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是国家特别关注的领域。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从中央到地方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这一文件是新世纪高等学校工作重点转移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后每两年颁发一份重要文件,不断地强调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2003年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2005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
至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作为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质量工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的重要举措,其实施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质量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共斥资25亿元实施“质量工程”,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财政用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最大一笔专项投入。“质量工程”包括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二是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三是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四是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五是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六是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重点进行七大系统的建设:包括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大学英语与网络教育网上考试系统、网络教育资源管理和质量监管系统、精品课程共享系统、立体化教材数字资源系统、终身学习服务系统。主要资助10个项目的开展:资助15000名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试验;建设10000种高质量教材;建设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3000个特色专业点;资助3000名教师和管理干部开展对口支援交流;遴选10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50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5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50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奖励500名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自“质量工程”实施以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高等学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高等教育在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基本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例,从2003年到2010年,我国总计立项国家精品课程4569门,如表4.12所示。
表4.12 国家精品课程项目汇总表
4.4.1 教育技术在教学质量工程中的作用
以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作用。教育部关于“质量工程”的多份文件中都十分强调教育技术在教学质量工程中的积极作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途径之一就是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事实上,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质量工程中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5]:
1.促进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实现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功能为学习的终身化、全民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有效实施的途径、方式和方法。比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学习型家庭、学习化社区、学习化城市、学习型组织,正在逐渐营造一个社会处处有教育、学习随时随地可进行的学习化社会;以学习者个性化为基础的网络化课程为每个愿意学习的个体提供了“量体裁衣、按需所求”式的“自助精神餐厅”;不断持续发展的互联网正在打造一个生活、学习和工作一体化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崭新格局;具有非凡的超越时空局限的各种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正在把原本支离破碎、画地为牢的各种教育机构整合成超级教育航母,等等。
2.引发和支持教育文化多元化诸多方面的嬗变
有学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文化教育三大基石的内涵和方式。
就阅读方式的变革方面来看:
(1)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
(2)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
(3)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就写作方式的变革方面来看:
(1)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
(2)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
(3)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4)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在远程交流中写作的协同化、群体化。
就计算机方式的变革方面来看:
(1)从数字计算走向用基于代码和二进制的数字化模拟及高速运算;
(2)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并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读、写、算)融为一体;
(3)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了虚拟现实中计算机仿真世界,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教育模式;
(4)多媒体数据库的设计与制作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将创造出数字化生存环境中的各种新技能。
3.促进和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
这主要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认知工具”功能。所谓现代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功能,是指学生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积极参与,获得充分的感知信息,激活思维、想象,引导分析、抽象、综合,促使理解、内化、转化,产生意义建构,从而促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和改变学习者的认知方式,或学习者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的认知功能作用、改善和发展自身的认知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的优势,创设丰富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或问题情境。这些情境可以是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冲突性或探究性的,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思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更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辨别,理解它有什么特点,探索其原因,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
(2)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为了创设这种情境,教师应当把主要的工作放在设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有效引导学生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设计上,而不像传统的教学那样,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讲解上。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可以利用电子出版物提供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从局域网或互联网中获取信息,达到学习资源的共享。
(3)利用超链接技术,构造教学信息内容结构,使之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思维特点。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信息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结构,使学习内容走向形式多样化,思维立体化、交叉化和综合化。在这种学习材料的作用下,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训练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从而锻炼创新思维。
(4)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创作电子作品(e‐works)。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文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果,可以归纳或概括自己或学习伙伴的观察、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物理问题的探讨;利用绘画、作曲工具培养艺术创作能力;利用集成工具,培养信息组织能力,等等。
(5)利用虚拟现实构建模拟学习环境。虚拟现实(VR)是指由多媒体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人工世界。在这个人工世界里,可以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它可以给系统使用者造成一种强烈的幻觉,全身心地沉浸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感受逼真的“现实”。在这种环境中学习的人,不仅能获得强烈的感知,而且能动手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如在同一个模拟驾驶舱中,学员可以完成各种天气状况、各种路面状况、各种车流密度等条件下的驾驶训练,等等。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6)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商学习。比如,利用局域网系统,通过资源共享,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的调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或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见解,评价学习伙伴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进行搜索、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多种新技术进行远程通信、交流,如电子邮件、语音信箱、BBS、聊天室、邮件列表、CD-ROM、计算机会议、在线课程、在线资源、www、视频点播系统等,以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协作和创造能力。交流、协商、协作是促进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4.改善课堂学习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2001年,美国教育部教育研究与发展办公室资助了一项名为《技术与教育改革研究》的项目,就教育技术对课堂学习和学生的发展究竟有什么作用,依托一些定点学校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测评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对课堂学习和学生有以下积极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研究表明,当学生利用技术与他人交流时,能改变以往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而成为主动的角色,主动地对如何创造信息、获取信息、使用信息、发布信息作出选择。与典型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相比,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允许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对其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思考,作出选择并锻炼操作的技巧。
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工具的使用,使学生置身于一个主导的地位,在完成实际的任务过程中,他们必须自定目标,设计操作方案并评估进展情况。与此同时,教师不再是信息的施予者、课堂教学的中心,而更多地扮演服务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设定课程目标,提供指导和资源,对学生的分组,组与组之间的合作交流提出建议,为学生提供任何所需的支持。
(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自尊感
教师反映最多、最普遍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这种主动性充分体现在对某个特定课题的学习或研究过程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广泛的激发,如电脑的及时反馈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对技术操作应用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动力,对能够驾驭专业人员才能操纵的电脑工具使学生们感到自豪。
与此相关,有许多教师特别强调现代技术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自尊感。当学生完成了技术型的任务后,不仅提高了相关的能力,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技术在现存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学生(也包括教师)都感到自我价值的提升。
(3)有益于掌握必备的技术技巧
学生能初步掌握使用各种各样的电脑软件的技能。学生在基本上了解各种电脑工具的工作原理后,就容易对学会使用新的电脑工具拥有信心,因此,就会促使他们去学习新的应用软件。
(4)能使学生胜任更复杂的任务
教师们反映,在技术的支持下,凭借技术所赋予的功能和能力,学生可以胜任更复杂的任务,并以更高层次的技巧去做更多的事情。
(5)有益于学生加强与同伴的合作
技术的应用,能使部分学生更乐于合作,更愿意为同伴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技术型的任务布置给各个小组之后,首先要解决技术本身如何使用的问题。技术型的任务往往包含若干子任务,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最便利的办法是向同伴或邻组的同学求助。那些对电脑较为精通的学生通常会从帮助别人当中获得自豪和快乐。
(6)提高学生对外部资源的利用能力
大多数教师观察到,使用技术的另一个显著收益就是提高了学生对外部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这一作用在那些通讯联网一体化的教室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7)提高学生的设计技巧,增强了关注受众的意识
在借助技术开发丰富的、多媒体产品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设计的工作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情况下,学生们能深刻感受合作伙伴的意见及其表达方式。这种学习经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交流水平、合作效率和设计水准,而且能增强他们关注受众的意识,更多地了解他人的需要和看法。在帮助学生如何以最好的方式把特定的想法表达出来,多媒体能予以学生更多的选择。
5.为质量工程构建教学网络和资源共享平台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证。作为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先期启动的四大项目之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不仅要造就一批具有一流教学质量的课程精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精品”的“共享”来提升精品课程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内在价值。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而实现精品课程的共享,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共享和远程的优势,使优秀资源通过教学网络传向各地,使校内学生以及校外学习者都能通过网络共享优秀资源。这正是评审指标中关于网络教学环境的重要方面。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就必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好教学资源丰富、功能比较齐全、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并能有效共享,精品课程只有不断加强和优化教学网络建设,才能达到开放、共享、提高的目的。[6]
6.推进资源开发和教学模式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仅给质量工程提供良好的教学网络和资源共享平台,质量工程本身也应该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加强和发展教师队伍、教学内容、课程资源、教学管理及课程网站等方面的建设,开发多种类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为各种类型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例如立体化教材、视频教学、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虚拟实验等。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吸收课程建设和研究的新成果、新研究,给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刺激,更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模式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课程建设主要方面的课堂教学的改革,特别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中教学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教师难以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精品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变得多种多样,能实现学生与计算机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从而一方面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督促教师不断拓宽知识的宽度,挖掘知识的深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真正实现教学双方的交互。
4.4.2 质量工程中的精品课程建设
1.精品课程建设背景
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它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设,要形成纸质教材加多媒体化的立体教材。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精品课程共分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其中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自治区、直辖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
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一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随着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二是信息化时代引发的教育变革,表现在信息时代呼唤新型的学习方式,信息时代的教育要求师生角色转换等。精品课程建设最为直接的背景是教育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其间由于暴发非典疫情而延缓了一段时间,但随着全国取得“抗非”的胜利,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很快又步入了正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有效地推进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以及课程建设经费的落实。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已从最初只有部分高校、部分领导、部分教师重视的项目,发展到目前各级各类高校、领导和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项目,国家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的数量已成为评价各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
2.浙江省精品课程建设状况
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推出后,浙江省教育厅认真落实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工作,特别是在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制订、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落实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理念、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浙江省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学评教制度建立、促进教授上讲台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浙江省精品课程建设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两课、高职高专课程等13个学科门类。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学校对省里划拨的每门省级精品课程5万元建设经费进行1∶1配套,用于改善课程教学条件、完善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研究、加快课程网络化进度、提高教学效果。这些精品课程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共同提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了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使浙江省的“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内容更丰富、作用更明显。与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规划配套,浙江省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计划2007年到2010年总计评审1000门,每门5万元,共计划投入5000万元。
(1)基本情况
浙江省一直都很重视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随时关注国家质量工程网站信息,对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文件精神,结合浙江高校实际情况组织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组织省内外专家对候选课程进行评审、推荐。同时,每年组织专家对省级精品课程进行中期检查,对建设成果显著的课程进行重点培育和建设,对已经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的项目进行督促再建设,形成国家、省级、校级多级精品课程建设机制。质量工程项目启动后,浙江省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的具体数量见表4.13和表4.14[7]。
表4.13 2003-2009年浙江省高校精品课程统计(本科)
续表
表4.14 2003-2009年浙江省高校精品课程统计表(高职高专)
续表
续表
(2)建设成效[8]
①本科院校建设成效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新构架与优化了适合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
多数学校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任务、学习目的和要求,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注重同前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的联系,分析课程的重难点,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设计分层次、多选择的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如湖州师范学院的《复变函数》、中国美术学院的《二维、三维设计基础》等强化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标,强化了教学方法改革
多数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生源状况、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如浙江万里学院《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采用了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和全程参与、自主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方法;浙江树人大学的《运筹学》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及模型应用、“一对一”、“集体研讨”和“二级导师制”等多种教学模式。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促进了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通过建设,课程教学的网络资源日趋丰富,成为学生的学习园地与学习帮手。浙江理工大学的《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自主设计了程序设计教学网络平台,建立了多媒体算法库,开发了上机考试系统和在线测评系统。该课程教学网站访问量达280多万人次,在线答疑系统访问量达3万人次,来自全国高校学生讨论帖超过2万条。浙江师范大学的《现代远程教育》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设计,教师讲授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生则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和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协作学习等。浙江警察学院的《公司企业犯罪案件侦查》课程网站在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近两年内就有近10000人次访问了该网站,有近1000人次阅读或下载了网站中的习题,为学生和在职公安业务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②高职高专院校建设成效
精品课程建设对促进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提升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推进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建设、培育课程特色等方面的作用突出,成效较为明显。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多数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能够针对工作任务、工作岗位来开发和改革教学内容,建立了项目驱动或任务导向的学习模块,不断深化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改革。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经济数学》课程将数学建模思想与数学实验方法融入课程,使数学知识、建模思想与实验方法三者有机融合。
●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了教师团队建设
多数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促进了教学团队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基本形成。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鞋类生产工艺》课程教学团队2名教师分别获国家教学名师奖和省教学名师奖。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文化》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税务会计》课程教学团队分别有2名教师获省教学名师奖。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Visual C.NET程序设计教师开发的《Visual C.NET程序设计网络教学平台》获第七届省高校教师教学软件评比一等奖。
●精品课程建设推进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精品课程实训任务都能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校内实训基地实现了由过去的消耗性实训向生产性实训的转变,校外实训基地基本实现了常态化,提高了实训教学的质量。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导游基础》课程教学团队2008年集资创办湖州四季旅游有限公司,搭建了教师企业实践和学生顶岗实习的平台。该公司2009年4月获浙江省团委“实践创业基地”称号,指导学生创办“浔梦旅行社”,对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教育,完善了课程全真教学环境。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羊毛衫设计与生产》课程实训设备由宁波慈溪裕人针织机械公司赠送,建立了基于羊毛衫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路由与交换》为纽带与思科公司合作成立的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被评为全国优秀思科网络技术学院。
●课程特色培育工作取得进展。
课程负责人能够结合学校办学特色重点培育本课程的特色,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部分教材被评为省重点教材。部分教师将教学改革与教育研究结合起来,通过教研促进教改,取得了一定效果。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以《经济数学》为核心的《面向专业、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获第六届(2009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第六届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为核心的《IT特长生培养机制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获第六届(2009年)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导游基础》实训基地为核心的《高标准实训基地建设与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鞋类生产工艺》为核心的《基于“一体两翼一支撑”的高职鞋类专业改革与建设》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以《Visual C.NET程序设计》为核心的《基于企业项目实战的软件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训体系研究与实践》分别获省第六届(2009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汽车文化》课程建设为抓手建设的《车以载道、志在千里——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文化》获得了2008年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9]
①精品课程的辐射面和受益面需要进一步提高。绝大部分课程开设了教学讨论区,但师生双向互动仍比较缺乏,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我学习的积极性还没完全调动起来,青年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也不高,大部分课程的网站主要是简单的展示功能,学习功能相对欠缺。精品课程网上的辐射面和受益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一个学校进行精品课程实地检查时,20个来自三个年级的学生中只有2个人知道学校还有其他精品课程,其中一个打开浏览过。另外一所学校接受调查的五六名学生只知道自己专业的这门精品课程,对其他专业的网站知之甚少。
②课程的改革环节单一,缺乏整体联动改革。绝大部分课程都进行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但大部分的研究和改革都呈现出局部性或者单一性,缺乏统一和联动的改革,如果能够把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以及配套教材的出版联系起来,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会发挥得更加充分。
③课程评审指标需要进一步改进。国家精品课程要体现一流的水平和特色,对课程负责人以及教学团队有较高的要求,对教学方法和理念也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但是精品课程的建设重点是使用,目前的课程往往在建成后成为评审专家评审的对象,而不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对课程的评审指标进行改革,明显增加学生和教师使用率的分值,并强调一定的时间跨度,对国家及省级乃至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都会产生实际的影响和促动,提高课程的使用率。
④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立项后的国家精品课程缺乏有效指导、监控,缺乏有效的验收机制。需要制定详细可行的精品课程检查和验收指标,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监控和指导,尤其是在课程的使用率方面增加权重,强调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只有把课程的评审与建设和验收结合起来,提高课程的使用率,才能让精品课程真正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4.4.3 质量工程的其他成果
浙江省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2003年以来,在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通过质量工程各个项目的实施,全面推进了浙江省各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2007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和财政厅联合出台《关于实施“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行动计划的通知》(浙教计〔2007〕77号),成立财政和教育两个厅级部门的领导小组和具体项目实施工作小组,加强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领导、组织和管理工作。
1.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
浙江省很重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并对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文件精神,结合浙江省实际,2001年启动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十一五”后四年,计划投入2亿元重点建设200个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分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逐步形成和完善国家、省、校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体系。
(1)基本情况
浙江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在已通过基础课实验室省级合格评估并已进行校级示范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经各高校申请并经专家评审、遴选产生。通过几年努力,前四批立项的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绝大多数已陆续建成并通过了验收。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以来,浙江省共建成2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除浙江大学布点比较多以外,各省属及地市属本科院校基本涵盖;学科分布面较广,涵盖除军事外的所有学科门类。另外,制定了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管理办法,提出了明确的建设要求。
(2)成效与基本经验
从近几年的建设情况看,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在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在全省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方面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达到了示范中心建设的预期目标。
①推进了实验教学改革。在建设过程中,各示范中心普遍重视实验教学改革,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引领、指导教学改革,初步构建起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新体系;重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对传统的实验项目进行整合、改造,减少演示和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部分研究创新性实验,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利用现代实验教学手段,将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虚拟实验技术等先进手段引入教学中,使实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②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各高校将示范中心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多渠道筹措经费投入建设,购置了一批性能优良、技术先进的教学实验装置和实验仪器设备,使实验技术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基础实验已做到1人一组。从已验收的示范中心来看,每个中心实际投入经费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远远超过教育厅所要求的投入比例。此外,有不少示范中心的教师和技术人员还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的实验项目,自行研制实验装置和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③取得了一批教学成果。由于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开展教学研究,使示范中心建设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教学成果。《现代教育技术》、《电路分析(含实验)》等多门课程成为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课程,编写出版了几十本优秀的实验教材,一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各类奖励。此外,示范中心的教学改革和实验条件改善,还使广大学生受益,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在全国和省内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部分学生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大批学生的学术论文在各类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
④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在建设过程中,各示范中心注重与国内和省内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互相借鉴成功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加以创新,使这些示范中心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省内同类实验室中处于领先地位,为全省其他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通过实验室开放和共享,不仅使本校学生获益,也使周边其他高校的学生获得了优质的实验教学资源,起到了一定的辐射作用。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浙江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还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主要问题和不足表现在:
①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示范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仪器设备、设施环境等硬件建设,也涉及教材、师资队伍等软件建设,更涉及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需要在相当长时期内进行持续的建设。许多实验室往往重视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申报,也十分重视仪器设备等硬件的采购,但对于实验教学改革以及教材、队伍等软件建设重视不够,进展缓慢,对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则考虑更少,不重视解决示范中心运行过程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使部分示范中心的软硬件建设脱节,购置了大批高档的仪器设备却不能有效地运行,没有在实验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②重规模扩张轻质量提高。示范中心的建设应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层次与水平,为高校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但有些示范中心没有朝着这一方向努力,而是为了“示范中心”之名而申报建设,因此只是将若干个实验室简单地组合、拼凑成一个示范中心,并未进行有机整合,更谈不上融合,建设过程也是各自为政、各搞一套,影响了实验室整体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些示范中心的规模比建设前扩大了,同类实验装置和实验设备的台套数成倍增加,达到50260台套,但实验教学体系没有进行系统改革,实验内容没有进行全面更新,实验指导教师的数量没有较大增加,教学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实验教学方法没有显著改进,手段单一,使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难以保证。
③示范与辐射的作用发挥不够。从专家对示范中心的验收意见中可以看到,虽然大多数已建成的示范中心发挥了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但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往往只是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如接待了多少高校和有关教师的参观、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参加了几次学术交流会等,缺乏有自己特色的成果和成熟经验,如结合学校、学科特点,与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成果、系列实验教材、系列实验辅助教学软件等。
2.教学名师奖
师资队伍建设事关高等教育成与败,浙江省通过国家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推动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组织全省本科院校开展国家级教学名师的申报工作,并组织省内专家评审、推荐,争取遴选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优异的候选人参加全国的评选。
(1)基本情况
截至2009年,浙江省共有15名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其中本科院校11名,高职高专4名。2003-2008年浙江省省级教学名师及省级教坛新秀基本情况见表4.15。
表4.15 2003-2008年浙江省教学名师奖、教坛新秀奖汇总
续表
续表
(2)建设成效
①教师投入教学的意识不断增强。高校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评审教学名师奖的精神,通过评选教学名师奖,切实提高教师尤其是高水平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高校普遍的教风建设。
②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我省以国家教学名师奖评审为导向,同时设置了许多相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省级奖励项目,如省级教学名师奖和省级教坛新秀奖,各高校也纷纷设立了许多校级奖励项目,评选校级教学名师和校教坛新秀,形成了校级—省级—国家级项目的三级管理体系。发挥国家级奖项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形成了国家、省、校、学院不同层次的奖项培育和建设体系,在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诸多关键环节中深化了改革,全面提升了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广泛的宣传、相关制度的建设,教学激励机制加强,引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建设与改革中来,对切实推进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有效落实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③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评选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倡导教师投入教学,通过评选优秀的个体,带动提高了教师整体结构和素质。
④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施。通过评选教学名师,使得那些在教学改革中有独特思维和创新意识的高水平教师脱颖而出,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
⑤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各个高校在参与教学名师评选活动中,了解、学习了其他高校教学名师的教学特色和经验,丰富扩展了自己的教学视野,一个人的经验变成了全省的经验、全国的经验,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①教学名师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教学名师奖只是奖励,并没有把这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更大范围宣传和交流,让更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从中受益。
②评审中地方高校明显处于弱势。“985”、“211”等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名师所占比例偏高。地方高校中高水平教师很难有声音。以我省为例,目前省属本科高校只有浙江工业大学有3名教学名师,其他省属本科院校均无国家名师。
③学生的受益率和受益面需要提升。评选教学名师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让高校教师重视教学,从而让更多学生受益。目前,教学名师的评选似乎远离学生,只是教师在评选教师,忽视了教师教学对学生的影响。评选出的高水平教师作用发挥不充分,也使得学生只闻其名,不能见其人,感受不到名师的魅力和风采。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1]
(1)基本情况
2007年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通知》(浙教办高教〔2007〕123号)精神,推进了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项目发展。目前,浙江省有22个实验区入围国家级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还建立了30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作为国家级项目的培育项目,基本情况见表4.16和表4.17。
表4.16 2007-2009年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一览表
表4.17 浙江省高校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续表
(2)建设成效
①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高校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质量工程的精神,在全面调研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切实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注重特色培育和特色凝练。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特色是一所高校未来生存的基础。各实验区院校一直注重特色的培育和凝练,并贯彻办学的始终,紧抓区域、行业、企业结合的特色,注重人才培养、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特色培育和凝练。
③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和“外引”相结合机制,提高教师整体结构和素质,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的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构建教学、学术梯队,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科研课题,资助青年教师国内、国外进修或攻读学位,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④进一步加强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区的建设,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鼓励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等,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水平。如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7年以来先后建立了“化工+计算机”、“化工+英语”两个一体化双专业培养方案,建立化工过程模拟基地,创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依托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形成了三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3(1)+1”模式、“2+2”模式、“本硕中英”复合模式。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依托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引入CD IO工程教育理念,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改造,建立了HSK I-CDIO工程教育模式。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①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区项目与其他项目的边界不清,可能导致绩效不凸显
“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缺乏顶层的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实际上是与师资队伍建设、特色专业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紧密结合的,也与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等相关。从质量工程项目评审的实际操作运行来看,虽然这些项目看似相互隔离,但内涵与界线并不十分清晰,因此在很大程度可能会造成一个人才培养实验区立项后,其国家级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项目建设也占优势,会产生“马太效应”,导致各类项目经费集中在某些院校、某些专业上,经费可能有两次或更多次的投入,而产生的绩效与一次的投入可能是一样的。
②学生的受益率和受益面需要提升
高校对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的追求呈现功利化趋向,背离了质量工程的实施宗旨。质量工程项目对于高校来说,既是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外在表现,同时又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在高教资源不足、竞争态势激烈的环境下,许多高校为了获得更多的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将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质量以外的环节,背离质量工程项目实施的宗旨,也不利于学生的培养。
③建设周期短与成果显现滞后矛盾相对突出
教育是一项体系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充分说明教育长周期特点。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质量工程的实施时间均不长。在短短的几年内,要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这实际上是很难的,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这就需要给予更多的研究时间和跨度,进行追踪调研和长时间思考。
④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的立项和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
没有建立政府、高校以外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项目的立项进行评审,比较难公平、公正、公开促进项目评估顺利发展。此外,立项后的项目建设缺乏有效指导、监控,缺乏有效的机制。此外,目前国家只有就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情况进行交流和探讨,还没有组织和召开诸如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国家层面的经验交流会,影响和促进各高校进一步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⑤资金使用管理尚不够规范
尽管教育部、财政部出台《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376号),学校根据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经费配套,但由于教改经费真正用在教学改革与研究上不多。
4.特色专业
(1)基本情况
浙江省教育厅和省各高校非常重视通过特色专业建设来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自质量工程项目启动后浙江省共有128个专业入围国家级特色项目建设点。全省1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明确专业面向的岗位群;根据岗位群分析社会对学生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了专业核心竞争能力;建立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制订了专业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培养方案,提出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实验室建设思路及方案;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各校和各专业负责人更加清晰了建设思路,明确了建设方向,加大了建设投入,在课程、师资、实验室的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各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更具竞争力。此外,各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建设过程中也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了学校其他专业的协调发展。
表4.18 浙江省2007-2009年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年度立项建设情况
表4.19 浙江省与教育技术学相关的本科国家级特色专业
续表
(2)建设成效[12]
①明晰了专业建设思路。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创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管理与培养机制等方面形成明显优势和特色,还制定了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居省内和国内同类专业的前茅。
②改善了教学条件。加大了专业的建设与投入,专业的软硬件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师资力量明显增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和教师梯队。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立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加强了实验和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验和实训教学条件和环境,提高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扩大了相关学科实验室和研究项目向学生开放的力度,针对学生特点,积极吸收学生参与学科前沿研究。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利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种形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③发挥了专业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一些专业群和相关特色优势专业不断产生和涌现,带动各高校专业整体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④通过专业建设带动了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实验建设,涌现出一大批水平较高的与质量工程相关的标志性成果,促进了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⑤强化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有效扭转了过去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强化了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突出了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效营造了高校重视本科教学的良好氛围,使学校重视教学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⑥提高了师生的受益面。首先,开拓了教师的视野和增加了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可以从更多层面和更大程度参与特色专业相关内容的建设和改革。其次,增强了教师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升。再次,增强了专业教师的专业自豪感和荣誉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该专业的广大学生受益获利明显。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3]
①评审方式和验收考核的方式标准单一。高教系统是由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组成,既有“985”、“211”等研究型大学,亦有服务区域的省属地方高校和市属高校。目前,特色专业的评审并没有分类型分层次,不能体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的高校,且指标体系设计单一。地方高校相比重点大学在教学软硬件设施、学生生源等各方面均处于绝对弱势,导致大部分特色专业为重点大学获得,挫伤了地方高校参与质量工程的积极性。另外,教育部对现有的特色专业只落实签订了任务书,但在验收时是否完全按照各专业自定的任务书中的任务为准尚没有明确,如果根据统一的专业建设评价体系进行检查验收,则特色专业很可能会失去“特色”。而且目前在评价特色专业建设成效时,对特色专业往往突出科研而忽视教学质量,突出硬件而忽视软件建设,这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导向,至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毕业能力的追踪调研由于时间的关系并没有展开。
②全员参与特色专业建设的意识不浓,且特色专业的建设有科研化倾向。一线教师参与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积极性还是不能充分激扬,很多项目和荣誉由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各种人才计划的承担者,或是高等院校的校级领导及职能部门领导掌握,这严重挫伤了一线真正从事教学工作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在院校内部,特色专业要么是重点建设学科支撑,要么是依托于重点建设或研究基地。如此态势貌似一幅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欣欣向荣景象,实则反映了立项评估标准或程序的偏差,体现了一种科研倾向,导致最终的验收和评审只能以科研“有形之手”来代替教学这“无形之手”进行衡量。
③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自“质量工程”实施以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已成为各个高校教学建设的主要工作,也成为评价各个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各个学校都给予高度重视。在申报建设过程中,“重申报、轻建设”的情况还是较为普遍的,有较多的包装成分或名人效应在内,有些院校甚至在评审结束后就将有关资源从网上撤除,没有起到国家级特色专业应起到的引领、示范和共享的作用。立项后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缺乏有效指导、监控,缺乏有效的机制,而且在“十一五”期间与特色专业建设相关的“专业设置预测系统”、“专业标准”、“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系统”、“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项目尚没有开发和投入使用,没有在社会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机制。此外,项目的评估验收环节相对宽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成果与资源的共享很不理想。
4.4.4 质量工程中的教育技术指标
1.政策依据
质量工程的实施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支持,在质量工程的多份文件中无一不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并且在各个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中都有相关的指标描述。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第十条提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手段和方法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认为高等学校建设精品课程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之一是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第九条指出: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要确保高质量完成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大力推进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要建设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和数字化图书馆等,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进程。要鼓励教师共享精品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按照教育规律和课程特点,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中提出“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之一是“信息化手段与技术在人才培养中广泛应用,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图书、实验设备等优质资源的全国共享”。在建设内容中更明确地提到“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开发网上考试系统,研究制定相关标准,逐步实现大学英语和网络教育全国统考课程的网上考试,创造安全、便捷、高效的考试平台。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正在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要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
2.质量工程的相关指标
(1)专业建设
表4.20 专业建设的教育技术相关评价指标
(2)课程建设
表4.21 课程建设的教育技术相关评价指标
(3)教师评奖
表4.22 教师评奖的教育技术相关评价指标
3.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的演变
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评判精品课程的尺度和标准,更是精品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从近两年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表述我们不难发现,充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现代教育技术与精品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是精品课程建设发展的趋势之一[14]。2003年《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说明中明确指出精品课程要“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该指导思想写进了《指标》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条件”这两个一级指标中,并作为重要的观测点。2007年和2008年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关于教育技术方面的内容和权重又有着重要的变化。
(1)关于网络教学环境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必须要有运行机制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2007年的评审指标中对网络教学环境的评审,侧重于要求各门课程将相关的教学资源上网,并经常更新,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作用;2008年的评审指标除了上述要求外,对网络环境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要求建有教学资源丰富、功能齐全、运行良好的网站,除了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外,还要求能够共享,其在评审指标体系中的分值也由2007年的5分增加到2008年的10分。如表4.23所示。
表4.23 精品课程中网络教学环境的评价指标
(2)关于信息技术的运用
精品课程建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表现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2007年和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体系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个一级指标下,信息技术的运用都是重要的观测点。在分值上,2007年为12分,2008年为10分,分值上的减少并不是说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在精品课程建设中作用的降低,相反,从评审标准的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年的表述是“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开展”,而2008年的表述为“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两种不同的表述表明:2007年,现代教育技术对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可能还只是一种外在的、辅助性的手段;而到2008年,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本身就是课程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如表4.24所示。
表4.24 精品课程中信息技术运用的评价指标
(3)关于课程特色与政策支持
关于课程特色与政策支持,在2007年无专门的表述,在2008年增加了辐射共享等内容,如表4.25所示。这里所指的辐射共享,应该是包括课程在校内外的辐射和共享。要实现精品课程的辐射和共享,精品课程就必须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建设,从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表4.25 精品课程中网络共享的评价指标
【注释】
[1]张剑平、章苏静:《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第8期,第35-41页。
[2]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3]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3期,第59页。
[4]姚合环:《以学科竞赛为依托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教育管理》2007年第2期,第54页。
[5]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教育技术参考手册.202.152.185.86/moodlenew/courseinfo/red.2010-09-25.
[6]曹霞:《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精品课程建设》,《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7]浙江省“质量工程”分项目实施情况报告——“精品课程”.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4/info1278398265844664.htm.2010-09-25.
[8]浙江省“质量工程”分项目实施情况报告——“精品课程”.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4/info1278398265844664.htm.2010-09-25.
[9]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质量工程”分项目实施情况报告——“精品课程”.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4/info1278398265844664.htm.2010-09-25.
[10]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质量工程”分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63/info1278398010407663.htm.2010-09-25.
[11]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质量工程”分项目实施情况报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60/info1278397760692660.htm.2010-09-25.
[12]教育部.浙江省“质量工程”分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6/info1278398577742666.htm.2010-09-25.
[13]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质量工程”分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6/info1278398577742666.htm.2010-09-25.
[14]曹霞:《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精品课程建设》,《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