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课题组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在速度变化的背后,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在原有发展动力减弱的情况下,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新旧动力的平稳转换,成为“十三五”时期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按照这一要求,青岛市要加快培育和形成发展新动力。在供给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全面提升要素生产率;在需求方面,要有效发挥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协调拉动作用。必须加快相关领域改革,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使青岛的发展由以往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驱动,转入更多依靠效率提升、创新驱动的新发展轨道。
一、新常态下青岛市发展特点
(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十二五”时期以来,青岛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总量规模持续增长,2011~2015年分别实现生产总值6615.6亿元、7302.1亿元、8006.6亿元、8692.1亿元、9300.07亿元,5年跨过4个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9.7%(图1)。
图1 青岛市“十二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示意图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1~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占比年均提升1.3个百分点,2011年达到47.8%,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3年占比达到50.1%,2015年占比继续扩大至52.8%,分别较全国、全省占比高出2.3个和7.5个百分点,在经济平稳增长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调整的目标(图2)。
图2 青岛市“十二五”时期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示意图
2015年,青岛市海洋经济实现增加值2093.4亿元,同比增长15.1%,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5%;全市十条千亿元级产业链实现产值1.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家电、石化、机械装备、服装、食品5条产业链已经突破千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实现产值3490亿元,增长15.2%。
(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1.全域统筹开拓城市发展新局面
2014年6月9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成立,标志着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的诞生。201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50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26.9%。同年,蓝色硅谷成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红岛经济区获批国家海洋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市南总部经济中心区、市北中央商务区、李沧现代商贸区、崂山金融聚集区、城阳轨道交通产业区加快建设。即墨汽车产业新城、胶州中铁集装箱中心、平度南村家电城、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县域工业园集聚效应凸显,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大幕拉开、稳步推进。
2.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十二五”以来,青岛市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提高科技原创力和创新驱动力,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提供动力。2015年,青岛市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81%,年均上升0.15个百分点;全市发明专利申请44962件,连续三年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同比增长12.5%;发明专利授权5170件,同比增长80.5%,增幅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图3)。技术合同交易额89.54亿元,同比增长48%,居副省级城市第九位。
图3 青岛市“十二五”时期发明专利授权量示意图
高新区获批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青岛市成为唯一同时承担科技服务业行业和区域试点的计划单列市。西海岸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崂山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新获批2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7家,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南京第一位)。新增6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总数14家,由居副省级城市第八位跃升至第五位。新增1家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总数18家,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3.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序推进
“十二五”以来,青岛市城镇化进程有序推进,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2015年末,青岛市城镇人口达到636.7万,较上年增加17.8万,同比增长2.9%,高于全市常住人口增速(0.6%)2.3个百分点(图4)。城镇化率达69.99%,比2010年提高4.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84个百分点。
图4 青岛市“十二五”时期城镇人口(万人)变化示意图
(三)城市建设发展迅速
1.基础建设全面提速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17.7%,而且呈现加速趋势。2015年,在地铁2号线、3号线、城际铁路等大项目的强力支撑下,青岛市基础设施投资1259.2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高于2014年8.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2.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19.2%,比2014年提升1.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对全市投资的贡献率为33.2%,比2014年提升8个百分点。
2.大项目建设成果斐然
“十二五”以来,青岛市城市建设成果斐然,胶州湾海底隧道、海湾大桥相继开通运行;地铁2号、3号线进展顺利;青荣城际铁路即墨至荣成段、海青铁路开通运行;胶州湾高速拓宽、重庆路改造、新疆路高架、金水路拓宽、世博园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顺利完成;铁路青岛北客站建成启用;胶东国际机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董家口港区加快建设;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方米工程扎实推进。
3.交通运输、通信网络快速发展
机场、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10年的3.50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4.97亿吨,年均增长7.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由2010年的1201万标箱增加到2015年的1743万标箱,年均增长7.7%。
2015年末,青岛市已有移动电话用户1335.59万户,比2010年增长58.6%;固定宽带用户249.3万户,比2010年增长54.5%。
(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十二五”以来,青岛市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4359.8亿元,比“十一五”末净增641亿元,年均增长4.6%,见图5。其中,出口额2816.7亿元,比“十一五”末净增608亿元,年均增长6.3%;进口额1543.1亿元,比“十一五”末净增33亿元,年均增长0.4%。
图5 青岛市“十二五”时期进出口总额(亿元)变化示意图
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迅速
“十二五”时期以来,全市利用外资额连上4个十亿美元级台阶,呈现稳定较快增长态势。2015年全市利用外资66.9亿美元,同比增长1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6个和2.7个百分点(图6)。2011~2015年,全市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265.3亿美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8倍。
图6 青岛市“十二五”时期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示意图
3.企业“走出去”能力明显提升
“十二五”时期以来,伴随青岛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并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本地企业“走出去”能力明显提升,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增长迅速、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由2010年的6.7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36.6亿美元,年均增长40.4%;完成营业额由2010年的10.8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36.4亿美元,年均增长27.5%。
(五)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十二五”以来,随着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青岛市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85元,比2014年增长8.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70元,比2014年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0元,比2014年增长8.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41,比2014年缩小0.01。“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为1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为12.4%,分别比生产总值增速高0.9和2.7个百分点。
2.城市宜居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以来,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宜居水平不断提升。大沽河治理工程全面竣工,展现出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母亲河新形象。淘汰高污染黄标车4.6万辆,更新节能环保型公交车400辆,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建成25个万亩林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通过验收。成功举办了一届精彩、惠民、有特色、高水平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市区园林绿地面积达3万公顷,较2010年增长66.1%;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8.63%,较2010年提高11.85个百分点;连续多年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15年青岛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较快发展,各类大专院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初中、小学等教育机构招生人数均有所增长。文化系统长足发展,共有影剧院47处,文化馆(站)152处,博物馆53处,公共图书馆13处,艺术表演团体8个,广播电台8座、13套节目,电视台10座、15套节目,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17.54万户。卫生技术人员和设施充足,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6万人,其中医生2.7万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4.9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4.5万张。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28枚,拥有体育专业队1个、队员17人,重点体校2所、学员1032人,业余体校10所、学员1568人。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第三产业比重仍相对较低。近年来,青岛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不断提高,但同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青岛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2.8%,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比重;与“北、上、广、深”有很大差距,北京为79.7%、上海为67.8%、广州为66.8%、深圳为58.8%。在副省级城市中与成都并列第9位,仅高于武汉、宁波、沈阳、大连和长春,与GDP总量第七的位次不符。
从服务业看,内部结构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产业层次依然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一是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较高。2015年,在服务业中,增加值最大的是批发和零售业,为1167.98亿元,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54.72亿元,再加上传统的住宿和餐饮业94.02亿元,3个行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1.1%,在副省级城市中比重最高,比第二的大连高2.7个百分点。二是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规模不大。2015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均在5%左右,合计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略过10%。
(二)工业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000~2012年,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长期保持15%以上,而2014年增速跌破两位数为9.6%,2015年再度滑落至7.8%。当前青岛市工业发展仍然面临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较多、新增动力趋弱等问题,给宏观经济带来巨大的下行压力。
截至2015年底,家电、石化、服装、食品、机械装备、汽车、轨道交通装备、橡胶、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等十条工业产业链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75.3%。农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石油化工、建材加工等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超过50%,传统产业比重偏高,且多以贴牌、代工为主,产业链条短,延伸度不够,本地配套率远低于国际产业园区的平均水平。
以现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精细化工等为代表的高、精、尖技术产业规模偏小,比重不高。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不到1/1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仅到1/5。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两者产值占近七成;而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和生物四大产业合计占比略过1/1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到1%的比重,产业分布明显不均衡。传统产业有待优化升级,新兴产业有待发展壮大,成为全市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仍有一定距离。
(三)科技支撑能力薄弱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支撑作用不够凸显。新产品产值率近年来持续下降,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低;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创新驱动机制还不完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明显短缺。截至2015年底,青岛市国家“千人计划”只有140人,远低于南京的243人,低于武汉的170人、杭州的148人;科技型中小企业6000余家,仅占全市中小企业总数27.7万家的2.2%,而天津4.5万家、占比15%,南京7016家、占比9.8%,比重明显偏低。
(四)体制机制转型较为滞后
政府与市场关系亟须进一步理顺。尚存在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监管力度不够、对微观经济活动直接干预过多、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依法行政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不高、履职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
城市综合功能亟待进一步提升。城乡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不够,城镇化进程发展不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小城市培育体制不健全,县域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村镇基础设施落后。农村产权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不高。
对外开放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存在巨大压力,利用外资的弱化趋势演化进一步明显,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弱化,服务贸易发展快慢不均,结构期待优化。
重点功能区建设需要进一步规范。依然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布局不合理,管理体制机制亟待理顺,运行模式亟待统一,要素载体建设滞后,平台资源缺乏整合等问题。
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急待进一步创新。大部门、大交通、大土地、大规划、大城管等综合体制尚不完善,服务业标准仍不规范,老工业区搬迁和老城区改造统筹推进机制有待优化,精准扶贫和海绵城市等新举措亟待填补。
(五)产品发展滞后于消费升级需求
2015年青岛市人均GDP已达到10.3万元,市民对卓越品牌和良好体验的追求快速提升,进入高端消费能力集中释放阶段。而由于产业创新能力弱,技术储备和高端人才缺乏,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准入限制较多等,部分领域特别是养老、健康、旅游、文化、体育等新兴领域的消费供给能力不足。例如,2015年全市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09.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2.1%,但养老设施、护理设备等升级步伐都远远滞后于老龄化速度,难以满足中高收入群体对“品牌”消费和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体验式消费升级的需求。
(六)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
“十二五”时期能源消耗年均增长率为5%左右,二氧化碳年均增长6.6%,碳能源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碳排放强度也高于同时期北京、上海、广州和天津水平。按照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要求,青岛将于202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与此同时,土地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日趋接近极限,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
三、增强新动力、实现新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培育形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
加快破除阻碍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维护统一市场和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以事业单位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服务业发展,以制度创新助推新兴产业发展,以推进人口城镇化为抓手壮大消费群体,激发市场内在活力。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合理区分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政府重在保基本,扩大向社会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比重,非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市场提供,鼓励社会资本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积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对外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分领域逐步减少、放宽、放开对外资的限制。按照服务性质而不是所有制性质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保障民办与公办机构在资格准入、职称评定、土地供给、财政支持、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等各方面公平对待。
2.注重金融业改革创新
把握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向。金融业既要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支持,自身也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发展。要把握好金融业发展的这一历史机遇,提前谋划,精准研判,掌握金融业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要求,积极主动作为,实现全市金融业跨越式发展。
承接金融机构和市场资源增量。在不断推动全市金融业存量资源改革创新和发展壮大的同时,充分利用新一轮国家金融业改革创新释放的红利,通过不断构筑新优势,优化金融业生态,持续增强全市金融业发展环境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并通过积极作为,推动更多的新增金融资源在青岛市聚集发展。
增强财富管理试验区主要优势。把加快推动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作为总抓手和总平台,通过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搭建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高端配套产业、持续宣传财富青岛品牌等,不断增强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综合优势,以此推动全市金融业持续快速提升。
形成金融业开放的鲜明特色。按照“开放青岛”和“国际化青岛”的建设要求,牢牢把握开放这一城市的主要特色,充分借助“一带一路”战略、蓝色经济区战略、毗邻日韩、国际化资源较多等开放优势,积极推动全市金融业“引进来”、“走出去”,以国际化视野和思维构筑全市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的鲜明特色,力争在全省金融业创新试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争当排头兵和主阵地。
3.推进海洋经济加快发展
深入实施蓝色引领战略,巩固和提升青岛市海洋经济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竞争新优势,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制造。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海洋仪器装备和邮轮游艇装备,提高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总装能力及配套能力。依托骨干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建设一批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实验室,建设一批海洋高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国家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积极扶持海洋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围绕海上风电和波浪能、潮汐能发电项目,重点建设斋堂岛海洋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大管岛海洋波浪能试验场,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引进,完成海洋能利用装备的国产化,加快海洋新能源的产业化应用进程。
重点突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崂山(海洋)生物产业园、高新区蓝色生物医药科技园和黄岛海洋生物产业园发展进程,推进国家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创新国际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培育和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尽快壮大全市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规模。
4.突出高、新产业战略地位
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依托“东园西谷北城”(崂山国家通信产业园、西海岸青岛信息谷、高新区青岛软件城)、中德生态园、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国际石墨烯科技创新园等重大载体,立足长远,突出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环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齐产业发展“短板”,超前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产业,打造支撑产业倍增、促进动能转换、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梯队。
以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为方向,以动车小镇、汽车产业新城、临空经济示范区为核心,黄岛汽车及零部件、城阳特种车及零部件、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园、莱西新能源汽车等工业集聚区为载体,突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快扩链、强链、补链进程,打造一批具有较大规模优势、领先技术优势和较强竞争优势的千亿元级高端装备产业链。
5.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高端化
大力发展分享经济、平台经济、总部经济、休闲经济,以金融、信息服务为核心,推动产融结合和产业跨界发展,促进十大现代服务业迈向高端。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化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服务质量提升,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岛服务标准,叫响“青岛服务”品牌。深入实施已发布的112项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标准规范,组织制定物流、金融、中介、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标准规范,构建一流的服务业标准规范体系。重点抓好消费市场专项整治,制定(修订)和实施餐饮、住宿、交通、旅游、文化娱乐、购物、物业等7个领域服务标准,确保行业服务质量有明显提升。在供水、供热、供气等领域开展国家服务业标准试点。建立市级服务业标准化推进机制,发挥服务业联合会和行业协会作用,引入市民监督、消费者满意测评、第三方评估机制,广泛推行企业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服务承诺、服务公约等制度,并将企业诚信经营状况接入社会信用平台,探索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
(二)问题导向下释放改革发展新动力
坚持以问题导向破难题、增活力、创优势、促发展,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和人才环境。
1.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优化企业法制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公民和各类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2.完善科技创新体制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激发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依法保护创新收益。构建跨部门、跨行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创新从实验研究、中试到产业化生产全过程的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发挥好金融支撑作用。
3.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考虑全域规划编制、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提升“环湾三城”的辐射带动力、重点组团的发展承载力、特色城镇的要素吸引力和美丽乡村的功能支撑力,加快建成以精益城市、生态城镇、美丽乡村为特色的“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市—特色小城镇—新型社区”四级城镇体系。
中心城区重在增强辐射带动力。全面对接国际城市标准,构筑城市品质国际化的硬件基础和软件功能,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商务活动、法律服务、投资便利化等国际化水平,营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国际化城市功能环境。做优做美东岸城区,做强做大西岸城区,做高做新北岸城区,提升高端要素集聚能力;统筹推进老城保护、新区建设和“青黄红”互联互通,有效疏解老城区部分功能,支持城区北部崛起,缩小南、北城区差距,促进东、西城区均衡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打造精益城市,把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功能互补、设施互联、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海湾型都市区。
次中心城市重在提升发展承载力。以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四市驻地和董家口港城、鳌山湾新城、胶东国际空港新城等外围组团为重点,着力打造10个次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四市驻地按照现代化中等城市要求,科学规划空间布局,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开展平度市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功能组团按照布局合理、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要求,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培育成为新型城镇化重要战略节点。实施平度、莱西崛起战略,加大资金、基础设施、高端产业向北部倾斜力度。
小城镇重在突出要素吸引力。综合考虑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和空间布局等因素,重点建设35个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完善、社会事业进步的小城镇。适时扩大小城市试点范围,建设省级示范镇和特色镇,逐步培育成经济繁荣、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市。
新型社区重在完善功能支撑力。统筹生产区、生活区、生态区建设布局,在宜居幸福生态上做文章,结合地域特色、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居民习惯和意愿,规划建设1000个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引导农民向社区集聚,让农民就地享受城市化生活。
(三)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新动力
1.创新人才引进模式
鼓励企业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探索计入企业研发费用的办法。按照事业发展需要和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组织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在人才与产业互动发展、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试点。完善柔性化引才机制,鼓励发展人才中介、猎头公司等服务组织。支持对急需的高端人才或团队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政策。
2.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鼓励高校以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为依托,探索科教结合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围绕国家和全市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结合驻青高校优势学科和青岛产业优势,加快国内乃至国际一流学科建设。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等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高新技术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等设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3.健全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制定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引导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社会组织和基层一线有序流动。赋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的自主权。支持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采取兼职兼薪、特聘顾问等方式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和职业经理人。研究制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离岗创业期间的工资、医疗、意外伤害等各种待遇和社会保险办法。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探索完善科研人员在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流动时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4.探索完善创新导向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落实创新主体对创新人才的最终评价权。把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应用、对创新平台贡献度、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纳入人才考核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和分配的重要依据。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改革完善职称评审方式,建立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职称评审机制。
5.拓宽企业家培养渠道
建立有利于企业家参与创新决策、凝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的新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合理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比例,畅通各类企业人才流动渠道。研究制定在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指导意见。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长期激励措施。
(四)培育创新创业新动力
1.加快构建众创空间
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利用各类创新平台等社会力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把已有设施条件用好,最大限度地盘活各类创新创业资源,激励高校、科研院所开放科研仪器设备和科技服务,完善现有创业服务机构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发挥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创新创业活动的规模优势,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
2.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
充分发挥互联网对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支持和鼓励开展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围绕改革引领、创新驱动、跨界融合、协同推进,提升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源创力和集聚度,加快形成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
培育符合新经济发展方向的特色产业模式。一是发展制造运维众包。鼓励采用众包模式促进生产方式变革,支持大中型制造企业通过众包平台聚集跨区域标准化产能,满足大规模标准化订单的制造需求。二是发展新型营销方式。鼓励发展以信息技术升级应用为基础,以颠覆传统业态或依靠传统方式衍生为主要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市场营销方式。三是发展互联网经济新业态。鼓励建设股权众筹平台,规范发展网络信贷,支持依法开展实物众筹。培育提升“互联网+”文化、旅游等特色经济,探索O2O旅游、大数据旅游、虚拟现实游戏等新模式。推动无车承运物流、快件投递、医疗、教育等领域生活服务众包,优化传统生活服务行业的组织运营模式。
提升互联网消费模式发展水平。一是加快区域电商平台建设。统筹规划创建要素集聚、政策创新的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二是推动电子商务向基层延伸。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建设面向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营销网络及渠道。鼓励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扩大农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范围和交易规模,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流通体系。三是提升网络消费便利性。推动生活服务业在线化,鼓励建立本地化网络服务平台及网络服务体系。支持大型实体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业务,提供个性化、便利化服务。扩大数据开放领域,支持电商企业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服务。支持商品众筹、社区团购、按需定制等模式发展。制定线上线下服务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3.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促进传统孵化器与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深层融合,联合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
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综合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业务奖励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优质服务,支持服务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咨询、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转移等服务,促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
加强电子商务基础建设,为创新创业搭建高效便利的服务平台,提高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完善专利审查快速通道,对小微企业亟须获得授权的核心专利申请予以优先审查。
课题组组长
姜 铭 青岛科技大学
课题组成员
雷仲敏 青岛科技大学
李勋来 青岛科技大学
田莉杰 青岛科技大学
刘歧涛 中共青岛市委政策研究室
刘 鹏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尉玉晓 青岛市政府办公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