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目标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目标

时间:2023-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系统科学方法指导教学设计,这是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经验的教学设计的重大区别。从系统科学方法出发,就是要求对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教学活动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规划与安排。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某一种或某几种教学要素,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二是教学设计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一般问题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特点与功能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的认识活动,为达到教学活动的预期目的,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设计是指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订方法、图样等的过程。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来讲,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订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教学设计的特点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者形成的教学设计方案虽各有不同,但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的基本特征却是共同的、普遍的。

指导性。教学设计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教师有关教学活动的一切设想,如将要达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将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均已反映在教学设计中。因此,教学设计的方案一旦形成并付诸行动,它就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学活动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将受到教学设计方案的约束和影响。

统整性。教学是由多种教学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教学设计则是对这诸多要素的系统安排与组合。以系统科学方法指导教学设计,这是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经验的教学设计的重大区别。从系统科学方法出发,就是要求对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教学活动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规划与安排。无论教学设计指向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它都必须全面、周密地考虑、分析每一个教学要素,使所有的教学要素在达成一致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实现有机的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操作性。教学设计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提供了现实的结合点,它既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同时又是明确指向教学实践的。在成熟的教学设计方案中,各类教学目标被分解成了具体的、操作性的目标,教学设计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环境的调适、教学评价手段的实施,都应该做具体明确的规定和安排,这一系列的安排都带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抽象的理论在这里已变成了具体的操作规范,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可行依据。

预演性。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这一过程犹如文艺演出中的彩排一样,带有较强的预演性和生动的情境性。

突显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某一种或某几种教学要素,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案中突出某一教学方法的运用,某一部分教学内容的讲述,一种新教学环境的设计,从而使教学活动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富有层次感。

易控性。一是与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相比,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更容易掌握和控制各种教学要素,能够做到发现错误及时修改,从而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二是教学设计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诸要素都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它既控制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控制着教学活动的大致进程、内容、程序和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动态关系。因此,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强化教学设计控制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创造性。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风格、智慧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的功能

控制功能:控制功能是指课堂教学设计对具体教学活动系统中的诸要素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既控制活动的方向、速度、内容,又控制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动态关系。

激励功能:激励功能是指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激发师生的活动热情、兴趣,鼓励师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明确的教学目标能使教师加强责任感,焕发工作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创造功能:创造功能是指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才能。俗话说,文无定体,教无定法。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教师在创造性地思考,为成功进行教学绘制蓝图的过程,这也是教师发挥创造才能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是指教学设计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持一种理性的头脑,把为学生服务放在首位。其表现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参与);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知识“外化”);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自我反馈)。

(二)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教学活动是教师主持下的活动,教师要依据自己的特点,在尊重学生发展的前提下,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与策略,以最优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核心”(教学分析);创设与“核心”知识学习相关的学习情景(情景创设);确定围绕本“核心”知识教学应用的教学策略(策略设计)。

(三)可操作性原则

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小的步骤,都应该是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在技术支持的范围内、在教师把握的范围内、在特别限定的时间内等,能够顺利进行的。对它的表达应该做到任何人读了,都能够想象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是如何进行的;同行都可以按照教学计划自然完成规定的环节。

(四)创新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结合学科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形式、自己的教学经验与风格,结合学生的认知模式与能力基础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选择评估手段,体现自己的独到之处。

(五)灵活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预先规划,应留有余地。因为课堂上实际发生的事情很难全部预料,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尽可能要考虑到各种偶发事件,给处理这些事件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三、教学设计的程序

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系统规划、决策的过程,其适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它既可以是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可以是对课外活动的设计;既适用于整个教学体系的设计,也适用于一门课程、一个教学单元、一堂课的设计。但无论是在什么范围上设计,设计者遵循的基本设计原理和程序大体都是一致的。教学设计专家马杰对此做了简明而生动的描述,即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问题组成:“我要去哪里(制定教学目标)”“我如何去那里(分析和确定教学策略与方法)”“我怎样判断我已经到达了那里(实施教学评价)”具体来说,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确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第二,了解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的原有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第三,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第四,思考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与学习指导。

第五,选用恰当的工具与手段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上述五个环节是互相联系的。其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它对课堂教学的发展起着调整和控制作用,制约着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学生的已有水平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在条件”,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确定学习者的已有水平,确定向教学目标努力的起点,并据此设计相应的外部条件。这些外部条件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及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等。这些外部条件的设计要与学习者的内在条件有机结合,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教学系统各要素以及整个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方案,如图10-1所示。

图10-1 教学设计程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