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磁盘阵列配置
磁盘阵列(Disk Array)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简称,英文全称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简称RAID。指将多块独立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数据备份功能。磁盘组如同一块硬盘,操作与单个硬盘相同,可分区、格式化等。但磁盘阵列存储速度远高于单个硬盘,可自动完成数据备份。而数据备份作用,在于数据一旦发生损坏,即可迅速利用备份信息恢复损坏数据,从而保障数据安全。
RAID通常由在硬盘阵列塔中的RAID控制器或电脑中的RAID卡来实现。
早期RAID技术主要应用于高级服务器中SCSI接口硬盘系统。由于快速、安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C机的CPU的速度已进入GHz时代,IDE接口的硬盘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ATA66和ATA100硬盘,这就使得RAID技术被应用于中低档甚至个人PC成为可能。
6.1 磁盘阵列原理
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RAID Levels),不同RAID级别代表着不同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经过不断发展,现在已拥有了从RAID 0到RAID 6,这七种基本的RAID级别。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例如RAID 10是RAID 0与RAID 1的组合;RAID 50是RAID 0与RAID 5的组合等。目前最为常用的RAID形式是:
(1)RAID 0。
(2)RAID 1。
(3)RAID 0+ 1。
(4)RAID 3。
(5)RAID 5。
RAID级别的选择因素主要是可用性(数据冗余)、性能和成本。撇开可用性
不谈,选择RAID 0能获得最佳性能;若只注重可用性和性能,不考虑成本,可根据硬盘数量选择RAID 1;但若要全盘兼顾可用性、性能和成本,则应根据一般的数据传输情况和硬盘数量选择RAID 3、RAID 5。
6.1.1 RAID 0
RAID 0又称Stripe(条带化)或Striping,它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储性能。RAID 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进行存取。这样,系统有数据请求时,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自身部分的数据请求。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如上图所示,系统向由三个磁盘组成的逻辑硬盘(RAID 0磁盘组)发出的I/O数据请求被转化为3项操作,每一项操作对应于一块物理硬盘。通过建立RAID 0,原先顺序的数据请求被分散到所有的三块硬盘中同时执行。从理论而言,三块硬盘的并行操作使同一时间内的磁盘读写速度提升了3倍。但由于会受到总线带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上的提升速率必定低于理论值。但与串行传输相比,大量数据并行传输的提速效果之显著,仍然毋庸置疑。
RAID 0的缺点是不提供数据冗余,一旦用户数据损坏,损坏的数据将无法得到恢复。
RAID 0的特点,使其特别适合于对性能要求较高,但不很在意数据安全的领域,例如图形工作站等。对于个人用户,RAID 0也是提高硬盘存储性能的绝佳选择。
6.1.2 RAID 1
RAID 1又称Mirror或Mirroring(镜像),它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修复性。RAID 1的操作方式是将用户写入硬盘的数据,百分之百地自动复制到另一个硬盘上。
如上图所示,读取数据时,系统先从RAID1的源盘开始读取,若读取成功,系统就不去管备份盘上的数据,若失败,则系统自动转而读取备份盘上的数据,这样就不会造成用户工作任务的中断。当然,如果发生硬盘损坏,仍应当及时更换,并利用备份数据重建Mirror,以免备份盘一旦也损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数据损失。
由于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百分之百的备份,因此在所有RAID级别中,RAID 1的数据安全性最高。但是,也同样因为百分之百备份数据,备份数据占用了总存储空间的一半,因而造成了其磁盘空间利用率较低,存储成本高。
Mirror虽不能提高存储性能,但由于具有的高数据安全性,使其尤其适合于存放重要数据,例如服务器和数据库存储等领域。
6.1.3 RAID 0+1
正如其名字一样,RAID 0+ 1是RAID 0和RAID 1的组合形式,也称RAID 10。RAID 0+ 1兼顾了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在提供与RAID 1一样的数据安全保障的同时,又提供了与RAID 0近似的存储性能。以四个磁盘组成的RAID 0+ 1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下图所示:
由于RAID 0+ 1也通过百分之百备份数据来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因此RAID 0 + 1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与RAID 1相同,存储成本高。
RAID 0+ 1的特点使其特别适合于既有大量数据需要存取,又严格要求数据安全性的领域,例如银行、金融、商业超市、仓储库房、各种档案管理等。
6.1.4 RAID 3
RAID 3是将数据分成多个“块”,按照一定的容错算法,存放在N+ 1个硬盘上,实际数据占用的有效空间为N个硬盘的空间总和,而第N+ 1个硬盘上存储的数据是校验容错信息。当这N+ 1个硬盘中的其中一个出现故障时,通过其他N个硬盘中的数据也可以恢复原始数据,因此仅使用这N个硬盘也可以“带伤”继续工作。更换掉故障硬盘后,系统可以重新恢复完整的校验容错信息。由于在一个硬盘阵列中,一个以上硬盘同时出现故障的几率很小,所以一般情况下,RAID 3的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
与RAID 0相比,RAID 3的读写速度相对较慢。通常,RAID 3比较适合大文件类型且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例如视频编辑、硬盘播出机、大型数据库等。
6.1.5 RAID 5
RAID 5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以4个硬盘组成的RAID 5为例,其数据存储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P0为D0、D1和D2的奇偶校验信息,其他以此类推。从图中可以看出,RAID 5并不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是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其中某一个磁盘数据发生损坏,就可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来恢复被损坏的数据。
RAID 5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衷方案。它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但磁盘空间利用率比Mirror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要稍慢。同时,由于是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因此RAID 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
6.2 磁盘阵列配置实例
当硬盘连接到磁盘阵列卡(RAID)上时,操作系统并不能直接看到物理硬盘,而需要被分别创建成RAID 0、1或者5等的虚拟磁盘(Virtual Drive,又称容器<Container>、逻辑磁盘<Logic Drive>,不同阵列卡厂商的叫法不同),系统才能够正确识别。
磁盘阵列的配置通常是利用磁盘阵列卡的BIOS工具进行,或者使用用第三方提供的配置工具软件来实现对阵列卡的管理,例如Dell Array Manager。本文将要介绍的是在DELL服务器中,利用阵列卡的BIOS工具进行磁盘阵列配置的方法。
配置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PERC2、PERC2/SI、PERC3/SI和PERC3/DI)的DELL服务器,在系统开机自检时将看到以下信息:
Dell 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3/Di,BIOS V2.7-x[Build xxxx](c) 1998-2002 Adaptec,Inc.All Rights Reserved. <<<Press CTRL+ A for Configuration Utility!>>>
配置AMI/LSI磁盘阵列控制器(PERC2/SC、PERC2/DC、PERC3/SC、PERC3/ DC、PERC4/DI和PERC4/DC)的DELL服务器,在系统开机自检时将看到以下信息:
Dell 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BIOS X.XX Jun 26.2001 Copyright (C)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Press CTRL+M to Run Configuration Utility or Press CTRL+H for WebBios
或者是:
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BIOSX.XX Feb 03,2003 Copyright(C) LSILogic Corp.
Press CTRL+M to Run Configuration Utility or Press CTRL+H for WebBios
以下将就上述两种情况分别予以介绍。
6.2.1在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上创建RAID
(1)开始创建前先备份服务器上数据,因为配置磁盘阵列的过程将会删除服务器硬盘上的所有数据。
(2)当系统自检过程中出现下图中的提示时,同时按下“Ctrl”+“A”键。
(3)进入磁盘阵列卡的配置程序界面,选择“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按“回车”。
(4)进入配置界面,选择“Initialize Drivers”,按回车。
(5)界面中出现的是RAID卡的通道和连接通道的硬盘,使用“Insert”键选中需要被初始化的硬盘(具体操作方法参见界面底部的提示)。选择完所有需要加入阵列的磁盘后,按“回车”。
(6)然后系统会弹出提示框,提示用户“进行初始化操作将全部删除所选硬盘中的数据,并中断所有正在使用这些硬盘的用户”,按“Y”键确认。
(7)进入配置主菜单(Main Menu)界面。硬盘初始化后就可根据需要,创建相应阵列级别的RAID(本文以RAID 5进行说明)。选择“Create container”,按“回车”。
(8)进入配置界面,按“insert”键添加需要用于创建Container的硬盘至右侧列表中,然后按“回车”。
(9)用“回车”选择好RAID级别,输入卷标和大小,其他项均保持默认值不变,然后点击“Done”按钮进行确认。
(10)然后系统会提示“在所创建的容器没有被成功完成‘Scrub(清除)’之前,这个容器是没有冗余功能的”。
(11)按“回车”键返回到主菜单配置界面,选中“Manage containers”,按“回车”后即弹出当前的容器配置状态。选中相应的容器,检查该容器“Container Status”选项中的“Scrub”进程百分比。当其变为“Ok”时,这个新创建的“Container”便具有了冗余功能。
(12)容器创建好后,按“ESC”键退出磁盘阵列配置界面,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6.2.2 在AIM/LSI磁盘阵列控制器上创建逻辑磁盘
(1)开始创建前先备份服务器上数据,因为配置磁盘阵列的过程将会删除服务器硬盘上的所有数据。
(2)在开机自检过程中,出现如下提示画面时,同时按下“Ctrl”+“M”键。
(3)进入RAID的配置界面,按任意键继续。
(4)继续进入管理主菜单(Management Menu)配置界面,选中“Configure”,按“回车”键后,会弹出下级子菜单。
(5)若已经存在一个可使用的逻辑磁盘,请选中“View/Add Configuration”,按“回车”键;若要重新配置一个RAID,则选“New Configuration”。本文将以新建磁盘阵列为例进行介绍。选中“New Configuration”并按“回车”,在弹出的小对话框中选择“YES”,再按“回车”。
(6)进入如下配置界面后,使用“空格”键选中准备要创建逻辑磁盘的硬盘,当该逻辑磁盘里最后的一个硬盘被选中后,按“回车”。
(7)若服务器中的阵列卡类型不是PERC4 DI/DC,则跳过本小节直接进入下一步,配置逻辑磁盘。若是PERC4 DI/DC类型,此时将显示如下图所示的配置界面。在此可以创建多个阵列,然后将其跨接。使用“空格”键选择阵列跨接信息,例如Span-1。
(8)按“F10”,选择适合的RAID类型,其余项保留默认值。选中“Accept”,按“回车”键确认后,会弹出最终配置信息提示框。
(9)按“ESC”键返回主菜单,选中“Initialize”,按“回车”,进入初始化逻辑磁盘界面。
(10)选中需要初始化的逻辑磁盘,按“空格”键后,会弹出一个确认框,选“YES”并按“回车”,即开始初始化进程。
(11)初始化完成后,按任意键继续,然后重启系统,至此RAID配置过程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