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世纪才激起各种不同的回声。
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勒肯镇附近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1861年,17岁的尼采得了一场严重的疾病,被迫离开学校回家休养。同年3月,他在家中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
1864年中学毕业后,尼采考入波恩大学,开始了对神学和古典哲学的研究。但第一学期结束,他便放弃了学习神学。在此之前,他常听同学之间相互交谈,从这些言论中他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尼采对当时学生们热衷讨论的黑格尔、费希特等人的理论不屑一顾,但没人知道他的内心有多么热切。他是一位诗人,诗人需要充满热情、超常和具有神秘性的东西,从此他不再满足于科学世界的清晰与冷静。
一个偶然的机会,尼采与叔本华意外结缘。1866年,弗里德里希·阿尔贝特·朗格的《唯物主义史》进入了他的视野。尼采深深为这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所震撼,并因此陷入了对哲学问题的疯狂思考中。他一度因拒绝参加复活节圣餐而在家中引起了一阵恐慌。
1867年,尼采自愿加入普鲁士军队,在瑙姆堡的炮兵部队服役了一年,然而在1868年3月发生的一场意外却使他无法继续服役。尼采于是继续他的研究,在研究告一段落的那年他也认识了歌剧大师瓦格纳。
尼采
1869年,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在巴塞尔,他结识了许多朋友,并成为巴塞尔学术界的精英和当地上流社会的新宠。1870年尼采被聘为巴塞尔大学正教授不久,普法战争爆发了,尼采再次奔赴前线。短暂的军旅生涯让他见识到了战争能彻底摧毁一切的可怕力量。
1872年,尼采正式出版了《悲剧的诞生》一书。他试图在这部书里给出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答案,那就是:靠艺术来拯救人生,赋予生命以一种审美的意义。然而,很多人却因为他的论述方式而难以接受他的理论。这种被孤立和不被理解的感觉让尼采本人感到某种程度的伤害。
1873年~1876年,尼采先后发表四篇文章,分别为《告白者和作家大卫·施特劳斯》《论历史对于生命的利弊》《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和《瓦格纳在拜洛伊特》,这四篇文章被结集为《不合时宜的考察》一书。到此时,尼采与瓦格纳之间已经有了分歧。1878年5月,尼采把含有明显的批判瓦格纳内容的《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寄给瓦格纳夫妇。从此,他们互相不再有任何往来。
1879年,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开始了10年的漫游生涯,同时他也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1883年~1885年,他完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在这部著作中阐述了著名的“同一性的永恒轮回”的思想,这一思想观点与他的“趋向权力的意志”的思想构成了他的哲学思想体系的两大主题。著名的“超人”理想和“末人”形象就是在这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1889年,尼采在都灵因精神问题被朋友带回柏林。1900年8月25日,他在魏玛与世长辞,享年55岁。
《悲剧的诞生》
学海拾贝
普法战争结束后,尼采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见证了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以及俾斯麦执政的整个“铁血时代”。时代的大变动所带来的冲击,让尼采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