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时间:2023-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发展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研究四个现代化的进程问题。中国现代小康是社会主义的小康,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超过了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发展战略?

要点分析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并设想用100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又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并把它作为在20世纪内奋斗的目标,但后来由于“文革”的发生,这个发展战略目标没有能够实现。1975年,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这一目标,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研究四个现代化的进程问题。1979年3月,他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3]同年10月,他在谈到实现现代化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修改原来关于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同年12月,他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1980年,又强调“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即“到本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每人平均达到1000美元,算个小康水平(邓小平解释说小康水平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过50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中国是个中等发达的国家了。”

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副首相格拉时明确提出了“分三步走”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台阶式发展战略。他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实践证明这些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目标不高,但做起来可不容易。”

我国在提前实现了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为了把第二步战略和第三步战略很好地衔接起来,根据邓小平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意义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明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标准,使综合国力的增强有了定性定量的指标,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有了明确的内容。从“两步走”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确定,突出地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国情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品格。而通过“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可以使我国人民摆脱贫穷,逐步走向富裕;使我们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影响大大增强。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大体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小康”概念的提出和含义。

《诗经》于《诗·大雅·民劳》篇,首次诞生“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小康”之咏。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动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中国历代思想家们,曾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设计,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

改革开放中,邓小平借用“小康”概念,并赋予它新的内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一口气说了三个关于小康的概念:小康之家、小康状态、小康国家。小康之家是指社会单元细胞——家庭而言,小康国家是指综合国力而言,小康状态、小康水平和小康生活是指社会发展水平而言。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还多次对中国现代小康的时代特点做了阐述。中国现代小康是社会主义的小康,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概括地从三个方面对小康目标做了论述。第一,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第二,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第三,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全国实现小康是逐渐推进的,不可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时刻表。

2.今日小康社会的状况。

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超过了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低水平的小康,是指刚进入小康的门槛,只是解决了衣食无虞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余还较远。不全面的小康,主要是指已经达到的小康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发展很不平衡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第一,经济建设与改革: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市场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第二,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第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在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五个方面新要求:一是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体现了对邓小平小康思想的继承,又体现了时代特征,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案例呈现

2006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又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科学地反映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组成课题组对2000-2006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监测结果显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向前迈进。

(一)总体进程呈稳步上升趋势

2006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69.05%,比上年提高3.28个百分点,是2000年以来提高最快的一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明显加快。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0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指数为57.05%(基本实现总体小康社会,完全实现总体小康社会指数为60%),距离2020年完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0分还差42.95分,平均每年要增加2.15分。从2000年至2006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来看,每年都呈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加2.0分,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各部分变动趋势虽有上升,但上升幅度有一定差异

2006年,全国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63.82%,比2005年上升了2.07个百分点;社会和谐实现程度为67.89%,上升了5.64个百分点;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64.6%,上升了4.76个百分点;民主法制实现程度为88.18%,上升了3.26个百分点;科教文卫实现程度为76.25%,上升了3.07个百分点;资源环境实现程度为69.22%,上升了1.19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各部分变动趋势虽然都在上升,但上升幅度有一定差异。

(三)各项指标的实现程度也有一定差异

2006年,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社会安全指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等指标的实现程度在90%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的实现程度在80-90%之间;第三产业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乡居民收入比和环境质量指数的实现程度在70-80%之间;万元GDP用水量、常用耕地面积指数在60-70%之间;单位GDP能耗、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家用电脑拥有量和民用载客汽车拥有量、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等指标的实现程度在60%以下。

因此,从各项指标来看,到2020年,实现的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民用载客汽车拥有量、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家用电脑拥有量、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和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等指标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实现。而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单位GDP能耗、万元GDP用水量、环境质量指数、人均受教育年限和城镇人口比重等指标,尚有一定差距。

(四)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问题。物质基础是一个社会各方面得以发展的根本。从2006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结果看,经济发展指数为63.82%,其中,权重最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42.26%,距100%差57.74%。因此,继续提升经济总量,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

2.社会和谐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差异,促进男女受教育平等,扩大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是社会和谐的主要内容。从2006年监测结果来看,在全国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仍在扩大。

3.社会事业发展问题。虽然2006年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社会保障方面,2006年步伐加快,实现程度是50.24%,主要得益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铺开,但必须及早考虑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尽快推进城镇“三不靠”人员(既没有公费医疗保险又没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被称为“三不靠”人员,主要包括少年儿童、大学生、重度残疾人、老年居民和其他一些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在科技发展方面,虽然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0.9%上升到2006年的1.42%,但离实现的目标还相差较远。

4.资源环境压力问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面临一些问题。节能问题、土地问题、环境问题等。

2000-2006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结果

案例点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包含了经济、社会、民主、法制、科教、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将会出现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变化。当然,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审时度势始终掌握决策的主动权,排除各种干扰,巧妙地把国际环境中的不利因素积极转化为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注重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充分调动所有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积极性,我们就可以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注释】

[1]《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9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4]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007年11月21日,《2006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071121_402446584.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