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两大类,实际成本计价法在实际运用中又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企业可以自行选用合适的方法。以下以原材料为例进行说明。
1.实际成本法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企业购进存货的单位成本往往各异,则对发出存货的价值,就需要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来予以确定。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对存货的计价可以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企业不得随意变更。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入库的材料先发出为假设条件,按照材料入库的先后顺序对发出材料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每次收入材料时,应在材料明细分类账中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逐笔登记每一批材料的数量、单价和金额;每次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购入材料的单价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逐笔登记发出和结存材料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例3-13】假定黄河公司2014年12月原材料的收、发、存数据资料如表3-1所示。
表3-1 黄河公司原材料明细表
使用先进先出法时,逐笔计算收、发、结存的成本如表3-2所示。
表3-2 先进先出法核算原材料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600 + 220 + 220 + 230= 1270(元)
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 460 + 500= 960(元)
采用先进先出法,便于日常计算发出存货及结存存货的成本。将核算工作分散在日常进行,使期末存货成本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值,能及时准确反映存货的资金占用情况,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价格以调整当期利润。但当物价上涨时,用早期较低的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不能恰当配比,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反之则低估当期利润,影响利润计算的准确性;如果收发存货的业务频繁,其计算工作量很大。这种方法适用于物价基本稳定、存货收发业务频率不高的存货。
议一议:在这种方式下,物价上涨时和物价下跌时,存货的估价如何?对利润有何影响?
(2)加权平均法
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 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数量 + 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销售或耗用存货成本= 本期销售或耗用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 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例3-14】根据【例3-13】黄河公司2014年12月原材料的收、发、存数据资料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和期末结存成本。
加权平均成本= (300×2 + 200×2.2 + 300×2.3 + 200×2.5)÷(300 + 200 + 300 + 200)
= 2. 23
本期发出材料成本= (400 + 200)×2.23= 1338(元)
期末结存材料成本= 400×2.23= 892(元)
(3)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到存货以后,以各批收入数量与各批收入前的结存数量为权数,为存货计算出新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每次进货后,都要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结存存货成本 + 本批进货成本)÷(结存存货数量 + 本批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的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例3-15】根据【例3-13】黄河公司2014年12月原材料的收、发、存数据资料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和期末结存成本,见表3-3。
表3-3 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原材料
第一批购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 (600 + 440)÷(300 + 200)= 2.08(元)
第二批购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 (208 + 690)÷(100 + 300)= 2.245(元)
第三批购货后的平均单位成本= (449 + 500)÷(200 + 200)= 2.3725(元)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 832 + 449= 1281(元)
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 949(元)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为分批计价法,是指认定每一件或每一批的实际单价,计算发出该件或该批存货成本的方法。是按照各种材料,逐一辨认各批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完工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成本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发出存货成本= 发出存货数量×该件(批)存货单价
(5)发出存货的核算举例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原材料领用业务频繁,为简化日常核算工作,平时一般根据发料凭证在原材料明细账上登记发出材料的数量,及时反映各种原材料的购入、发出及结存数量情况,月末再根据“领料单”或“限额领料单”按领料部门及其用途汇总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据以进行账务处理。
【例3-16】2014年3月31日,黄河公司编制的本月“发料凭证汇总表”见表3-4。
表3-4 3月发料凭证汇总表
黄河公司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680000
—辅助生产成本 90000
制造费用 30000
管理费用 5000
销售费用 4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499000
—乙材料 310000
知识窗:原材料发出与有关成本费用账户的关系,除上例所述情况外还有,在建工程领用的借记“在建工程”账户,对外投资的应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委托加工发出的应借记“委托加工物资”账户,销售原材料结转成本的应借记“其他业务成本”。
2.计划成本法下发出存货的核算
企业发出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月末应当根据相关资料,按所发出材料的用途,分别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并根据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通过科目进行结转,按照所发出的用途,分别计入相应的会计科目。
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 +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本期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期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请注意:①分子的正负号—超支要加,节约要减。②分母的范围—不含暂估入库的材料计划成本。
按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为简化日常核算工作,企业平时可不进行结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和发出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的总分类核算,待到月终时,通过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汇总进行发出材料的总分类核算。“发料凭证汇总表”应以仓库转来的发料凭证为依据,区分不同用途和材料类别等情况进行汇总,并据以进行账务处理。根据“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计算出本期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将本期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例3-17】黄河公司2014年3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差1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差异500元,根据本月发料凭证汇总表该公司当月基本生产车间领用材料1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材料5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原材料5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000
—辅助生产成本 500
制造费用 50
贷:原材料 1550
该企业材料成本差异率= (100-500)/(500 + 15000)= -2%(节约差异用负数)
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0
—辅助生产成本 10
制造费用 1
贷:材料成本差异 31
请注意:发出存货成本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分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