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对于财产清查中所发现的各种问题,都必须认真查明原因,并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严肃认真地予以处理。
财产清查的结果有三种情况:一是实存数与账存数相符;二是实存数与账存数不相符,如果实存数大于账存数,表明财产物资发生溢余,通常称为“盘盈”,如果实存数小于账存数,表明财产物资发生短缺,通常称为“盘亏”;三是尽管实存数与账存数相符,但实存的财产物资有质量问题,不能按正常的财产物资使用,称为“毁损”。不论盘盈、盘亏,还是毁损,都需要进行账务处理,调整账存数,使账存数与实存数一致,保证账实相符。
为了记录、反映财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该账户是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在该科目下设置“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两个明细科目,分别核算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待处理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基本结构如表5-8所示。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一般分两步进行:一是审批之前的处理。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在报经有关领导审批之前,应基于客观性原则,根据“盘点表”、“实存账存对比表”和“清查报告表”等已经查实的数据资料,编制记账凭证,记入有关账簿,使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数相符,同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将处理建议报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二是审批之后的处理。经批准后,根据差异发生的原因和批准的处理意见,将处理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有关账簿,进行差异处理,调整账项。
表5-8 待处理财产损溢
一、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处理
库存现金在清查中,如发现实存与账存不符,对有待查明原因的短款和长款,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属于现金短款,应按实际短缺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记“现金”;属于现金长款,应按实际溢余金额,借记“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待查明原因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如为现金短款,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记入管理费用。如为现金长款,属于应支付有关人员或单位的,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记入营业外收入。现举例说明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处理。
【例5-2】 某企业在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实存数比账存数短缺50元,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0
贷:库存现金 50
【例5-3】 经查,上述现金短缺,属于出纳员李青的责任,应由其负责赔偿,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李青 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0
【例5-4】 经查,上述现金短缺,应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0
【例5-5】 经查,上述现金短缺原因不明,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现金短缺 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0
【例5-6】 某企业在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实存数比账存数溢余100元,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 1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00
【例5-7】 经查,上述现金溢余,是应支付客户A公司的款项,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00
贷:其他应付款——A公司 100
【例5-8】 经查,上述现金溢余原因不明,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二、存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存货盘盈的处理
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在批准前,应借记“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等,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在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记“管理费用”。
【例5-9】 某企业在原材料清查中,发现实存数比账存数溢余200元,经查明是由于计量错误所致,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①批准处理前
借:原材料 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
②批准处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
贷:管理费用 200
(二)存货盘亏及毁损的处理
企业发生存货盘亏及毁损时,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记“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等。在批准后,根据不同的原因,分别按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属于自然毁损、计量错误、管理不善等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应先减去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的赔款和残料价值后,记入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造成的非常损失,减去保险公司的赔款和残料价值后,记入营业外支出。
【例5-10】 某企业在库存商品清查中,发现实存数比账存数短缺400元,经查明是由于自然毁损所致,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①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00
贷:库存商品 400
②批准处理后
借:管理费用 4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00
【例5-11】 某企业在原材料清查中,发现实存数比账存数短缺300元,经查明是由于管理不善所致,应由仓库保管员张亮负责赔偿损失50元,保险公司负责赔偿200元,回收残料40元,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①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00
贷:原材料 300
②批准处理后
借:管理费用 10
其他应收款——张亮 50
——应收保险赔款 200
原材料 4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300
【例5-12】 某企业在原材料清查中,发现实存数比账存数短缺500元,经查明是由于自然灾害等非常损失所致,保险公司同意赔偿200元,回收残料100元,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①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00
贷:原材料 500
②批准处理后
借:营业外支出 200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200原材料 1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00
三、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对盘盈、盘亏和毁损的固定资产,批准前,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账户核算,同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相关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盘盈的固定资产,记入营业外收入;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减去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的赔款和残料价值后,记入营业外支出。
【例5-13】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未入账的设备一台,该设备为生产产品所用,同类设备的市场价格为500000元,估计8成新,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①批准处理前
借:固定资产 4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400000
②批准处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4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400000
【例5-14】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盘亏设备一台,该设备为生产产品所用,其账面原价为300000元,累计折旧为200000元(假定未计提减值准备)。上述盘亏的设备应由保险公司赔偿50000元,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①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100000
累计折旧 200000
贷:固定资产 300000
②批准处理后
借:营业外支出 50000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5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100000
复习思考题
1.财产清查的意义有哪些?
2.财产清查主要分为哪几类?
3.什么是未达账项?具体分为哪几种情况?
4.财产清查的结果有哪几种具体情况?
5.财产清查的处理一般分哪两步?
6.某企业在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实存数比账存数短缺100元,请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批准前。
(2)经查,上述现金短缺,是属于出纳员张平的责任,应由其负责赔偿。
(3)经查,上述现金短缺,应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4)经查,上述现金短缺原因不明。
7.某企业在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实存数比账存数溢余200元,请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批准前。
(2)经查,上述现金溢余,是应支付客户A公司的款项。
(3)经查,上述现金溢余原因不明。
8.某企业在原材料清查中,发现实存数比账存数溢余300元,经查是由于计量错误所致,请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批准处理前。
(2)批准处理后。
9.某企业在原材料清查中,发现实存数比账存数短缺500元,经查是由于自然灾害等非常损失所致,保险公司同意赔偿200元,回收残料100元,请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批准处理前。
(2)批准处理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