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2)掌握用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
【实验原理】
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它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作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就像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出具有收缩的趋势;也像有无数张手紧紧握在一起似的。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见图3-18)。
图3-18 表面张力的作用
设想在液面上作一长为L的线段,则因张力的作用使线段两边的液面以一定的拉力f相互作用,且力的方向恒与线段垂直,大小与线段长度L成正比,即
表面张力原理如图3-19所示。
图3-19 表面张力原理
实验证明,表面张力系数α的大小与液体的种类、纯度、温度和液面上方的气体成分有关,温度越高,液体中所含杂质越多,则表面张力系数越小。
1.实验方法
将一个金属环固定在传感器上,然后将该环浸没在液体中,并渐渐拉起环,当它从液面脱离瞬间传感器受到的拉力f为
所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为
表面张力示意如图3-20所示,其测量与公式推导如下。
图3-20 表面张力示意图
液膜被拉断前,有
拉断前瞬间θ=0,cosθ=1;此时F=mg+f ;数字电压表的示数显示为U1,则
液膜被拉断后,有
此时,电压表显示U2,则
液膜拉断前后拉力变化为
因为有
因此,有
2.力敏传感器测量压力的原理
硅压阻力敏传感器由弹簧梁和贴在梁上的传感器芯片组成,其中芯片由4个硅扩散电阻集成一个非平衡电桥。当外界压力作用于金属梁时,电桥失去平衡,产生输出信号,输出电压与所加外力呈线性关系,即
【实验仪器】
DH4607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硅力敏传感器、0.000 5 kg砝码(6个)、镊子、砝码盘、圆形吊环、玻璃皿。
图3-21所示为液体表面张力测定装置。
图3-21 液体表面张力测定装置
【实验内容】
1.硅力敏传感器的定标
(1)接通电源,将仪器预热15 min。
(2)在传感器横梁端的小钩上挂上砝码盘,调节调零旋钮(电子组合仪上的补偿电压旋钮),使数字电压表示数为零(注意:调零后此旋钮不能再动)。
(3)在砝码盘中分别加入等质量mi(每个砝码0.000 5 kg)的砝码,记录对应质量下的电压表读书Ui,填入表3-17中。
(4)用作图法作直线拟合,求出传感器灵敏度K。
2.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1)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圆环的外径d1和内径d2。
(2)环的表面状况与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关系,实验前应将金属环状吊片在NaOH溶液中浸泡20~30 s,然后用净水洗净。
(3)将金属环吊片挂在传感器的小钩上,调节升降台将液体升至靠近金属环下沿,观察金属环下沿与待测液面是否平行。如果不平行,将金属环取下,调节环片上的细丝,使之与液面平行(偏差增加1°,测量误差将增加0.5%)。
(4)调节玻璃皿下的升降台,使环片下沿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然后反向匀速下降升降台,使金属环片与液面间形成一个环状液膜。继续下降液面,观察电压表读数,测量出液膜拉断前瞬间和拉断后电压值U1、U2,并记录在表3-19中。
(5)重复测量U1、U2各6次。
(6)将数据代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公式,求出待测液体在某温度下的表面张力系数,并对结果做出评价。
3.整理仪器
做完实验后,要将所有仪器整理完好。
【注意事项】
(1)实验时不能超载,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传感器。
(2)每一条接线都要接好接牢;否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原始数据记录表】
各原始数据记录表见表3-17至表3-19。
表3-17 硅压阻力敏传感器定标
表3-18 吊环片内、外径测量数据
表3-19 纯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测量
【数据处理】
(1)将数据代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公式,求出待测液体在某温度下的表面张力系数。
(2)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并对结果做出评价。
【思考题】
(1)为什么力敏传感器需要定标?
(2)硅力敏传感器是怎样工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