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采购收发的核算

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采购收发的核算

时间:2024-02-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单独组织核算,最终于月末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在计划成本法下,本科目完全采用计划成本记账。其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一)计划成本法下购入原材料的核算1.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例12:某企业某年12月1日购入计划成本为120 000元的甲材料10 000kg。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2 000元,材料尚未收到。

二、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采购收发的核算

按计划成本计价组织的材料采购收发的核算,是指在收发料凭证、明细账、总账上都以计划成本来反映材料的收、发、结存情况。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单独组织核算,最终于月末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者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加工发出材料可按上月的差异率计算外,都应适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如果上月的成本差异率和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也可以按上月的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动。

企业设置“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进行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核算

“原材料”科目。在计划成本法下,本科目完全采用计划成本记账。其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料采购”科目。其借方登记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借方大于贷方为超支,从本科目的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贷方大于借方为节约,从本科目的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月末余额在借方,表示未入库的在途资料的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本科目用来反映已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的形成和结转,借方登记超支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以及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结转数。发出材料应分摊的超支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

(一)计划成本法下购入原材料的核算

1.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

例12:(1)某企业某年12月1日购入计划成本为120 000元的甲材料10 000kg。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原材料价款为100 000元,增值税额170 000元,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账款支付,则应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 000

贷:银行存款               117 000

期末处理材料成本差异时,

借:原材料                120 000

贷:材料采购               10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 000

该批材料的成本差异为节约20 000元。

注:入库材料的成本也可以到月末一次性结转。

例12:(2)同年5日,购入甲材料4 000kg,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原材料价款为6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 200元,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双方商定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方式支付价款,以开出商业承兑汇票。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8 000元。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 200

贷:应付票据              70 200

借:原材料               48 000

材料成本差异              12 000

贷:材料采购              60 000

该批材料的成本差异为超支12 000元。

2.无发票到料

例12:(3)同月8日,该企业购入甲材料5 000千克,材料已经运到,并已经验收入库,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货款尚未支付。该批材料计划成本为60 000元。企业应于月末按计划成本入账。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60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60 000

下月初,用红字将上述分录冲回:

借:原材料                60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60 000

收到发票等结算凭证并支付货款时,按正常程序记账。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7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1 900元。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7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 900

贷:银行存款              81 900

借:原材料               6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10 000

贷:材料采购              70 000

该批材料的成本差异超支10 000元,归属于收到材料月份。

3.在途材料

例12:(4)同年18日,企业购入甲材料1000kg,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原材料价款为14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 38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2 000元,材料尚未收到。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1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380

贷:银行存款              16 380

例12:(5)如果入库材料的成本到月末一次性结转。月末,汇总本月已经收到的结算凭证的1日和5日购入的已入库的14 000kg材料的成本,其实际成本为160 000元,计划成本为168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8 000元。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168 000

贷:材料采购       168 000

借:材料采购       8 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8 000

(二)计划成本法下发出原材料的核算

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存货的日常核算时,到期末,还需要将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调整为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成本差异

在取得材料时,形成材料成本差异,在领用材料、出售材料、消耗材料时分摊差异。企业应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将期初和当期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在当期已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之间分配,并将属于已耗材料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从“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转入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分配时,可以按本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也可以按上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

例13:沿用例12的资料,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8 000元,节约差异为8 000元。假定企业起初结存甲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2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为1 600元。根据发料汇总表的记录,企业12月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材料20 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材料10 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材料2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1 000元,根据有关资料,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和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如下:

①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0 000

      ——辅助生产成本        10 000

制造费用            2 000

管理费用            1 000

贷:原材料           33 000

②采用本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

本月发出材料应分配的材料成本节约差异=33000×3.2%=1056(元)

则采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时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640)

      ——辅助生产成本         (320)

制造费用              (64)

管理费用              (32)

贷:材料成本差异          1 056)

③采用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

本月发出材料应分配的材料成本超支差异=33000×5%=1650(元)

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 000

      ——辅助生产成本           500

制造费用               100

管理费用               5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 650

在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时,本月收入1 650材料的计划成本中不包含期末暂估入账的无发票到料的计划成本。成本差异率可以分类计算,也可以按品种计算,但原材料、包装物、委托加工等不同的类别不宜采用综合差异率分摊差异。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改变。结转已发出材料的差异后留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余额,是期末结存原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作为原材料计划成本的调整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