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把握工作评价方法

把握工作评价方法

时间:2024-04-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导航多方法并用考核员工某企业的绩效管理主要采用以下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对于部门主管以上领导干部,年终由主管领导召集其下属员工开会。

案例导航

多方法并用考核员工

某企业的绩效管理主要采用以下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对于部门主管以上领导干部,年终由主管领导召集其下属员工开会。共同听取其述职报告,再由员工及上级领导根据其一年来的表现填写“年度领导干部考核评议表”。该表汇总后将分数按“领导、部门内同事、下属”(2:3:5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出总分。

第二步,全体员工共分四组排序:一般员工、主管、部门经理、高层领导。每组按考评结果分五个等级,每一等级所占比例如表13-1所示:

表13-1 表评等级比例划分表

第三步,考评结果运用:A等级范围的人有机会获得晋升,而E等级的将被淘汰或降级。

13.2.1 工作评价及其意义

1.工作评价的含义

工作评价是指对各项工作在实现组织目标中价值多少的评价,是确定各项工作的等级,制定各项工作的报酬,构建薪酬结构的依据。企业中,一般通过人力部门进行工作评价,小型企业则聘请专业评价公司进行工作评价。

2.工作评价的意义

(1)区分工作优劣。

(2)积累工作经验

(3)利于工作激励。

(4)工作导向。

3.工作评价的依据

(1)组织工作性目标。

(2)组织管理性目标。

(3)组织的价值观念。

(4)社会性价值目标。

4.工作评价的内容

(1)工作绩效评价

(2)工作过程评价。

(3)工作效益评价。

5.工作评价基本目的

确认组织的工作结构;使工作间的联系公平、有序;开发一个工作价值的等级制度,据此可用来建立工资支付结构;关于企业内部的工作和工资方面,取得经理与员工间的一致。

6.工作评价的原则

工作评价有许多方法,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法,都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1)评价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工作者。

(2)选择评价因素应具有通用性,便于解释,并注意避免因素内容的重复。

(3)因素定义的一致性和因素程度选择的紧密衔接是工作评价成功的关键

(4)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需要得到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的了解与支持。

13.2.2 工作评价的工具

1.工作评价表

工作评价表用于对具体的科室、部门或公司中从事的不同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其重要性程度把每一种工作排列出等级来。在要素一栏,列出的因素要能涵盖受评工作的各个要素成分。

填写这张表格的步骤是:首先根据这些因素对他人的重要性进行加权,这样每个因素都会得到一个分数最高线。然后,在分数最高线的基础上给每一个因素赋值,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补充说明。最后,对这一具体工作累计总分。

2.工作评价总结表

工作评价总结表概括了一个科室、部门或公司中众多工作评价表的结果。它可以按照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这张表格中包括四个栏目:“工作名称”、“各因素得分”、“总得分”和“等级得分”。要想准确地填写这张表格就要经常参考相关的工作评价表,并将其中的信息转录过来。为了便于参考,“等级分数”一栏应该按照1、2、3、4这样的顺序排列,而不是随意地排列。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在填好表格后检查是否包括了所有的工作。

13.2.3 工作评价的方法

1.排列法

排列法,也称简单排列法、序列法、部门重要次序法,是由工作评价人员对各个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做出判断,并根据岗位工作相对价值的大小按升值或降值顺序排列,来确定岗位等级的一种工作评价方法。

排列法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进行工作分析。

第二步,由工作评价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分别根据工作说明书,或者自己头脑中对该项工作的印象,对工作按照难易或价值大小的次序进行排列。

排列工作顺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卡片排列法,另一种是成对比较排列法,如图表13-2所示。

13-2 岗位工作等级排列表

2.分类法

分类法,也称分级法或等级描述法,是事先建立一连串的劳动等级,给出等级定义。然后,根据劳动等级类别比较工作类别,把工作确定到各等级中去。

分类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是建立工作类别或级别。无论是对同一种性质的工作还是对包括各种性质工作在内的组织整体,都要确定等级数目。等级的数目取决于工作的性质、组织规模大小、职能的不同和工资政策。在这一环节中,没有对所有单位都普遍适用的规则。

第二步,是等级定义,即给建立起来的工作等级做出工作分类说明。

等级定义是在选定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首先是确定基本要素,以便通过这些要素进行等级定义或分类说明。这些要素主要是技术要求、智力要求、脑力和体力消耗程度、需要的培训和经验、工作环境。

等级定义是分类法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要求极高,它必须使两个等级之间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大小显而易见。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等级定义花费的精力最多、时间最长。

第三步,是评价和分类,即由评价人阅读工作分类说明,并依据评价人对工作的相对难度,包括的职责以及必备的知识和经验的理解,来决定每项工作应列入哪一等级。

3.因素比较法

因素比较法是一种比较计量性的工作评价方法,与工作排序法比较相似,因此可以将它看做是改进的工作排序法。因素比较法与工作排序法的第一个重要区别是排列法只从一个综合的角度比较各种工作,而因素比较法是选择多种报酬因素,然后按照每种因素分别排列一次。因素比较法与工作排序法的第二个区别是因素比较法是根据每种报酬因素得到的评估结果设置一个具体的报酬金额,然后计算出每种工作在各种报酬因素上的报酬总额并把它作为这种工作的薪酬水平。

因素比较法的基本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在每一类工作中选择标尺性工作作为比较的基础。

第二,把一个工作类别中包括的各种工作的共同因素确定为补偿因素,这些补偿因素可能包括责任、工作环境、精力消耗、体力消耗、教育水平、技能和工作经验等因素。

第三,根据标尺性工作所包括的各种补偿因素的规模确定各种标尺性工作在各种补偿因素上应该得到的基本工资,其水平应该参照市场标准,以保证企业报酬体系外部公平性的实现。

4.计点评分法

计点评分法又叫点数法。点数法是把工作的构成因素进行分解,然后按照事先设计出来的结构化量表对每种工作要素进行估值。点数方法是目前国外的公司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工作评价方法,在开展工作评价的组织中有一半以上采用的都是点数法,近几年国内各类企事业单位也大多采用的是点数法。

点数法一般是:第一步,进行工作分析。第二步,选择报酬因素。第三步,为各种报酬因素建立结构化量表,来反映各个等级之间的程度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