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产负债表的综合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综合分析

时间:2023-02-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的综合分析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综合分析,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表来进行横向比较分析,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垂直分析表来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并就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作出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全面评价。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的综合分析

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综合分析,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表来进行横向比较分析,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垂直分析表来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并就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作出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全面评价。

根据AB公司的资料(见表8-1),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表和垂直分析表(见表8-2和表8-3),介绍资产负债表的综合分析方法。

一、总量变动及发展趋势分析

对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行综合分析,首先要通过资产和权益总量的变动情况,分析其规模增长的速度是否合理,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是否有利,即:总量变动看规模,结构变动看质量。

表8-2 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

续表

表8-3 资产负债表(垂直分析表)

续表

从表8-2中可以看出,AB公司2007年末资产和权益总量较年初增加了400万元,增幅11.11%,这个增长速度是可喜的。如果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该企业用9年多的时间,就可以实现资产总量环比翻一番。从资产项目看,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都有所增加。流动资产增幅大,表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增强,资金运营将会更顺畅;非流动资产虽然总量及增幅不大,但增长点集中在固定资产项目上,表明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或生产工艺水平提高,将会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从权益项目看,负债总量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表明资产增长的资金来源全部通过自有资金的增加取得,不仅如此,通过本期的经营和财务管理活动,还减轻了企业的债务负担,降低了财务风险。初步评价为:该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准确、客观的判断和评价,还必须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二、资产结构及其合理性分析

资产结构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各主要项目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企业的资产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配置。资产结构分析就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中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以及各类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反映企业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情况。

对资产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特点和技术装备特点,工业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往往大于流动资产,而商品流通企业的情况正好相反,在同一行业中,流动资产和负债较高的企业稳定性差,却较灵活;而那些非流动资产和自有资本占较大比重的企业底子较厚,但灵活性差;长期投资较高的企业,金融利润和风险都高;无形资产持有多、增长快的企业,开发创新能力强;而固定资产折旧比例较高的企业,技术更新换代快。

从表8-3可以看出,AB公司2007年末的流动资产所占比重(35%)比年初(31%)有所增长,表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增强,偿还能力、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有所提高;虽然非流动资产的比重有所降低,但也占总资产的65%,可见,AB公司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工业企业。尤其是在建工程比重下降,固定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由年初的40%提高到45%,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已见成效,未来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均会得到显著提高。

从表8-2可知,AB公司固定资产项目本年增幅达25%,表明固定资产更新速度较快,平均4年完成一次更新,这种变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利;其他应收款比重降低,无形资产比重提高,均对企业十分有利;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减少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增长要结合投资效果作出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货币资金数量减少,比重下降,是否影响下一年度的营运,还要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应收账款和存货在绝对额和相对比重上均有增加,应结合当年的经营业绩(营业收入的增长情况)和明年预计的销售增长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三、资本结构及其稳健性分析

资本结构是指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其实质是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安排多大的比例。

对企业经营者而言,资本结构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资本结构和降低资本成本。优化资本结构表现为吸收更多的权益资本,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形象,降低财务风险,以便更好地筹资和投资。企业在提高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的同时,还应尽量降低筹资成本。由于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股利率,而且债务利息从税前支付,企业可以少交所得税,使得债务筹资可以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但必须同时看到,它也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只有在一定限度内合理提高债务资本的比例,才能在最大限度内规避财务风险,同时降低综合资本成本。

从表8-3可以看出,AB公司的债务资本所占比重明显低于自有资本,并且年末(31%)较年初(35%)还有所降低。在债务资本内部,短期债务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引起自有资本总量增长、比重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实收资本总量的增长。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总量与比重的同时增长,表明企业自有资本实力雄厚,对债务资本的保证程度高,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也有利于吸收投资和开展筹资活动。但同时应该注意,短期借款的集中偿还势必会引起当期财务费用的提高;应付账款的减少,必然会引起当期现金流出量的增加;应付股利的增长势必会引起下一年度现金流出量的增加,企业还应对现金保证支付程度作出分析。

四、偿债能力及其安全性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按时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它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企业资信力的重要标志。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常用的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营运资金、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在大多数情况下,短期债务需要用货币资金来偿还,因而各种资产的变现速度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1.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了流动负债后,还有多少可用于生产经营。根据表8-2的资料,AB公司该指标计算如下:

年末营运资金=1400-680=720(万元)

年初营运资金=1116-720=396(万元)

该指标年末较年初增加了324万元,说明营运资金充裕,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强,从而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应变能力。

2.流动比率

该指标表示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倍数,即平均每元流动负债相应地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保证。国际公认的标准为2,我国较好的标准为1.5。

根据表8-2的资料,AB公司该指标计算如下:

年末流动比率=1400÷680=2.058

年初流动比率=1116÷720=1.55

AB公司该项指标的年初数和年末数均达到了国内较高水平,且年末较年初又有提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增强,债权人的短期债权有充分保证。

3.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

速动比率表示企业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倍数,即平均每元流动负债相应地有多少变现速度较快的速动资产作保证。国际公认的标准为1,我国较好的标准为0.9。

根据表8-2的资料,AB公司该指标计算如下:

年末速动比率=(1400-800)÷680=0.88

年初速动比率=(1116-540)÷720=0.80

显而易见,该指标年末数较年初数有所提高,已接近国内较高水平,进一步证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提高,偿还债权人的短期债权有充分保证。

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并非越大越好。指标过小,表明企业债权人的权益缺少保障;指标过大,表明企业闲置资金过多,影响资产的使用效益。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包含具体偿还本金的责任和支付利息的责任。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应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结合起来。因为从长远观点来看,利润是企业货币资金的基本来源,货币资金的变动最终取决于企业利润的形成,还要和企业的资本结构结合起来。

常用的分析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等。

1.资产负债率

该指标表示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债务资本所占的比重。它是国际公认的反映企业偿还能力和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不同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有较大差异。该指标的保守比率是不超过50%,国际公认的标准是不超过60%。

根据表8-3的资料,AB公司该指标计算如下:

年末资产负债率=(1240÷4000)×100%=31%

年初资产负债率=(1260÷3600)×100%=35%

显而易见,该指标年末数较年初数有所降低,而且该企业的债务资本仅占全部资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说明企业的资本充裕、稳定,对债权人的长期债权的保证程度高,财务风险小。

2.已获利息倍数

根据表8-4的资料,AB公司2006年和2007年的利润总额分别为746万元和1493万元,利息支出分别为60万元和130万元(假定财务费用均为利息支出)。

表8-4 利润表(多步式)

那么该指标计算如下:

虽然年末较年初有所降低,但均超过10倍以上,表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能力较强。

五、营运能力及其效率性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资源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的作用的大小。资产运营状况直接关系到资本增值的程度。资产运营效率越高,获利能力就越强,资本增值就越快。反之,资产运营效率低,获利能力就弱,资本增值就慢。营运能力指标包括: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在全部资产中,流动资产特别是其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两项,不仅流动性较强,而且最能体现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管理效率。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应收账款的收款速度。

根据表8-2、表8-4的资料,假定营业收入的30%为赊销收入,2006年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为52万元,则:

由此可见,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减慢,表明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程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

(二)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和存货管理水平的指标。

根据表8-2、表8-4的资料,已知2006年期初存货余额为360万元,则:

显而易见,存货的周转速度减慢,还应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对存货的占用规模是否适度,结构是否合理等作进一步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可对AB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作出如下评价:企业规模适度扩大,资产结构变动合理,资本结构稳定、安全,企业偿债能力较强,营运资金较充裕,支付能力、应变能力均有提高,财务风险降低,但资产的营运能力下降,投资的效益性还有待于提高,企业应在强化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盘活存货资产以及提高企业理财效益上作深入的研究。

复习思考题

1.某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资产负债表如表8-5所示。

表8-5 资产负债表

续表

要求:

(1)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表和垂直分析表;

(2)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动趋势作出评论。

2.某企业2007年有关资料如表8-6所示。

表8-6 某企业2007年有关资料 (单位:万元)

要求:

(1)编制负债变动的垂直分析表;

(2)对负债的变动情况作出分析评价。

3.某企业2007年有关资料如表8-7所示。

表8-7 某企业2007年有关资料 (单位:万元)

续表

要求:

(1)编制资产变动的水平分析表;

(2)对资产的变动情况作出分析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