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俗称蛀牙,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龋齿可使牙组织破坏,发生牙痛,丧失咀嚼能力,严重时可发生牙髓炎、牙周脓肿、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症,危害全身健康。
引起蛀牙的因素很多。其中的最主要因素是口腔中存在变异链球菌、乳酸杆菌和蛋白溶解菌。这些细菌成群结队在不清洁的牙缝中繁殖,与糖、酶等物质积聚形成黄褐色的坚硬牙菌斑,牢固地黏附于牙齿表面。变异链球菌对牙体硬组织有特殊亲和力,它与乳酸杆菌一起酵解糖原产酸,腐蚀牙体硬组织。蛋白溶解菌则产生溶解蛋白的酶,破坏牙齿有机质。光泽洁白的牙齿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崩解,出现蛀牙。
另外,食用粗糙的食物有一定的自洁、抗龋作用,食用粗糙的食物不易产生牙菌斑和积聚较多的酸,从而不易形成患龋病的条件。而精制食物中蔗糖的含量较粗糙食物多,糖进入菌斑,菌斑内的致龋菌使糖发酵,形成各种酸,这些酸在牙面停留时间较长,将牙齿硬组织溶解破坏而产生龋齿。在牙齿发育期间、两餐之间及临睡前吃糖更为有害。
凡罹患蛀牙的牙齿绝不会不治而愈,并且不能像其他病变了的组织于适当治疗后恢复成原来的健康外观。经治疗后的蛀牙,只能阻止其再进一步的恶化而已,绝对不可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因此,龋齿的预防就显得极为重要,主要是保持口腔卫生,做到每天刷牙,饭后漱口,临睡前不吃零食,最好是坚持睡前刷牙1次。刷牙的方法要正确,刷牙时,牙刷要上下移动,刷咬合面时要来回刷。牙齿的内侧面也应注意刷净,将残留在牙缝里的食物彻底清除。
低聚木糖因为不能被唾液中的酶水解,所以不能为菌斑内的致龋菌利用。由于这个特点将低聚木糖作为一种甜味剂取代蔗糖,减少了蔗糖的摄入量,可以降低蛀牙发生的概率。如将低聚木糖制成口香糖有利于保持口腔的清洁。因此,每天食用低聚木糖,可较好地预防蛀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