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是 如何自我定位的:两个女硕士研究生的个案研究
文/朱春芳[1]
评/张莉莉
[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关注。除了客观条件的限制之外,研究生本人的自我定位是影响研究生毕业求职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观察和访谈法为主,对2名女研究生毕业求职过程中的自我定位过程进行了个案研究,将访谈资料按照“自我”和“他我”两个维度建立分类编码并加以分析,按照“自我”、“他我”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引起的调适三个层面对资料进行解释。研究发现求职过程中的自我定位过程是研究生本人在受到“自我”与“他我”这两个层面的影响并对其做出相应调适的过程。
[关键词]研究生 毕业求职 自我定位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1998到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人数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3 105万人,增长了3倍,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26.5%,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数目也在增长,由此导致的问题就是就业难。解决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了上至中央政府下至黎民百姓关心的迫切问题。因为我本人也是研究生,在读博士研究生之前也经历过找工作、求职中自我角色及社会角色不断冲突调适的相关过程,而且最近网络和报纸上刊登了一些关于研究生就业的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所以想对研究生在毕业求职的过程中是如何自我定位的这一主题进行研究。
文中“点”
1.“自我定位”的概念不够清楚。
为了保护被研究者的个人隐私,文中的人名和地名都是化名。文中的“我”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2级的博士研究生。报告中采用第一人称代表“我”,一是为了更直观清楚地描述研究现场、使读者更明确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收集资料、了解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当时的情感、认知状况及对问题的敏感性与伦理道德思考;此外,还有利于研究者本人进行反思、更真实地呈现研究者在不同阶段、情境下的思考与情感变化。
一、问题的提出
2.下面的案例描述和分析应简化。
2012年10月17日,河北青年报刊载了《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这则新闻。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苗卫芳曾是太行山深处这个不足百人的小山村的骄傲——他是村子有史以来的第一名研究生。苦读三年毕业后,苗卫芳没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又回到了原点,到村里种地。街坊邻居议论纷纷难以理解。面对村民的闲言碎语,苗卫芳的父亲感觉压力很大。于是偷服安眠药,但于次日被其母亲及时发现并送往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抢救。所幸抢救及时,其父亲起死回生。对此,很多人发出“知识难以改变命运”的感叹。41岁的苗卫芳,曾因考研成功而成为保定阜平柳树沟村的骄傲,如今却成为村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他真的是“读书无用”的注脚吗?他为何会选择回家种地?他的悲剧背后有怎样的隐情?
经调查,在苗卫芳看来,他理想的收入稳定的工作,就是所谓的“铁饭碗”——当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苗卫芳先后试图寻找或试用过3个不同的工作,分别如下。
1)苗卫芳曾到保定七中应聘教师,他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试讲阶段被淘汰了,他认为招录“不公平”。保定七中校办工作人员回忆,今年春天学校招聘教师,印象中确实有苗卫芳这个人,今年春天前来应聘,安排苗卫芳试讲了十几分钟,最后没通过的原因是,他的仪态、形象不佳,口才不好。
2)经熟人介绍,苗卫芳还曾到保定东方双语学校宣传科工作,负责校报编辑和领导讲话稿写作,但上班十来天就辞职了。该校办公室的杨老师说,苗卫芳离开的具体原因不大清楚,“人家是研究生,可能是这里容不下人家”。而苗卫芳说,他离开的原因是该校领导总是骂人,他也没有一个适合写作的环境。
3)今年7月份,灵寿县护驾疃中学得知苗卫芳研究生毕业后还没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主动联系他回到该校教书。苗卫芳曾在灵寿护驾疃中学教过两年历史课,之后辞职前往另一所私立学校。该校负责人白祥虎说,学校给出每月2 500元的工资待遇,可是苗卫芳要求2 800元,否则不来。学校认为苗卫芳纠结于300元的差价,情商不是很好,就未答应他的薪酬要求。苗卫芳最终也未得到这份工作。
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尽管被调查者的身份不同,解释原因也极其不同),可知是各种因素综合导致了苗卫芳这名研究生的就业困难。可能是:①他本人自我定位不现实,硬要找一个“铁饭碗”式的工作,比如公务员或事业单位;②他本人40岁可能年龄过大,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形象与仪态不佳;③用人单位对他有一种定势的观点,认为研究生是高学历人才,可能不愿屈就于在本单位就业;④用人单位的某些方面,比如薪金达不到他的要求;⑤他本人对工作的某些方面比如薪金要求偏高,不愿降低标准;⑥他的情商不高。结合这一案例及对自己研究生毕业求职过程的回忆,现将影响研究生就业过程中自我定位的因素划分为自我和他我两个层面四个维度,分别是:①研究生自我层面,包括,a.研究生本人的基本素质(包括年龄、外在仪表与形象)对研究生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生是否因为自己年龄较大倾向于选择稳定的职业?b.研究生的价值观。研究生是否因为自己是研究生,所以对职业期待较高?是如何看待各职业的?职业是否有体面之分?欲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②影响研究生毕业求职的他我层面,即所谓的社会压力。包括,a.父母期待。研究生父母是如何看待研究生群体的?研究生学历意味着什么?b.用人单位的期待。用人单位是否因为年龄因素而拒绝接受研究生群体?他们对学历持什么样的观点。c.同辈群体的影响。同辈在职业规划、职业选择、薪资待遇等方面是否影响了研究生本人?d.感情因素,如配偶或恋人的影响。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重要概念界定
在界定概念时,通过查阅相关工具书,即中英文词典中关于“定位”这个词的中英文词源、词根,最初概念定义。查阅相关学术文献、期刊关于“定位”这个词的意义。但是发现,很多关于“定位”这个词的意义都是与角色、战略、市场或特定物体相关的,而不是与求职直接相关的。因此,需要自己加以定义。
3.自行定性概念界定的合理性不足,需要依据文献做出更加合理的界定。
本研究重在求职过程中的“自我定位”,与“自我概念”有关,即自己关于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而“自我定位”是在“自我概念”之上形成的,在认识到自己身份认同、角色认同及与社会认同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做出相应调适,以便更明确确定自己在社会诸角色上的相应地位。求职过程中的“自我定位”则是指求职过程中自己关于自己在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应从事的职业的认识,及对社会期待的回应。
4.概念界定不清晰。
5.下面忽然转为角色定位和职业观,逻辑不顺。
1)角色定位:研究生自己认为具有研究生学历在社会上应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身份?或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研究生毕业后欲打算从事什么样的职业?20世纪80、90年代,在大学生很少的年代,本科生都很少,研究生更是少之又少时,研究生自然被称为社会精英群体,就业情况很好。而在后大众高等教育时代,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只是社会众多职业中的一种,并无特殊性。甚至有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博士生从事普通职业则表明该国教育程度比较高。
2)职业观:研究生和社会是如何看待各种职业的?各种职业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职业是否有体面、高贵与否之分?
3)应对社会期待的影响做出的相应调适:社会对研究生在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予以一定的期待,以此形成了“自我定位”的参照物。社会期望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人应具备哪些相应的能力。
(二)已有研究
6.文献综述应更加简洁,且要进行更深入的梳理。
我查阅了图书馆内书目及网上图书馆的相关网址,比如CNKI等,我在CNKI网上输入关键词“研究生”“ 就业”“定位”之后,仅显示的硕、博士论文就有29篇,其中博士论文5篇。张明明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中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①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密切,就业压力各维度与总体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②硕士研究生的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密切,即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③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即求职竞争压力与解决问题和求助呈显著负相关。④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和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就业压力和应对方式都进入了幸福感的回归方程;⑤应对方式在就业压力与幸福感之间没有调节作用(张明明,2011)。魏静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硕士毕业生就业薪酬期望研究》中分析了硕士毕业生的薪酬期望在专业、性别、学校、家庭环境之间的差异,进而从政府、社会、高校、个人的角度,分析了影响硕士毕业生薪酬期望的因素,得出结论:①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选择、行业选择、单位选择、专业市场需求、家庭环境状况、学校类别等因素与自身薪酬期望密切相关。硕士研究生的薪酬预期受多种利益取向的影响,呈现多元化趋势。②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地区选择、单位选择等主观因素与性别差异、专业类别、学校类型等客观条件混合交织在一起,使得硕士毕业生对于就业的薪酬期望,难以实现理性的价值判断。③政府、社会、高校以及硕士毕业生个人等因素,对于硕士毕业生的薪酬期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硕士研究生薪酬期望不再是简单的就业期望问题,已经涉及与就业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魏静,2012)。杨遇春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研究》中对下述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上海地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现状究竟怎么样?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存在哪些特点与问题?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帮助教育学研究生转变择业观念、解决择业观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①择业动机强烈,升学需求后移,择业侧重自我发展,并渴望将自身的发展与对社会的贡献有机统一 ;②择业意识清晰,岗位意识模糊,择业定位富有弹性 ;③择业期望趋于理性,择业重心逐渐下移,就业指导彰显不足;④择业态度积极,择业主动性较强,择业信息不愿共享。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入学动机存在误区、择业价值取向偏向功利、岗位意识存在盲区、就业信息共享程度偏低、对高校就业指导期望偏高(杨遇春,2010)。姜昆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某综合大学医学院应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分析了医学毕业研究生本人、用人单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类似研究很多,在此不再赘言。
7.“理论探讨相对薄弱”有何证据支持?
8.应该更加明确局部和整体的含义。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以往的研究多偏重于研究生就业压力源、影响就业的因素、 某某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和择业价值取向、女研究生就业问题相关研究、职业需要、就业薪酬期望等的研究。这些研究有以下几个不足之处:首先,多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理论探讨相对薄弱。方法以问卷调查和量化研究为主。局部研究较多,整体研究相对薄弱,一般只侧重于研究生群体中某一特殊群体,如女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就业压力或价值观等某一局部进行研究。而且有的研究结论被人们一再重复引用,几乎没什么新意。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关于就业与研究生自我定位或与定位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很少。
9.“前人研究没什么新意”有何证据?
三、研究方法
(一)选择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选择采用逐步聚焦、缩小范围的方法。由于问题是关于研究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的自我定位,前面已提到影响研究生求职自我定位的2个层面,即自我和他我的一些因素,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因素与研究生求职过程中自我定位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打算选择即将毕业的研三学生及已经毕业一年左右的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前者是正在经历这个问题,而后者是刚刚经历过这个问题。由于本人现在是北师大的研究生,为了省时省力,研究地点是北京师范大学,各种校园招聘会以及前几届刚刚毕业的研究生群体所在工作单位。由于引发本人研究问题中的主人公就业难的主要障碍是年龄因素,算是研究生群体中的极端个例。为了进一步了解年龄因素与研究生群体就业之间的关系,本人欲对两组人员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年龄因素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所以本研究对象范围进一步缩小,按照年龄这个标准去寻找,所以研究对象的范围最终定为研三学生(包括35岁左右和正常毕业年龄段)和已经毕业一年左右的硕士研究生这两个群体。
(二)抽样
本研究打算采用分层目的抽样的方法来选择研究样本,具体方式是滚雪球或锁链式方式和目的性随机抽样。之所以选择分层目的抽样,是因为本研究涉及一个维度两个群体——35岁左右和正常毕业年龄,通过对这两个群体的个案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以集中对这两个群体内部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这两个群体内部的个别差异,进而达到对总体异质性的了解。下面的样本情况移入这个部分,说明样本的特征。
(三)收集资料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选择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别是:①即将毕业求职的硕士研究生A;②刚刚经历过毕业求职的硕士研究生B。对面临求职的研究生A进行现场观察、访谈(开放式访谈)与非正式交谈。正式访谈有2次,非正式交谈1次。访谈时间每次大约1个半小时,地点是在学生宿舍,选的时间都是宿舍无人的时间段,尽可能地排除外在干扰。每次访谈时,我都在征求对方意见后,用录音笔录了音并仔细的用笔记本记下对方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及事后我的反省与思考。访谈一结束我就把录音记录逐字逐句的转换成访谈笔记,并反复思考对方的每一个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是什么意思。哪些问题可能对对方而言很敏感而不适宜这么问,我在提问时是否暗含着我的假设,分别是什么假设,我的假设是如何影响对方的作答,还有哪些具体细节、问题没有问到或者对方没有提到,还用进一步追问什么问题、哪些顾虑因素会影响对方的作答,双方谈话中有没有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本土概念”,等等。通过各个方面对研究生的个人评价表、各种各样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与对研究生的现场观察和访谈记录进行对比,对一些结论进行相关检验(三角检验)。
由于研究对象B与我不在同一个城市,且距离较远,而且平时上班工作很忙。所以选择了QQ视频聊天进行采访。一共访谈了2次。每次时间一个小时左右。
(四)资料整理
建立编码体系,将整理好的访谈记录按照研究问题的维度进行分类编码。编码共分2个大的层面,W代表自我层面,F代表非我层面。在分析资料时,发现自我层面又包括综合素质(C)和价值观(V)2个维度。综合素质(C)包括N(年龄因素)、X(性别因素)、J(工作经验)、I(形象谈吐),V(价值观)又包括Z(职业观)、D(对文凭或学历的看法)、S(传统性别角色观念)、A(对人生、事业或别的事物的态度);非我层面又包括F-F(来自父母的影响)、F-P(来自恋人或配偶的影响)、F-Y(用人单位的影响)、F-T(同辈群体的影响)。将访谈资料划分成自我、非我2个维度共12个方面。将资料归类存放之后,建立分类文档,对文字进行分析与解释。
(五)成文
本研究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质的研究写作风格中常见的四种成文形式:①现实主义的故事,“现实主义的故事”的写作风格是纪实性的,作者对一些典型事例、文化模式或社区成员的行为进行详细的描述;②印象的故事,“印象的故事”是将事件发生时的情境以及当事人的反应和表情详细地记录下来,对具体的过程和细节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③批判的故事,“批判的故事”遵循批评理论的指导思想,主要从历史、社会、文化的大环境对研究结果进行探讨;④规范的故事,“规范的故事”通过研究来建立、检验、概括和展示理论,因此,行文风格比较正规、严肃,逻辑性很强(陈向明,2000)。
10.具体是怎样使用这四种形式的,应该有更加具体的说明。
(六)推广度
质的研究通常是对小样本的调查,而且这些样本揭示的往往是独特的、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通过与这些特例之间进行反复、辩证的对话,我们自身的认知方式和建构世界的方式都会得到扩展和创新。质的研究中的“推论”功能可通过人类认识新事物的两种主要方式来实现,即“同化”与“顺应”。“同化”在功能上与量的研究中的“推论”及质的研究中的“认同”十分类似,即个体将原有认知结构可以辨别的新事物接纳进来,在认识上获得一种认可。“顺应”是目前质的研究者尚未讨论的另外一种“推论”方式,即当特殊案例不能被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所“同化”时,个体必须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来接纳新的知识(陈向明,2000)。所以,本研究报告意不在推广,也无法推广,旨在通过对这个关于女研究生求职过程中,对社会现实与定位之间的冲突进行自我调适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来更详细、更充分的解释与阐述研究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是如何自我定位的这个研究主题。如果硬要推广的话,本研究通过这个个案进行研究,结合我的个人生活体验、学术实践,通过同理心而产生认同,由此在具有相似经历的人身上产生的情感上的共鸣,也算是一种推广。
11.本研究是如何达成“顺应”这一目标,需进一步阐述。
四、资料分析与解释
(一)研究者自我层面
(1)个人基本素质,如年龄、性别、外在形象与气质、学养会对求职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个人基本素质与所获职业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访谈中的一些对话。
12.这一结论为空泛,而且下面的案例也不足以支撑这一结论。
A:总体而言,一个外在形象很好,又有学识的研究生找工作是要相对容易成功一点。如果只有外在形象,学识一般、也比较好找。比如,我这届毕业有一个同学个子很高,长得很漂亮,尽管学识一般,但会说话,就到北京语言大学做校长助理了。学识很好,外在形象一般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去了中小学,而且是一些郊区小学。年龄也是个使人纠结的问题,女生超过35岁、男生超过45岁了,很多职业连面试资格都没有,但有资历的除外。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是因人而异的。
B:根据我这么多年的观察,我觉得好的形象气质,加上优雅得体的谈吐会非常有助于提高找工作的几率的,尤其是女生。这么说不是贬低学识的作用。有些工作如科研,对学识的要求是高于一切的。但是别的工作,如教师和公务员,在基本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则对形象和谈吐的要求更高。
(2)个人态度、价值观会对求职定位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我知道求职是一个漫长甚至痛苦的过程,你在此期间是如何调适的?即你在求职过程中的锁定目标、工作地点、薪资待遇、职业观等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
B:只要一家人能生活在一起,在哪工作都一样。至于薪资待遇倒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因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到学校教书的话,工资也不会很低。因为,随着个人资历增长,不断进修,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命运也会变得好一些。正如这句英语“Your luck improve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yourself ”所说。
我:很多人都不愿意去私立学校,因为觉得不稳定。你是怎么看的呢?
B: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因为只要你有能力,你可以调到别的更好的学校。就像爬楼梯一样,没有人是一下子就爬到顶端了。
(3)学历观。对研究生学历的看法因人而异,但总体而言还是认同学历的社会流动正作用。
我:你认为研究生学历给你带来了什么吗?或者你如果不读研究生的话会怎么样?
B:我认为研究生学历是一块敲门砖,没有研究生学历,我是进不了大学的,哪怕只是一所私立大学。
我:上次访谈中你说研究生学历是一块敲门砖,没有研究生学历,就进不了大学,哪怕只是一所私立大学。那么你能谈谈你身边的一些研究生是如何看待研究生学历的?
B:别人怎么想的,我还真的很难说。但从平时的聊天中可以知道,很多人都认为现在这个时代学历贬值,本科生到处都是,再不读个硕士研究生就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尽管很多职位不是研究生就一定可以去做,但是没有这个文凭,你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在某种程度上,文凭还是可以起到改变命运的作用的,特别是对于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村出身的孩子们。
(4)职业观。研究生对职业性质并不存在刻板印象。
我:你和你的一些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私立学校的?或者是对私立、民办机构有偏见吗?
B:这个我不敢保证,毕竟每个人观点不一样,但总体而言,以后国内的趋势就是公、私立机构的待遇将越来越趋向一致,不会像以前那样有天壤之别。而且政策是在不断变化的,就像国企改制一样,一夜之间多少人下岗啊。所以,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倒也不那么看重单位性质了。这个年代,只要你不断学习、不怕吃苦、有头脑,肯定不会活得有多么惨。”
13. 结论中的研究生其实只是两名被访者。
(二)他我层面
(1)配偶或爱人限制了找工作的范围。以下是本人在访谈A时的对话。
A:我最大的麻烦就是男朋友在福州,所以毕业后只能跟他去福州了。
我:如果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你会做什么样的调整?
A:因为我男朋友在厦门,所以我只能选厦门了。地点是不能变的。
(2)父母可能与研究生本人存在思想差异,但对研究生的职业观及就业的影响不大。
A:不过,我爸就不是很想让我回去教小学,因为他自己是小学校长,知道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不好,而且工作也很繁琐。况且,他觉得研究生回去教小学好像有点大材小用。
我: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
A: 因为在我们泉州,小学一般都是本科或专科学历。我爸就是个专科毕业。所以他觉得多读了这么多年书,做的工作跟人家本科生没有什么区别。
我:你的家人对你毕业后求职有什么样的期待,他们是如何影响你的职业期望的?
A:我现在都是独立的成人了,父母只是希望我找一份稳定的、待遇高的工作,我想天底下父母都会这么想的,但是也没做什么、没怎么干预。
(3)用人单位选聘员工时带有极强的现实性、功利性,注重研究生的实践经历等能够带来增值的因素,因而对年龄、性别、有无经验还是存在一定偏见与歧视。
B:第一次面试的是北京某中学高中英语教师的职位,可能人家看中我以前5年的工作经验吧。我过去先统一笔试,只这一职位的应聘者就坐了满满一个大教室。笔试完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出笔试成绩,笔试成绩排在前几名的人过去试讲,我试讲准备得很充分,因为是第一份面试工作,非常有热情。面试过后几天,又接到通知让我去面试。面试我的是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具体什么职位我也不清楚。他问我一些基本情况,比如配偶啊,配偶工作,孩子啊,等等。聊了将近1个小时,但后来杳无音讯。我后来仔细回忆这场面试,觉得也没什么做得不好的,或回答上有什么不妥的。后来想一想可能是我说我配偶不是北京户口,人家可能觉得我可能待不了很长时间。还有一次面试是北京××大学让我过去面试外事秘书这一职位,刚开始也是笔试翻译一段英文文章,之后是英语口试。随后就是见外事主任,他也跟我聊了很长时间,大概40多分钟吧。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问我以前是不是只负责教书,没有别的工作经验。他问完后好像对我不怎么感兴趣了,然后就随意问了几个问题,面试就结束了。后来想可能就是因为这一点没有考虑我。还有很多我不想多说了,但总体感觉,用人单位都是很务实、很功利的,他们需要一个既有学历、又有相当工作经验的,此外,还会考虑你是否会待很长时间,是否有潜力等。
(4)求职过程与求职定位受同辈压力比较大,同伴群体之间攀比、盲从现象严重。
A:学校附近的一些什么出国培训机构、英语培训机构、公务员培训机构、求职面试培训等机构太多了,有的时候看见周围的同学们报了什么培训结构,会经不住诱惑也去报。比如,看见我的舍友报华图公务员培训,我也去报,那就自然也会去报考公务员了。在大学校园里,这些跟风现象很严重。
(三)求职过程中自我定位与调适
(1)求职过程中的自我定位与调适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会经历一个前后对比反差明显的过程。心态是决定是否会前后反差明显的主要因素。心态积极的人因为事前没有太强的预期,所以求职前后不会经历很大的变化。
我:如果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你会做什么样的调整?
A:因为我男朋友在厦门,所以我只能选厦门了。地点是不能变的。要调整的话,也只能是调整应聘求职的单位性质了。比如从重点学校到非重点,从公办到民办,从市区到郊区。如果实在不行,公司也可以。
我:那你就是逐步降低标准了?
A:那也不一定。因为求职就像找对象一样,也是个缘分。
我:你是如何看待你求职前后心态、职业期待等的变化的?
B: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因为一开始心态就比较平和,比较现实,随遇而安,抱的期望不是很高,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失望或大的反差。
我:是吧。那你周围有没有人一开始定的目标过高,薪金很高,而后慢慢降低标准的人。
B:也不是降低标准吧,只不过是一种现实的调整。就像应届毕业生一样,一开始想得很理想,很浪漫,但是在现实中磨练一阵后,就会变得比较现实。但也不是一种逐步降低标准的那种。我觉得这种过程是很好的,就像两个人互相磨合、相互调整一样。
(2)研究生求职定位与时俱进,具有挑战性,但也不排除盲目与功利。
我:上次访谈中你说至于薪资待遇你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因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到学校教书的话,工资也不会很低。这么说你还是有一个工资标准的?
B:也不全是。刚毕业的研究生先找一个平台,在此基础上如果表现出色的话,人家自然就会给你涨工资。所以,不要一开始就问别人能给你什么东西,先问你自己能给别人什么东西,别人认可你的价值后,你想要的自然就随之而来。所以,我不是很看重什么预期薪资。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你的心态真好。不知道你周围的同学是怎么想的?
B:大多数人还是很功利、很务实的,对薪资待遇还是有要求的。
五、结论
经过对上述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研究生的求职受到自我层面综合素质的强烈影响,综合素质强的研究生就业情况一般较好。
(2)研究生求职过程受到自我价值观的强烈影响。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只存在于一部分女研究生身上,即认为女生为了照顾家庭应该找一份相对轻松稳定的工作,有一部分人愿意从事一些更具挑战性的职业。
(3)研究生普遍认同学历在发挥社会流动作用中的正作用,具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人对未来职业有一种更积极乐观的开拓意识,自我定位相对而言比较朴实、清晰。
(4)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受非我层面如父母、同伴压力影响的程度因人而异,但在地域选择上,普遍受配偶或伴侣的影响。
(5)有过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相对比较明确的定位,而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研究生显得比较盲目。
(6)有无工作经验、年龄是否处于优势等因素对于研究生在求职前后的职业期待,及对自我定位调整之间的关系不具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某一类人群,如有工作经验或年龄处于优势的人在求职前后的职业期待、自我定位反差较小,或反之亦然。
六、反思
(1)在分析研究资料中发现有更多的“本土概念”需要澄清,有必要对一些陌生的熟悉词进行重新定义。访谈过程中发现,访谈者与被访谈者关于一些常见词的理解是很不一样的,比如“就业歧视”、“签约率”。我认为“就业歧视”是一个范围很广泛的词,包括性别歧视、家庭背景歧视(农村或城市、父母职业)、学校级别歧视(最初学历、最终学历是否211或985)、政治歧视(是否党员或无党派人士)、专业歧视(热门、冷门专业,本硕专业是否一致)、年龄歧视。但在被访谈者的意识中,“就业歧视”等同于“性别歧视”,被访谈对象将“签约率”等同于“就业率”。
(2)访谈之前自己的前设太强,一心想着受访者回答出我所前设的东西,而忽视了受访者的回答或对一些问题缺乏敏感性。整个访谈都受了我个人前设、知识及相关经历的很大影响。因为我之前经历过求职,对求职中的各种歧视,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出身等深恶痛绝,这些也都无形中会影响我问的问题,问问题的方式,甚至是对受访者的反馈。在访谈中,我会无意识地流露出对这些类似现象的反感,而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受访者的回答。在事后整理访谈资料时才发现对一些问题应该进一步追问,而访谈当时却没有意识到。
(3)习惯性的总结归纳访谈者对问题的回答,本想借此澄清意义或验证自己的前设,但反而会干扰研究对象的思路,让他陷入我预设的布局中,不利于发现真实的信息,得出真实的结论。对于追问的度不知道如何把握,不能及时把握时机进行追问或发现有待追问的问题。有时当某一方提到的一些更详细的、或关于某个问题的更深入话题,从而激起了受访者或我的兴趣时,就会按照谈话者的思路无边无际的展开,因而离研究问题越来越远。
(4)关于第二个访谈,采用的是QQ和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尽管通过QQ视频可以见到对方的面部表情,但还是很模糊,而且视频时和电话中的语音明显有别于面对面交谈时的语音,缺乏面对面访谈时的那种对受访者问题回答的直观灵敏度、直觉判断力、情感共鸣的感觉。很难对受访者问题回答的真实性进行验证。而且因为是电子虚拟的场景,双方又不熟悉,受访者可能不会很严肃认真地回答我的问题。QQ聊天本身具有的游戏性与虚假性也不免影响到本研究的真实性。
(5)研究结论的效度与信度不够,因为我的访谈对象A急于回家找工作、面试和结婚,无法给我提供更多信息,B由于远在丽江,且毕业半年了,也无法提供详实的线索,全靠对访谈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没有什么书面材料或与别人进行三角检验。正如米达尔(Myrdal, 1969)在谈及民族志时所说的“民族志涉及一连串真理的实验,而这些真理实验绝对无法单独完成。”身为研究者,我们从来无法真正获得任何社会与文化“完整真实”的面貌,相反的,从我们的特定观点看来,我们仅能产生一个关于真实的译本,仅能提供给他人一个我们视之为最适当的观点作为思考(安·格雷著,许梦云译,2009)。
(6)在分析资料与解释资料的时候,分不清哪些是从资料中提取的观点,哪些是自己的观点。而且在分析资料时发现自己对问题的分析比之前设想的更具体了,拓宽了问题分析的维度,发现了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如在分析“自我”层面的资料时,发现了最初设想的“个人价值观”这个维度太笼统,因此,在整理访谈资料时分成了4个维度,即个人价值观、态度、职业观和学历观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安·格雷著,许梦云译(2009):《文化研究: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魏静(2012):《硕士毕业生就业薪酬期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河南师范大学。
杨遇春(2010):《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张明明(2011):《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文末“评”
该论文关注了一个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自我定位问题。随着研究生总量的大幅增加,这个群体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困境:难以进入自己期望的职业领域或具有较高职业地位的工作岗位。本研究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导入所关注的研究问题,尽管案例的篇幅略长,但较好地呈现了研究的社会背景及研究价值。
作为一个课程作业,该论文反映出作者比较认真的学习态度。论文从整体上看结构比较清楚,研究过程交代得比较具体,体现了“做中学”的精神。下面从如何使研究更加深入而规范的角度,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作者对于自我定位的概念界定从字面上看不够合理,且未能从相关理论与研究中获得有价值的启发。相关的文献回顾比较简单,文献述评中的一些评判缺乏充分的支撑。
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两名个案进行了访谈,抽样方法可交代得更加清楚明确,如对于两个个案的背景有所梳理。另外,为何本研究中聚焦的研究问题适用质的研究方法,也应进行分析探讨,以突出质的研究的优势,知晓其不足。研究者对于访谈数据进行了编码分析,但之后的案例报告中,这些分析的作用呈现得不具体。本研究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发现,但呈现数据的方式单一,未能充分反映个案研究的优势:整体性的透视。研究结论部分,未能给以必要的实证和理论支撑。研究结果中反映出作者对于性别问题的关注,如果能够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探讨,也会有一些很有价值的发现。
另外,本研究的推广度需思考结论中的研究生的含义。按照李银河的理解,此处的研究生指研究对象是研究生,而非研究结果适用于所有的研究生。
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聚焦于某类研究问题,如文科女研究生就业中的自我定位进行研究。另外,对于影响定位的因素的理论分析也应更加重视,从而为研究搭建更好的理论框架。
尽管研究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但勇于尝试、认真开展研究的态度还是会使这一课程作业凸显出其特有的价值:在行动中成长。
学生回应
(1)关于“自我定位”的概念界定问题。本人在查了CNKI、维普等期刊和学位论文及相关工具书后发现,尽管有关于“定位”的相关概念界定,但是没有特别适用于研究生毕业求职过程中的“自我定位”这一情境的相关定义。如果硬将“自我”与“定位”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合在一起则有点牵强。于是,就自己进行了定义,可能确实有点词不达意。
(2)关于文献回顾。可能由于文献查阅时仅仅关注CNKI和维普等学术资源网上的期刊和学位论文,对著作及其他学术资源的关注较少而造成统计不全面,对有些研究有所遗漏,因此,文献综述确实做得不是很专业、全面和有说服力。
(3)本人在做文献综述的时候,发现大多数先前研究采用的是量化的研究方法,尽管方法和结论有数据支持,显得合理可靠,但总是有如雾里看花的感觉,冷冰冰的数字后面缺乏具体的细节。质的研究可以清晰地呈现事物的全景及具体细节,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情感上的共鸣。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旨在尽可能呈现事情的真实图景。但是由于篇幅所限,不能详细阐述相关细节。由于本研究基本上是根据资料进行分析与解释,没有采用任何量化研究的方法,因而没有相关数据支持。此项研究旨在真实呈现事情的原貌并将其解释清楚,因而不可能产生一些脱离资料本身的抽象、宏观的“大”理论。如果真要生成理论,也只是扎根于资料本身的“小”理论。
(4)关于研究的推广度问题。因为质的研究结果侧重于对研究对象的真实具体的呈现,重在深描、整体视角,不是数量上的推广,研究结果不可复制。因而用一种抽象的、概括性的集体名词代表所有属于该上位概念范畴的具体的、下位的事物,如“研究生”代表所有研究生、“中国文化”代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一做法是有失偏颇的,尤其是在质性研究这种方法中。个人认为本研究的标题直接改成“关于两个女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自我定位的个案研究”可能会更真实的反映本研究的意图和情况。
点评专家张莉莉简介
张莉莉:香港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师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研究方法。主持并参与了多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的课题研究,是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国务院妇儿工委两纲监测等项目的咨询专家。相关著作有:《教育公平》《女性领导力建设培训教材》《妇女学研究方法》《妇女在中国科技发展中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等。讲授的课程包括:教育统计学、教育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妇女与教育等。2008年春季,曾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讲授“女性领导力”课程。2011年9月到2012年5月,以富布莱特学者身份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伊利分校讲授“妇女社会学”课程。
【注释】
[1]朱春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比较教育学专业201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跨文化教育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