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推荐城市之省会城市
哈尔滨市投资价值分析
一、城市概况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是中国东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东北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该市东与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牡丹江市接壤,南与吉林省吉林市、松原市交界,西与绥化市、大庆市相邻,北与伊春市相依。哈尔滨下辖8区(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7县(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3市(五常、双城、尚志),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201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993.3万人。
2011年,哈尔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4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7.2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47.2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49.0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1.3∶37.8∶50.9调整为10.5∶38.8∶50.7。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4%、44.2%和49.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700元,增长12.0%。
二、形势分析
2001年,哈尔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千亿元,为1092.2亿元;2006年突破2000亿元;2009年突破3000亿元;2011年突破4000亿元,为4243.4亿元,是2001年的3.88倍,年均增长14.56%。2001年,哈尔滨人均GDP为1.15万元;2006年突破2万元;2009年突破3万元;2011年达到4.27万元,是2001年的3.7倍,年均增长14%。从总量和速度来看,哈尔滨发展较为平稳。但与其他地级以上城市相比,该市的排名和位次均在下滑,增长速度也远远落后许多城市。
图5-4 哈尔滨市地区生产总值[6]
2001年,哈尔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7.6∶32.5∶49.9;2005年优化调整为15.5∶34.3∶50.1;2011年优化调整为10.5∶38.8∶50.7。十数年间,第一产业所占GDP比重下降了7.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了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0.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形势如图5-5所示。总体而言,该市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较为缓慢。
哈尔滨市的产业结构与其他城市相比有所不同,在我国城市进入工业化阶段后,产业比重大都为“二三一”,除了少数完成工业化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市产业结构变化为“三二一”。而哈尔滨从经济发展阶段来说,还远没有达到完成工业化的阶段。因此,近些年来,哈尔滨的经济排名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二产业的滞后,也正因如此,该市第一产业的现代化,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慢于其他城市,第三产业比重较高所反映的仅是工业化不发达带来的畸形发展。从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来看,人均4万的阶段,第二产业比重在40%—50%之间是比较合理的,哈尔滨还需大力发展工业,才能改变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提升其经济实力和区域经济的带动力。
图5-5 哈尔滨市三次产业结构
黑龙江各地区经济总量与人均产值(2011年)如图5-6所示。从经济总量来看,黑龙江有3个城市地区GDP过千亿元,分别是哈尔滨市、大庆市和齐齐哈尔市,产值为4243.4亿元、3740.3亿元和1065.8亿元;鹤岗市、七台河市和黑河市排在最后,均在300亿元左右。从人均产值来看,大庆市、哈尔滨市、牡丹江市排在最前列,分别为13.28万元、4.27万元和3.35万元;黑河市、伊春市、绥化市排在最后,均在2万元之下。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产出,哈尔滨在省内均处最前列位置,也是黑龙江省的经济中心。
图5-6 黑龙江各地区GDP和人均GDP[7]
我们特地划分选取了华北城市天津、西南城市成都、西北城市西安以及东北其他三大中心城市,以比较哈尔滨与我国其他大城市之间的不同。数据如表5-5所示。哈尔滨仅仅在土地面积、人口两项指标上排在前列,除此之外,各项指标均处于后列,无论是地区GDP、人均GDP,还是产业比重,无论是工业企业数、工业产值,还是固定投资、从业人员,哈尔滨均远远落后其他城市。在东北四大城市中,哈尔滨与沈阳、大连的差距越来越大,部分总量指标也被长春市超越,人均指标均落后这些城市。从表5-5可看出,哈尔滨作为我国原来的特大城市,在近年来的城市竞争中已经处于不利地位。
表5-5 部分大城市基本情况[8]
三、产业定位
哈尔滨利用外资情况如表5-6所示。从2001到2011年,外商实际投资金额从1.84亿美元增长至7.9亿美元,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40多亿美元。利用国内经济合作项目491项,实际到位额673.2亿元,增长30.2%。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该市,主要投资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
表5-6 哈尔滨市利用外资情况
根据该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哈尔滨定位为“国家重要的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和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东北亚重要的经贸中心和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哈尔滨第二产业方面,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线,加大工业调整、改造和创新力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壮大机械制造业(机电成套设备、汽车、飞机、焊接技术与设备、专用机械)、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现代农业等)、绿色食品(乳制品、粮食、肉制品、山产品和食用菌加工、酿酒和卷烟业)、医药工业(抗生素、化学医药、动物疫苗及兽药)四个基地,大力发展化工、建材、冶金、纺织、木材制品等行业。第一产业方面,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努力建成国家重要优质粮食基地、优质畜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北药开发及加工生产基地,壮大畜牧业,发展都市农业、发展外向型农业。第三产业方面,培育新兴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发展高端服务业,继续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强化城市现代服务中心功能,发展金融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商贸流通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
根据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哈尔滨市定位为“北国水城、工业大城、科技新城、文化名城和商贸都城”。第一产业方面,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国家商品粮(玉米、土豆、水稻)基地,全面推进奶牛、生猪、肉牛、家禽产业工程和产业带建设,加强蔬菜基地建设,发展林业。第二产业方面,坚持工业强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做强做大装备制造(电站成套设备、新能源装备、新型农业机械、机床功能部件)、食品(啤酒、大豆加工、肉类食品、乳制品、粮食加工、饮料)、医药(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化工四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用核心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立以产业集聚化、技术创新化、服务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业化体系。第三产业方面,加快推进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两轮驱动”的服务业发展模式为核心,推动三次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以建设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物流中心、科技研发中心、信息中心为重点,将哈尔滨打造成为立足黑龙江、服务东北北部、辐射东北亚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2011年,哈尔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197.2亿元,增长1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43.8亿元,增长14.0%。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00.5亿元,增长12.8%。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六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412.2亿元,增长8.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5.9%。“十一五”期间,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4个优势产业五年翻番,培育装备制造、食品2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产业。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4年翻番。
哈尔滨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如表5-7所示。四大产业单位数占全市的比重近70%,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5%,从业人员数近3/4,从各项指标来看,无愧于该市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从四大产业内部来看,从大到小的排序方式为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石化、医药;从所列经济指标来看,装备制造业相当于其他三个产业之和,是该市最重要的产业。
表5-7 工业四大主导产业主要经济指标(2010年)
哈尔滨各个行业发展情况如表5-8所示。
从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来看,超过50家的行业有11个,超过100家的行业有4个。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业企业数最多,分别有201家、173家和107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也超过100家。此外,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企业数也较多。
从工业总产值来看,超过100亿元的行业有7家。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最大,分别为416.82亿元、320.23亿元和293.56亿元,这三个行业的产业比重均超过10%,在12%—19%之间。除了这些行业之外,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医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行业规模均很大,产业比重均超过5%。
从产业发展速度来看,平均增长倍数为1.92倍,超过平均值的产业有16个。橡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93.28、4.75、4.46倍,这三个行业均是产业规模较小的行业。绝大多数产业增长幅度在2倍左右。
从产业比重变化幅度来看,产业比重增加的有15个。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业比重增长幅度最大,增加了5.7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业增长幅度均超过1.3个百分点。下滑最快的是装备制造业领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均下降了2个百分点以上。
表5-8 哈尔滨主要行业发展情况[9]
续 表
根据表5-7、表5-8和相关数据,我们对哈尔滨市第二产业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石化、医药是该市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装备制造和食品已经成为产值超千亿的巨型产业,产品产业链和竞争力得到了很大发展;石化、医药等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可喜的局面。但从行业内部来看,四大产业发展形势有所差别,食品工业增速速度和所占比重有了很大提高,而装备制造业所占比重正在缓慢下降。石化工业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医药制造业则有所下滑。行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显示了该市正在进行艰难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调整。
四、编委会评价
哈尔滨市是我国东北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该市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便利,工业基础强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快,为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国家继续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持力度,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和高科技产业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这将为哈尔滨拓展产业空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机制保障。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崛起以及在国际竞争中实力的不断增强,哈尔滨的优势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区位优势:哈尔滨地理区位独特,交通优势显著。该市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中国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该市交通四通八达,铁路主要有哈大、滨绥、滨州、滨北、拉滨五条连通国内。公路主要有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洲里301国道、京哈公路、哈同公路、哈黑公路等。水运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经过水路江海联运线,船舶可直达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太平国际机场是东北亚重要的航空港,已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国内重要城市,连接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欧洲、美洲主要国家的空中交通网络。
产业优势:哈尔滨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该市的轻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该市已经形成轻重工业并举,传统与新兴产业齐进,第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该市第一产业逐步现代化、产业化;第二产业形成了装备制造、食品、石化、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和若干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中旅游业、金融业、运输业、物流业均有长足发展。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实施,哈尔滨各个产业将实现再一次的飞跃,在黑龙江乃在东三省的经济地位将有更大的巩固和提高。
政策优势:哈尔滨作为全国、黑龙江省内重要的工业城市,享受各项政策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为该市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家全面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该市探索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重大机遇。黑龙江省内的“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全面提速,为该市建设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科技创新的先导、城乡建设的表率、服务全省的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机遇。
五、投资建议
根据哈尔滨市的产业发展现状、未来的产业定位及比较优势,我们认为哈尔滨市值得关注的行业如下:食品工业;石化工业;装备制造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