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苏轼为僧人惠崇的画题诗的前两句。这首诗为人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初春的小景: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清清的江水中,一群鸭子正在戏水,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水里的河豚虽然看不到,但可以知道正是肥满之时,可以捕捞上市了。
诗中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后来成了千古名句,被广泛引用于表现春天的到来。春天初至,乍暖还寒,但水中的群鸭却已知水温升高,在江水中游玩嬉戏了。
小贴士: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这首诗里写的虽然是家鸭的情景,不过家鸭是由野鸭驯化而来的。我们的祖先在驯养时,主要选择体型较大的绿头鸭和斑嘴鸭,经过长期的驯化和杂交,才形成了今天的各种类型的家鸭。
野生的绿头鸭
因此家鸭也保持了野鸭的某些习性和特征,如绿头鸭,除了体形和大小的差别外,野生的绿头鸭和长着绿头的家鸭几乎分辨不出来。
花脸鸭
野鸭是湿地鸟类的典型代表,是多种野生鸭类的通俗名称。世界上野鸭种类很多,中国有20多种,比较常见的有: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赤膀鸭、罗纹鸭、琵嘴鸭、针尾鸭、赤颈鸭等。不常见和珍稀的有:花脸鸭、白眉鸭等。
在野鸭中,有一类野鸭善于和喜欢潜水,因此人们将它们冠以潜鸭的名字,如:红头潜鸭、凤头潜鸭、青头潜鸭等。
野鸭喜欢结群活动和群栖。夏季以小群的形式,栖息于水生植物繁盛的淡水河流、湖泊和沼泽。食性广而杂,常以小鱼、小虾、甲壳类动物、昆虫以及植物的种子、茎、茎叶、藻类和谷物等为食。
野鸭为候鸟,能进行长途的迁徙飞行,最高的飞行速度能达到时速110千米,迁徙过程中常集结成数百以至千余只的大群。每年的秋天,数以万计的野鸭南迁越冬。在我国,野鸭越冬主要在长江流域各省或更南的地区,它们常集结成百余只的鸭群栖息。每年的春末,它们又北迁至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以及俄罗斯等地繁殖,年复一年,年年如此。
野鸭的这种迁徙性,为我们欣赏它们提供了方便。
湖南岳阳的东洞庭湖保护区几乎有在中国的所有野鸭种类,而东洞庭湖的采桑湖是雁鸭类水鸟最集中的地方,在采桑湖认鸭子是观鸟人的一大乐趣。这里的湖面上常常有一群一群的野鸭布满湖面,它们既有同种野鸭形成的鸭群,也有不同种野鸭混在一起,还有个别珍稀种类的野鸭穿插之中。由于距离远、湖面上常有雾和鸭子在不断移动的原因,要把它们一一辨认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考水平的活。“老鸟”们往往比新手们认出的鸭子种类多很多。
红头潜鸭
冬季采桑湖大堤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观鸟爱好者架起单筒望远镜,观看远处湖面上的野鸭。他们一边观看,一边仔细辨认,每当有人发现一个珍稀的野鸭,都会欢呼雀跃,其他人也会凑到望远镜前观看,共同分享观鸟的乐趣。
采桑湖观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