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静校正和动校正处理

静校正和动校正处理

时间:2023-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工作中,由于地形起伏,地下介质不均匀,地表低速带以及炮点深度的影响,会使反射波时距曲线产生畸变。我们称消除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反射时差Δt的校正为静校正。图5-11 静校正示意图5.4.2 动校正处理1.水平界面的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在测线上不同位置O1,O2,O3,…

实际工作中,由于地形起伏,地下介质不均匀,地表低速带以及炮点深度的影响,会使反射波时距曲线产生畸变(图5-11)。这时即使动校正准确,时距曲线也仍存在畸变。我们称消除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反射时差Δt的校正为静校正。

图5-11 静校正示意图

5.4.2 动校正处理

1.水平界面的共反射点时距曲线

在测线上不同位置O1,O2,O3,…等处进行激发,在一系列对应点S1,S2,S3,…等处接收来自地下界面R上同一点A的反射波(图5-12)。A称为共反射点或共深度点。M是A在地面的投影,称为共中心点。S1,S2,S3,…称为共反射点叠加道。t1,t2,t3,…为相应的旅行时间。把共反射点各叠加道的数据从原始共炮点记录中抽出,结合在一起称为共反射点道集。以接收距x作为横坐标,反射波到达各叠加道的传播时间t为纵坐标,得到来自A点的半支反射波时距曲线。然后将炮点和激发点互换,又得到另一侧的半支时距曲线,总起来得到整支反射波时距曲线。称为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其时距方程为

式中,v是反射界面上覆地层的速度;xi是各道的炮检距;h是共反射点A的垂直深度。各叠加道中第一道检波器(最近距离)至炮点的距离x1称为偏移距。d为相邻炮点的间距,叠加道间距为2d,t0=2h/v是共中心点M自激自收(回声)的时间。

图5-12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

上式与水平界面的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方程在形式上是相同的,水平层状、均匀介质的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也是双曲线,与普通反射波时距曲线类似。但是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仅反映来自地下界面上的一个点,而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反映来自地下界面上的一个区段。

2.正常时差和动校正处理

定义同一个反射波在两个观测点x1和x2上测得的时间差t2-t1为时差,用Δt表示。将其代入时距方程式,用二项式展开,并略去高次项得

在x1点为激发点的特殊情况下,Δt称为主常时差,用Δtn表示。

显然,对每一个反射层来说,v和t0是常数,正常时差只和炮检距x有关。

由于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是双曲线形式,它不能直接反映地下界面的形态。我们设想把双曲线形的时距曲线改造成反映地下界面形态的直观形式,以便于显示地震剖面,这种方法称为动校正。以水平界面为例,只有自激自收的t0代表法线深度h。如果把其他观测点观测到的反射波旅行时间t减去正常时差Δt,只剩下与界面深度有关的t0部分,每个观测点都好像是自激自收了。而经过正常时差校正或动校正后的时距曲线就变成处处为t0的直线,该直线与水平界面的产状完全一致。

来自共反射点的一系列反射波,若不做动校正而叠加,得到的信号不一定加强,如图5-13(a)所示。若把各信号都进行动校正后再叠加,各点的t0相同,叠加能量就是4个信号之和,如图5-13(b)所示。

图5-13 信号叠加

3.叠加处理

如果将多次覆盖观测系统获得的来自同一反射点的地震记录道抽出,经校正后属于同一反射点的反射波振动相位完全相同,将它们叠加(称为水平叠加)以后,反射信号幅度大大增强(图5-14)。其他干扰波,如多次波、随机干扰等,仍有剩余时差。由于它们的相位不相同,故叠加后干扰信号的幅度必然减小。水平叠加是突出有效波,压制干扰波的有效手段。

图5-14 水平叠加原理示意图

经过水平叠加处理后得到的地震剖面称水平叠加时间剖面(图5-15)。水平叠加时间剖面是进行地质解释的基础资料,该剖面上各道反射波相同相位点的连线(同相轴)的几何形态与实际地层界面形态十分类似,直观地反映了地下构造的分布状况。

图5-15 水平叠加处理后的地震剖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