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炎

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炎

时间:2023-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外耳道炎可分为弥漫性外耳道炎和局限性外耳道炎,后者又称外耳道疖。外耳道疖是外耳道皮肤单个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夏季,病因同外耳道炎。中医分别称外耳道炎和外耳道疖为“耳疮”和“耳疖”。外耳道疖以局限性红肿突起,肿胀之处顶部出现脓头为特征;脓肿成熟溃破后,外耳道内有少量脓血流出;可伴有耳周淋巴结肿大压痛。

外耳道炎(external otitis)可分为弥漫性外耳道炎(diffuse external otitis)和局限性外耳道炎,后者又称外耳道疖(furunculosis of external auditory meatus)。弥漫性外耳道炎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可以分为急、慢性两类,多因挖耳损伤皮肤、游泳时外耳道进水、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刺激等因素,使外耳道发生外伤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所致。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糖尿病等患者更容易罹患本病。外耳道疖是外耳道皮肤单个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夏季,病因同外耳道炎。

中医分别称外耳道炎和外耳道疖为“耳疮”和“耳疖”。

(一)西医

【诊断要点】

1.病史 多有挖耳等外力作用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的病史。

2.症状 初期耳道发痒灼热,继而耳痛,耳胀不适,甚则耳闭耳堵,听力下降。若转为慢性,则以耳痒不适为主,或时有耳微痛。

3.体征 外耳道炎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外耳道腔变窄为特征,可伴表皮糜烂,有脓性渗出物;转为慢性后,外耳道皮肤粗糙增厚,脱屑,或有少量分泌物,甚则外耳道狭窄,鼓膜浑浊增厚,标志不清。外耳道疖以局限性红肿突起,肿胀之处顶部出现脓头为特征;脓肿成熟溃破后,外耳道内有少量脓血流出;可伴有耳周淋巴结肿大压痛。

4.检查 影响听力者,听力检查示传导性听力下降。慢性外耳道炎需与外耳湿疹慢性期及外耳道真菌病相鉴别,必要时可以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以筛查致敏性变应原,或行外耳道脱屑或分泌物涂片以检视有无真菌孢子或菌丝。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积极合理的局部处理,可以促进局部病变早日痊愈。

2.药物治疗 适当的全身治疗,有助于防止病变慢性化。

【治疗方案】

1.全身治疗 一般应用抗生素口服即可。病情严重者,特别是严重的弥漫性外耳道炎以及在糖尿病等全身性慢性疾病基础上继发者,则可以通过注射途径给药,以求迅速有效控制感染。根据具体病情选用下列抗生素。

(2)阿莫西林胶囊,0.5~1.0g/次,口服,3~4次/d;小儿50~ 100mg/(kg·d)。

(3)小儿酌服头孢克洛干糖粉,1~3岁小儿125mg/次,口服, 3次/d;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5kg以下每日单次口服100mg, 15~25kg每日单次口服200mg,26~35kg每日单次口服300mg。

(4)感染症状比较明显时,可以选用左氧氟沙星200mg,口服,2次/d,小儿忌用;或头孢拉定250~500mg,口服,4次/d。

(5)病情严重者,或为糖尿病等全身性慢性疾病基础上继发者,可以应用青霉素G,0.48g(80万U),肌内注射,1次/8h;或0.96g(160万U),静脉滴注,1次/12h。也可应用头孢曲松, 1.0~2.0g/次,静脉滴注,疗程1周以上,每日总剂量不超过4g;儿童用量为成年人剂量的1/2量。

(6)青霉素类过敏者,以琥乙红霉素,0.25~0.5g/次,口服,4次/d,或0.4g/次,1次/6h;儿童30mg/(kg·d),分4次服用。

2.局部治疗 早期可行局部热敷或超短波透热等治疗。尚未成脓者,用1%~3%酚甘油滴耳或10%鱼石脂软膏涂搽局部,或用上述药物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亦可涂碘酊、2%~5%白汞软膏于疖肿处,2次/d。外耳道有分泌物者,用3%过氧化氢彻底清洗外耳道,然后使用抗生素滴剂滴耳,如复方新霉素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3.对症治疗 疼痛症状明显者,可以适当服用镇痛药,如阿司匹林,0.3~0.6g/次,口服,3次/d,或需要时服用;索米痛,1~2片/次,3次/d;安乃近,0.25~0.5g/次,0.75~1.25g/d。

4.无菌棉栓压迫 疖肿成熟而行切开引流后,外耳道内置无菌棉栓压迫,以预防肉芽形成或耳道狭窄。

5.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治疗 慢性者,可以应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类混合制剂,如糊剂或霜剂等局部涂敷。

(二)中医

【病因病机】 “耳疮”和“耳疖”的发生,均系风热邪毒侵袭耳道,或肝胆湿热蒸灼耳窍所致。耳疖多偏重于热毒,耳疮多偏重于湿热。但在“耳疮”的慢性期,则属于血虚邪毒滞留,血不养肤,正不胜邪,导致病程缠绵。

1.风热邪毒侵袭 挖耳搔痒、污水入耳,或脓液浸渍,耳道肌肤损伤,卫外不固,风热邪毒侵袭,搏结于耳,致生耳疖耳疮。

2.肝胆湿热蒸灼 过食肥甘厚味,或辛辣炙煿之品,肝胆湿热内蕴,循经上蒸耳道,壅遏经脉,致生耳疖耳疮。

3.血虚邪毒滞留 久病耳疮,风湿热毒暗耗阴血,或素体脾胃虚弱,化生不足,血不养肤,正不胜邪,邪毒滞留耳道,导致病程缠绵。

【辨证论治】

1.风热邪毒犯耳

(1)主症:耳部灼热疼痛,张口、咀嚼或牵拉耳廓、压迫耳屏时疼痛加剧;检查见外耳道局限性红肿,隆起如椒目,或为弥漫性红肿,表面有黄白色分泌物;伴恶风发热,头痛,周身不适。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2)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3)处方: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合银翘散(《温病条辨》)。组成:金银花15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背天葵12g,紫花地丁12g,淡竹叶5g,荆芥5g,薄荷5g,桔梗5g,甘草5g,芦根12g,牛蒡子12g,淡豆豉10g。加减:一般均可加赤芍12g。

2.肝经湿热熏耳

(1)主症:耳部疼痛较剧,痛引腮脑,耳前或耳后臖核肿大疼痛;检查外耳道见局限性红肿,高突如半球状,顶部见黄色脓点,周围肌肤红赤,或溢少许稠厚脓血;或为耳道皮肤漫肿红赤,有黄黏渗液;全身可有发热,口苦咽干,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2)治法:清泻肝胆,解毒消肿。

(3)处方:银花解毒汤(《疡科心得集》)。组成:金银花15g,紫花地丁12g,连翘12g,夏枯草15g,牡丹皮12g,水牛角20g,赤茯苓12g。加减:可加黄连10g,龙胆草10g,栀子10g,泽泻10g。

3.血虚邪毒滞耳证

(1)主症:耳疮日久,局部作痒微痛,耳道肌肤增厚粗糙,甚则狭窄。可伴面色无华,毛发不荣,皮肤干涩。舌红少津,脉细数。

(2)治法:养血润燥,解毒祛邪。

(3)处方:归芍地黄汤(《症因脉治》)加减。组成:当归12g,白芍12g,生地黄12g,牡丹皮12g,茯苓15g,山药12g,山茱萸10g,泽泻10g。加减:一般可加白蒺藜、僵蚕、红花、金银花、地肤子等。

【中成药处方】

1.醋调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外敷疖肿处,耳前后肿痛者亦可以此外敷。或涂金黄膏。

2.疖肿切开排脓后,涂敷黄连膏。

3.外耳道潮湿者,用氯冰散或青黛散吹耳,1~2次/d。

4.外耳道肌肤粗糙增厚者,用黄连膏外涂患处,1次/d。

(三)中西医结合

【思路】 外耳道炎和外耳道疖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临症之际,当充分发挥中西医药各自的优势,以能够尽快有效控制病情为基本出发点。鉴于疾病本身的病因病理特点和医疗措施的实施与效应特性,急性期为化脓性细菌性感染占主导地位,其治疗当以西医药为主要组成部分,采用抗生素局部和全身途径给药的方法,以迅速消除感染,结合中药的全身效应,以防病变转化为慢性;而在疾病的慢性期或急性病变的恢复期,由于病变特点并非以细菌感染为主要矛盾,抗生素的效用有限,而且过于依赖抗生素类药物,还有可能产生耐药性甚至二重感染,因而需要有效发挥中医药的全身效应优势,通过调动患病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以愈之。根据病变的性质和特点,局部治疗中可以选用不同中药和西药制剂,如糊剂或霜剂等局部涂敷。同时,还应积极治疗相关的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伴发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

(四)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炙煿之品,以免助火肆虐。

2.积极治疗其他诱因,如糖尿病,或化脓性中耳炎等。

3.保持耳部卫生,戒除挖耳习惯,避免污水入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