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阳与地支
内经认为天地自然界也存在阴阳,而且也存在三阴、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它们又与地支(子、丑、寅等)有联系,即《五运行》“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这种分配,既适用于纪时用的地支,如每一日的子时(夜间二十三时至次日凌辰一时)、丑(一至三时)、寅、卯等等,也适用于纪年,在一个甲子六十年中,三阴、三阳中每一经各主十年,例如太阳(辰戌之上,太阳主之)主:戊辰、甲戌、庚辰、丙戌、壬辰、戊戌、甲辰、庚戌、丙辰、壬戌,这些就是辰年或戌年。在《六元正纪》中,这十年称为“太阳司天之政”,这十年又分为五组,分别与五音(宫、商、角、羽、征)相配合,排列于下:
其中“岁会”的含义与五行有关,只好留待稍后再讨论。每一组太阳司天两年,如上面第一组就司壬辰、壬戌两年,每一组都有各自不同的天人感应,如:
其化鸣紊启拆、其变振拉摧拔、其病眩掉目瞑。
(二)司天、在泉
阴阳所主之年,也就是它司天之年,如太阳所主辰戌年(即甲辰、甲戌、丙辰、丙戌、戊辰、戊戌、庚臣、庚戌、壬辰、壬戌每一甲子六十年中占十年),内经也谓之太阳司天之政,其他阳明等也各占十年。
在泉,是在何种年份,内经没有明确指明,按王冰在《至真要》中的注,少阳司天之年(寅申)就是厥阴在泉之年。现将其排列于下:
内经的司天在泉都有天人感应,与疾病有关,除了上面说到的两年一组的天人感应而外,三阴、三阳每一者所主的十年,还有各自统一的天人感应,在下面第三节中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