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对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尤为重要。一项新近有关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研究表明,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他们在理想信念方面有着追求美好生活、渴望有所成就的热情,有着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并为之不断奋斗的信念,但是在生活转型期的激烈竞争下,他们理想信念的重心更趋向于实际功用,这样会无形中淡化了理性层面的道德和政治追求。
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相较于其他高校教师,他们更具国际化视野,对国内外的各种社会潮流更加关注,但也更易受到国内外反动势力和不良社会思潮的蛊惑。同时,他们还承担着教育学生的重任,他们与学生年龄接近,有共同的话语体系和相接近的思维方式,他们的言行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品格形成更具影响力。因此,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在知识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关键要素的现代社会,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如何,决定着社会主义高校的发展方向,决定着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
本研究从上海剑桥学院、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共抽取151名青年教师进行调研。自编“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理想信念状况、影响因素三方面内容。
一、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现状
1.个人理想高于社会理想,但具有树立高远理想信念的良好认知基础
数据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现状总体上是积极的,大部分青年教师将专业发展与理想确立联系了起来,体现出了他们对通过事业发展实现理想的真实诉求和自信。
在对青年教师如何确定自己的理想进行调查发现,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是青年教师确定自身理想的主要来源。可见,虽然有一部分青年教师将社会需要作为确立理想的重要依据,体现出了利他的积极理想倾向,但是绝大部分青年教师仍将个人理想置于了社会理想之上。
在“人生和职业发展目标”方面数据印证了高校青年教师确立理想的“个人兴趣”倾向。但是从半数以上的教师以“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近65%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这一主观表述来看,表现出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和人生态度,具备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认知基础。
2.高校青年教师追求理想存有困境,但精神状态积极向上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在实现理想时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是无法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实力不足以及理想和现实的差异。这提示我们可以通过帮助协调学习生活、提供理想和现实过渡转化条件、提高教师发展实力来助力青年教师理想设定、调整和实现。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半数的教师会选择寻求帮助,三分之一的教师会勇于面对,仅有不到10%的教师选择放弃。
青年教师对于应对实现理想障碍的积极态度一方面表明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有效应对困难的社会技能和心理机制,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在青年教师遇到困难时,由谁、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对于青年教师的引领和凝聚是非常关键的。
3.高校青年教师务实进取,但缺乏高远的理想信念引领
调查显示,仅有24.5%的青年教师拥有长远理想,53.6%的青年教师拥有短期理想和具体行动计划,另有20.5%的青年教师有短期理想但无具体行动计划,仅有1.3%的青年教师无理想。这一方面说明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务实进取,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仍需要更为高远的理想引领。
为了实现自身的理想,57.6%的青年教师会将理想细化,划分为小的目标;其次有30.5%的青年教师虽无小的目标,但仍会为了理想努力奋斗;有少数青年教师说有理想但不了解为理想奋斗的途径;没有一名青年教师选择仅有理想但很少为理想付出行动。这表明高校青年教师具有实干精神和对实现理想的自我规划能力,但也表明,还有一部分青年教师需要实现理想的方法指导和道路指引。
二、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影响因素
1.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数据表明,青年教师在专业能力发展方面具有比较强的内在动力和具体的自我成长规划和行动,这是我们开展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利因素。在支持和推动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开展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是一条科学可行的途径。
2.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工作现状
数据表明,当前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方面个人奋斗的比较多,主动交流合作的比较少。作为高校党组织如果能搭建平台、提供保障,引导支持青年教师打造学术团队,在学术启迪和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凝聚发展共识,这可能是解决当前青年教师理想确立和追求个人倾向为主的一个可行教育方案。
同时,由数据分析可知,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上有充分的自信,是他们获取成就感、价值感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学生和社会对大学教学情况的评价,我们也可以看出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履职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我们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应该关注的问题。
3.青年教师工作态度
研究从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倦怠感和工作满意度两个维度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态度。由数据分析可知,三分之一左右的教师存在工作倦怠感,存在对于工作力不从心和焦虑等负性情感。由调查可知,半数以上的教师对所从事的专业较为满意,但50%以上的教师对于薪水、福利制度和进修制度较为不满意。
结合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确立的个体价值满足期待、对在科研工作中的“个人奋斗”现状和在教学工作中的充分自信,是否可以做这样的解释: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倦怠感大多来源于对个人奋斗所取得的成绩与自己的期望值不匹配,如对薪资回报、发展支持的不满等。
4.党支部活动现状
数据显示,大多数青年教师认为所在党支部较有凝聚力,而且能够开展交流谈心活动等关心教师生活,接近半数的党支部支持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可见,作为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的党支部活动的内容、形式还有待进一步丰富,通过党支部活动有效开展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三、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情况与党支部活动情况、教学与科研现状的回归分析
首先分析党支部活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现状对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情况的影响,以党支部活动情况、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现状作为自变量,以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情况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青年教师工作满意情况与党支部活动情况、教学与科研现状的回归(N=140)
从表1可以看出,党支部活动、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同时进入青年教师工作满意情况回归方程,其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为0.345,说明党支部活动、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三项联合解释工作满意情况的34.5%。其中,党支部活动和教学工作对工作满意情况的预测力较强。标准回归方程:工作满意情况=0.545党支部活动+0.545教学工作+0.326科研工作。
从这个方程可以间接看到,作为党支部活动的两个主体——党组织和党员,在提高青年教师工作满意情感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同时,从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知支部活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是影响青年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键点,我们可以以此为抓手,通过培养积极的工作情绪,为提高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奠定情感基础。
四、讨论与对策
通过以上调研和分析,针对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状况和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结合我院党委在多年党建实践和研究过程中的特色经验,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1.愿景规划:理想信念是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之“魂”,以崇高的理想信念感染人
坚定而又高远的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它需要自身的体验修炼,实践的历练,也需要正确的引领和长期的培育。因此,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想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发挥引领凝聚作用,就必须设计足以激发他们追求事业发展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高度统一的大视野、大情怀的富有感染力的愿景规划,可以让他们自觉将美好的愿景内化为自己确立理想的依据,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规划,从而坚定信念,主动探索、积极进取。
2.团队引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创新教育模式
通过学术团队引领,以教研室为依托把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学科建设业务领域中,在学科建设中发挥思想政治优势,体现党组织宣传教育、组织保证和凝聚服务的职能。在学术讨论中围绕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鼓励青年教师各抒己见,交流切磋,适时引导,在探讨中提高认识。通过信息网络团队引领,将教育内容扩展到互联网等信息交互的网络,通过微信、微博、博客、QQ、邮件、短信等加强交流和正能量的传播。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收看电视直播或专题片,通过多媒体技术、声光电综合演绎手段展示图片和数据,提高教育效果。通过生活自组织引领深入了解青年教师,并顺势提供关心、帮助、支持和思想引领。对于一些比较消极的生活自组织,通过渗透式的富有成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自动脱离,甚或瓦解。通过党员团队引领,以教研室和党支部为依托,打破专业和教研室的框架,打破师与生的框架,让各党支部在竞争和合作中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资源的多元性,吸引更多的青年教师自觉接受党的教育,自愿加入党的活动和组织,在教育活动和组织引领下实现理想信念的升华。
3.信念陈述:以科学自信的态度开展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外部信念陈述,如专题培训、专家报告、典型宣讲和自述等多种途径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理论灌输、推理剖析、榜样示范型的信念陈述;通过内部信念陈述,即在入职、入党、考核晋升、考评述职等环节中要求青年教师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陈述。陈述的过程既是一个展示的过程,接受检查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审视和反思的过程。通过信念陈述促使我们的青年教师不断思考自己的理想信念问题。通过外部内化,内部外化两个过程实现对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的挖掘、引导和教育。
在引领示范型的信念陈述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理论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阐释的有力充分;对于青年教师自身的信念陈述,我们要抱有宽容理解信任的态度,但对于其中的不足和缺点要严肃认真的给予指出,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引导和实践锻炼。
4.榜样示范:以贴近高校实际的典型让青年教师接受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
鉴于高知群体的特点和以专业发展、科研教学为主要工作生活内容的现状,在开展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寻找贴近高校实际,符合广大青年教师理想选择方向和信念坚持理由的先进典型作为榜样加以示范。努力挖掘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始终将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作为己任的师德榜样、学术榜样和生活榜样,加以细致深入地广泛宣传,并开展一些学习性的实践活动,让青年教师在了解细节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在实际参与、落实行动的过程中,将履行高校教师职责作为自己理想信念追求的出发点,正确认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个人家庭需要和社会国家需要的辩证关系,学会妥善处理高校工作和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关系。
5.凝聚力保障:以爱理念帮助高校青年教师营造幸福发展平台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否具有凝聚力决定着由其为主体开展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的可能性和实效性。对于具有丰富情感的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可能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爱是他们最感亲切的元素。因此,高校党组织要想有效开展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尝试从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的关键因素入手,以爱的教育为出发点加以开展。通过定期谈心制度、凝聚力保障制度、健康减压制度等,在教学科研的工作中,强调对专业和学生的热爱,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加投入地开展工作、取得成效、获得价值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要强调对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工作满意度;在以专业志愿服务为主题的支部活动中,强调其对国家、社会、学校、学院、家庭的热爱,帮助其创获社会价值感满足高于个人价值感满足的体验,进而增加其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对党组织开展的理想信念活动产生信任感。
6.民主作风建设:以开放包容姿态在扬弃中实现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
首先,要营造民主开放的言论氛围,鼓励青年教师在规定范围内大胆表达自己对各种社会问题、学术问题和生活问题的态度、看法。其次,对于青年教师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认知偏差或由此造成的理想信念薄弱问题,要给予理解的包容和真诚的批评、帮助、引导。特别是一些长期受国外教育的“海归”青年教师,要多给予他们表达观点的机会,多关心他们在中西文化交融冲突下产生的各种思想不适应、生活不适应和工作不适应问题,在帮助他们解决各种不适应问题的过程中,开展既符合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又让他们可以接受的理想信念教育。当然,在这过程中必须强调“课堂纪律”原则。对于在课堂上宣扬错误思想和观点的青年教师,不能一味采取领导批评、行政处罚的办法,还可以通过学术讨论会、师生座谈会、专题答辩会的形式,在思想交锋、观点碰撞中,帮助其认识自己的思想问题。
7.制度保障建设:以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规范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
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是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保障,是保证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规范化、经常化的前提。要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体制机制建设,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以高校基层党组织为主要责任人,以高校双委会和组织人事管理部门为主要参与人,紧紧围绕影响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形成和发生作用的关键因素,明确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途径、载体、考核标准、实施责任人和监督考评责任人。通过建立完善的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培训体系、建立青年教师理想信念述评机制、建立青年教师先进典型评选奖励机制、制定关心支持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具体规定、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等方式,多途径为开展有效的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创造条件。
(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 黄 瑾 姜 勇 杨福义 沈 晔 郁 泓 孟永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