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货币的产生及其职能
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发生在两个部落之间的交换,只能是偶然的多余产品的物物交换。当时的商品交换在双方的经济生活中只占极低的比重,因此,彼此都不十分计较交换的比例,如有时用2只羊换1把石斧,有时用2只羊换2把石斧。假如2只羊换1把石斧,用公式化表示即为:2只羊=1把石斧。在这个等式中,羊的价值是通过石斧表现出来的,石斧是表现羊的价值的手段,人们把石斧看作价值的代表,或者说与价值等同,我们称之为等价物。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物物交换不断扩大,参加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一种商品可与多种商品相交换。物物交换的明显缺点是:物物交换要求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交换才能成功,否则交换就无法进行。
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人们在长期无数次交换的实践中找到了办法。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有了一般等价物后,方便了商品交换,人们只要经过两次交换,就可顺利换得自己所需的商品,即:第一步,用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第二步,用一般等价物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可见,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有利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一般等价物由什么商品来充当,各地区不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时期也有不同。在历史上,牲畜、布帛、贝壳、粮食、食盐、金属等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
我国最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之一是宝、贝。许多与商品交换有关的汉字,都有贝字作部首,如货、赔、赚、贩、购等。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是金银自身自然属性决定的,即金银有许多适宜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征: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和容易分割等。
首先是体积小、价值大。因为采掘金银要耗费巨大的劳动,所以金银的价值大。这样,人们可以携带少量的金银,就能买到大量的商品。
其次,金银不会腐烂,久藏不坏。黄金、白银极易保存,即使埋在地下,几千年后挖掘出来,仍完好无损。
再次,质地均匀、容易分割。金、银可以随意熔合,又可随意分割,其价值不会受到损失,而羊、布、贝壳等就不行。正因为金银有这样多的优点,所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重任就自然落在了黄金、白银身上。金银一旦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它们也就成了货币。从上述货币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解决了商品交换发展的障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货币的出现也带来新的矛盾。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我们不能把金银货币完全等同起来。金银就是金银,它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才成为货币。
货币与一般商品的共同点是:货币也是商品。金银能够充当货币,是因为金银本身是商品,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货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是:货币不是一般的商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专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这种货币与一般商品的本质区别,就是货币的本质。所以说“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职能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一)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正如衡量长度的尺子本身有长度,称东西的砝码本身有重量一样,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充当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的货币量,以表示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互相比较,恰恰相反,只是因为各种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们本身才具有相同的质,从而在量上可以比较。商品的价值量由物化在该商品内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但是商品价值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自己不能直接表现自己,它必须通过另一种商品来表现。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任何商品的价值,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把各种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一定量的货币上,货币就充当商品的外在价值尺度。而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可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表现形式。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例如,1辆自行车值1克黄金,只要贴上个标签就可以了。当人们在做这种价值估量的时候,只要在他的头脑中有金的观念就行了。用来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虽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但是这种观念上的货币仍然要以实在的金属为基础。人们不能任意给商品定价,因为,在金的价值同其他商品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现实基础就是生产两者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在商品价值量一定和供求关系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金的价值的大小。
商品的价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根据各种商品的价值大小,把它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价格。例如,1头牛值2两金,在这里2两金就是1头牛的价格。
在历史上,有些国家曾一度实行过金、银复本位制,以金和银两种贵金属同时充当价值尺度。这样,一切商品就会有两种不同的货币表现、两种价格。用金作为价值尺度来表现商品的价格是商品的金价格。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会同金本身的价值成反方向变动,即一旦金的价值降低,商品价格会相应地提高;金的价值提高,商品的价格就会相应地降低。用银作为价值尺度来表现商品的价格就是商品的银价格。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也会同银本身的价值成反方向变动,即一旦银的价值降低,商品价格会相应地提高;银的价值提高,商品价格会相应地降低。但是,不能保证金和银的价值比例保持不变,因此,也就不能保证两种价格可以安然并存。金和银两种价值比例的任何变动,都会造成价格的混乱,扰乱商品的金价格和银价格之间的比例。实践表明,价值尺度二重化是同价值尺度的职能相矛盾的。在国内流通领域内,只能有一种商品充当价值尺度。所以,在资本主义货币史上,复本位制终于被单一金本位制所替代。
(二)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出卖者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在这里,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它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前提,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的进一步发展。
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以后,它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则起媒介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它由商品变为货币(W—G)和由货币变为商品(G—W)两个过程组成。W—G即卖的阶段,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这一阶段很重要,实现也比较困难。因为,如果商品卖不出去,不能使原来的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则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不能实现,从而商品所有者就有可能破产。G—W即买的阶段,是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由于货币是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如果商品充足,有货币就可以买到商品,这一阶段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由于货币在商品流通中作为交换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和地方的限制,扩大了商品交换的品种、数量和地域范围,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不断地当作购买手段,实现商品的价格。商品经过一定流通过程以后,必然要离开流通领域最后进入消费领域。但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却始终留在流通领域中,不断地从购买者转移到出卖者手中。这种不断的转手就形成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它是商品流通的表现。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需要有同商品量相适应的一定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由待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二者决定。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商品价格总额大,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多;商品价格总额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便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货币流通速度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少;货币流通速度慢,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多。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商品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最初是以金或银的条块形状出现的。由于金属条块的成色和重量各不相同,每次买卖都要验成色,称重量,很不方便。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金属条块就被具有一定成色、重量和形状的铸币所代替。铸币的产生使货币能够更好地发挥它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铸币在流通中会不断地被磨损,货币的名称和它的实际重量逐渐脱离,成为不足值的铸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必须是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则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它可以是不足值的。这是因为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是转瞬即逝的媒介物,不足值的铸币,甚至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也可以用来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用贱金属,例如用铜铸成的辅币,是一种不足值的铸币。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纸币,则纯粹是价值符号。纸币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只能代表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那么,每单位纸币代表的金量就减少了,商品价格就要相应地上涨。
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使商品的买和卖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一个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之后,不一定马上就买;也打破了买和卖空间上的限制,一个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以后,可以就地购买其他商品,也可以在别的地方购买任何其他商品。这样,就有可能产生买和卖的脱节,一部分商品所有者只卖不买,另一部分商品所有者的商品就卖不出去。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已经孕育着引起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三)贮藏手段
货币的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货币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可以用来购买一切商品,因而货币贮藏就有必要了。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商品流通的初期,有些人就把多余的产品换成货币保存起来,贮藏金银被看成是富裕的表现,这是一种朴素的货币贮藏形式。随着商品生产的连续进行,商品生产者要不断地买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他生产和出卖自己的商品要花费时间,并且也没有把握能够全部卖掉。这样,他为了能够不断地买进,就必须把前次出卖商品所得的货币贮藏起来,这是商品生产者的货币贮藏。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展,货币的权力日益增大,一切东西都可以用货币来买卖,货币交换扩展到一切领域。谁占有更多的货币,谁的权力就更大,贮藏货币的欲望也就变得更加强烈,这是一种社会权力的货币贮藏。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但是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则必须既是实在的货币,又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因此,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作为贮藏手段。货币在质的方面,作为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能直接转化为任何商品,因而是无限的;但在量的方面,每一个具体的货币额又是有限的,只充当有限的购买手段。货币的这种量的有限性和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迫使货币贮藏者贪婪地积累货币。货币贮藏者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甚至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货币贮藏者为了金偶像而牺牲自己的肉体享受”。货币贮藏一般是直接采取金银条块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其他的贮藏形式,如把金银制成首饰等装饰品贮藏起来。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当市场上商品流通缩小,流通中货币过多时,一部分货币就会退出流通界而被贮藏起来;当市场上商品流通扩大,对货币的需要量增加时,有一部分处于贮藏状态的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
(四)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因为商品交易最初是用现金支付的。但是,由于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是不同的,有的长些,有的短些,有的还带有季节性。同时,各种商品销售时间也是不同的,有些商品就地销售,销售时间短,有些商品需要运销外地,销售时间长。生产和销售时间上的差别,使某些商品生产者在自己的商品没有生产出来或尚未销售之前,就需要向其他商品生产者赊购一部分商品。商品的让渡同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即出现赊购的现象。赊购以后到约定的日期清偿债务时,货币便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开始是由商品的赊购、预付引起的,后来才慢慢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在商品交换和信用事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就日益成为普遍的交易方式。
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买者和卖者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等价的商品和货币,就不再在售卖过程的两极上同时出现了。这时,货币首先是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计量所卖商品的价格。第二,货币是作为观念上的购买手段,使商品从卖者手中转移到买者手中时,没有货币同时从买者手中转移到卖者手中。当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职能作用时,商品转化为货币的目的就起了变化,一般商品所有者出卖商品,是为了把商品换成货币,再把货币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货币贮藏者把商品变为货币,是为了保存价值;而债务者把商品变为货币则是为了还债。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商品形态变化的过程也起了变化。从卖者方面来看,商品变换了位置,可是他并未取得货币,延迟了自己的第一形态变化。从买者方面来看,在自己的商品转化为货币之前,完成了第二形态变化。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出卖自己的商品先于购买别人的商品。当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购买别人的商品先于出卖自己的商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是商品交换中转瞬即逝的媒介,而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则是交换过程的最终结果。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是观念上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或价值符号,但执行支付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一方面可以减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节省大量现金,促进商品流通的发展。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另一方面,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在赊买赊卖的情况下,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都发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如果其中有人到期不能支付,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例如,某个人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卖掉自己的商品,他就不能按时偿债,支付链条上某一环节的中断,就可能引起货币信用危机。可见,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以后,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发展了。
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了信用货币,如银行券(钞票)、期票、汇票、支票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信用事业越展开,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也就越大,以致信用货币占据了大规模交易的领域,而铸币却被赶到小额买卖的领域中去。
在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仅在商品流通领域,而且在非商品流通领域也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充当交换价值的独立存在形式。例如,地租、赋税、工资等,也用货币来支付。
由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为了到期能偿还债务,就必须积累货币。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独立的致富形式的货币贮藏减少以致消失了,而作为支付手段准备金形式的货币贮藏却增长了。
(五)世界货币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由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货币流通超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和银,而且必须脱去铸币的地域性外衣,以金块、银块的形状出现。原来在各国国内发挥作用的铸币以及纸币等在世界市场上都失去作用。
在国内流通中,一般只能由一种货币商品充当价值尺度。在国际上,由于个别国家用金作为价值尺度,个别国家用银作为价值尺度,所以在世界市场上金和银可以同时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后来,在世界市场上,金取得了支配地位,主要由金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除了使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以外,还有以下职能:①执行一般购买手段的职能,一个国家直接以金、银从另一个国家购买商品。②执行一般支付手段的职能,用以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如偿付国际债务,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产性支付等。③充当国际间财富转移的手段。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可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例如,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或由于其他原因把金银转移到外国去。在当代,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主要职能是执行国际支付手段的职能,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的差额。
具有世界货币职能的金银流动是二重的:一方面,金银从它的产地散布到世界市场,为各个国家的流通领域所吸收,补偿磨损了的金、银铸币,充作装饰品、奢侈品的材料,并且凝固为贮藏货币。这个流动体现了商品生产国和金银生产国之间劳动产品的直接交换。另一方面,金和银又随着国际贸易和外汇行情的变动等情况,在各国之间不断流动。
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流通,每个国家必须贮藏一定量的金、银作为准备金。这笔世界货币准备金随着世界市场商品流通的扩大或缩小而增减。在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中的黄金储备,往往要限制在它的特殊职能所必要的最低限度。过多的货币贮藏,对于资本是一个限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商品流通的停滞。
三、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也叫货币需要量规律,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这里有关流通中的货币指金属货币,所以,它也被称为“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一)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原理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即为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这是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就出现通货膨胀;相反,当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从而出现通货紧缩。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因素(如成本、需求、产业和产品结构、体制等)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但最基本的是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对比关系。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扰乱价格体系,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混乱;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遵循货币流通规律,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多少货币,主要取决于商品交换规模和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交换规模,也就是一个时期内进行交换的商品价格总额,它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即商品的数量和各种商品价格的乘积。假如价格已定,流通的商品量越大,需要的货币量也越大。如果投入流通的商品量是已定的,那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水平。价格越高,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越多。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总是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也就是同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这两个因素的变化成正比。
货币流通速度,也就是同一货币在一定时期内转手的次数。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例:货币的流通次数增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减少;货币的流通次数减少,货币量就会增加。正是由于货币流通速度这一因素的作用,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总是小于商品的价格总额。
因此,商品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可以看出,根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可供量同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成正比;而货币流通速度同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成反比。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是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提出的。在不兑现的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本身没有内在价值,过多的纸币也不会自动退出流通。因此,在社会商品可供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流通中的纸币数量倒决定了一般物价水平。
(三)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因素
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参加流通的商品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
但影响流通中货币量的这三个因素可以依不同方向、不同比例发生变化。因此,待实现的价格总额以及受价格总额制约的货币流通量,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流通的商品量增加,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或者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反之,由于商品量减少,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或者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货币流通量就会减少。在商品价格普遍提高时,如果流通的商品量依相同比例减少或流通的商品量不变,而货币流通速度依相同比例增加,货币流通量就会不变。如果商品量的减少或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比价格的上涨更为迅速,货币流通量就会减少。在商品价格普遍下降时,如果商品量依相同的比例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依相同的比例减慢,货币流通量仍会不变。如果商品量的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比商品价格的跌落更为迅速,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
货币流通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这一规律也可以表述如下:已知商品价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货币本身的价值。这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是由它自身的价值决定的。
四、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一)纸币流通规律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是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作为价值符号,代替金、银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纸币发行量要以流通中的所需金属货币量为限。纸币因其本身没有价值,不能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在传统理论中,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纸币需要量,纸币发行量决定纸币实际代表的价值量的规律。显然,这种表述是在以金、银为本币的情况下作出的,但是随着货币体制的改革,这种表述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实际上的纸币流通规律,是指流通中的商品价值量决定流通中的纸币需要量,纸币实际代表的价值量由流通中的商品量和纸币发行量所决定的规律。假如流通中的商品量少于纸币流通量,纸币的币值就有可能下降,商品价格水平就有可能上升,或者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商品量的需要,其结果也相同;反之,如果实际流通的纸币量少于商品流通量,由于流通中货币量不足,因而将导致商品流通速度下降、纸币的币值上升,商品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向下波动。
实际上,在现代市场中,由于流通中的纸币量只是货币流通中的一部分,因而要影响纸币的币值和商品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还需要有信用货币的支持。也就是说,纸币发行量如果同信用货币流通量同时扩大,并且高于商品流通量的需要量,价格总水平才有可能普遍上扬,也就会发生我们经常讲到的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及其成因
通货膨胀是否是货币运动的一种客观规律,对于这一点,目前理论界尚有争议,但至少从货币发展史来看,只要存在货币流通,通货膨胀就是不可避免的。自从一般商品市场得到充分发展之后,通货膨胀就如同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现象一样,经常困扰着人们。通货膨胀单从现象上看,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的、全面的上涨和货币的不断贬值,然而,真正导致通货膨胀的动因是什么?西方经济学者一般都把它归咎于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两种原因。
所谓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主要指因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在买方竞争中推动价格徐徐上升。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多数与总量失衡相联系,也即市场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大于市场可供交换的商品量,在商品总量不足的条件下,必然引起卖方相互攀比而纷纷提价,以实现供求运动新一点的均衡。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因生产成本的普遍提高,而推动物价总水平普遍上涨。引起生产成本提高的原因有很多,如生产物耗的增加,流通费用的提高,赋税加重,利息率上升等。所谓成本推进,就是说因生产成本的提高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商品价格水平普遍上涨。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大多同结构失衡相联系,特别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随消费结构进行调整时,因商品之间的原有比价关系被破坏,在新的调整过程中,通货膨胀就以其调节分配的作用,在货币价值的运动中,重新建立起新的商品比价关系。
从本质上看,无论是成本推进型还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都是价值规律在现代市场中的现实表现。也就是说,人们要想得到一定量的商品,必须付出一定量的有效劳动,市场交换不管是微观的还是宏观的,都必须贯彻等价交换的原则。价值规律无处不在约束着人们,要求人们的生产必须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相适应。通货膨胀就是要使价值规律得到贯彻,是强迫人们按价值规律办事的特殊方式。其实,在现代条件下,通货膨胀的动因往往是混合型的,既有成本推进也有需求拉动,但从通货膨胀的成因来看,主要有信贷膨胀型、财政赤字型、货币贬值型。也就是说,市场失衡既有结构上的原因也有总量上的原因,二者很难加以区分。
形成通货膨胀的基础是货币的超量供给,也就是货币流通量大于商品流通量,特别是信用交换的发展又为货币超量供给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我国当前,还要作具体分析。在两种市场形态并存的条件下,小生产者沉淀的巨额货币,常常造成市场流通货币的相对紧缺,这就为信用扩张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外在力量。被沉淀的货币退出了流通,就使得市场货币流通量尤显不足,而沉淀的货币不仅迟滞了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同时又为市场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因为沉淀的货币是作为现实的购买力而存在的,一旦投向市场,必然对市场供给造成巨大的、而且是无法承受的压力,这种压力是任何一个市场都无法忍受的,如果再加上财政透支和信贷膨胀,这一境况就可想而知了。
一般在叙述通货膨胀时,都以显性通货膨胀为主,也就是以人们觉察到的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为主,而与其性质相同的,但表现相反的就是隐性通货膨胀。隐性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为在对市场进行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为保持市场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对极端匮乏的商品实行配给,货币流通量中的相当一部分货币被强制沉淀,市场需求得到抑制,商品价格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这种隐性的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以市场的外部干预为前提的,其表面貌似平稳,而其代价则是经济的衰退和就业率的下降。
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总是和物价上涨以及货币贬值相联系,但物价在一定幅度内的上涨并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某一商品市场的物价上涨并不能说明整个市场的物价上涨,因为相互抵消的作用总会把物价水平加以平均。只要货币投放及货币流通量的增长与商品量的增长相适应,即使是适当的扩张,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反而,适当的货币扩张在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往往具有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复苏的初期尤为如此。但在我国目前,在投资扩张和消费超前的短缺经济状态下,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将更有利于稳定市场。
在传统理论中,人们总是把通货膨胀视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不承认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存在通货膨胀,客观上说,这种看法不免带有一定的偏见。通货膨胀是市场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它同社会形态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只要存在商品货币交换,通货膨胀就是不可避免的。这已为历史所证明。
根据通货膨胀在市场中的作用,可进一步划分为过渡性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过渡性通货膨胀是市场由非均衡态向均衡态转换时期所不可避免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在价格上升和货币扩张中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抑制市场需求;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加速货币周转速度;重新构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以适应变化了的消费结构;通过调节利益分配,重新调整和平衡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调节资源流向,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总之,过渡性通货膨胀并不是洪水猛兽,它常和市场活跃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可以刺激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特别是财政收入,同时也为社会再生产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了基础。
然而,通货膨胀一旦走向极端,就转化为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是以对市场有序性的破坏为主要特征的。首先伴随着恶性通货膨胀而来的是信用危机,由信用货币支付职能引起的连锁反应也即“三角债”,推动市场走向全面崩溃;物价在短期内跳跃式地轮番上涨,使得货币宛如一张废纸,像烫手山芋一样催促人们尽快抛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以及购买力水平的急剧下降,标志着经济危机的全面到来;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动荡又为政治的不安定准备了条件。但当经过一系列阵痛之后,市场必将逐步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过渡,然而代价却是十分惨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