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时间:2024-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化学动力学的某些概念。④由k25、k30,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求出反应的活化能Ea。六、 思考题1.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哪两个方面?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化学动力学的某些概念。

2. 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度常数。

3. 熟悉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 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方程式为:

在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而改变 (注:Na在反应前后浓度不变)。若乙酸乙酯的初始浓度为a, 氢氧化钠的初始浓度为b, 当时间为t时, 各生成物的浓度均为x, 此时刻的反应速度为

式中, k——反应的速率常数。

将上式积分可得

不同时刻各物质的浓度可用化学分析法测出,例如分析反应中的OH浓度,也可用物理法测量溶液的电导而求得。 在本实验中采用后一种方法, 即用电导法来测定。

电导是导体导电能力的量度, 金属的导电是依靠自由电子在电场中运动来实现的, 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是正、 负离子分别向阳极、 阴极迁移的结果, 电导L是电阻R的倒数。

式中,A为导体的截面积;l为导体的长度;Lg称电导率。它的物理意义是:当l=1m, A=1m2时的电导。对一种金属,在一定温度下,Lg是一定的。电解质溶液的Lg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在有多种离子存在的溶液中,Lg是各种离子迁移作用的总和, 它与溶液中离子的数目、 离子所带电荷以及离子迁移率有关。 在本实验中, 由于反应是在较稀的水溶液中进行的,可以假定CH3COONa全部电离,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数目和离子所带电荷不变。但由于CH3COO的迁移率比OH的迁移率小,随着反应的进行, OH不断减少,CH3COO的浓度不断增加,故体系电导率值会不断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认为体系的电导率的减少量和CH3COO的浓度x增加量成正比,在t时刻,

x=K(L0-Lt) (5-4)

式中,L0——起始时的电导率;

Lt——t时刻的电导率。

当t=t¥时,反应终了,CH3COO的浓度为a,即

a=K(L0-L¥) (5-5)

式中,L¥——反应终了时的电导率;

K——比例常数。

将式(5-4)和式(5-5)代入式(5-3)得

或写成

反应的活化能可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求算:

积分得

式中,k1、k2——分别对应于温度T1、T2的反应速率常数;

R——气体常数;

Ea——反应的活化能。

三、 仪器与药品

1. 仪器

DDS型电导率仪1台、电导池1只、 恒温槽1套、100m L恒温夹套反应器1个、0.5m L移液管1支、100m L移液管1支、50m L的烧杯1个、50m L滴定管1支、250m L锥形瓶3个、 秒表1块、 吸耳球1只。

2. 药品

Na OH(分析纯)、CH3COOC2H5试剂(分析纯)、酚酞指示剂溶液。

四、 实验步骤

①打开恒温槽, 使其恒温在25℃±0.2℃。

②打开电导率仪, 对电导率仪进行0点及满刻度校正, 并认真检查所用电导电极的常数, 然后用旋钮调至所需的位置。

③Na OH溶液的配制 (室温下)。

用一个小烧杯配制少量的浓Na OH溶液, 在1000m L的广口瓶装入约900m L的蒸馏水, 将所选用实验仪器的测量电极插入水中, ①如果选用电导率仪测量, 在电磁搅拌条件下, 逐滴加入浓Na OH溶液到L=1300~1400μS/cm; ②如果选用离子分析仪测量, 在电磁搅拌条件下, 逐滴加入浓Na OH溶液到p H=12.00左右。

④Na OH溶液的滴定 (室温下)。

将配制好的Na OH溶液用滴定管和酚酞指示剂在室温下进行浓度测定, 重复三次以上,取平均值。

⑤L0(或p H0) 的测定(冬天25.00℃或夏天30.00℃)。

取100m L配制且滴定好的Na OH溶液置于恒温夹套反应器中,插入洗净且吸干水的测量电极,恒温10min,等电导仪上的读数稳定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数据,测定三个平行的数据。

⑥Lt(或p Ht) 的测定(冬天25.00℃或夏天30.00℃)。

完成L0(或p H0) 的测定后,使用小容量的移液管移取所需用量的乙酸乙酯,穿过大口玻璃套, 将乙酸乙酯全部放入溶液中, 不要遗留在玻璃套的内壁上, 以免浓度不准。 放到一半时打开秒表计时, 读数平稳变化后, 尽快测量第一组数据, 以后每隔1min读一次数, 15min后每隔2min读一次数, 进行到35min后结束。

⑦根据需要进行其他测量。

⑧按步骤⑤、 ⑥和⑦在第二个温度 (冬天30.00℃或夏天35.00℃) 下进行测量。

五、 数据记录及处理

①Na OH溶液的滴定数据 (表5.7)。

表5.7 数据记录

②L0(或p H0)和Lt(或p Ht)的测定(表5.8)。

表5.8 数据记录

③用恰当的关系式作图得一直线, 并根据斜率求反应速率常数k。

④由k25、k30,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

求出反应的活化能Ea

六、 思考题

1.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哪两个方面?

2.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三个重要参数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哪一个参数应该先被实验确定?

3. 溶液均相化学反应实验研究的重要测量起点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