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时间:2023-02-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货币需求,即直接以现行价格水平或名义购买力表示的货币需求。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微观货币需求量是宏观货币需求量的构成和基础,宏观货币需求量是微观货币需求量的总括。

第七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

(1)理解货币需求的概念,区分名义货币需求与真实货币需求;

(2)掌握西方理论界有关货币需求的理论;

(3)了解货币供给的数量界定,掌握货币的层次划分;

(4)掌握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5)了解西方货币供给理论发展脉络。

在现代社会上,每个人都有他心目中的“货币需求”,但如果请他们把自己的“货币需求”讲出来,每个人的回答都可能不一样,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也会从主观或客观需求来回答。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答案,是由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内涵的丰富性决定的。在明白货币需求之后,人们又会问:“如此多的货币需求由谁供应?货币总量怎样形成?货币的供给是由货币需求决定吗?还是由货币当局决定?”在最近10年里,全球货币供应量以惊人的速度在扩张。1997~2008年,就全球主要经济体M1与GDP的相对比例来说,美国从40.6%提高到60%,欧盟从24.1%提高到45%,日本从29.5%提高到78.5%。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发行量大幅度增加,2002年以来全球货币增长率每年都高于10%。同期,全球GDP的年增长率仅仅维持在2%~5%,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还在扩大。特别是2001年以来,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普遍实行了低利率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普遍开始重视对货币供给理论的研究,建立了许多货币供给决定模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货币供给决定理论,从而使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需求理论一样都成为了当代货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就是研究是由什么因素决定流通中货币的客观需要量,以及货币需要量计量模式的理论。现代货币需求理论可分为微观角度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宏观角度的货币需求理论两大类。所谓微观角度的货币需求理论,就是从微观经济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剑桥方程式、凯恩斯货币需求模型、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都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典型。所谓宏观角度的货币需求理论,就是根据国民经济总量指标来估算总体货币需求的方法,费雪的交易方程式、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等都是宏观货币需求模型,这些模型的共同特点就是不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及行为因素,不考察各种机会成本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主要从商品交易量、平均价格、货币平均流通速度等总量指标的变化来考察一国总体货币需求量的变化。

一、货币需求概述

(一)什么是货币需求

在经济生活中,货币是各个经济主体从事正常的经济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一定的经济活动必然伴随着对一定货币的需求。社会各部门(个人、企业、单位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必须持有一定的货币,才能去媒介交换、支付费用、偿还债务、从事投资或保存价值等,由此产生了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该保留或持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因此,货币需求是一种由各种客观经济变量所决定的对货币的持有动机或要求,而不是指人们在主观上“想要”占有多少货币的“欲望”。人们对占有货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人们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所“必需”的货币是有限的。

(二)名义货币需求与真实货币需求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货币的名义购买力与实际购买力存在差异。这就形成了对货币需求的两种不同表示方法。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时的货币需求,即直接以现行价格水平或名义购买力表示的货币需求。真实货币需求则是指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后的货币需求,即用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表示的货币需求数量,它表现为名义货币需要量所能够购买到的实际商品和劳务数量。

(三)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

微观货币需求是指微观经济主体,即个人、家庭、企业、单位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的经济利益所确定的货币需要量。宏观货币需求是从宏观经济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与经济发展、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货币需求量。研究微观货币需求量的出发点是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选择行为,研究宏观货币需求量的出发点则是整体经济运行。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微观货币需求量是宏观货币需求量的构成和基础,宏观货币需求量是微观货币需求量的总括。在对货币需求进行研究时,需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或称为货币必要量理论,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也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货币必要量的论述。按照马克思的论述,流通中必需的货币量是实现流通中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这一公式的文字表述为:“流通手段量决定于流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若以M表示货币需要量,Q表示待售商品数量,P表示商品平均价格,V表示平均货币流通速度,则有:

马克思的货币需要量公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关于金本位制下金属货币流通特点及规律的高度概括,对公式的理解要把握四个要点:

(1)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公式既表达了货币需要量的决定因素,即流通的商品量、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同时也表达了这三个因素与货币需要量之间的关系,即货币需要量与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进而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货币需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如果进行动态考察,这三个因素的变动对货币需要量的影响有多种组合。比如,在商品价格不变时,商品交易量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或者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货币需要量就会增加,在相反情况发生时则会减少。

(2)这个公式不是一个简单的恒等式,它明确了货币需要量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商品价格总额决定货币需要量,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的基本原理。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商品价格由其价值决定,价值源于社会必要劳动,因此商品价格是由在流通领域之外的生产过程决定的,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由于价格是先于流通过程确定的,商品价格总额是一个既定的量,进入流通以后就要求有与之价值相等的金币量去实现其价值,因此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条件下,流通手段量决定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公式的因果关系是右边决定左边,而不是相反。

(3)马克思货币必要量公式反映的是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4)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或小于货币的需要量,金属货币流通的自发调节机制使货币流通量与货币需要量自发达到均衡,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永远等于货币的客观需要量。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进一步分析了纸币流通条件下有关货币需求以及流通中货币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主要有两点:

(1)纸币是价值符号(可以兑换黄金的银行券),本身没有价值,只是在流通中代表金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因而“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Md代表同金币对应的纸币量;(M)代表流通所需的金属货币的数量,它可能是隐性的或象征性的。它体现了马克思理论逻辑与历史分析方法的统一。

(2)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不再存在货币流通量与货币需要量自动调节机制,纸币一旦进入流通,就不可能再退出流通。由于流通中可以吸收的金属货币量是客观决定的,所以流通中无论有多少纸币也只能代表客观所要求的金属货币量,流通中货币量的变动只会引起单位纸币代表的金属货币量的变动。因而就有公式:

在这个公式中,可以明显看出纸币供应量对于纸币币值从而对物价的影响。在金属货币需求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纸币供应量增加,则有币值下降和物价上升的变化。假设流通中需要10万镑黄金,如果投放面值为1镑的10万张纸币,那么1镑纸币可以代表1镑黄金;如投放20万张纸币,则1镑纸币只能代表半镑黄金,从而原来价格为1镑的商品(与1镑黄金等值),现在要用2镑纸币购买(仍与1镑黄金等值),即物价上涨一倍。也就是说,在金属货币量流通条件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由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的;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随货币流通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三、古典货币需求理论——传统货币数量论

古典经济学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了传统货币数量论,其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和数量关系的解释,是货币需求最基本的思想和理论渊源。

(一)现金交易数量论(费雪交易方程式)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1867~1947)在1911年出版的颇有影响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对古典货币数量论作了清晰的阐述。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如下:

MV=PT

其中,M代表货币数量;P代表价格水平;T代表以不变价格表示的商品交易总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周转率,也就是单位货币(1美元)每年用于购买经济中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

交易方程式表明,一定时期内以当年价格水平表示的商品交易价值总额应该恒等于购买这些商品的货币总量。费雪进一步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由制度因素决定,因而在短期内不变,可以视之为常数;T是由产出决定的,它总是与产出量保持固定的比例,在充分就业条件下,T也是大体稳定的。由于V和T都与货币数量的变动无关,因此只有P与M的关系最重要,两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P=MV/T

上式表明,货币数量M的任何变动,必然带来物价水平P正比例的相应变动;或者说价格水平的变动来自于货币数量的变动,此即货币数量论观点。

由式P=MV/T变形,可以得到相应的货币需求量表达式:

M=PT/V

从形式上看,交易方程式与马克思的货币需要量公式没有大的区别。但两者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费雪特别强调货币数量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而马克思则强调商品价格对货币数量的决定作用。

(二)现金余额数量论(剑桥方程式)

该理论由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属于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英国剑桥学派创始人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1923年出版的《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现金余额数量论。他认为,人们用通货形态保存财富以备购买的数额是一定的;如果流通中货币数量增加,必将引起物价上涨: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全国居民用通货保持的实物价值与货币数量的比例。他把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而把与保持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称为“现金余额”,因此马歇尔的观点被称为现金余额数量论。

马歇尔的观点又由他的学生、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庇古加以系统化并用方程式表达出来,即剑桥方程式:

M=KPY 或 P=M/KY

式中:M为货币需求量;也就是所谓的现金余额;P为一般物价水平;Y代表实际收入;PY为名义收入;K为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占财富或总收入的比例。其理论含义是指人们的货币需求总是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保持一定的比率关系,以名义收入乘以这一比率就可以求出货币需要量。剑桥方程式的贡献在于把货币看做是一种资产,是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资产形式,它指出货币资产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率,取决于持有货币资产的机会成本和人们对各种资产收益的预期。它开始重视研究分析人们为什么持有货币资产,从而开创了从微观经济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的先河,这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贡献。剑桥学派分析货币需求的方法成为了西方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但他们对人们的持币动机和行为没有做深入研究,只是简单地假设货币需求同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保持一定的比率,并且指出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所保持的货币量与收入水平保持固定或稳定的关系。

剑桥方程式也与费雪的方程式一样重点分析了M与P的关系,由于剑桥学派的分析仍然是在充分就业的假设下进行的,即Y在短期内不变,如果K也不变,那么P和M的关系最重要。由于剑桥学派假设整个经济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会随时自动趋于均衡,因此当货币供求失衡时,就要求P与货币供给发生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动,以恢复货币供求的均衡。可见,由剑桥方程式同样得出了传统货币数量论的结论。

(三)两个方程式的比较

其次,两个方程式有显著的差异。主要有四点:①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把货币看做交易手段,通过货币完成商品交易的支出流量和货币流通速度计算货币的交易手段需要量。剑桥方程式认为货币是资产,是人们保有财富的一种形式,通过人们持有货币占收入或财富的比例来考察货币需求。②对货币需求分析的视角不同。费雪方程式重视影响交易的金融制度和支付习惯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剑桥方程式重视人的意识及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能力对货币需求的影响。③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两个方程式虽然揭示的都是货币数量的变化是引起价格变化的根本原因这一基本原理,但同时也说明了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费雪强调交易次数、交易数量和价格水平是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而剑桥方程式则强调微观经济主体对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和效用的利弊权衡决定货币的需求。④剑桥方程式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货币需求,认为货币供给增加会使价格水平提高,而价格水平提高又会使名义货币需求提高,货币供求在新的价格水平下实现均衡,然而真实货币需求并没有变。费雪方程式没有对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所起的作用做明显的区分。

四、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其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36年出版的著名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放弃了古典学派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常量的观点,提出了一种强调利率重要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他认为,货币需求是人们特定时期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由于存在流动性偏好的心理倾向。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强的货币的欲望。因为与其他资产相比,货币具有最充分的流动性和灵活性,货币需求的实质就是流动性偏好 。

专栏7-1

重要人物介绍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33~1946)是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术、思想和政治舞台的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也是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应付内外危机、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政策和思想传统的根本转换的枢纽型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起了一场导致经济学研究范式和研究领域根本转变的革命(即著名的“凯恩斯革命”);在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战后初期,凯恩斯参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等机构(它们构

成了所谓的“华盛顿体系”)的组建工作,是当今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98年的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在150名经济学家的投票中,凯恩斯被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排名第二)。凯恩斯的著作甚丰,主要有《印度的通货和财政》(1913)、《和平的经济后果》(1919)、《货币改革论》(1923)、《货币论》(1930)、《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简称《通论》,1936)。

(一)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三个方面。

(1)交易动机,即人们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又可分为个人收入的动机和企业营业的动机。其强度大小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和收入间隔的正常长度,即“主要取决于收入的数量和收入到支出的时间间隔的一般长度”。基于交易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被称为货币的交易需求。货币的交易需求取决于收入的多少,是收入的递增函数。

(2)谨慎动机,即人们为应付不测之需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人们在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未曾意料到的、不确定的支出和购物需求,因此需保持一定量的货币以应付这种不确定性和购买需求。对个人来说,如应付失业、患病等意外支出的需要,对企业而言如原材料突然涨价等意外支出的需要。这类为应付不测之需的需求称为货币的预防性需求。凯恩斯认为,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仍然主要取决于收入的数量,为收入的递增函数。

(3)投机动机,即人们为选择有利的机会进行债券投机活动从中获利的愿望或动机。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持有货币则可以随时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进行债券投机活动而获利。出于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根据凯恩斯的分析,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二)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模型

凯恩斯认为交易动机货币需求与预防动机货币需求是收入的正函数,收入越多,这两个动机货币需求会越多;反之则越少。而投机动机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利率水平越低,为投机债券而持有货币的数量就会越多,利率水平越高,则为投机债券而持有货币的数量就会越少。并以此建立了货币需求函数式: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是关于投机动机的分析,凯恩斯把为了投机而储藏财富的资产分为两类:货币或债券,而且人们要么全部持有货币,要么全部持有债券,人们对货币和债券资产选择的抉择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当前利率水平,二是人们心目中正常的利率水平,三是人们对未来利率水平变动趋势的预期。如果人们认为当前的利率水平处于最低的水平,今后利率水平会不断上升,那么当前的债券价格就处于最高的水平,今后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逐渐下降,因此现在要全部卖出债券,持有货币,这时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最多;如果人们认为当前的利率水平处于最高的水平,今后的利率水平会不断下降,那么当前的债券的价格就处于最低的水平,今后会随着利率的下降而上升,所以现在要用持有的全部货币买进债券,这时投机动机货币需求最少。总之,投机动机货币需求同利率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债券的收入包括名义收入和差价收入。在债券的名义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决定人们资产选择决策的是债券差价收入的大小,而差价收入与利率的变动直接相关)。

综合表现三种动机货币需求的公式为:

该公式被称为流动性偏好函数,该函数表明实际货币需求是i和Y的函数,与利率成反比,与收入成正比。凯恩斯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也可以用函数表示:

利率上升,f(i,Y)下降,从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反之则减缓,说明利率与货币流通速度相关性大,利率剧烈波动,货币流通速度也会出现较大波动。也就是说,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因此凯恩斯认为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常量,所以对货币数量变动影响价格同比例变动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

专栏7-2

货币需求七动机说

新剑桥学派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仅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种动机不能说明全部现实状况,应该予以扩展。英国经济学家西德尼·温特劳布(Sidney Weintraub)提出了货币需求七动机说,认为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需求的动机可以扩展为七个。

(1)产出流量动机:当企业决定增加产量或扩大经营规模时,需要有更多的货币。

(2)货币—工资动机:由货币—工资增长所连带造成的货币需求的增加,如通货膨胀,是一种经常性现象,所以货币量增加后,往往会带动工资增长,企业货币需求加大。

(3)金融流量动机:指人们为购买高档耐用消费品而储存货币的动机。

(4)预防和投机动机:个人手中保留超出交易需要的货币,一方面可备不测之需;另一方面可等待有利时机进行投资。

(5)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债务人为维护自己的信誉和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必须按规定的条件还本付息,这就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

(6)弥补通货膨胀损失动机:在通货膨胀中,因货币贬值,个人要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企业要维持再生产,都需要持有更多的货币。

(7)政府需求扩张动机:当政府有意识地采取赤字财政政策时,政府需求货币动机十分明显。

温特劳布认为,由于某些货币需求的目的、用途、特点基本相同或相近,并且其决定因素和影响面也大致相同,可以简要地将上述七个动机归纳为三类:一是商业动机,包括产出流量动机、货币—工资动机和金融流量动机,这类动机与人们的收入紧密相关;二是投机性动机,包括预防和投机动机、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弥补通货膨胀损失动机,这类动机与人们对未来的经济金融预期有关;三是公共权力动机,即由政府的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扩张性货币需求动机,这种动机产生的后果或是冲击物价,或是冲击实际利率。

五、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凯恩斯后继者们认为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存在缺陷需要修正、补充,他们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补充、修正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美国经济学家伯纳德·鲍莫尔(Bernard Baumohl)运用管理学最佳存货控制技术深入研究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发现交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同样相当敏感,而不像凯恩斯所认为的那样只是收入的函数。他认为任何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都以收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货币收入取得和支用之间的时差内,没有必要让所有用于交易的货币都以现金形式存在。由于现金不会给持有者带来收益,所以应将暂时不用的现金转化为生息资产的形式,待需要时再变现,只要利息收入超过证券交易的手续费就有利可图。利率越高,收益越大,生息资产的吸引力也越强,人们就会把现金持有额压到最低限度。但若利率低,利息收入不够变现的手续费,那么人们将愿持有全部的现金。因此,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利率不但有关,而且关系极大,凯恩斯贬低利率对现金交易需求的影响是不符合实际的。鲍莫尔为此还提出了“平方根定律”公式,用于计算最佳的现金持有额:

式中:Y为月初取得收入,如工资;b为证券买卖佣金;r为月利率。公式表明当收入Y或交易成本b增加时,M将增加;而当利率r上升时,M则下降。该式表明,交易性货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利率变动的影响。

鲍莫尔模型的结论:①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正比函数,弹性为0.5;②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反比函数,弹性为-0.5。

二是一些经济学家发现凯恩斯投机动机货币需求理论也有漏洞。他们发现,影响投机动机货币需求的因素不仅有利率,还有风险因素,人们并不是要么只持有货币,要么只持有债券,一般的人是既持有货币同时又持有债券,其持有两种资产的比例取决于收益正效用与风险负效用的均衡点。当某人的资产构成中只有货币而没有债券时,为了获取收益,他会把一部分货币换成债券,随着债券比例的增加,收益的正效用呈递减趋势,而风险的负效用呈递增趋势,当新增加的债券的收入正效用与风险的负效用之和为零时,人们就会停止将货币转换成债券,这时就实现了使总效用最大时的资产组合,这也就是在一定利率水平下的收益正效用与风险负效用的均衡点。当利率变动时会破坏原有的均衡点,人们就会重新调整资产组合,从而使投机性货币需求量发生变化,这就是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

六、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是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货币主义学派是与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学派直接对立的西方经济学派。其中,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占有重要的地位 。

专栏7-3

米尔顿·弗里德曼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美国经济学家,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由瑞典诺贝尔奖金协会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其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弗里德曼是《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的作者,在1962年出版,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他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的干预。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根据之一,并且对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

弗里德曼一方面继承了凯恩斯视货币为一种资产的观念,利用它把传统的货币数量说改为货币需求函数;另一方面基本上肯定了传统货币数量说的长期结论,即货币量的变化反映于物价变动上。货币量变化从长期而论只能影响总体经济中货币部门的名义量,如物价、名义利率、名义所得等,但不能影响实质部门的真实的量,如就业量、实际所得或产量、实际利率、生产率等。1956年,弗里德曼发表了他的著作《货币数量学说——新解说》(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A Restatement)标志着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诞生。弗里德曼对货币需求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提出了和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说不同的观点,即货币数量说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的理论,而首先是货币需求的理论,是明确货币需求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物价水平或名义收入是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函数相互反映的结果。

弗里德曼没有着重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而是深入地对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经济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他从消费者选择理论出发,把货币看做是一种商品,认为货币需求由三个因素决定:收入、机会成本和效用,并建立了货币需求的函数模型:

以上影响货币需求变动的三类因素具体含义如下:

1.收入或财富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弗里德曼将个人的财富总额视为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他这里所指的财富是从最广泛和最普遍意义上来说的财富。因此,财富总额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包括一切先天的和后天的才能与技术,其大小与受教育的程度紧密相关。非人力财富是指物质性财富,如房屋、生产资料、耐用消费品等各种财产。一般来说,个人所持有的货币量,不会超过其财富总额。弗里德曼认为财富可以用收入来表示,但不能用即期收入代表财富,因为即期收入受经济周期不规则波动的影响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因此,弗里德曼使用了“恒久收入”概念。恒久收入是一个人在相当长时间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观察到的过去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数(用y表示),恒久收入与货币需求成正比,是影响货币需求的最主要的变量。w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重,非人力财富具有较高的替代性,而人力财富的市场则是不完全的,人力财富转化为非人力财富存在市场障碍,尤其在经济不景气时,更难将人力财富转变为收入。因此,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人力财富的滞销(失业),人们出于谨慎动机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所以,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与货币的需求成正比。从另一角度看,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与货币需求成反比。

2.持币的机会成本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3.效用(个人对财富持有形式的偏好)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对于经济主体来说,持有货币既可便于日常交易,又可以应付不时之需,还可以抓住获利的机会,这就是货币所提供的效用。这些效用虽然无法直接测量,但是它们是确实存在的。人们对货币流动性效用大小的评价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有的是客观的,如社会的富裕程度、取得信贷的难易程度、社会支付体系的状况等,如果社会支付体系发达,人们普遍使用支票、信用卡结算,货币的效用就会下降;有的是主观的,如人们的嗜好、兴趣、社会风尚、民族习惯等,而这些因素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弗里德曼将这些因素称为综合变量(u)。就个人对财富的持有形式的偏好来说,一般视其为不变的,但它们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时,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战争时期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的比例会增大;严重通货膨胀时期,人们可能更乐意保持实物资产。所以,这种偏好的变动也会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弗里德曼将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归结为六种:财富总额、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债券的预期收益、股票的预期收益、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和财富持有者对各种财富持有形式的偏好。

此外,弗里德曼非常重视实际货币需求,认为人们关心的是实际货币需求而不是名义货币需求,他将名义货币需求剔除了价格因素后的实际货币需求作为货币需求函数的因变量。弗里德曼认为,“我们所谈的货币需求,必须是对支配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余额的需求,而不是对名义余额的需求”。上式所表示的是真实货币需求,式中M为个人财富持有者手中保存的货币量(名义货币量);P为一般物价水平;M/P为个人财富持有者手中的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实际货币需求量)。

明确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弗里德曼论证并强调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其目的在于阐明他的政策主张,即说明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不在货币需求方面,而是来自货币供给方面。也就是说,要保持货币均衡就必须保证货币供给的稳定,中央银行应采取稳定的货币政策,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因此而产生。因此,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论述成为货币学派理论及政策的立论基础和分析依据。

第二节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供给理论是货币理论中比较新的发展方向之一,是货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供应理论主要是研究货币供应量由哪些因素决定及如何决定的理论。在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流通时代,流通中货币数量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货币供给是一个外生变量,不是由经济过程内客观因素所决定的,货币的供应受制于贵金属矿藏的有无、多少和开采条件等经济过程以外的因素,而且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存在自动调节机制,不论供给多少,流通中金属货币的数量始终与货币需求量一致,所以当时经济学家在研究货币理论问题时,只重视货币需求研究,忽视货币供应研究。到了信用货币时代,人们发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并没有绝对的控制能力,一个国家货币供给量的形成,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决策,而且受到商业银行部门和非银行部门行为的影响。实际上,货币供给量的决定过程比任何其他经济变量,包括货币需求的决定过程都要复杂得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6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开始重视货币供给理论的研究,并建立了许多货币供给决定模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货币供给决定理论,从而使它与货币需求理论一样,成为了当代货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货币供给的数量界定

货币供给是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投放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量通常是指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或者说是流通中的货币量,也就是指被财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持有的货币量。在现代信用社会,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就是银行系统对社会公众的负债。研究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首先要研究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量包括哪些内容,就是界定货币供给的数量范围。在本书第一章分析货币本质,就是讨论货币本质的规定性,也就是讨论什么是货币的问题;而货币供给的数量界定就是讨论货币量的规定性问题,也就是讨论货币是什么的问题,即讨论货币包括哪些内容。货币量的规定性是由货币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对货币本质及职能的不同认识,会直接影响对货币所包括内容的界定。根据对货币本质的不同认识,经济学家对货币所包括的内容有以下不同的认识:

(一)狭义货币量

所谓狭义货币,通常是由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即流通中的纸币和铸币)和银行的活期存款所构成的。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货币的主要职能就是交易媒介职能,认为货币最本质的特性就在于货币能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因此,凡能发挥商品交换媒介作用的金融资产就是货币,而不能充当交易媒介的金融资产就不是货币。持这种观点的西方经济学家主要有穆勒、马歇尔等古典经济学家。在现代经济中,能作为交易媒介的首先是现金通货,还有能使用支票的银行活期存款,因为在商品交易中使用支票,就能直接购买商品或支付费用,支票成为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能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属于货币的范围,在中国包括支票类和信用卡类的活期存款。这里应注意,不能使用支票的存折类的活期存款不能用来直接购买和支付,因而不属于狭义货币的范围,这样狭义货币量就是指通货加上可以使用支票的银行活期存款。

(二)广义货币量

广义货币范围是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货币是一种资产,它的主要职能是“价值贮藏”,是“购买力的暂栖所”。因此,他们认为货币应包括具有储存价值功能的各种资产。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

(1)有的经济学家认为,除了既能充当交易媒介同时也具有储存价值功能的现金通货及银行活期存款是货币以外,具有储存价值功能的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也是货币的组成部分。

(2)有经济学家认为,除了银行资产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的存款也可以视为货币的组成部分。

(3)还有经济学家认为,除了金融机构的资产以外,一些非金融机构发行的流动性强的短期金融资产,比如政府发行的国库券、企业发行的短期债券及商业票据等,也应列入货币范围。这些资产既是储存价值的具体形式,又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货币性,它们在金融市场上兑换成现金通货的机会很多,与前面所认识的狭义货币只是在流动程度上有差别,而本质上没有差别,所以也应把它们列入货币范围。

各种广义货币定义的提出,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货币与其他流动资产的关系,但货币的主要职能毕竟还是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只是货币的次要职能。由于其他金融资产必须转变为现金通货和活期存款以后,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严格地说作为交换媒介的现金通货和活期存款,与其他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挥货币职能的金融资产之间是有重大差别的,西方学者大部分倾向于以现金通货和活期存款为货币的基本界限,而把其他金融资产称做“准货币”、“亚货币”以示区别。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

(一)概念及划分的标准

所谓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指把流通中的货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相关排列,划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各层次内容的一种技术方法。货币层次的划分原则上是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来划分的。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的前提下,及时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二)衡量金融资产流动性大小的标准

衡量金融资产流动性大小的标准有三个:

一是金融资产转化为现实购买能力时受损失的大小,不受损失是指规避各种风险,本息双保的能力。金融资产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时遭受损失的原因是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等),在金融资产通过交易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时,各种风险都可能转化为现实的交易损失,金融资产在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的条件下能及时变现,则说明其变现能力强,流动性强,反之则弱。

二是金融资产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及时性,主要是指转化速度的快慢。不需要转化就能直接用于购买和支付的金融资产转化速度为0,流动性最强,需要转化的金融资产流动性相对较差,但转化速度也会有差别,从而流动性也会有差别。金融资产的转化速度快慢取决于发行者的信誉、收益的预期、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制度政策因素等。一般来说,某一金融资产的转化速度是相对确定的,如果人为提高、变动金融资产的转化速度则会影响转化效率,如要将没有到期的定期存款提前变现,就会造成利息损失,转化效率下降。

三是形成现实购买力,是金融资产转化的终点。金融资产不仅转化为现金,可以用来进行直接购买和直接支付,而且转化为活期存款等,也可以进行直接购买商品和支付费用,这些资产的共同特点就是代表了直接的购买力,所以金融资产只要转化成为直接的购买力,就应看做完成了流动性转化,而不应只看是否转化为现金。以此为终点,计算转化的损失和速度、评价流动性的大小。

(三)货币层次划分的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将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划分为第一层次、最基本层次,然后使货币范围逐步向流动性较强、次强的金融资产扩展,从而形成货币结构的不同层次。

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民众的生活习惯不同,金融体制、信用制度的特点也不同,甚至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不同国家的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有区别的,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货币层次划分也往往会随情况变化而调整。其基本模式是:

M1=现金(C)+活期存款(Dd

M2=M1+储蓄存款(Ds)+定期存款(Dt

M3=M2+其他所有存款(Dn

M4=M3+除存款外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L)

美联储公布的货币层次统计口径是:

M1=流通中通货+所有存款机构的支票性存款

M2=M1+所有存款机构的小额(10万美元以下)定期存款+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存款+隔夜回购协议

M3=M2+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定期回购协议

M4=M3+其他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如美国储蓄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短期政府债券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层次划分统计口径是:

M0=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和铸币

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其他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这里指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地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我国开始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划分货币层次,从1985年首次公布货币层次划分的统计口径起,我国根据社会经济生活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已多次调整了货币层次划分的统计口径,如1985年货币层次划分的统计口径是: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集体存款+机关团体存款

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建存款

M3=M2+财政金库存款+汇兑在途资金+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2000年我国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层次划分统计口径是: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四)划分货币层次的意义

将金融资产流动性作为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程度不同,其流通周转次数就不同,由此形成的货币购买力及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也就不同。按流动性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有助于金融管理当局掌握不同层次货币的运行态势,按不同层次货币对经济的不同影响,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并确定调控的重点。

三、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在二级银行制度下,货币供给是通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级货币创造机制来完成的。二级银行制度即由中央银行和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共同组成的国家银行体系。在这种体制下,中央银行是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一般不与个人、企业、单位发生信用关系,只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政府发生信用关系,是银行货币的供应者。商业银行与个人、企业、单位直接发生信用关系,是公众货币的直接供应者,在二级银行制度下,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货币供应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一)商业银行与货币供给

在二级银行制度下,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活动是货币供给形成机制中的重要层次,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重要特征在于:只有商业银行才能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因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其业务经营活动(吸收活期存款及发放贷款等)进行多倍存款扩张,并形成存款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原理和过程如下:

1.有关存款货币创造的两对基本概念

要理解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原理,首先要理解以下两对概念:

(1)存款准备金与存款准备率。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存款人随时提现的需要,而储备的流动资产。存款准备率是商业银行保留的准备金占活期存款的比率。

商业银行主要的业务活动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银行吸收存款后,一部分用于发放贷款,一部分要以准备金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备存款人提现的需要。在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条件下,各国中央银行一般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保留的最低数额的准备金,即法定准备金。这部分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不能动用的,要全额上缴中央银行形成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因而商业银行必须在此基础上保留更多的准备金,才能满足客户提现的需要和增发贷款的需要。商业银行实有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叫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主要由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两部分组成。法定准备金占活期存款的比率叫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准备金占活期存款的比率叫超额存款准备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用公式表示为:

Rd=D·rd

式中:Rd为法定准备金;D为活期存款总额;rd为法定存款准备率。

超额准备金用公式表示为:

E=R-D·rd

式中:E为超额准备金;R为实有准备金;D·rd为法定准备金。

(2)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进行存款创造的基础,在不考虑中央银行提供信用的情况下(这里只是存而不论),商业银行只有吸收客户的现金存款才能使超额准备金增加,所以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存款,就称为原始存款,或者更准确地说,原始存款就是能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存款。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是由运用超额准备金发放贷款开始的,在现代转账结算制度下,客户在以支票的形式取得银行贷款以后,一般并不立即提取现金,而是转入其开户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这样,商业银行一方面增加了贷款,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活期存款,这种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而创造的存款,就称为派生存款,它是在原始存款基础上形成的。在信用制度发达的条件下,大部分存款实际上都是派生存款。

2.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人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商业银行是如何在其业务经营过程中创造出派生存款的。

为了便于阐述先作几个假设:①每家商业银行对吸收的存款按10%的法定存款准备率提取法定准备金以后,余额全部用来发放贷款。而不留超额准备金。②银行的客户将其全部货币收入都存入银行而不持有现金。③银行客户将其全部货币收入都存入活期存款账户,而不增加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假设A企业将10000美元现金存入第一家银行,该行按照法定准备率10%提取1000美元法定准备金之后,将其余9000美元全部贷给B企业,B企业用这笔贷款以支票的形式向C企业支付货款。C企业将支票交给自己的开户银行(第二家银行)代收这笔货款,并存入第二家银行,第二家银行存款增加了9000美元,在提取10%即900美元准备金后,又可以将其余的8100美元贷给D企业,D企业又用贷款向E企业支付货款,E企业又将货款存入第三家银行,第三家银行提取准备金后又可发放贷款,如此循环下去,直至存款在扣除法定准备金后的余额递减至0而无法再继续循环为止。可以得到结果如表7-1所示:

表7-1 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单位:美元

这一过程可以用几何级数来表示:

D=10000+9000+8100+…+0

 =10000[1+(1+10%)+(1+10%)2+(1+10%)3+…+(1+10%)n

通过级数求和可得下式:

10%就是法定存款准备率rd,这样可得以下公式:

用文字可表述为:

派生存款=D-P=100000-10000=90000

3.影响存款派生倍数的其他因素

影响存款派生倍数的因素只有法定存款准备率,但是实际经济生活中存款派生倍数还要受以下三个因素的限制:

(1)现金漏损。客户在取得贷款以后,往往不会将其全部转为存款,而要提取一部分现金,这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退出银行的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这种现象称做现金漏损。当出现现金漏损时,银行系统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所以存款派生倍数也必然缩小,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下降。

(2)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银行并不会把上缴法定存款准备金后的余额全部都用来发放贷款,而是要保留一部分超额准备金以满足客户提现及增发贷款之需,这部分超额准备金也会退出商业银行存款创造过程,使存款派生倍数缩小。银行超过法定要求持有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率,即:

(4)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因素的影响,存款派生倍数可以修正为:

4.存款的多倍收缩过程

存款的扩张是倍数扩张,相反存款的收缩也是倍数收缩。例如,A企业向第一家银行提取现金10000美元,意味着银行原始存款减少10000美元,相应法定准备金应减少1000美元,由于该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为0,所以必须收回9000美元贷款,以满足客户提现的需要,这样第一家银行的资产负债会发生如下变化:

资产             负债

准备金   -1000    A企业活期存款   -10000

贷款    -9000

第一家银行收回的9000美元贷款是从B企业收回的,B企业在第二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减少9000美元,第二家银行除了减少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存款900美元之外,还要收回8100美元的贷款,第二家银行的资产负债会发生如下变化:

资产             负债

准备金   -900    B企业活期存款   -9000

贷款    -8100

这个过程将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整个银行系统的活期存款总额减少10000美元为止。

收缩存款总额=减少原始存款×存款派生倍数

可见存款的倍数收缩过程与存款的倍数扩张过程是相对称的,其原理是一样的。

5.商业银行存款派生与中央银行信用的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知,通过商业银行存款派生过程投放到流通中的存款货币数量首先取决于商业银行所能获得的原始存款数量,其次取决于由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比例等因素决定的原始存款派生倍数。前面在介绍商业银行存款创造原理时,曾假定商业银行原始存款(能增加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存款)的增加仅来自于吸收现金存款。实际上,吸收现金存款不可能成为商业银行增加原始存款的主要来源,因为从全社会和整个银行体系来看,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量是基本稳定的,每天商业银行既能吸收客户的现金存款,又同时要满足客户提取现金的需要,一进一出从较长时间来看出入不大。商业银行扩大超额准备金的主要来源实际是中央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商业银行所能获得的中央银行提供的信用的数量和最终通过派生机制创造的存款货币数量是“源”与“流”的关系。“源”是中央银行提供的“银行货币”,“流”是商业银行提供的“公众货币”,“公众货币”是在“银行货币”的基础上经过倍数扩张后形成的。

这就涉及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另一个层次: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二)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是现金的发行者与管理者,又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所以商业银行所能获得的原始存款的数量归根到底都是由中央银行提供的。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货币是一种特殊的货币,被称为银行货币,也称基础货币。

1.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货币基数,它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组成。流通中的现金是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准备金存款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所以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负债的总额。之所以称之为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是因为它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和存款倍数扩张的源泉,经商业银行运用以后能够产生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给量。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提供的,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提供基础货币的途径如下:①再贷款、再贴现;②向财政借款或透支;③开展公开市场业务,购买外汇、黄金和国债等。以上资产业务的开展,都会使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资产金额与中央银行的两项货币性负债——现金发行和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等额增加。例如,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或者进行票据再贴现,资金的划拨是通过转账方式进行的,资金划拨给商业银行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增加,同时负债方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余额等额增加;如果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和贴现部分是以现金方式支付的,则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增加,同时负债方流通中现金和准备金存款余额之和等额增加。再如,中央银行向财政贷款透支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财政借款余额增加,同时负债方财政存款增加,这时两项货币性负债并未增加,当财政发生预算支出的情况下,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而企业、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增加。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向财政提供信用最终会增加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收购外汇、黄金、国债,无论是向个人、企业还是商业银行购买,其结果都会导致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或流通中的现金增加,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则表现为持有政府债券和黄金、外汇储备的增加。总之,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中央银行的两项货币性负债——现金发行和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的等额增加(见表7-2)。

表7-2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简表

所以,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提供的,从中央银行负债来看,基础货币就是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之和,即:

B=C+R

式中:B为基础货币;C为流通中现金;R为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就是,中央银行扩大资产业务并不是以负债业务的增加为前提的,中央银行并不像商业银行一样必须先吸收存款,有了增加的资金来源以后才能发放贷款,而是先扩大资产的规模,再形成等额的负债。其原因就是中央银行有发行货币的特权,而且这种创造货币的能力从技术上来说是无限的,但是要受稳定币值货币政策目标的制约。

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以后,还要通过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过程才能成为货币供给量,这个过程是一个倍数放大过程,因此在二级银行制度下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为:

M=B·K

2.货币乘数

式中:E为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rd为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t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D为商业银行活期存款;Dt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

将(4)式代入(3)式有:

将(5)式分子分母同除以D(活期存款)得:

如果将货币的定义扩大为广义货币供给量M2,则广义货币乘数K2决定模型的推导过程如下:

3.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分析

(1)法定存款准备率。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变动与货币乘数负相关,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货币乘数变小;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货币乘数变大。

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变动直接由中央银行决定,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而调整其比率,从而达到鼓励或限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以达到控制全国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2)超额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的变动与货币乘数负相关。超额准备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它的变动直接由商业银行决定。影响超额准备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是保有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超额准备是银行的非营利性资产,市场利率高,银行放款或投资有利,势必减少超额准备;反之,市场利率低,保有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也随之降低,超额准备增加。所以,超额准备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变动。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商业银行在准备金不足时,可以拿贴现客户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低说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的成本低,势必鼓励商业银行扩充银行信用,减少超额准备;反之,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将使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提高,从而减少向中央银行的资金融通,并相应保有较多的超额准备。

3)社会公众对现金或定期存款的偏好程度。当社会公众偏好现金时,银行为防备大量存款提现,势必保留较多的超额准备;若社会公众对定期存款的偏好增加,银行准备将超额准备降低。

4)社会资金需求愿望。在经济增长较快时,社会资金需求愿望强烈,会使超额准备率降低;反之,会使超额准备率升高。此外,商业银行的经营态度、市场的完善状况等,都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使超额准备率降低或升高。

(3)现金漏损率。现金漏损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当rd+rt·t+e≥1时例外)。影响现金漏损率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公众的收入水平与消费倾向。一般来说,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也增加,所以社会公众保有现金的绝对额也会增加。当然,也不排除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资金持有量减少的现象。

2)社会公众的流动偏好。由于现金是一种流动性最强、最便利的金融资产,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公众的流动偏好越强,保有的现金越多,现金漏损率也随之升高。

3)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有两种:一种是收益损失;另一种是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购买力损失。前一种情况与银行存款利率和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有关。若银行存款利率和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都高,保有现金的收益损失就大,机会成本增加。此时,社会公众将可能降低保有的现金比率,转而保有存款或各种有价证券。后一种情况与国内币值是否稳定有关。在通货膨胀期间,社会公众会减少对存款货币的需求,而更多保有现金,以便尽快从事交易,减少损失。因此,社会公众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也会影响保有现金比率的高低。

4)其他因素。其他因素主要包括货币结算制度、银行制度的发达程度和服务水平、社会支付习惯、现金管理制度以及其他一些自然随机因素。

(4)定期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比率与狭义货币乘数负相关,与广义货币乘数正相关。定期存款比率主要与社会公众的行为有关。影响该比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期存款利率。如果提高定期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可能会增加,从而使定期存款的比例提高;反之,降低定期存款利率,定期存款可能会减少,从而使定期存款比率下降。

2)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其他金融资产(股票、债券等)的收益率相当于保有定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如果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提高,社会公众可能会减少定期存款额,从而使定期存款比率趋于下降,反之就会使定期存款比率上升。此外,定期存款比率的高低与社会公众的收入变动、偏好等也有关。

用以上公式计算的货币乘数,只是基础货币的最大的理论扩张倍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乘数要受到贷款需求和商业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而比理论货币乘数小。例如,在经济停滞和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即使银行愿意多贷款,企业可能因为对投资前景悲观而不愿意贷款;再如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即使企业贷款需求高涨,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紧缩政策的指导下,可能因为担心贷款风险加大而不愿意多发放贷款。这都会使货币乘数不能有效展开,从而使可能的派生规模并不一定能够全部实现。

四、西方货币供给理论发展脉络

(一)19世纪信用创造论和“金块论争”、“通货论争”为西方现代货币供给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关于银行的基本职能,早期货币理论有两种朴素对立的学说:一是信用媒介论,二是信用创造论。信用媒介论产生于18世纪,盛行于19世纪前半期,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典学派的亚当·斯密、李嘉图和约翰·穆勒等人。这是一种朴素的银行信用理论,它所概括的是金币流通条件下银行的功能。该理论认为,银行的基本职能是在接受存款的基础上发放贷款,是信用供求的媒介。信用创造论的先驱者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劳(1671~1729年),而完成这一学说的是两位金融理论家和银行家:英国的麦克鲁德(1821~1902年)和德国的哈恩(1889~?年)。该理论认为银行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信用,银行是信用的制造厂,而不是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媒介。麦克鲁德在《信用的理论》(1872年出版)中对此作了深入阐述。该理论的基本命题——现代银行可以通过创造货币提供信用,是现代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石。

19世纪英国发生了著名的“金块论争”与“通货论争”,经济学家们发表了许多有关货币供给方面的见解,这也是现代货币供给理论的思想先河。19世纪初期的“金块论争”是关于纸币发行是否与黄金脱钩的争论,19世纪中期的“通货论争”是关于货币内容、银行券发行制度、银行券发行数量与经济波动、物价波动的关系以及货币调控等广泛内容的争论,为现代货币供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

(二)现代货币供给理论的形成

1.“原始存款”、“派生存款”概念的提出意味着现代货币供给理论雏形的形成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菲力普斯(C.A.Philips)出版了《银行信用》一书,最先使用了“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概念。他注意到了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区别,也就把握了货币供给理论的核心问题,这代表着现代货币供给理论雏形的形成。

2.货币供给方程式的研究推动了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

1939年,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kergen)发表了《1919~1932,美国经济循环》一文,提出了一个货币供给方程式,指出了决定货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并论证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具有最大的支配力。从此,货币供给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而使西方货币理论的研究呈现出货币供需两侧并重的局面。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米德(J.E.Meade)发表了《货币数量与银行体系》一文,首次使用货币供给方程对整个银行制度与货币供给量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这标志着完整的货币供给理论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货币定义讨论的深入,货币供给理论转入了以货币供给方程式为理论模型的研究,许多经济学家借助数量分析方法,演绎和论证货币供给函数,对决定货币供给量的诸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阐明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在这方面的研究中,货币主义和凯恩斯学派都卓有成就。货币主义学者以弗里德曼、施瓦兹、卡甘、伯伦纳、梅尔泽等人的成果最为突出,提出了货币供给的外生模型。以托宾为首的后凯恩斯学派则阐述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不可控性,提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模型,创造了“货币供给新理论”。

(三)货币供给决定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分析是西方各学派理论发展的思想主线

货币供给决定的外生性和内生性分析,是西方各学派货币供给理论发展的思想主线,体现了各学派理论的主要思想,是形成各学派政策主张的理论基础。所谓货币供给外生性(Exogenous)是指货币供给是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外生变量,是由中央银行独立自主地决定的。所谓货币供给内生性(Endogenous),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是由经济运行本身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并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行为,而是一种被动的适应性行为。

1.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各学派货币供给决定的主要思想

19世纪初,以大卫·李嘉图为首的“金块论者”是早期货币供给外生论的代表。在其后的“通货论争”中,以奥维尔斯顿、英国首相皮尔为首的通货学派获得了胜利,他们主张“银行券的发行决定于黄金数量”,也就是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1844年开始在英国实行的《皮尔条例》,使外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为多数人所接受。

内生性货币供给的思想可追溯至早期的货币名目主义者詹姆斯·斯图亚特。他在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一国经济活动水平使货币供给量与之相适应。这一原理后来被亚当·斯密加以继续,又被银行学派,如图尔、威尔逊、富拉顿等加以发展。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各学派关于M与P的关系的争论,实际上隐含了对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不同判断。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强调M对P的决定、制约作用,隐含了对货币供给外生性的判断。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部分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强调P对M的决定、制约作用,则隐含了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判断。

2.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供给决定的主要思想

由于信用货币没有内在价值,不再有货币流通的自动调节机制,其供给数量是由银行系统通过信用活动投入的,货币供给量能否由中央银行控制成为各学派争论的重点。

(1)凯恩斯的思想。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由货币当局控制的外生变量。在货币本质问题上,凯恩斯是一个名目主义者。他认为,货币之所以能被流通所接受,完全凭借国家的权威,依靠国家的法令强制流通。因此,货币是国家的创造物。

凯恩斯明确指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着经济运行,但自身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凯恩斯提出货币供给外生性的理论是为他的经济政策主张服务的。

(2)现代货币主义的思想。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建立了科学的货币供给理论,他们也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他们通过创立货币供给模型阐明了决定货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影响货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证明货币供给是一个外生变量(弗里德曼、施瓦兹、卡甘、乔顿、伯伦纳、梅尔泽的货币供给模型及其理论都阐述了这一思想)。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货币学派的一般性结论,其政策含义是:货币供给是政策的产物,货币数量可以由中央银行按“简单规则”来控制,从对实质经济过程的影响来说,货币最重要。

(3)后凯恩斯学派的思想。凯恩斯主义的继承者——新剑桥学派认为对货币供应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取决于经济的盛衰和人们的预期。新剑桥学派虽然赞成凯恩斯关于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应的观点,但又认为中央银行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新剑桥学派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但实质上也包含了这种观点,只是论述不够系统。

新古典综合派也是凯恩斯学派的分支,他们明确提出了“内生货币供应论”,他们认为货币供给量主要是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决定的,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过程的许多实际变量,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地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更不可能支配它们的行动。因此,货币供应量主要是内生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

3.关于货币供给决定的评论

实际上,不论是“外生货币供应论”,还是“内生货币供应论”,对货币供给决定的分析都有片面性。

“外生货币供应论”的误区主要是:①把基础货币同货币乘数完全割开,是不合乎事实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方面的变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②货币乘数并非常数。③近些年,各国中央银行对货币量目标的控制屡屡失手,这证明中央银行的控制能力并非无限。

“内生货币供应论”认为需求制约供给虽然是正确的,但完全否认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方面的能动作用也显得过于偏颇,因为广义的货币存量(流通中现金和全部银行存款)明显地表现为内生性的特点,而狭义的货币存量(流通中的货币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却主要是外生的,并由政策决定。

现代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类型和金融体系的复杂程度。市场经济越不成熟,信用制度越不发达,货币存量定义越狭窄,货币供给就越符合外生性的要求。市场经济越成熟,信用制度越发达,货币存量定义越广泛,由于金融创新、市场开放和金融市场全球化,货币供给则越表现为弱外生性,更常见的是内生性的。

五、西方主要货币供应理论简介

以下简要介绍几种西方主要货币供应理论的模型及其主要观点:

(一)弗里德曼—施瓦茨的分析

在弗里德曼与施瓦茨二人合著的《1867~1960年的美国货币史》一书中,他们对货币供应决定因素作了相关分析。首先,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将货币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货币当局的负债,即通货。二是商业银行的负债,即银行存款。然后,假设M为货币存量,C为非银行公众所持通货,D为商业银行存款,H为高能货币,R为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则有下列公式:

M=C+D

而根据高能货币定义,又有:

H=C+R

由两式相除并整理得货币乘数m:

由于货币供应量又可以写成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即:

从上述公式可知,货币存量M由三个因素决定:[1]高能货币H;②商业银行的存款与准备金的比率D/R;③商业银行的存款与社会公众持有的通货的比率D/C。在高能货币一定的条件下,第二、第三两个因素决定货币存量。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说明,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的货币供应模型中所用的两个比率与人们的习惯做法是完全倒过来的。对此,他们有一种解释:“我们采用存款与通货之比,而不是它的倒数,目的是使货币存量同这一决定因素成正相关关系,而不是成负相关关系。”①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认为上述两个决定货币存量的因素涉及公众、银行、货币当局三个经济主体,是分别由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

首先,在信用货币制度下,高能货币量决定于货币当局的行为,即决定于货币当局发行多少基础货币的决策。

其次,D/R即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的比率最先决定于银行体系,但银行体系并不能决定其存款和准备金的绝对量,因为它们受到高能货币量的限制,并同D/C比率有关。但一般来说,银行体系能通过改变其超额准备金数量,决定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之比。

最后,D/C即存款与通货的比率最先决定于公众的行为。同样,公众也只能决定其存款与通货的比率,而无法决定各自的绝对量,而且这一比率还受到银行存款服务水平和利率高低的影响。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还利用他们的这种分析框架检验了1867~1960年的美国货币史,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1)高能货币量的变化是广义货币存量的长期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一结论的重要政策含义是:“联邦储备体系可以通过控制高能货币的发行,来抵消其他因素在某一短时期内的任何非意愿的变化,因而这一体系对货币量的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2)D/R与D/C对金融危机条件下的货币运动有着决定性影响。

(3)D/C的变化还对货币量的变化有影响,是M呈现长期缓慢的周期性变化的重要原因。

(二)卡甘的货币供应理论

菲利普斯·卡甘(Philip Cagan)对货币供应理论的研究几乎与弗里德曼和施瓦茨是同时进行的,并且他于1965年出版的专著《1875~1960年货币存量的决定和影响》是专门论述货币供应理论的,以后的著述也多以此为对象。可以说,卡甘是一位职业货币供应理论学家。

卡甘的货币供应理论是以对美国货币史的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其形式及理论结构与弗里德曼、施瓦茨的理论相似,但他的研究被认为是对100年来美国货币供应量决定的最全面、最深入,也是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研究。与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的研究不同的是,卡甘不仅分析了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各个因素,而且通过实证检验了各决定因素对货币存量变化率的作用,这是卡甘研究的特色。

卡甘在分析对货币乘数的两个决定因素时作出了与弗里德曼和施瓦茨不同的安排,他用通货比率即通货占货币存量的比率C/M取代存款通货比率,又以准备金存款比率R/D取代存款准备金比率。按照卡甘自己的解释,他使用不同于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的两种比率关系,只是为了“更方便”一些而已。

卡甘对货币供应的推理过程是(以下推导中的符号与弗里德曼—施瓦茨模型相同):

(三)乔顿的分析

针对弗里德曼、施瓦茨和卡甘的分析,采用了广义货币M2定义,即货币包括公众所持有的通货、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不区分不同类型银行存款的不同准备金要求,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乔顿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导出了较为复杂的货币乘数模型。在他的分析中,货币只包括公众手持通货和私人活期存款,即狭义的货币定义M1。他还区分了中央银行成员银行和非中央银行成员银行,区分不同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的存款。乔顿称这些区分为“货币分析家能准确地估计银行体系追加一元准备金将创造多少货币的关键”。

根据乔顿的分析,决定货币存量的要素为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与存款之比、通货与活期存款之比、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政府存款与私人活期存款之比。以下就是这些要素的具体分析:

1.货币基数

乔顿将货币基数定义为公众(包括商业银行)所持有的政府的净货币负债。而在弗里德曼与施瓦茨的分析中,高能货币则被定义为存款货币创造的基础。这两种定义其实说明了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阐述了货币基数或高能货币的来源,后者则阐明了高能货币或货币基数的使用。这两者所包括的内容完全相同,都是指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2.准备金/存款比率

乔顿在区分了不同类型的银行和受制于不同准备率要求的不同类型的存款的基础上,将商业银行的全部准备金划分为不同类型银行的准备金和不同类型存款的准备金。如果以D、T和G分别代表商业银行的私人活期存款、私人定期存款和政府存款,则商业银行的全部准备金可表示为全部存款的一定百分比r:

R=r(D+T+G)

3.通货/活期存款比率

在乔顿模型中,影响银行体系货币基数增加能创造多少货币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公众期望持有的通货(C)与货币存款(D)的比率k,也就是:

C=kD

乔顿解释说,k越小,货币基数或在所增加的货币基数中,进入银行而作为准备金的部分就越大,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存款货币就越多。而这里并不像弗里德曼—施瓦茨和卡甘模型那样,将商业银行的全部存款与公众手持通货之比作为决定货币存量的因素之一,除了活期存款外,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也能被银行用做准备金。但乔顿的分析以M1为对象,没有将定期存款纳入货币的范畴,所以他的分析仍保持了理论逻辑的一致性,将定期存款的影响放在后面讨论。

4.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

在乔顿的分析中,定期存款不包括在货币的范围内。然而,银行对定期存款也提取准备,且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远远低于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因此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的变化将改变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货币量。如果以T和t分析表示定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就可以得到如下的关系式:

T=tD 或 t=T/D

5.政府存款/私人活期存款比率

政府存款并不包括在乔顿的货币定义内,然而商业银行对政府活期存款也必须保持准备金,并且其准备金率须同私人活期存款的准备率相同。所以,“当基础货币或准备金一定时,政府存款量的变化会影响银行所能支持的私人存款量”。

如果以G和g分别表示政府存款和政府存款与私人活期存款之比,就可得到如下的关系式:

G=gD 或 g=G/D

6.货币乘数

这就是乔顿的货币乘数模型。根据这一模型,货币乘数m是行为参数r、t和g的递减函数。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各种存款的平均准备率、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和政府存款/私人活期存款比率的变化将对货币乘数产生反方向的影响,然而却无法直接判断行为参数k,即通货/活期存款比率的变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对此,乔顿也未予以说明。我国台湾经济学家徐义雄也曾认为等式并未说明通货/活期存款比率的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乔顿货币乘数模型还表明,各行为参数对货币乘数的决定并不完全独立,而是互相影响的。例如,t比率因活期存款增加或定期存款减少而下降,平均准备金比率r就会上升,因为活期存款的准备率高于定期存款的准备率;t比率的下降使货币乘数扩大,而r比率的上升则使货币乘数缩小。所以,究竟货币乘数是扩大还是缩小,即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相对变动对货币乘数的最终影响,将取决于这两种比率的变化对货币乘数影响的相对大小。

乔顿模型在弗里德曼—施瓦茨模型和卡甘模型的基础上,把他们模型中笼统的存款细分为不同性质的长短期存款,其形式更为简明,也更接近现实,更便于进行货币量决定分析。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国家出版的货币银行学教科书中所介绍的货币乘数几乎都是乔顿模型的货币乘数,这就是乔顿模型的最大意义所在。

(四)货币供给新论

货币供给新论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其创导者主要是英国《雷德克利夫报告》的作者们,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约翰·G.格利、爱德华·S.肖和詹姆斯·托宾等人。所谓的货币供给新论,是相对于菲利普斯的简单模型而言的,而不是相对于弗里德曼—施瓦茨货币供给模型与卡甘货币供给模型而言的。1957年,在英国财政部的带领下,成立了以雷德克利夫为首的货币运行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调查英国货币与信用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据此提出改进的建议。经过两年的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该委员会于1959年形成了一份长达350万字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雷德克利夫报告》。该报告有关货币供给的观点主要有:第一,对经济真正有重大影响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还包括这一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第二,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是商业银行,而且还包括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第三,货币当局所应该控制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流动性。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G.格利和爱德华·S.肖于1960年合作出版了名著《金融理论中的货币》。在这本专著里,他们提出了有关货币供给的新观点。他们指出,货币与各种非货币金融资产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雷同性与替代性。货币的基本特性是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正因为这样,货币与非货币金融资产之间实际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从货币供给角度来看,货币的定义应该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这种广义的货币不仅包括通货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还应该包括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及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发行的负债。从货币控制来看,要真正控制好货币供给,中央银行不仅要控制好商业银行,而且要控制好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奏效。

本章小结:

(1)货币需求理论就是研究是由什么因素决定流通中货币的客观需要量,以及货币需要量计量模式的理论。货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该保留或持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货币需求包括名义货币需求与真实货币需求、宏观货币需求与微观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传统货币数量论、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等。马克思认为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待售商品总额决定货币数量;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与流通中的纸币数量成正比。传统货币数量论强调货币数量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凯恩斯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认为货币需求同时受收入和利率水平的影响,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凯恩斯的后继者发展了凯恩斯的理论,提出交易性货币需求也是利率的函数,投机动机货币需求受利率和风险的影响。弗里德曼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机会成本和效用,其中受收入的影响最大。而且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

(3)货币供应理论主要是研究货币供应量由哪些因素决定及如何决定的理论。货币供给是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投放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量通常是指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根据对货币本质的不同认识,货币供给量包括狭义货币量和广义货币量。所谓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指把流通中的货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相关排列,划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各层次内容的一种技术方法。货币层次的划分原则上是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的,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调控重点。

(4)在二级银行制度下,货币供给是通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级货币创造机制来完成的。通过商业银行存款派生过程投放到流通中的存款货币数量,首先取决于商业银行所能获得的原始存款数量,其次取决于原始存款派生倍数。商业银行扩大超额准备金的主要来源实际是中央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商业银行所能获得的中央银行提供的信用的数量,和最终通过派生机制创造的存款货币数量,是“源”与“流”的关系。“源”是中央银行提供的“银行货币”,“流”是商业银行提供的“公众货币”,“公众货币”是在“银行货币”的基础上经过倍数扩张后形成的。

(5)西方货币供给理论发展脉络是:①19世纪信用创造论和“金块论争”、“通货论争”为西方现代货币供给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石。②现代货币供给理论的形成过程表现为:第一,“原始存款”、“派生存款”概念的提出意味着现代货币供给理论雏形的形成。第二,货币供给方程式的研究推动了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③货币供给决定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分析是西方各学派理论发展的思想主线。

(6)在西方货币供给决定的理论中,弗里德曼、施瓦茨和卡甘的分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基础货币、通货比率及准备金率等因素在货币供给决定中的作用,以及这些因素本身的决定。美国经济学家乔顿发展了弗里德曼—施瓦茨和卡甘模型中被忽略的银行分类和存款分类等因素,在形式上更加简洁明了,更接近现实。货币供给新理论系统阐述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关键术语: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量    名义货币需求量  真实货币需求量

货币流量   现金交易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流动性偏好

流动性陷阱  交易性货币需求  预防性货币需求  投机性货币需求

恒久性收入  货币流动速度   原始存款     派生存款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现金漏损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理论?

(2)试述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3)试述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4)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及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5)你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有影响吗?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吗?

(6)为什么研究货币供给时必须对货币供给划分层次?

(7)为什么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8)请列出派生存款倍数的影响因素并说明原因。

(9)假设在我们的经济中只有一家银行,准备金率为10%。如果某人存入了10万元现金,该银行最多能贷出多少款?

(10)什么是通货比率?它主要决定于哪些因素?它对货币供给有什么影响?

(11)假定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20%、10%;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活期存款占定期存款总额的比重为50%,流通中现金与活期存款总额的比例为20%。当基础货币增加45000亿元时,M1和M2分别增加多少?

案例分析题:

(1)1994年,美国以12314亿美元的货币量(其中通货量为3635亿美元),实现了67269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货币量的5.46倍,是通货量的18.5倍。同期,我国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3750亿元人民币,却需要货币量20556亿元人民币(其中通货量为7289亿元人民币),国民生产总值是货币量的2.13倍,是通货量的6倍。美国货币量和通货量推动国民生产总值的效果比我国高1.56倍和2.08倍。

思考题:一般而言,现金的需求应与一国国民经济规模成正比,相应地,美国的现金流通也应高于中国,而中国却是世界上现金流通最多的国家。试根据货币需求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是世界上现金流通最多的国家,并分析其影响。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证券化的发展,为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金融竞争环境,西方国家开始放松金融管制,采取金融自由化措施,各国政府纷纷放松对银行业的管制。1980年,美国率先废除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制定的Q条例,允许商业银行向支票存款支付利息。

这个措施提高了支票存款相对于通货的预期回报率,增加了支票存款对公众的吸引力,公众相应减少了通货的持有,于是在1980年6~12月,美国公众的C/D(即通货比率:通货/支票存款)由0.4下降到0.37。C/D比率的下降意味着公众手持通货的减少和商业银行基础货币的增加,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增强,这就造成货币乘数扩大,货币供给量增加,当年货币供应增长率就达到7.2%。由此可见,短期内,C/D比率的变动对货币供给影响很大,支票存款这一金融工具可以作用于通货比率,影响货币供给。显然,中央银行只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一个方面,其他经济主体、商业银行和公众也有很大的影响货币供给的力量。

思考题:随着刷卡消费的普及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货币乘数将发生什么变化?中央银行的地位又将发生什么变化?

(3)美日货币层次的划分。

美国:

货币供应量分为M1、M2和M3三个层次。

M1=流通中现金+支票账户存款+旅行支票。

M2=M1+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互助基金存款。

M3=M2+货币市场基金存款+CDs+回购协议+欧洲美元。

日本:

货币供应量分为M1、M2+CDs、M3+CDs三个层次,另编制广义流动性。

M1=流通中现金+非金融机构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CDs。

M3=M2+CDs+邮政储蓄存款+劳动信贷协会以及农业合作社存款。

L=M3+CDs+信托投资性存款+金融机构签发的商业票据+回购协议+国外政府在日本发行的债券。

思考题:我国与美日货币层次划分的差异及原因是什么?

【注释】

[1]弗里德曼、施瓦茨:《1867~1960年的美国货币史》,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788页。

[2]施瓦茨:《对1929~1933年的解释》,载卡尔·布伦纳编:The Great Depression Revisited,p.27,19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