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操作技能的形成

操作技能的形成

时间:2023-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一、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2.操作定向的作用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操作活动的自我调控机制。为了促进技能的形成,应该把握好练习的质量水平。

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一、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一)操作定向

1.操作定向的含义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在形成之初,学习者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的有关信息与要求,形成对动作的初步认识。有了这种定性映像,学习者在以后实际操作时,就可以受到该映像的调节,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2.操作定向的作用

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操作活动的自我调控机制。

3.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

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包括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和对操作活动方式的认识等;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如哪些反馈信息可以利用,哪些刺激容易引起分心等。

定向映像的建立,是通过如下心理活动完成的:首先,通过对教师示范动作的直接感知而形成动作表象。然后,通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区分动作的内部特性,建立有关动作的基本概念,掌握动作要领。

(二)操作的模仿

1.操作模仿的含义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个体在定向阶段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动作机制,而在模仿阶段则试图尝试做出某些动作。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

2.模仿的作用

模仿是形成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模仿可以检验已形成的动作定向映像;二是可以加强个体的动觉感受。

3.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相互衔接不连贯,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

(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

(三)操作的整合

1.操作整合的含义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2.操作整合的作用

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动作结构才逐步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概括化才得以实现。因此,整合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个过渡阶段,也为熟练的活动方式的形成打下基础。

3.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外界条件保持不变时,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

(2)动作结构。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

(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

(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心理能量的不必要的消耗减少,但没有完全消除。

(四)操作的熟练

1.操作熟练的含义

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自动化并非无意识,而是指它的执行过程不需要意识的高度控制,可以将注意分配于其他活动。操作的熟练的内在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动力定型,即大脑皮层的概括的、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2.操作熟练的作用

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各种技术能力的形成都是以操作的熟练为基础的。

3.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3)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视觉注意范围扩大,能准确地觉察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调整动作方式。

(4)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现在紧张感、疲劳感减少,动作具有轻快感。

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一)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示范、讲解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现,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

示范可以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但示范的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示范者的身份、示范的准确性、何时给予示范等等。

言语讲解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进行讲解与指导时要注意这样几点:①要注意言语的简洁、概括与形象化;②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结构与具体要求,也要讲解动作所包含的基本原理;③不仅要讲解动作的物理特性,也要指导学生注意、体验执行动作时的肌肉运动知觉。

练习曲线图

图7-1 练习曲线

A—B开始阶段 B—C中间阶段 C—D结束阶段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一般来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这种练习后成绩的提高情况可用练习曲线表示。在技能形成及熟练中,练习的成绩随练习的次数与实践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将此种关系画成曲线,即为练习曲线。它一般以横坐标轴表示练习的次数,以纵坐标轴表示练习成绩的测定值。如作业完成量、正确完成次数、或完成动作所需时间、错误次数等。在练习曲线上可看出,通过练习掌握技能的进程及特点(见图7-1)。

练习曲线因练习者的能力、练习内容的复杂和困难程度、练习方法及计算方法不同而异,但各种练习曲线在形成过程中也有共同趋势:第一,练习成绩的逐步提高,并且练习开始时进步快;第二,在练习的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现象,即高原现象;第三,练习成绩有起伏现象,时高时低,但总体是进步的;第四,练习后期成绩进步较慢。

练习不等于机械重复,积极、有效、适当的练习才有利于技能的形成。为了促进技能的形成,应该把握好练习的质量水平。影响练习的因素有:第一,练习量。过度学习是必要的,要适当地超额练习,熟才能生巧。但并非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过分的过度学习甚至导致相反的结果,使个体疲劳、没有兴趣,使错误动作定型化等。第二,练习方式。练习方式有多种,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整性的不同有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根据练习途径的不同有模拟练习、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等等。练习方式的选择决定于学习任务的性质、能提供的练习条件及练习者个人的喜好等。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它是个体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获取的反馈信息,尤其是动觉反馈信息最有代表性。二是外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是教师、教练、示范者、录像、计算机等外部信息源对学习者的操作结果及其操作过程的反馈。

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其中结果反馈的作用尤为明显。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努力改善其操作。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有反馈的内容、反馈的频率、反馈的方式等。

(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如自身的紧张、放松等。这些有关肌肉活动的各种感知觉等,与视觉、听觉等外部感觉有所不同,如果不经过训练,它们很难为个体明确地意识到,并经常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处于被掩盖的地位。由于运动知觉的模糊性,经常会发生学习者对自己的错误动作不能意识到的现象,当然也就很难对动作进行有意识的调节与控制。这样就容易导致技术水平不稳定,难以找出动作失误的确切原因,操作技能学习陷入盲目状态。因此,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