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要求
1.掌握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方法。
2.学会测定过滤常数K、qe、θe及压缩指数S的方法。
3.加深对过滤操作中各影响因素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过滤是在一定的压力或真空度的作用下,发酵液中的液体通过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留下来,从而将发酵液中的液、固两相有效地进行分离的一种常用单元操作。因此,过滤在本质上是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所不同的仅仅是固体颗粒层厚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而在过滤压差不变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得到的滤液量也在不断下降,即过滤速度不断降低。其中,过滤速度表示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量,即
式中 A——过滤面积(m2);
V——透过过滤介质的滤液体积量(m3);
影响过滤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压强差ΔP、滤饼厚度L、滤饼和悬浮液的性质、悬浮液温度等。过滤基本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
式中 ΔP ——压强差(105Pa);
r'——单位压强差下滤饼的比阻(1/m2);
S ——滤饼的压缩指数,无因次;
υ——滤饼体积与相应的滤液体积之比,无因次;
µ ——液体的黏度(Pa•s);
V——滤液量(m2);
ve——虚拟滤液量(m2);
其他变量意义同前。
恒压过滤时,对上式积分可得
(qqe)2K(θθe )
其中 q ——单位滤饼面积的滤液量,q=V/A(m3/m2);
θ——过滤时间(s);
qe、 θe——介质常数,反映过滤介质阻力大小;
K——滤饼常数,由物料特性及过滤压差所决定的常数。
改变实验所用过滤压强差 P ,可测得不同的K值,由K值的定义式两边取对数得
lg K1( S lg() P )2lg() k
当k为常数时,在对数坐标上标绘的K与P应是一条直线、斜率为(1-S),由此可得滤饼的压缩指数S,然后可求得其他物料特性常数。
三、仪器与试剂
加压过膜装置如图1-3-1所示。
图1-3-1 加压过膜装置
试剂:50%的石灰水。
实验装置:真空吸滤器、滤浆槽、搅拌桨、缓冲罐及真空泵。
测试装置:计量筒、秒表。
四、实验操作与步骤
(1)采用小的过滤压强差进行恒压过滤实验。
(2)以计量瓶中开始见到清液的时刻作为恒压过滤的零时刻。然后用秒表计时,定时读取计量瓶的液位值,并记录。
(3)改变压强差,重复第2步。
(4)数据记录,见表1-3-1和表1-3-2。
表1-3-1 数据记录表1
表1-3-2 数据记录表2
6)对lg K1( S lg() P )2lg() k 作图,计算压缩指数S。
五、实验说明
(1)压强差的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
(2)计量桶的流液管口应贴桶壁,防止液面波动影响读数。
(3)注意公式换算中的单位一致。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过滤开始时,滤液常常有点浑浊,而过一段时间后才变清?
2.当操作压强增加一倍,K值是否也增加一倍?要得到同样的过滤液,过滤时间是否缩短一半?
3.滤浆浓度和过滤压强对K值有何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