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识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一)知识经济的内涵: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或是基于知识的经济。知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知识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运行和生产的方式,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已经全面知识化。

知识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或是基于知识的经济。其基本内涵为: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基础上的经济,它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21世纪人类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将取决于知识的生产能力、积累能力、获取能力、应用能力、尤其是更新能力。知识,既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在内的广义的知识体系。又包括知识的生产、积累、应用、更新的能力。21世纪人类经济的竞争也就是一场知识的较量。经济发展真正从资源依赖、劳动依赖、技术依赖转移到知识依赖、教育依赖的轨道上来。也有人说,教育是知识生产、积累、使用的主要手段,是知识依赖的根本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也可以称之为“教育经济”。

(二)知识经济的总体特征

知识经济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8世纪以前,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阶段,主要依靠工具的改进;我国古代就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功”等说法,都强调工具的重要性。

——18世纪开始,大工业时期经济阶段,主要依靠技术的革命;

——21世纪为知识经济阶段,主要依靠知识的革命;

根据专家们的研究结果,知识经济的总体特征是:

1、“基础”知识化

经济发展的基础,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土地是财源之母”“劳动是财源之父”,土地、劳动资源是财富增长的基础;马克思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大工业(工业革命)发展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以土地为代表的广义自然资源发展成为由科学、技术、知识、教育等一系列因素构成的新的资源范畴。

大工业时期,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四个要素是财源之母;这时的复杂劳动主要取决于劳动能力、技能培训;

知识经济时代,复杂劳动主要取决于劳动者对知识的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知识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运行和生产的方式,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已经全面知识化。

2、产业软性化

产业的知识含量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

a、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乃至整个GDP中比重急剧下降,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支柱。20世纪70年代,制造业占GDP的30—50%,近几年,只占20%。软件产业60年代产生于美国,此后愈来愈发展,有时占经济增长的80%,比尔·盖茨因此而成为全球首富。

b、传统产业的改造因依靠科技、知识含量提高而使之知识化、软性化。第一产业靠生物工程、实现绿色、生态农业目标;第二产业从依靠资源的利用、能源消耗、资源占用、设备更新等硬化手段转为依靠科技创新、观念更新、知识运用等软化手段;第三产业从传统生活服务型趋向知识服务型。

c、知识的生产、使用自身形成了知识产业,即第四产业。教育产业,信息咨询公司,点子公司等是知识产业的显著特征。

3、经济柔性化

经济发展运行越来越依靠文化力量的支撑。

a、文化环境使客观经济运作保持良好的秩序。文化内涵能转化为社会公众对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政策的理解、认同能力。

b、文化环境使经济行为具有积极、健康的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伦理规范。

c、文化环境使企业管理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4、发展创意化

经济发展,财富增长主要依赖于民族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工业经济时代——依靠资源的垄断

技术经济时代——依靠技术的垄断

知识经济时代——依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模式创新。

5、竞争隐形化

经济竞争不再主要依靠价格、倾销等市场争夺的常规手段,而主要依靠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策略,依靠竞争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企业的良好整体形象。具体表现在6个方面:

a、从战术竞争发展为战略竞争。

b、从智商竞争发展为情商竞争。

c、从以物为本竞争发展为以人为本的竞争。

d、从垄断心理发展为机遇意识。

e、从争夺文化发展为和平文化。

f、从重视产品特色发展为重视企业的整体形象。

6、就业学历化

指的是劳动岗位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者必须接受相应的系统知识教育,提高教育的程度。

知识经济就是学历经济。

(三)当代劳动的新特点

在古代,“男”字造字本意为男人是田里的主要劳动力,说明这时主要是体力劳动,依靠健康的体魄。因此有“男主外,女主内”之说。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历史:

1、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性转变

第一次:完成从动物向原始人类的转变

第二次:从原始社会向农牧文明社会的转变

第三次: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18世纪)

第四次: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变(1990年联合国机构正式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

具体说,第三、四次又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标志:蒸汽机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标志:发电机、电动机

▲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产业革命,标志:原子能新能源、电子计算机、新材料人工合成,空间技术,遗传工程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个人计算机为主的创新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创新高峰期

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使经济发展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创造商品价值的新阶段;由一般的脑力劳动发展为科学劳动,即高级的或超高级的脑力劳动,是当前创造商品价值的新特点。

2、高技术产业以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经济增长,根据有关部门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各种产品对国民生产总值(GDP)贡献比率为:小轿车5、彩电30、计算机1000、集成电路2000。

结论:知识含量愈高的技术对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愈大。

3、现代社会已进入抢占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制高点时期。

过去三年,美国经济的增长27%归功于高技术产业;(而在工业经济时代,汽车制造业占40%,建筑业占10%);

美国微软公司近一年来,平均每月增加资产4亿美元(1998年),产值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产值总和;

4、产业发展决定因素的变化:

60年代——成本

70年代——质量

80年代——时间

90年代——服务

新世纪——创新

结论: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谁拥有知识,谁就可以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谁就可以保持实力地位,谁就在世界上有发言权。

5、我国劳动力的现状。职教与劳动力素质密切相关,我国劳动力素质现状如何?职教到底有多大发展空间呢?

a、在我国(25—60多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

高中以上:18%(美国87%韩国66%)

初中以下:82%

小学以下:42%

15岁以上受高等教育占:4.6%

b、中国劳动力(15岁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构成:

研究生0.1%

大专、本科4.6%

高中、中专12.7%

初中41.7%

小学32.8%

文盲、半文盲8.1%

结论:▲中国劳动力主体只受过初中、小学教育,占74.5%(约3/4)

▲中国农村剩余劳力,每年约1.2亿农民进城务工,数量大,文化低。

以上情况说明,劳动力素质偏低,职业教育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c、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2003年——2010年 毛入学率 13%—20%

2011——2020年 毛入学率 40%

2021——2050年 毛入学率 50%

由此说明,发展速度快,但由于是穷国办大教育,还是供不应求,说明高教发展尽管很快,毕竟有局限性,这种空白应由职教去填充。

d、企业员工文化程度低,给职教提出了严峻课题。如重庆小天鹅集团,火锅店占所有产业70%,全国大中城市有火锅店50多家,员工5000多人。其文化程度构成是:大专以上占15%、中专、职高占60%以上、初中生占少部分。但大专以上者,不稳定,吃苦差,不愿干基层。中专、职高有前途,因此,集团与某职工中专签定办学协议。

重庆市总工会对部分企业调查说明,企业职工文化程度不高,技术素质低,在生产操作人员中,文化程度构成如下:初级技工占27.2%、中级技工占45.6%、高级技工占19.6%、技师和高级技师占7.6%。

这些情况足以说明企业缺乏大量中等专业技术实用性人才,这为职业教育的在职培训提出了繁重任务。

e、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与劳动生产率的能力的提高是相关联的,如下图所示。

这说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愈强,提高的幅度也越大。劳动生产率愈高,经济发展速度愈快。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措施,职教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将发挥重大作用。

二、知识经济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必须确立教育是重要的经济资源的观点,是重要的生产力的观点,重新审视教育的地位、功能、确立新的人才质量观及质量评价标准与机制,改革教育内容,方法等。如:

——知识观:知识是开放的,是由静态走向动态变化的。知识是作为整体的对自然、人类、社会、科技的综合的解释。纵观科学史,古希腊时期只有三门学科,后来为了研究的方便把它愈分愈细,但也人为地割裂了它们的联系,直至20世纪,学科又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高度综合的趋势。

——教育目标:培养人的全面素质,把文化科学知识体系、能力结构体系、良好人格素养结合起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质量:仅从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上来衡量是不够的,还有“修身”、非智力因素、情商、心理因素、素质教育等。

——人才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委员会谈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内容大致为:

——树立新的课程观:它是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因而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形式的课程观念,承认各类实践的、社团的活动课程或其他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隐性课程。

——创建新的课程组织:不再囿于学科领域,而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强调发展和创造知识。

——探索新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开放性、综合性、弹性为特点,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和体现在课程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创造;课程内容既有相对稳定性,也有课程组织的分化性;

要实现教育方法的转变,要改变重教轻学,管教不管学,以教代学的现象。《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愈来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教师不再只是施教者。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以更多的自学、研究、思考和自由发展的余地。

教育方法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授业”向“传道”“解惑”转变;从传播知识为主向培养全面能力转变;从以掌握知识的量的标准向以掌握知识的方法的标准的转变。

(二)树立“科教兴国”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思想

我国实现知识经济的基础十分薄弱,如经济发展中的科技、知识含量低,劳动者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制约因素。不能让知识经济的形成过程去迁就教育的发展,而要前瞻性地确定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战略要求的现代思维模式。

(三)实现教育现代化

尽快提高全民族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我们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如加快“两基”目标的实现,完成“普九”任务,把消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战略性任务来完成,继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

教育现代化不仅指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还要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人才规格、管理水平、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要实现根本性的变革,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

(四)实现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适应当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新观念。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不断获取、不断创造、不断更新及高度使用的过程。表现为劳动者不断接受新的教育、不断提高教育程度的过程。

终身教育也是人类知识总量不断递增(“知识爆炸”),知识老化周期不断缩短,知识从产生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不断缩短对劳动者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从下列数据中看到:

——科学期刊数量激增

1665年第1本科学杂志《伦敦皇家哲学学报》

1750年10种

19世纪初100种

1900年10000种

1985年35000种

——人类知识总量增长(各种新发明新发现)

16世纪26项

17世纪106项

18世纪156项

19世纪546项

20世纪前叶961项

60年代—70年代已超过过去2000年之和

——人类近30年知识约等于过去2000年之和;预计到2050年,人类现今掌握的知识将为知识总量的1/100。

——最近10年,新学科达500多门,新名辞、新术语层出不穷,1946年《大英百科全书》由两位科学家编写,1967年版,由一万名专家编写,新版本则由几万名专家编写。

——现代社会由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周期愈来愈短。电动机65年,电话56年,无线电通讯35年;雷达15年,喷气发动机14年,电视12年,集成电路2年,激光器1年。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个人只有终身接受教育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是一广义的范畴,它是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为一体的知识体系。要突破仅仅为应用而进行的片面的知识教育,它是全面的、系统的知识教育。

知识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因而要求以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为基础,全面培养全民族的创造性思维,还要充分认识情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所要求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概念,更是全社会、全民族教育的概念,是广义的大素质教育。

我们可以把素质及其内涵作如下论述:

——决定一个人的整体能力和整体价值的最基本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是先天遗传性与后天养成性的统一;

——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能较稳定、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能力结构。

三、知识经济和“入世”给中国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较之西方起步较晚。其深层次的原因是,西方文化具有强烈的工具理性色彩,重视能力、技能,重视器物,这些正是西方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多的是人文伦理色彩,轻技能、器物,缺乏工具理性。但近代以来有些改变,改革开放后又有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成就

职业教育是对受过一定基础教育的公民传授某种职业或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从业道德,提高从业能力的教育。近代职业教育产生于18世纪末,是欧洲工业革命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生产发展,各国纷纷设立中等阶段的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现在世界上的工业发达国家又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我国的职业教育可以上溯到19世纪60年代。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确立于光绪28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当时的职校叫实业学堂,共分三级:简易实习学堂修业三年,中等实业学堂及高等实业学堂各修业四年。

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实业学校令》,规定此类学校以教授农、工、商的知识技能为目的。

1917年,黄炎培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将实业教育正式改名为职业教育。

建国以后,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1998年,全国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高、技工学校)17106所,在校学生1146.1万人。1998年,初等职业教育也有发展,职业初中1472所,在校生86.7万人。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又在蓬勃发展

1994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到2000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60%的目标,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中职在校生超过1000万人。“十五”期间目标是为社会培养2200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800万高职生。每年为300多万下岗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十五”期末,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招生350万人,农村劳动力培训达到1.5亿人次,为8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各种形式培训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弊端

1、多方办学、多头管理,造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态。不同系统和部门办的学校之间争经费、争师资、争劳动指标,使学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重复,学校规模效益无法提高。城市职教发展快,农村及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相对迟缓,地区差距较大。职教与社会需求发展相互脱节,有的过剩,有的供不应求。

2、职教投入与产出相比效益较低。政府作为单一的投资主体,其办学计划难以准确地反映劳动力市场对某类劳动的供求状况,在人、财、物的投入上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盲目性,不能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企业对熟练劳力、专门人才尚未形成需求拉力,以至使职校在向社会输送毕业生时,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得不到应有的价值实现。

3、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教师质量亟待提高。1995年一次抽样调查表明,职业学校有近40%的专任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1997年职高、中专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33.9%和66.8%,此外,还存在专业狭窄的现象。

4、与国外职教相比差距较大

2002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我曾经随国家教育部考察团到西欧,重点考察了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考察一些州的教育部和几个职业学校,如柏林的不来梅,科隆的波茨坦等城市。总体印象是:

一是德国的“双元制”职教系统已立法,用人单位与学校长期挂钩,用人单位提供需求信息,实习基地;学校承担教学任务。双方签订协议规范权利与义务。一般在哪实习,基本上在哪就业。也有的在学校学习一年,在工厂实习一年。

二是学生读到十年级,一部分读职业学校,学制三年,读完职校仍可分流;一部分读大学、高职;一部分就业。

三是教育门类与就业岗位一一对应,360多个专业,如杀猪与销售,营养师、牙齿保健、按摩、糕点制作、酒类调制与营销、公路建筑、司机等,保证所有行业都是科班出身,服务质量很高。其中以商务营销、钳工、美容、烹饪等专业选择率、就业率很高。

四是学费由国家承担,办学经费充足,学校不创收,教师工资标准由国家制定,一般以休假期作为奖励措施而非加工资。学校设施很好,环境也好,还招收留学生。

五是管理严格规范。学生在学校吃饭,中午也上课,课间可到校内咖啡屋去喝些东西。规章制度铁板一块,如预约参观,守时严格,接待热情,但不讲究等级,重实际,不重形式。

(三)“入世”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

1、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一个从初等、中等到高等相互衔接,专业配套,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既有学历教育,同普通教育在学制上衔接相通;也有非学历教育,它同各种职业有更直接的联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各级政府、学校、企业、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合作关系。

2、鼓励引导国内社会力量办学,允许、鼓励国外教育机构来华办学

职业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受教育者个人应承担一定的教育费用;企业作为劳动市场的需求方,必须对熟练劳力、专门人才有偿使用;投资主体多元化,不由国家包揽,办学体制多种实现形式,如“国有民办”、“校中设校”、“股份制”职校。农村应支持乡镇企业、个体户、专业户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

入世后,国外凭借教育与科技优势,对发展中国家教育市场愈来愈重视,为发达国家或WTO成员国提供了巨大的教育市场,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

3、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入世”对职业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

a、思想和心理状态良好。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有现代竞争意识和积极开拓精神。

b、知识结构上主体交叉整合。以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为基础,以专业为主干,以世贸组织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为分支;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又有较宽的知识面;既精通专业与管理,又熟悉国际惯例和法规;既有国贸、商务行情,国际金融等知识,又了解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知识。

c、在能力结构上应多元复合。如综合开发实际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外语会话、公关和谈判能力、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分析、设计能力等。

四、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在新世纪,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知识经济时代已见端倪。这种以知识化、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化为主要特征的时代将不可避免地要改变社会组织结构和人类的生活方式,无疑会给传统的学校德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德育也因此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一)知识经济时代将伴随着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政治思想文化和生活观念的交互式影响日益激烈,学校德育要创立开放式的工作格局。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全球变成了一个整体。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普及,上网人数急剧增加,现在因特网的终端已经出现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学生宿舍以及大多数的教师家庭。当我们享受到现代化的高效率的信息服务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想到,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这些信息资源将主要集中在个别发达国家的数据库,这种信息资源的垄断,对于其他许多国家的用户来说,将会带来不容忽视的文化和政治后果,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各种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甚至还有色情、暴力、危险的交流等信息都将通过国际互联网非常迅速地、不可阻挡地扩散到每个用户的电脑终端。过去,我们习惯于用“堵”的办法以尽可能减少或避免青年学生与这些反动的腐朽的或者黄色的东西接触,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沿用这种办法已经不现实了。今天,我们不能企图去阻止青年学生不接受那些不能接受的东西,而要考虑在这种高度开放的系统之中,任何社会不可能封闭起来,学校德育的着力点应该考虑如何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自身在政治思想上的免“疫”力,增强在各种复杂形势下抵御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能力,在指导思想上变治标为治本。德育内容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时代性与传统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的有机结合,尽快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德育成果输入网络,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要开设评介西方社会思潮、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课程或讲座,开展比较研究,让学生了解世界,逐步产生明辨是非、评价优劣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西方敌对势力实施“两化”政治图谋中不至于惊慌失措,在大量西方的社会思潮蜂拥而至的时候不至于措手无策,从根本上摆脱那种被动的防御式、救火式的局面,创立开放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二)知识经济时代将使社会生活个体化和社会成员个性化日趋明显,学校德育需要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拓展新的德育工作空间。一个时代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它的社会活动的方式。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是标准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由此也造就了人们活动方式的高度集中性和统一性,而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劳动、工作愈来愈呈现分散化、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的实施,未来人们的办公、教学、生产等活动从走出家庭集中进行到借助于网络技术又回到家里分散进行,社会生活的个体化必然带来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如果说,网络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远程教育方式,那么学校教育的功能和内容势必随之发生重大转折,网络教育将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空间;如果说,通过网络技术实施教学科研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那么,现存的学制、班级、年级、宿舍的概念又将随之消失,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团组织的助手作用将显得十分重要,各种社会群体将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现存的集中教育和管理的工作模式将有可能萎缩,个别教育方式将部分或逐步取代集中教育管理的方式;如果说,由于社会成员个性化趋势日趋明显,那么,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追求共性目标、强调共性发展的模式也将受到挑战。应该肯定,在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工作和生活的个体化趋势绝不会封闭人们的交往,相反会在更高层次上给学校德育创造新的更大的空间,关键在于我们要主动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新趋势,学会借助网络去拓展学校德育的工作空间,努力消除个体化、分散化、个性化的负面影响,认真探索在培养目标的统一性的前提下,在个性的基础上寻求共性,在共性的要求下发展个性,以个性的多样性去实现共性的统一性。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校德育必须重新认识高科技的社会功能,克服其负面效应,找准德育的位置。科学技术除了具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功能之外,还有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生活繁荣、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带来了教育的普及、道德水准的提高,强化了人类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扩大了人类的交往方式,提高了评价自我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为人类提供保持人与人的互助友爱的渠道和手段,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培养,这一切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新的机遇。21世纪,学校德育要善于利用高科技去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道德的进步,善于利用现代化手段去拓展德育的工作空间,要正确认识它的社会功能,去确立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途径。高科技的发展要求人类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度的正义感和责任心去运用科技和发展科技。他们应该要有远见,懂得社会、关爱人类,关注生存环境和生态问题,避免只顾眼前、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的短视行为,避免军备竞赛、武力对抗、地区性冲突不断、世界局势动荡的严重后果。高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严峻的道德伦理问题,除了掠夺资源、军备竞赛、计算机犯罪之外,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实施,克隆技术的应用等生物和医学学科的发展与伦理道德问题密切相关。看来,21世纪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把关心科学与关心人文和社会结合起来,学校德育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绝不是有人想像的那样,只有智育的空间,没有德育的位置。相反,学校德育将在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加强科学伦理与道德意识的培养、善于利用现代科技去实现德育的现代化等方面应该有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

(四)知识经济时代促使学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发生根本转变的同时,要及时调整和更新德育的观念。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举办的“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中,不少大学校长都有关于跨世纪人才综合素质的精辟论述,所达成的共识就是,人才素质的差异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浅,更重要的在于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人文素质更是在更深层次上体现知识创新能力和人才的品位,因而要造就打通中西文化的人,甚至对文艺、思想、体育等都有广泛的参与的人。因此,第一,学校德育不仅要在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方面作出努力,更要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学校德育的地位不能仅仅依靠文件的规定,更重要的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显示出它的强大威力,用雄辩的事实去证明德育对智育的巨大作用,去形成德育首位的共识。第二,随着21世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学校德育也要正确处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打你通;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给学生以更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会,而不是一切依靠正面灌输,缺乏自我实践的机会;要倡导师生互帮互学的风气,教师只是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交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发现问题,激励学生思考,而不是包办代替,凡事都拿出现成解决办法的人。第三,21世纪是教育时空不断拓展的世纪,从学校教育延伸到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从课堂教育发展到远程教育。那么,学校德育要在学校教育、课堂教育与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的衔接上下功夫,学校的德育着力解决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问题,着重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要把德育内容拓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善于利用网上交流的方式去联结每个被教育者,德育也要有超文本结构的教材,给每个被教育者提供非线型的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电子教材,以增强德育的实际效果。第四,21世纪的学校教育将与社会更加紧密结合,那么学校德育要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来设计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内容,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要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人才,成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开拓者和示范者。

(五)知识经济带来全球一体化大趋势,学校德育要正确处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为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服务。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信息化将逐步突破国家、民族、人种、地域以及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的局限,突破人类交往的时空局限,政治上由对立到对话,经济上由分割到合作,把地球变成一个整体。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面临着环境、资源、人口、就业、吸毒、恐怖活动等共同性的问题。因此未来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公民都要有着眼于全球的战略眼光,形成全球问题全球关心,社会事务全社会参与的意识;要有与地球村居民和平共处的心理包容性,要有面对国际复杂环境的心理承受力和解决因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导致的局部地区冲突或其他国际争端的才能;还要有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关爱人类、保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责任感等等。为此,21世纪我国的学校德育首先要正确处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实现儒家提出的“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统一,既要培养忠于国家、热爱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要培养善于与各种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差异的人们进行交流和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努力的国际主义精神。其次要正确处理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各民族文化的冲突融合中,必须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质。但是,维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绝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以至于陷入民族主义的泥潭。我们务必要注意汲取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善于与世界各民族进行交流,以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科学无国界,文化重交流。21世纪应该由一代一代的新人去谋求“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的和谐统一,应该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最终走向“环球同此凉热”的大同境界。

(2003年6月25日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班上的专题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