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勇于担当
古人说得好,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担当检验理想,考验胸怀,有怎样的理想就有怎样的胸怀,也就有怎样的担当。勇于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代表了中国人独特的责任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是对崇高责任感的表述。挺身而出,尽忠职守,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在人生事业的道路上,勇于担当为我们的成功铺就了康庄大道。孔子教育学生“知勇”,“勇”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观念之一,寄托着孔子人格理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他认为“勇”是理想人格的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孟子对“勇”作了大小之分,大勇即道德之勇,而小勇则是非道德之勇,他推崇的道德之勇是敢于面对困难危险,为了道德能够“舍生取义”的勇敢与无畏。按孟子的观点,一个人需要立其志,养其气,最终才能使自己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勇于担当的精神就是一种基于对行为合理性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意志和行为品质,是使命意识和责任观念的有机统一。在急难险重面前,有舍我其谁的思想与理念,有一马当先的勇气和魄力,有履行责任的能力和素质。
责任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极其重要且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社会中的每个人对国家、集体、他人和自我都负有一定的责任,构成了各种各样的责任关系。社会成员间责任依存关系的相互确立是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在西方思想史上,培根将责任(responsibility)理解为维护整体利益的善,因此,他提出“力守对公家的责任,比维持生存和存在,更要珍贵得多”。中国人的责任意识主要源自其中的“仁”和“礼”的学说。“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指一种内在的精神品格,并指出了人们应该追求的生活目标。“礼”指的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以“仁”作为精神内涵的。“仁”和“礼”的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道德标准。二者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层文化定位,逐渐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责任观。
在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岗位上,涌现出许多将责任坚持到底的模范人物。牛玉儒以勤政为民、忘我工作诠释“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桥吊工人许振超在普通岗位上创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乡邮员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在大凉山中用脚步丈量工作的苦乐,公安卫士任长霞以炽热情怀书写执法为民的人生壮歌,导弹司令杨业功用赤胆忠心浇铸共和国的和平之盾,医学专家钟南山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敢医敢言,科学家马祖光在实验室里以生命之火点燃科学之光,艺术家常香玉用德艺双馨八十人生唱响“戏比天大”……从中,人们无不感受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这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责任。“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每一位公民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责任是和谐社会的“生态链”,每个人都是这个“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
不敢负责,没有担当,说到底还是因为个人得失之心太重,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多思转多私。忧的不是不辱使命,而是个人名利;虑的不是事业进展,而是个人“进步”。确实,领导干部有岗位责任的要求,也有自我发展的诉求,所以尤其要认识到二者的辩证统一。有责任、敢担当,才能干好工作、做出成绩,也才能得到尊重、有所发展。否则,就容易因个人得失而放松岗位责任,让组织失望、使群众寒心。
“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作为社会的人,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生存。讲责任,体现着生活的价值,映照着人生的意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快乐便会在辛苦付出中不请自到,并使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变得高尚和光荣。逃避责任、坐享其成、虚度光阴,这样的人生没有价值。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有意义。
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古往今来,能有所成就者,必然和他们广大的心胸、宽广的眼界以及有强烈的责任感而带来的魄力和勇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责任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责尽心安,苦中孕乐,这是一种深刻而朴实的人生体验。每个人只有在全面履行责任中,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每个人只有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中,才能实现个性的丰富和完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