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政策手段

经济政策手段

时间:2023-1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以上材料中我们看到了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所起到的作用,而这些内容正是本章所要介绍的。经济政策作为经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学家对此都有不同的论述。经济政策就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有意变动的各种手段。经济政策的本质就是经济主体、经济目标、各种手段三者的有机结合。宏观经济政策不是仅考虑某一个目标,而是要同时达到这些目标。这就很难处理恰当,因而是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及自动稳定器等概念;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及财政政策的构成;了解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能力目标:能用所学理论简单分析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导入案例

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内需 推动英国经济增长

2001年英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为2.2%,虽然略低于预算设定的2.25%~2.75%的增长目标,但是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中的增长幅度仍属最高。这种情况一改以前历次全球性衰退中英国经济总是最差的历史,使英国人在发达国家中感觉良好。

回顾2001年英国的经济运行情况,显而易见,在维持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和内需三驾马车中,旺盛的内需是减缓英国经济降速的主要支撑因素。房地产市场一直是英国经济中的一个亮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上升势头,2001年这个市场进入了新一轮上涨周期,全年平均上涨幅度达到10%。英国的零售业也强劲不衰,物价指数平稳。2001年最后4个月,英国许多零售部门都达到月增长15%或高于15%的水平。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如汽车,销售量超过1989年230万辆的高峰,达到240万辆。

这些得益于英国央行2001年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2001年,在通货膨胀率较低的背景下,英国央行连续7次降息,把利率从6%调低到4%,不足1990年(15%)的1/3,为38年来的最低水平。基本利率的连续下调,延缓了制造业的衰退速度,支持了脆弱的股市信心,更大大刺激了各类消费信贷,从而有效地刺激了人们的消费热情。在英国消费信贷门槛较低的前提下,各个商业金融机构为争取客户展开激烈竞争,2001年下半年,一些信贷银行甚至实行零利率,信用卡消费成为主要购物手段,不论是大超市,还是小店铺,80%以上的零售商店都可以用信用卡购物,既方便消费,也刺激消费。

低失业率是托起消费热情的又一个重要因素。2000年英国的就业机会一直在不断增加,虽然制造业的工作机会减少了,但服务业和其他部门就业机会增多,从而弥补了制造业失去的就业岗位。

这个案例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英国于2001年实施的货币政策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由于利率的降低,从而刺激了消费。第二,英国2001年强劲的内需有效地抑制了经济的下滑,比较平稳的增长又奠定了内需旺盛的基础,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第三,刺激内需的手段除了货币政策之外,还需要相应的就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从以上材料中我们看到了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所起到的作用,而这些内容正是本章所要介绍的。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一、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仅是纯理论分析,而是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各样的经济政策,解决宏观经济的问题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经济政策作为经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学家对此都有不同的论述。通常认为: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设计和推行的各种措施与规则。经济政策就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有意变动的各种手段。

一般说来,经济政策的含义是指经济主体按着确定的经济目标,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而采取的各种手段。经济政策的本质就是经济主体、经济目标、各种手段三者的有机结合。其中各种手段居于重要地位,具体手段包括方针、战略、原则、规章、条例、法令、通知、公告、办法、措施等,这些都是针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某些矛盾和问题人为做出的调整和控制的具体形式或手段,统称经济政策工具。

按经济主体的不同,经济政策作用的领域与范围也不一样,这里论述的经济政策不是指个人或公司的,而是国家或政府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体系中都有经济政策。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济理论是经济政策的基础、前提和根据;经济政策是经济理论的必然结论、运用和现实表现,是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的中间桥梁和纽带,是解决经济矛盾和经济实践中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经济政策目标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学家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经济政策目标,逐渐构成了经济政策目标体系。20世纪30年代以前,政府把物价稳定放在首要位置,大危机以后把充分就业列为首要目标。后来又提出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资源合理配置,满足公共需要,收入公平分配,对特定地区和产业部门的保护,改善消费者的消费形态,基本物资的储存和供给,人口控制,缩短工作时间,保护和改善环境,援助发展中国家,等等,都作为经济政策目标。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看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不是仅考虑某一个目标,而是要同时达到这些目标。

1.充分就业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惧怕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严重失业现象再度出现,先后制定了就业法,把充分就业作为第一个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大问题,列在第一位是有道理的。但充分就业不是人人都有工作,而是允许存在也必须有一定的失业率。因为一定的失业率是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厂商调整生产规模,必须有个劳动力的“蓄水池”。但这个失业率不能高,要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要能为社会所接受。这就很难处理恰当,因而是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充分就业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指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之外,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找到职业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是充分就业。另一种含义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按其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就业又可分为低度充分就业和高度充分就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由于摩擦失业不可避免,所以,除战争时期外失业率难以低于3%。充分就业目标可分为短期充分就业目标和长期充分就业目标。短期充分就业目标针对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而造成的。经济制度自身难以调节、消除,必须由政府干预。长期充分就业目标是要解决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迅速变化,工人不适应而造成的,具有长期性。政府的长期目标是要克服结构性失业。

2.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稳定。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是经常变化的。许许多多的商品,有的上涨,有的下降,有的不变,而每种商品上涨下降的幅度也不同,因此,价格变化是错综复杂的。西方经济学采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

物价稳定的含义不是指价格固定不变,也不是指价格指数固定不变,而是指不出现通货膨胀,即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的和显著的上涨。经济学家认为,物价稳定和一般价格水平的温和上涨并不矛盾,并把2%、3%、4%以下的通货膨胀率称作是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率,认为缓慢而逐步上升的价格运动,会给经济的车轮增加润滑油,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某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的潜在能力的扩大,或者商品和劳务实际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表现为特定时期内,全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衡量经济增长的方法,一般是计算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平均年增长率。因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资源和技术状况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也就不同,很难用具体的增长率数值来规定经济增长。一般情况下,经济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增长率比较高,而处于较高发展阶段的国家增长率比较低。

“二战”后,把经济增长列为经济政策目标是有深刻原因的。在政治上,经济增长率高低是各国实力和地位争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济上,经济增长率高低是影响充分就业和公平分配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前提。经济增长对未来的长远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战后一度迅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消极影响,环境、资源、生态、城市等问题越来越威胁人们的生存,近年来适度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含义,一般说来,不是消极地使一国在国际收支账户上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相抵,也不是消极地防止汇率变动或外汇储备变动,而是使一国外汇储备有所增加。适度增加外汇储备可看作是改善国际收支的基本标志。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不难看出,上述四个目标之间是有矛盾的,很难同时实现。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运用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致使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增加,引起通货膨胀而使物价失去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必须增加,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的情况下,进口将随之增加,引起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虽有一致的一面,但也有矛盾。因为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能够引起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相对缩小劳动的需求,致使部分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也有矛盾。只要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将难以避免。通货膨胀还会影响出口,增加进口,破坏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重重矛盾,要求政策制定者们在四个目标中必须认真进行选择和协调,这又是个难题。因为这种选择、协调不仅要受目前和长远的经济形势的制约,还有政治、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学术流派更有不同的理解。

三、经济政策手段

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各种各样的手段和工具,诸如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其中主要是依靠经济手段,即经济政策工具。一般包括财政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手段、汇率手段、经济管制手段以及制度变革等。

财政政策手段分两方面:一是内在稳定器;二是酌情运用的政策。具体说来:①政府支出政策。支出包括政府的投资、消费和公共部门的薪金、转移支出。②政府收入政策。收入有政府经常收入、来自国外的政府经常收入、政府企业收入和政府财产收入。最重要的是政府经常收入中的赋税收入,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间接税、财产税、关税和社会福利税等。

货币政策手段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通过对货币和信用的操纵,对各种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施加影响。主要手段有三个: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也称作货币政策的三件武器。

汇率政策手段是近年来各国常用的政策手段之一。汇率变动将引起对外贸易中相对价格的变动和贸易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它包括提高汇率和降低汇率两方面。

经济管制分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直接经济管制分对外直接管制与对内直接管制。对外直接管制包括进口出口的贸易管制和资本流动管制。对内管制有价格管制、利息率管制、分配管制、工资管制、产量管制、投资管制、原材料管制、消费品配给管制和质量管制等等。一般情况不采取直接管制,收入政策与人力政策属直接管制手段。间接管制是采取指导等手段对某些经济变量施加影响。

制度变革是适合于长期政策目标的政策手段,包含广泛的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关于流通、分配领域的体制改革,如赋税体制、金融体制、政府转移支付体制和干预经济形式等的变革。②关于所有制形式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如土地制度改革、产业国有化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③关于国际经济机构的变革。

第二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随凯恩斯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货币政策又称金融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和其他信贷条件,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措施。它是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它旨在通过调节利息率而影响投资,引起生产扩大或收缩,从而间接影响总需求。

一、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在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过程中,银行具有一定创造货币的机制,即放款能产生派生存款。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就是一种货币,商业银行的贷款会转化为客户的活期存款,是导致产生这一机制的主要因素。

商业银行必须具有法定准备金。为了应付存款客户随时取款的需要,确保银行信誉与银行体系的稳定,银行不能把全部存款放出,必须保留一部分,即为存款准备金。所谓法定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必须按法定准备率保留准备金,其余部分才可作为贷款放出。

由于活期存款就是货币,活期存款的增加就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客户得到商业银行贷款后,一般并不取出现金,而是把得到的贷款汇入同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商业银行,以便随时开支票使用。所以银行贷款的增加,又意味着活期存款的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这样,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活动就会创造货币,在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使流通中货币量增加。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多少,取决于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

例如,某商业银行(A)最初所吸收的原始存款为100万元,法定准备率为20%,可以放款80万元。得到这80万元贷款的客户把这笔钱存入另一商业银行(B),该行又可放款64万元。得到这64万元贷款的客户又把这笔钱存入另一商业银行(C),该行又可放款51.2万元……如此继续下去,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可以增加500万元存款,即100万元存款创造出500万元的货币(参见表11-1)。

表11-1

如果以R代表原始存款,D代表存款总额,即创造出的派生存款,r代表法定准备金率,则:

由此可知,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而存款变动与储备变动存在一种倍数关系,这种倍数称为货币乘数。货币乘数等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用公式表示为:

上例中,货币乘数为5。如果上述客户得到贷款以后不是全部存入银行,而要提取部分现金,即有现金漏损,派生存款便要受到制约,此时货币乘数的公式应为:

货币创造乘数同投资乘数一样,也可以从两方面起作用:使银行存款既可以多倍扩大,又能多倍收缩。因此,中央银行控制准备金或法定准备金率对货币供给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货币政策的三个工具及其运用

1.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活动,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这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最重要、最灵活的政策手段。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实际上就是发行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卖出有价证券,实际上就是回笼货币,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可以连续地、灵活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自由决定有价证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即使出现某些政策失误,也可及时得到纠正,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还可较准确地预测出来。

2.贴现率

贴现和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之一,一般商业银行的贴现是指客户将所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因急需使用资金,而将这些票据出售给商业银行,兑现现款以获得短期融资的行为。商业银行在用现金购进未到期票据时,可按该票据到期值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利息预先扣除,这个百分比就叫做贴现率。但商业银行若因储备金临时不足等原因急需现金时,则商业银行可以将这些已贴现的但仍未到期的票据售给中央银行,请求再贴现。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手中买进已贴现了的但仍未到期的银行票据的活动就称为再贴现。并且在再贴现时同样要预先扣除一定百分比的利息作为代价,这种利息就叫做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即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可以调节货币供给量。若中央银行感到市场上银根紧缩,货币供给量不足时,便可以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贴现”就会增加,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可贷出去的现金增加,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整个社会货币供给量倍数增加。反之,若市场上银根松弛,货币供给量过多,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贴现”,于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减少,可贷出去的现金也减少,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社会上的货币供给量将倍数减少。

3.法定准备率

法定准备率是由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准备率的高低对不同的银行类型、存款种类、存款期限和数量有差别。法定准备率有最低限和最高限。调整法定准备率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不经常使用。

银行的货币创造同法定准备率成反比。法定准备率高,银行能够创造的货币少;法定准备率低,银行能够创造的货币多。因此,调整法定准备率会影响货币供给与利息率。

具体做法是:在经济衰退时期,降低法定准备率,使银行可以创造更多的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的扩大。从而,收入、就业和价格都提高。在通货膨胀时期,提高法定准备率,使银行减少可创造的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压缩总需求,使得收入、就业和价格都降低。

以上三项政策手段可以单独运用,又可以配合使用。通常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率的相互配合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水平。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准备率政策。

三、其他货币政策手段

1.道义上的劝告

也叫打招呼,中央银行用口头或书面的谈话或声明,对商业银行在放款、投资等方面采取的决策和行为给予指导与劝说,希望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同中央银行相互配合。这种措施只是劝告,没有行政强制与法律约束。

2.“垫头规定”的局部控制

垫头是指购买有价证券必须支付的现款。规定垫头可以控制金融市场的活动,管理市场信用,影响货币供给和利息率。

具体做法是:经济衰退时期,降低垫头,放松信用,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总需求的扩大;通货膨胀时期,提高垫头,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息率,从而能压缩总需求。垫头规定是局部控制的一项次要手段。

3.利息率上限

即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息率上限。

最后,货币政策还有多种选择的政策工具,例如优惠利率、证券放款法定保证金、消费信贷管制、房地产信贷管制、直接信用管制等。对有各种不同情况的借款人,或不同用途的信贷分配,这些选择性的政策工具有更具体更直接的作用。

案例研究

近几年,我国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总体来看,金融运行态势良好,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价格基本稳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然而,由于我国出口势头强劲,国际贸易顺差不断上升,加上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国际热钱流入等因素,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2006年3月末已达8751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之首。这既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同时也带来不少新问题,如货币供应量偏大、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等。

商业银行通过结售汇业务获得大量的人民币头寸,加上储蓄的强劲增长,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明显过剩,但由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加上受资本充足率等约束较强,大量资金在银行体系“空转”。2006年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差高达10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68%。银行过剩的资金大多涌入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使得债券收益率和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这样所形成的市场利率既不能反映资金供求的实际状况,也不能发挥其作为重要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不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

如果针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引致的外汇占款刚性增长和货币供应的较快增长导致银行信贷扩张,即出现所谓“宽货币、宽信贷”的现象,则有可能引致信贷失控和投资反弹,助长若干行业产能过剩的被动局面,不利于进行结构调整,加大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压力。

为对冲外汇占款和调控货币供应量,我国央行主要通过发行票据、正回购等手段,吸纳社会过多的流动性货币。截至2006年4月7日,央行票据存量已达2.8万亿元,并呈快速增长之势,使得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成为对冲外汇占款的被动工具,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而受到了很大的质疑和挑战。而且央行票据成本高、效率低。因此,传统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更是缺乏力度,作用有限。

第三节 财政政策

宏观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其收入和支出所作出的决策,是实施政府干预、调节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是随凯恩斯主义的产生而产生的,旨在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的变化调节总需求,达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等目标。财政政策在经济政策体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政府调节和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一、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1.税收政策

所谓税收政策,就是政府根据经济情况,采取增税或减税的办法调节总需求,使其与总供给相适应。具体说,在经济萧条时应降低税率,减少税收,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而减税和居民消费的增加,又使企业乐于增加投资。于是总需求水平提高了,有助于克服萧条、扩大就业。在经济增长过快、通货膨胀过高时,则要提高税率增加税收,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都减少,企业相应削减投资,降低总需求水平,从而有助于减缓或消除通货膨胀。

2.财政支出政策

根据财政支出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增加财政支出,包括增加政府公共工程的开支,增加对商品、劳务的购买和对居民的转移支付等,以增加居民消费和促进企业投资,提高总需求的水平,从而扩大就业,克服经济萧条。在通货膨胀时,要减少政府的各项支出,从而压缩居民消费,限制企业的投资,降低总需求水平,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根据上述支出原理,对通货膨胀时期的财政盈余政府不应立即花掉,以免扩大政府支出继续提高总需求的水平,也不应当用盈余还债。因为还债结果会使居民手中货币增加,从而引起社会消费和投资即总需求的增加,加剧通货膨胀。妥当的办法是将财政盈余冻结起来,等到萧条时期出现赤字的时候再动用。

3.赤字财政政策

凯恩斯认为,要扩大有效需求,解决失业与危机,就必须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但是由于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私人消费与投资是难以扩大的,所以必须扩大政府投资。只有这样,才能弥补私人投资、消费的不足,又可间接刺激私人投资、消费的扩大。然而,如果政府一面扩大支出,一面又增加收入来保持预算平衡,其结果是,增加支出所带来的投资、消费的扩大,又会被增加政府收入所带来的私人投资和消费的减少抵消,得不到弥补私人有效需求不足的实效。因此,凯恩斯进一步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举债支出”,使政府的货币支出大于货币收入,国库向市场投放的货币量大于它从市场上回收的货币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扩大投资,增加有效需求,消除失业与危机。这就是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简言之,财政政策应为实现充分就业服务,必须放弃收支平衡的旧信条。

4.公债政策

由上述可知,公债政策是赤字财政政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有人称其为现代财政政策。凯恩斯学派认为,公债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第一,国家发行一定的公债,作为整个国家所能利用的资源总量并未增加,而只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即从民间需求转移到政府开支;公债的还本付息也不意味整个国家所能利用的资源减少,因还本付息的对象仍然是国民,作为债务人的国家与债权人国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国家欠国民的债务,等于自己欠自己的债务;政府以增加税收还债,不过是将税收从纳税者手里转到公债持有者手里。因此说,发行公债并不是国民的额外负担。第二,只要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债务的偿还就有保证,不会引起信用危机。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创造有实用价值的社会资本如铁路、桥梁等,政府会因经济发展而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也不会成为下一代人的负担。这三条,就是人们常说的公债原理。

在经济活动中,公债有三种重要的功能。第一,它是一种私人从事财务投资的工具,是私人或企业试图运用剩余资金常采纳的信用可靠、利息稳定、转售方便的好途径。第二,有平衡政府预算的作用。赤字财政政策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第三,是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工具。在经济严重衰退时,政府发行短期公债吸收闲置资金并重新投资到市场上,对经济有扩张效应。

二、内在稳定器——财政制度本身的自动调节功能

由于财政制度本身具有的功能,在经济活动中能够自动减少或者自动增加财政收支,自动调节总需求的变化,对需求管理起自动配合作用,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或使经济波动有所缓和,因此人们称财政的这种机制为经济的“内在稳定器”,或叫“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的作用表现在:当国民收入下降时,它会自动地引起政府支出的增加和税收的减少,从而阻止国民收入进一步下降;当国民收入增加时,它又会自动地引起政府支出的减少和税收的增加,从而避免经济的过度膨胀。其具体内容包括税收、政府购买及政府的转移支付三个方面。

1.税收

税收制度是一种有力的、作用迅速的内在稳定器。税收取决于个人和公司收入的多少,一旦收入下降,税收也会随之下降。当经济萧条时,由于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都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税收也会随收入的减少而自动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使消费、投资的下降趋势有所缓和,经济萧条相对减轻。当经济繁荣时,由于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上升。但是由于税收也会随收入的增加而自动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收入增长的幅度,从而也缓和了消费与投资的增长趋势,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2.政府购买

通过政府购买量的变化,也可实现总需求的自动调节,对经济起稳定作用。但是对相对经常处于变动状态的国民收入来说,政府支出具有愈加稳定的趋势。因为支出预算早已通过立法确定了下来,政府每年可选择的变动只是一小部分,变化速度也较慢,不像私人消费和投资那样容易随收入的波动而波动。这说明,政府购买对稳定经济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像税收那样灵敏而有力。

3.政府的转移支付

第一,失业补贴及各种福利支出。因为都有固定的发放标准,当经济萧条时,由于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增加,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增加,相对稳定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抑制消费与投资的减少,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当经济繁荣时,由于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减少,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消费与投资的增加,有助于减轻由于过度需求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第二,实行农产品的维持价格。当经济萧条时,农产品价格下跌,政府对农产品价格实行补贴,收购农产品,使农场主的收入增加。在经济繁荣时,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向市场抛售农产品,以吸收货币,平抑价格,抑制农场主收入的过度增长。这两方面措施,都有利于消费与投资的稳定,于经济稳定有利。

西方经济学认为,自动稳定器是政府稳定经济和缓和周期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对轻微的经济衰退和经济高涨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或具有减震作用。但是,在经济出现严重的衰退和通货膨胀时,自动稳定器不但不能使经济恢复到没有通货膨胀状态,而且还会起到阻碍作用。如政府采取扩大支出办法对付严重的经济衰退,刺激社会需求,会使就业人数增加,国民收入增加,这时,自动稳定器又会使税收和储蓄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减少,与政府意图相反。所以,西方经济学认为,自动稳定器只能起到缓和周期波动的稳定作用,并不能完全消除波动,作用是有局限的,是辅助性的。要保持经济稳定,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案例研究

我国财政赤字政策的走向选择

财政赤字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应对短期经济波动熨平经济周期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发展的某些阶段上也是扩大公共投资、提高经济长期增长率的重要方式。从历史上看,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赤字率在短期内都曾出现过较大的波动,如从1981年到2000年的20年间,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英国的赤字率最高分别达到过6%、7.3%、6.0%、3.3%和7.7%,但其长期赤字率则基本稳定在2.5%左右。上述几国过去20年间平均赤字率分别为2.6%、2.5%、3.1%、2.2%和2.6%。这说明在一定时期根据实际需要实行一些短期的财政赤字,以此换来财政长期的平衡是必要的。归根结底,财政平衡是要以经济长期持续发展为基础,脱离经济总体情况的财政平衡既无意义也不可持续。

一般认为赤字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以下几类:一是导致通货膨胀率提高;二是挤出私人投资;三是降低储蓄率进而影响资本形成和长期经济增长率。但是以上这些结论都是在假设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下得出的,当经济运行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时,以上这些结论都不能成立。经济运行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的标志是需求不足、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失业率高等。这时增加赤字可以降低失业率,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全体人民的福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支出不但不会挤出私人投资,还会由于乘数效应而带动、挤入私人投资。

不仅处于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不同,不同性质的政府支出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统计中对政府支出没有严格区分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很多分析只是笼统地把政府支出作为非生产性的消费支出,由此得出了高赤字将降低储蓄率、减少资本形成并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的结论。但实际上,政府投资也可以成为资本形成的重要渠道,这对私人部门发展相对滞后的后发国家更是如此。政府公共投资形成的基础设施是高生产性资本,对一国经济长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与保障作用。从另一方面看,政府的投资支出同时形成了资产,政府总的资产负债状况没有恶化,这和其他性质的政府支出只增加政府债务不增加政府资产的情况迥然不同。从历史上看,政府支出中投资比例较高的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也一直高于其他西方国家,日本长期发行建设国债为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国际上,赤字只为政府投资支出融资的规则被称为黄金法则(GOLDENRULE)。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财政重建时实行这一法则,既保证了经济增长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财政状况。英国从1997年也开始采用黄金法则,目前英国已是欧盟成员中财政状况最好的国家之一。

无论是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还是从我国政府的决策机制来看,我国当前都有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条件。要积极利用财政政策来促进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财政收支的黄金法则应是:赤字只能为公共投资、社会保障基金和重点公共服务领域融资,这几项赤字合计最高不应超过当年GDP的5.5%。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的最低谷年份,财政赤字最高不能超过5.5%。这是一个既能够积极利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又具有充分谨慎性的比例,美、日、法、意等国历史上都有过财政赤字达到6%左右,而后随着经济的好转又重新实现财政平衡的先例。除黄金法则之外,还应设立一个财政可持续性的原则,以避免债务余额在GDP中的比例失控。这一原则可以表述为当政府债务余额达到GDP的60%左右时,应把债务余额增长率和债务利率之和控制在GDP名义增长率之下,这样,债务余额在GDP中的比例就不会继续升高。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根据以上几节分析可知,如果某一时期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政府既可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还可以将两种政策结合起来使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有多种混合,这种混合的政策效应,有的是事先可预计的,有的则必须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何者更强有力而定,因而是不确定的。表11-2就给出了各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效应。

表11-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

(1)当经济萧条时可以把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混合使用,这样能更有力地刺激经济。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增加但提高了利率水平,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就可以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

(2)当经济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可实行“双紧”组合,即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来降低需求,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从需求方面抑制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从货币供给量方面控制通货膨胀。由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3)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混合。这样是为了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这种混合的结果往往是对增加总需求作用不确定,但却使利率上升。

(4)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一方面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另一方面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

例如,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萧条,为克服衰退,政府一方面减税,同时采用“适应性的”货币政策,使产量增加时利率基本上保持不变。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率过高而失业率较低,为控制通货膨胀,实行了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相结合的政策。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里根政府为克服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并存的“滞胀”局面,采用了减税和紧缩通货相结合的政策。另一方面刺激需求,增加供给,同时又克服通货膨胀。

在考虑如何混合使用两种政策时,不仅要看当时经济形势,还要考虑政治上的需要。这是因为,虽然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增加总需求,但不同政策的后果可以对不同的人群产生不同的影响,也使GDP的组成比例发生变化。例如,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因而对投资部门尤其是住宅建设部门十分有利。可是,实行减税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则有利于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支出。而同样是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是增加政府支出,例如兴办教育、防止污染、培训职工等,则人们受益的情况又不相同。正因为不同政策措施会对GDP的组成比例(投资、消费和政府购买在GDP中的构成比例)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影响不同人群的利益,因此,政府在做出混合使用各种政策的决策时,必须考虑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群的利益如何协调的问题。

本章小结

1.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货币政策又称金融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和其他信贷条件,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措施。

3.在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过程中,银行具有一定创造货币的机制,即放款能产生派生存款。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存款变动与储备变动存在一种倍数关系,这种倍数称为货币乘数。

4.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一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和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这三种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来改变货币供给量,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5.其他货币政策手段主要包括道义上的劝告、“垫头规定”的局部控制和利息率上限。

6.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其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其主要内容包括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赤字财政与公债政策。

7.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要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基本概念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   内在稳定器 法定准备金率货 币乘数

公开市场业务 贴现率

思考与练习

1.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相互间的矛盾。

2.宏观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宏观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案例分析

1997年年末,由于国内一些因素的变化,再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催化,中国出现了市场疲软,经济活动放慢的病象。从1998年年初开始便进入了通货紧缩,即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状态。需求不足、产品滞销与企业利润减少和紧缩开支之间互相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从1998年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衰退的经济措施。到2000年年初,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积极的变化,2000年实现了8%的GDP增长。

在推动经济转机的原因的问题上,经济学界存在着很不相同的认识,从而对今后的政策着力点有不同的想法:

一种观点认为,促成经济根本性变化的基本原因,是政府在过去三年中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在这三年中,发行了3600亿元的国债,用来进行基础设施和其他方面的投资。再配合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和刺激消费的政策,增加了需求,拉动了增长率回升,今后仍然主要依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支持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

另一种观点并不否认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扼制经济下滑中所起的作用,但是认为仅仅靠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政策并不足以造成经济发展态势的根本转变。中国经济在2000年出现重大转机的原因,从政策层面说,不能仅仅归为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体的扩张性的需求政策,而应归为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双管齐下的“两手政策”。2000年的重大转机,是“两手政策”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思考题:

(1)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赞同上述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单元实训

观察分析:为应对2008年以来全世界金融危机,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措施及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