧运动的前瞻性干预,使运动成为健康文明的时尚,收到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体质、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下降45%和48%的成本效益[8]。必须结合实际,以加强学生生活技能教育为主渠道,使学生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并提供相应的健康运动处方,为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能素质做出不懈努力。

(张迎修 于 波)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3-108.

[2] 张迎修.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干预研究.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7.

[3] 张迎修.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思考.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771-772.

[4] 张迎修.山东省大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及相关作息情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24-126.

[5] 季成叶.儿童肥胖流行和肥胖易感环境.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464-466.

[6] Moore LL,Nguyen UDT,Rothman KJ,et al.Pre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and change in body fatness in young children:The Framingham children’s study.Am J Epidemiol,1995,142(9):982-988.

[7] Elama R,Laakso L,Yang X,et al.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s as predictor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young adulthood.Am J Prev Med,1997,13(4):317-323.

[8] Crews DJ,Landers DM.A meta-nanlytic review of aerobic fitness and reactivity to psychological stressor.Med Sci in Sport Exerc,1999,19(5):114-1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