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投资估算
(一)概述
建设投资可按概算法和形成资产法进行分类。按照概算法,建设投资估算应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见表3-1。按照形成资产法,建设投资估算应包括固定资产费用(含工程费用、固定资产其他费用)、无形资产费用、其他资产费用和预备费,见表3-2。
表3-1 建设投资估算表(概算法)
续 表
资料来源:《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表3-2 建设投资估算表(形成资产法)
续 表
资料来源:《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二)建设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
建设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很多,包括资金周转率法、生产能力指数法、设备费用百分比估算法、系数估算法、功能单元法以及造价指标估算法等,这些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阶段和不同项目的投资估算。
1.资金周转率法
这种方法是用资金周转率来推测投资额的一种简单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在国外,不同性质的工厂或不同产品的车间装置都有不同的资金周转率。如化学工业的资金周转率近似值为1.0,生产合成甘油的化工装置的资金周转率为1.41等。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计算速度快,但精确度较低。
2.生产能力指数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已建成的、性质类似的建设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和生产能力,以及拟建项目或装置的生产能力估算其投资额,计算公式为
式中:C1——已建成类似工程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
C2——拟建工程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
A1——已建成类似工程项目或装置的生产能力;
A2——拟建工程项目或装置的生产能力;
f——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的综合调整系数;
n——生产能力指数,n≤1。
若拟建项目或装置与类似项目或装置的规模相差不大,生产规模比值在0.5—2之间,则指数n的取值近似为1。
若拟建项目或装置与类似项目或装置的规模相差不大于50倍,且拟建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仅靠增大设备规格来达到时,则n取值为0.6—0.7之间;若是靠增加相同规格设备的数量来达到时,n取值为0.8—0.9之间。
采用此法估算投资,计算简单,速度快,但要求类似工程的资料可靠、条件基本相同,否则误差就会增大。
3.设备费用百分比估算法
(1)以拟建项目或装置的设备费为基数。这种方法是以拟建项目或装置的设备费为基数,根据已建成的同类项目或装置的建筑安装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占设备费的百分比,求出拟建工程的建筑安装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再加上拟建工程的其他有关费用,其总和即为项目或装置的总投资额。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拟建项目或装置的投资额;
I——拟建项目或装置按当时当地价格计算的设备费;
K 1,K 2,K 3,…——已建成的同类项目或装置中,建筑安装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占设备费的百分比;
f1,f2,f3,…——表示由于时间因素引起的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等变化的综合调整系数;
Q——拟建工程的其他有关费用。
(2)以拟建项目中主要的或投资比重较大的工艺设备投资为基数。这种方法是以拟建项目中主要的、投资比重较大的工艺设备的投资为基数,根据已建类似项目的统计资料,计算出拟建项目各专业工程费占工艺设备的比例,求出各专业投资,再加上其他费用,求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
4.指标估算法
依照各种具体工程和费用的造价指标(投资估算指标或概算指标),可进行单位工程投资的估算。在此基础上,可汇总成每一单项工程投资,另外再估算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即可求得建设项目总造价。
概算指标是按一定计量单位规定的,比概算定额更综合扩大的分部工程或单位工程的劳动、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和造价指标。在建筑工程中,它往往按完整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平方米、立方米或座等为计量单位进行编制。概算指标往往是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工程概算,计算劳动、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的依据。但若在编制投资估算时,能够提供较为详细的项目资料,也可依照概算指标编制投资估算,从而增加估算的深度和精确性。
与概算指标相比,估算指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它往往以独立的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为对象,综合项目全过程投资和建设中的各类成本和费用,反映其扩大的技术经济指标。一般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和价格变动等资料编制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