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力资源保障

人力资源保障

时间:2023-12-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干部队伍是实现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践行者,是我国人口工作战线最前沿的战士,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关联。取得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人口保健和药具管理专业高、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可在本单位专业技术服务结构比例内聘任相应职务,聘任期间享受专业技术服务职务工资待遇。

二、人力资源保障

从个体来看,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职业人员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具体包括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部分。[1]

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三项主要内容。这是职业化中最根本的内容,如果我们把整个职业化比喻为一棵树,那么职业化素养则是这棵树的树根,美国《哈佛商业评论》评出了9条职业人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职业化素养。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职业心态是指个人对职业的一种看法和态度,是个体本身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相对稳定和内化了的心理反应倾向。职业化行为规范更多地体现在遵守组织的行为规范,包含职业化思想、职业化语言、职业化动作三个方面的内容,各个行业有其行为规范,每个组织有每个组织的行为规范,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能够在进入某个组织的较短时间内,迅速按照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自己的身份。职业化行为规范的来源包括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和组织规章制度的约束及要求。通常,组织通过监督、激励、培训、示范来形成统一的员工行为规范。

职业化技能是员工对工作的胜任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资质,主要包括学历认证和资格认证。学历认证是最基础的职业资质,很多行业都对职业人员的学历有最低的标准和要求。其次是资格认证,资格认证是对职业中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专业认证。学历认证和资格认证都是有证书的认证,但是在现实中,还有一种没有证书的认证,就是社会认证,社会认证往往和个体的社会地位相联系,是个体的经历和经验以及在行业内的成就在行业内得到认可的程度。二是职业通用管理能力。职业人员在工作中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必须同其他职业人员相互交往,形成一系列的关系链,在这些关系链中沟通和交流能力、配合和协作能力以及职业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等都会对其工作成效产生重要影响,因而,通用管理能力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间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通用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的高低。

从社会组织来看,职业化是对组织从业人员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的培养、引导、监督和示范,包括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保障,职业化组织的存在保证了职业化建设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说干部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反映了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推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就需要有大量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我们的建设事业中来,形成一支不但专业而且职业化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我们的建设事业才能有丰裕的人力资源保障,我们的建设事业才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良性、有序、可持续的发展,而干部队伍的职业化建设需要有职业化制度的保障,因而推行职业化制度是我国未来人才发展的主要趋向和潮流。[2]

人口问题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更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切实利益,体现党和国家关注民生、切实为最广大人民谋福利的根本性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干部队伍是实现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践行者,是我国人口工作战线最前沿的战士,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关联。因而,建设一支专业、敬业、精干高效的职业化干部队伍,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战线的迫切要求,也是适应目前复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趋势。

从职业化涉及对象和参与主体的不同可以将职业化建设工作划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为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另一个层面为职业组织的职业化。前者包括职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行为的标准化、规范化。后者包括职业组织管理和职业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前一个层面是指从事职业行为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专业技能,其行为必须符合特定职业要求的原则和规范。后一个层面则是指职业组织或职业部门的管理行为和职业行为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在一定流程的指导和约束下有序进行,这些标准和流程可以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者部门规章等成文规范,也可以是经过大量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惯例等非成文规范。

职业化考评体系建设是职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阶段,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化考评体系是衡量职业化建设程度的重要指标。

(一)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职业化建设的制度探索

近年来,按照《决定》提出的加强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要求,在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倡导和大力支持下,甘肃省人口计生委在职业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甘肃省人口计生委在2006年7月出台了《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专业和人口保健专业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2006年8月形成了《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咨询和人口保健专业技术服务职务评聘试行办法》和《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专业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试行。该《办法》把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生殖健康咨询师、人口保健师和药具管理师职务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职务级别,其中初级职务包括生殖健康咨询员、人口保健员、药具员、助理生殖健康咨询师、助理人口保健师、助理药具员等六个职务,中级职务包括生殖健康咨询师、人口保健师和药具管理师,高级职务包括高级生殖健康咨询师、高级人口保健师和高级药具管理师。在职务评定过程中引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制度,通过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以直接聘任初级职务;中级职务任职资格通过考试取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取得。取得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人口保健和药具管理专业高、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可在本单位专业技术服务结构比例内聘任相应职务,聘任期间享受专业技术服务职务工资待遇。该办法分别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人口保健和药具管理专业初、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具体任职条件从专业、学历、资历、工作年限、具体的工作能力要求、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知识结构、发表的学术论文、接受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记录以及不利性约束条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考核和评审规定。该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试行以来,各级机构严格按照办法规定的项目对相关人员和机构进行管理,切实促进和提高了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2012年,各职称序列的初、中级考试都已开始,建成了完整的计划生育职称序列。

(二)甘肃省人口计生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特点

甘肃省人口计生干部队伍的职业化建设从制度建设方面虽然有较大突破,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各地也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职业化建设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职业化建设对各地而言都是全新的课题,起步不同,进展速度不同,发展很不平衡,具体表现如下:

1.区域差异巨大

甘肃省内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育水平、历史文化、人口集聚状况、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由此对不同地区人口计生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水平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从服务站所的服务提供范围来看,2012年全省共有乡级行政和事业机构(计生办和计生工作站)1372个,如果将全省的平均水平看作1,各地水平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建立服务水平指标,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有6个,占43%。

究其原因,人口集聚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会对区域技术服务人员平均服务水平产生影响,我们采用人口密度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地区非农业人口比重来近似描述人口集聚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三者和技术服务人员平均服务水平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162、0.582和0.525。以服务水平为因变量,人口密度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地区非农业人口比重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复相关系数人=0.716,确定系数R2=0.512,显著性检验三变量T值分别为0.074,0.057和0.348,可以认为服务指标和人口集聚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三者之间存在统计意义的相关性。从现实情况来考察,这一影响也得到确认,比如甘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农业人口比重大,再加上地广人稀,服务站所的服务半径大、交通运输成本较高而服务人数有限,制约了服务水平的提高;酒泉地区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业人口比重较高,但由于有大片的沙漠戈壁,不适宜人居,人口居住区分布比较零散,服务提供的能力受环境的制约较为明显。

2.城乡差异显著

甘肃人口计生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全省共有乡级设置的计生服务机构个数1372个,其中乡级机构768个,镇和街道机构594个,其他机构10个。从总体数量来看,差别不大,但从每个村和居委会的情况来看,乡村平均每21个村才有一个乡级设置的计生服务机构,而城镇则平均不到2个居委会就有一个乡级设置的计生服务机构,而且城镇可以就近利用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生殖健康服务,城乡差别明显。

(三)甘肃省职业化建设考评体系的尝试性构建

职业化考评体系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特点和规范准则体系拟定的评价和考核职业化建设水平及进度的指标体系,是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构建职业化建设的考评体系是职业化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职业化建设考评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

甘肃省职业化建设考评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甘肃省人口计生干部队伍的职业化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估,进而引导和推动职业化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1)对职业化发展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估,可以为职业部门健康发展提供指导。通过标准化的对职业部门的考核和评估,能够为职业部门的职业化进程提供量化的考核评估标准和依据;同时,标准化的考核和评估也能为职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和指导,可以说职业化考评体系的建立是职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正是在这个阶段,职业化发展才由摸索和探究阶段进入逐步发展和完善阶段。

(2)对职业人员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约束,促进职业队伍的健康发展。职业人员通过参加考评,更进一步了解本职业的要求和目标,针对考评中自己表现出的弱点和不足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化素养、规范自己的职业化行为,提高自己的职业化技能,从而推动职业化建设的发展。

2.职业化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职业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研究在进行职业人员职业化评价指标设计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系统性和层次性原则。职业人员职业化是涉及众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系统性原则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为了便于评价和体现职业人员职业化的逻辑性,我们按照职业特点分为个体和组织两个层次设置指标,每一层次又根据职业特点设置不同的分项指标。

第二,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要求能够全面反映职业人员职业化的现有状况和水平以及职业化程度,而且还要能够体现职业人员职业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引导相关部门科学有效的开展提高职业人员职业化程度的活动。

第三,实用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科学地反映职业人员职业化的实际情况,而且便于操作和实施。如果指标体系过大、层次过多、指标过细将使评价的注意力不能体现系统的整体性;而指标体系过小、指标过粗又不能反映职业化的实际水平。为了在指标的选择中既能体现指标的整体性,又能反映职业化的实际水平,就需要根据职业部门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抽取与职业现状和发展直接相关又容易获得的项目建立指标体系,这样在实际操作中才能便于操作,发挥指标体系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同时指标体系的设立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指标在某些特殊情况情况下的适用性。

第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有所长,在实际操作中都必不可少,必须充分结合。但最终评价结果应形成一个量化的结果,以排除定性分析中主观因素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3.初步设计的指标体系

根据职业化的层次,本课题初步设计的指标体系分为个体指标和组织指标两个部分,分别对职业个体和职业组织的职业化程度进行测量和评估。

(1)个体指标

个体指标主要是对职业人员职业基本素质的评价,考虑到评价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个体指标由基本指标、专业指标、业务指标和能力建设指标四个分项指标组成,具体如下。

表8-1 个体指标

①制度认知为统计组织指标的重要参数之一。

②根据职业特点,按照业务内容及其技术服务性和完成难度,将所完成的工作划分为高级、中级和普通三个级别,文职人员可以将发表论文计算在内,技术服务人员可以将完成的技术服务性工作计算在内,对于跨期完成的工作,根据工作性质,可以按照工作的进度,在考核量中给予适当的比重,不同的专业应该根据自己本专业的平均水平设置基本的参考标准,根据标准将各类工作标准化为可比较的标准分数。

续表8-1

个体指标的计算采用加权求和的办法来计算,各分项指标的权重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为了保证评价的公正性,项目得分采用标准分记分方式,而且经过标准化后的指标得分可以直接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有利于对评价对象的总体位置和发展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Vp=∑Vi×W(i Vi为分项指标得分i=1,2,3,4,其中V1=基本指标得分,V2=专业指标得分,V3=业务指标得分,V4=能力建设指标得分;Wi为分项指标权重i=1,2,3,4,W1=基本指标权重,W2=专业指标权重,W3=业务指标权重,W4=能力建设指标权重)(1)

Vi=∑Vij×Wi(j Vij为分项指标项目得分,各项目和个体指标表中的分项目对应,比如V11为基本指标中学历分项的得分值,Wij为分项指标项目权重i= 1,2,3,4,各项目和个体指标表中的分项目权重对应,比如W11为基本指标中学历分项的权重值)(2)

(2)组织指标

组织指标主要用来评价组织在职业化建设方面的进度和水平,包括职业化建设的基本指标、制度指标和资金投入指标以及反映组织成员职业化程度的组织构成指标四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表8-2 组织指标

①育龄妇女的制度认知程度和对制度的需求程度根据对育妇的抽样调查推算。

②该项目中前两项为组织参加考评人员人均得分,由对组织各职业人员的个体指标项目汇总计算而得,制度认知和制度需求由对组织的职业人员调查统计推算。

续表8-2

组织指标的计算和个体指标的计算基本相同,项目初步得分为数量和金额统计,项目实际的使用得分由项目初步得分和该项全省平均水平的比的百分数确定。各分项指标的权重也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各项目中数量指标的最后得分为人均值。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Vo=∑Vo i×Wo i(Vo i为分项指标得分,Wo i为分项指标权重i= 1,2,3) (3)

Vo=∑Voijk/N×Woijk(Voijk为分项指标得分,Woijk为分项指标权重i= 1,2,3,N为组织员工数量) (4)

Vo3=∑(Vo31j/M×W3o1j)+∑(Vo32j(/N-M)×Wo32j)(N为组织员工数量M为专业技术服务人员) (5)

计算公式中个项目得分和权重分别和组织指标中各项及分项相对应。

(3)指标体系权重

根据专家对各项目权重打分结果的计算和调整,确定各指标项目初步权重及计算方法如下。

表8-3 指标体系权重

①5项结构类项目得分为各项目分项在该项目的百分比和全省平均水平的比乘100后取平均值,Fgi为该项全省平均水平,每年都有汇总统计。

②计算方法和结构类项目相同。

续表8-3

【注释】

[1]景亭:《中国公务员职业化问题研究》,博士论文,2007年4月,第3-4页。

[2]崔丽:《关于职业化建设的思考》,《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年8期,第45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