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今年呼吸道感染是流感病毒吗

今年呼吸道感染是流感病毒吗

时间:2023-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指由呼吸道侵入,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其他组织器官病变的一类病毒。麻疹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自1965年广泛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后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六个月内的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可免受病毒感染。冠状病毒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发病率最高。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指由呼吸道侵入,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其他组织器官病变的一类病毒。呼吸道感染病毒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潜伏期短、发病急及人群感染率高等特点,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以上由病毒引起。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流感病毒除引起人类感染外,还可以引起动物(猪、马、禽等)感染,引起人类感染的病毒和引起动物感染的病毒在生物学性状上基本一致。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 呈球形或丝状,直径80~120nm,核酸为单链RNA,有包膜。其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分为核心、基质蛋白和包膜三层(图6-1)。

图6-1 流感病毒结构示意图

(1)核心:是由RNA及包绕其外的核蛋白组成的核衣壳。流感病毒基因组分节段,甲型和乙型有8个节段,丙型有7个节段。核蛋白抗原结构稳定,很少发生变异,具有型特异性,是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

(2)基质蛋白(M蛋白):具有保护病毒核酸及维持病毒形态的功能。

(3)包膜:是脂质双层膜,其上镶嵌着两种刺突,一种为血凝素(HA),呈柱状;另一种为神经氨酸酶(NA),呈蘑菇状。这两种刺突均具有免疫原性,是划分流感病毒亚型的依据。

2.分型与变异 根据核蛋白和M蛋白免疫原性的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根据HA及NA免疫原性的不同,又可将甲型流感病毒分为若干亚型。自1934年分离出甲型流感病毒以来,迄今已经历了数次重大变异(表6-1)。

表6-1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与流行

流感病毒的变异与流行关系甚为密切。如果变异幅度小,属于量变,称为抗原漂移,只造成中、小规模的流行;如果变异幅度大,形成新的亚型,属于质变,称为抗原转变,可引起大规模的流行,甚至世界范围的大流行。

3.抵抗力 流感病毒抵抗力较弱,耐冷不耐热,56℃30分钟即被灭活。对干燥、紫外线、乙醚、甲醛、酸等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流感是一种上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发病前2~3天鼻咽分泌物中病毒含量最多,传染性最强。主要传播途径是病毒随飞沫直接传播。病毒进入机体后,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以及黏膜充血水肿,患者出现鼻塞、流涕、畏寒、发热、头痛及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机体抵抗力较弱的婴幼儿、老年人、心肺功能不全者易继发细菌性肺炎,有的可危及生命。

人类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病后机体可产生中和抗体,对同型病毒有短暂免疫力,一般能维持1~2年。

(三)防治原则

主要是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人群聚集,公共场所要注意通风换气,可用乳酸加热熏蒸进行空气消毒。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发病率,但必须与流行的病毒株型别一致。金刚烷胺是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的常用药物,早期使用有较好疗效。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AIV)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种。迄今甲型流感病毒HA有16个亚型(H1~H16),NA有9个亚型(N1~N9)。目前发现能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中,最重要的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由其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传染源主要为病、死禽,以及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健康禽。一般认为,直接或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禽类,尤其是病死禽(如宰杀病死禽),可经呼吸道感染,即禽-人传播。1997年以来,中国香港和其他多个国家与地区发生了较大规模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累计禽流感病人达数百例。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

二、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麻疹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自1965年广泛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

(一)生物学特性

病毒呈球形,直径120~250nm,核心为RNA,有包膜。免疫原性较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病毒抵抗力较弱,加热56℃30分钟即被灭活,对干燥、紫外线、化学消毒剂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出疹前后4~5天传染性最强,易感者接触后几乎100%发病,隐性感染少见。主要通过飞沫或鼻腔分泌物直接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玩具、用具等间接传播。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后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随后进入全身淋巴组织,大量增殖后再次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随之扩散至全身皮肤、黏膜,甚至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等前驱症状,多数患者可在口颊黏膜处出现微小的灰白色外绕红晕的黏膜斑,称为柯氏斑,对临床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随后1~3天,患儿自耳朵后面、发际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很快波及面部、躯干,发展到四肢、手掌和足底,此时病情最为严重。待疹出全后,体温开始下降,皮疹逐渐消退,表皮有糠样脱屑。一般10~14天可以自然康复,但少数抵抗力低下者,易并发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极个别患儿多年后出现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麻疹病后机体可获得终身免疫力,极少再感染。六个月内的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保护,可免受病毒感染。

(三)防治原则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初种在8个月龄,一年后及学龄前加强免疫,保护率达90%以上。

对接触麻疹患者的易感者,可注射麻疹患者恢复期血清或丙种球蛋白,进行紧急预防,以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三、冠状病毒

(一)冠状病毒

病毒形状不规则,直径80~160nm,核酸为单链RNA,有包膜,因包膜上有类似皇冠状的突起而得名。宿主范围广,包括人类、禽类和野生动物等。

病毒抵抗力弱,37℃数小时便丧失感染性。对乙醚、氯仿、酸及紫外线均敏感。

冠状病毒可感染各年龄组人群,经呼吸道传播引起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鼻炎、头痛、咽炎及咳嗽。偶尔也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冠状病毒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发病率最高。

病后免疫力不强,人可反复多次感染。目前尚无有效疫苗进行预防,也无特效药物治疗。

SARS冠状病毒——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SARS冠状病毒(SARS Cov)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SARS是2002年底至2003年上半年在世界上流行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自2002年11月16日我国广东佛山市报告首例病例后,我国乃至世界迅速形成流行势态。截至2003年8月7日止,全世界有32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疫情,发病人数达8 465人,死亡919人,平均死亡率达11%;其中我国内地有5 327人发病,349人死亡,平均死亡率为6.6%。WHO报告的死亡率约14%。2003年4月16日,WHO宣布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称为SARS冠状病毒。

(二)犛犃犚犛冠状病毒

SARS冠状病毒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病毒呈不规则形,直径60~220nm,核酸为单链RNA,有包膜。包膜上有许多刺突,形如花冠(图6-2)。

图6-2 SARS冠状病毒结构示意图

病毒对乙醚等脂溶剂敏感;不耐酸,可采用0.2%~0.5%过氧乙酸消毒;56℃30分钟可被灭活。

传染源主要是SARS患者,该病传染性极强,通过飞沫或手接触污染物等途径传播。潜伏期2~10天,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胸闷、气促、头痛等,肺部X线检查出现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而且病情迁延难愈,严重者可因进行性呼吸衰竭及其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很高。

病后免疫力不强,甚至不能预防同型病毒再感染。

预防SARS的主要措施是勤洗手、保持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流行期间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对病人及疑似病人应进行及时隔离和治疗,严禁与外界人员接触,防止疫情扩散。目前尚无用于防治SARS的特异性疫苗和有效药物。

四、其他呼吸道病毒

其他呼吸道病毒见表6-2。

表6-2 其他呼吸道病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