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0 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目的
(1)掌握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2)了解氧化-还原滴定中控制反应条件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
市售的KMnO4常含有少量杂质,如硝酸盐、硫酸盐或氯化物等。KMnO4的氧化能力强,易和水中的有机物、空气中的尘埃及氨等还原性物质作用,并能自行分解,即
见光则分解得更快,因此采用间接法配制KMnO4标准溶液,并放在棕色瓶内避光保存。
标定KMnO4溶液常用Na2C2O4作基准物。Na2C2O4不含结晶水,容易精制。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的反应如下:
为了使此反应能定量、迅速地进行,应注意下述滴定条件。
1)温度
在室温下此反应的速度缓慢,因此应将溶液加热至75~85℃;但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在酸性溶液中会使部分H2C2O4发生分解,即
2)酸度
溶液应保持足够的酸度,一般在开始滴定时,H2SO4的浓度约为0.5~1mol·L-1。酸度低时,往往容易生成MnO2沉淀;酸度过高又会促使H2C2O4分解。
3)滴定速度
由于MnO4-与C2O42-的反应是自动催化反应,滴定开始时,加入的第一滴KMnO4溶液褪色很慢,所以开始滴定时滴定速度要慢些,待第一滴KMnO4红色褪去后,再滴入第二滴。如此几滴KMnO4溶液完全作用,生成一定量的Mn2+后,滴定速度就可以稍快些,但不能太快,否则加入的KMnO4溶液来不及与C2O42-反应,在热的酸性溶液中发生分解,即
4)滴定终点
KMnO4作为自身指示剂,滴定终点颜色不太稳定,这是由于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及尘埃等杂质落入溶液中能使KMnO4缓慢分解,而使粉红色消失,所以经过30s不褪色即为终点。
仪器与药品
仪器:台秤、分析天平、循环水泵、水浴、封闭电炉、抽滤瓶、玻璃砂芯漏斗、酸式滴定管、锥形瓶、量筒、烧杯、棕色试剂瓶。
药品:KMnO4(AR)、Na2C2O4基准物质、1mol·L-1H2SO4。
实验步骤
1.0.02mol·L-1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台秤称取计算量的KMnO4于烧杯中,加水300mL①,盖上表面皿,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状态15~20min。冷却后,在暗处放置7~10天。然后用玻璃砂芯漏斗或玻璃棉过滤除去MnO2等杂质。滤液贮存于洁净的棕色试剂瓶中,摇匀,放置暗处保存。若溶液煮沸后在水浴上保持1h②,冷却后过滤,则不必放置7~10天,可立即标定浓度。
2.KMnO4溶液浓度的标定
准确称取0.13~0.20g经烘干的Na2C2O4基准物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水使之溶解,再加入1mol·L-1H2SO4溶液30mL③,加热至75~85℃(即开始冒蒸汽时的温度),立即用待标定的KMnO4溶液进行滴定④。开始滴定的速度应当很慢(即加入一滴KMnO4,待紫色消失后,再加另一滴),待溶液中产生足够的Mn2+后,反应速度加快,可适当快滴,但仍必须是逐滴加入⑤,直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⑥。注意滴定结束时的温度不应低于60℃。
平行测定3次,根据称取的Na2C2O4质量和所消耗的KMnO4溶液的体积,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
注释
①根据测定的需要,可配制500mL或1000mLKMnO4溶液。②加热及放置时,均应盖上表面皿,以免落入尘埃和有机物。
③KMnO4作为氧化剂,通常是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滴定过程中若发现产生棕色混浊(为何物?)现象,是酸度不足引起的,应立即加入H2SO4补救。若已达到终点,这时加酸已经无效,应该重做。
④KMnO4颜色深,液面弯月面不易看出,读数时应以液面的最高线为准(即读液面的边缘)。
⑤若滴定速度过快,部分KMnO4在热溶液中按下式分解:
⑥KMnO4滴定终点不太稳定,这是由于空气中含有还原性气体及尘埃等杂质,能使KMnO4慢慢分解,使微红色消失,所以经过半分钟不褪色即可认为已达到终点。
思考题
(1)配制KMnO4标准溶液时,为什么要把KMnO4溶液煮沸一定时间和放置数天?配好的KMnO4溶液为什么要过滤后才能保存?是否可用滤纸过滤?
(2)配制好的KMnO4溶液为什么要装在棕色玻璃瓶中(如果没有棕色瓶应怎么办?)放置暗处保存?
(3)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时,为什么必须在过量的硫酸(硝酸或盐酸可以吗?)存在下进行?酸度过高或过低有无影响?为什么要加热到75~85℃后才能进行滴定?溶液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影响?
(4)本实验的滴定速度应如何掌握为宜?为什么第一滴KMnO4溶液加入后,红色褪去很慢,以后褪色较快?
(5)装KMnO4溶液的烧杯放置较久后,杯壁上常有棕色沉淀物(是什么?)不易洗净,应怎样洗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