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家庭教育四公式

家庭教育四公式

时间:2024-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式一:表扬孩子的通用公式表扬=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表达感受+表达期望+身体接触。而不能提出具体要求。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疾病。其实,不识字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

公式一:表扬孩子的通用公式

表扬=陈述事实+确认事实的可贵性+表达感受+表达期望+身体接触。

表扬是让孩子继续努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做对动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个完整的表扬,必须按程序做对每一步。

1.陈述事实

陈述事实,即孩子做对了什么事情,家长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他什么地方做对了,什么行为被肯定和欣赏。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而被表扬,他下次可以继续做。

2.确认事实的可贵性

即让孩子知道家长为什么要表扬他,让他知道被表扬的真实理由,知道自己行为的真实尺度,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产生自豪感。

3.表达感受

家长一定要表达为孩子高兴的感情。这种为孩子取得成绩而替孩子高兴的感受,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使孩子会继续把事情做下去。

这里的关键是家长为孩子高兴(即家长说“我真的为你高兴”),而不是家长自己高兴(即家长说“我真高兴”)。

4.表达期望

即家长表达完为孩子取得优异成绩而高兴的感受后,还要表达新的期望。也就是告诉孩子,只要他继续努力,他会做得更好。

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表达宏观的期望,也就是说,家长应该笼统地说:“我相信你以后会做得更好!”而不能提出具体要求。表达期望,实质是暗含着告诉孩子,学习无止境,他还得继续努力,同时也表达了家长对孩子学习潜力的信任。

5.身体接触

在表扬孩子的场合,家长如果能够拥抱孩子或拍打肩膀或抚摩孩子的头发,那效果会倍增。

毕竟,作为家长,应当明白,表扬的目的是让孩子有向上的动力。身体接触,会让孩子直接感受到家长所传达的力量。

公式二:批评孩子的通用公式

批评公式:批评=陈述事实+确认可罚性+表达感受(痛苦)+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期望。

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正错误,以后不再重犯,并且能够做对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必须把批评的步骤都做对,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实施一次有效的批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陈述事实

也就是说,要直接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事情,把他做错的事情说清楚,这是批评他的前提。

2.确认可罚性

这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批评他,确认错误的严重性和对孩子以及别人的伤害性,给出批评的理由。

3.表达感受

这主要是表达痛苦与愤怒的感受,这是要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使你感到非常痛心,由此让孩子找到痛苦,让他把他的错误行为与痛苦连接在一起。

4.保住孩子的自我价值

这是说,让孩子认识到,虽然他的行为错了,但是你依然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并没有因为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改变你对他的看法。在你心中,他的“行为”虽然出了错误,但是他的“人”还是个好人,这样他才有改变缺点和错误的动力。

5.表达期望

这是在告诉孩子,尽管他犯了错误,但是你依然对他有信心,并且你还期望他能够好起来,这是他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动力源泉。

公式三:感觉>行为>说教>打骂

感觉、行为、说教、打骂这四种不同的方法中,感觉胜于行为,行为胜于说教,说教胜于打骂。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像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疾病。女主人急忙问,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么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

“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综合传递的感觉是直接被孩子接收到的。这正是孔夫子说的“身教胜于言教”!

很多家长说:“教育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这在孩子的人格教育上是正确的。但在做事上,不全是这样的。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一个优秀的家长,你可以什么也不做,仍然可以把孩子激励起来。这其实是对孩子行为的教育。

你对孩子的爱、关怀、信任、期望……你的目光所综合传递的感觉直接就被孩子所感觉到,这是直通车。感觉要经过孩子的大脑,行为要经过孩子选择,孩子觉得这个行为好,所以他模仿,他选择,然后进入了他的生命里。说教要经过他的大脑,他的价值判断,有没有道理,“没道理,你们成年人就这么说!你这么说,这是你的事!”他可能把你的说教全过滤了!而感觉是直达孩子的灵魂深处。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我们平时没做对事情,又希望孩子力争上游,发奋图强,那是没有可能的。

公式四:好父母+好家教=好孩子

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1.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并不认识字,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不识字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2.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孩子问题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

3.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

关于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这需要学校和家长们共同适应。面对应试教育的现实,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4.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优秀的父母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当给予孩子合理的建议。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得最差的。

在教育孩子时,方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教育,能帮助孩子实现快速发展,那么家庭中应当注意哪些不错的教育方法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