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是将区域整体作为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一种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的新理念,是一种社会全面参与、产业共融共荣、旅游业促进全行业发展的新模式。全域旅游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区域综合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促进中国旅游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体现,更是升级我国旅游业发展理念、战略和模式的重大转折。全域旅游,大势所趋。
早在2010年,巅峰智业就在《大连市旅游沿海经济圈产业发展规划》里提出了全域旅游概念,并一直倡导“全城全域旅游化”的发展路径和模式。这一理念被运用到巅峰智业为中国旅游投智的实战当中,描绘了一幅全域旅游的智慧地图,为地方旅游发展与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创造了多个全域旅游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以全域旅游统筹规划的《大连市旅游沿海经济圈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全国第一个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秦皇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五年行动计划》(2016年),全国第一个省级全域旅游行动计划《宁夏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全国第一个全域旅游创建省规划《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年)。我们致力于运用全域旅游理念指导地方发展,在《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中,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打造全域化的国家公园的目标,成功助力当地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每年招商突破1000亿元,年均旅游人次增长率超过40%;在《江西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5年)中,我们提出了绿色崛起、建设生态引领的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成功找到江西建设旅游强省的系统思路和途径。
巅峰智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全域旅游智力引领与全程服务的开拓者与推进者。在全域旅游理论研究方面,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包括全域旅游空间理论、全域旅游产业理论、全域旅游管理理论及解决方案式的全域旅游规划。
1.全域旅游空间理论
在一定地理空间内,与旅游相关的各类空间,由于在全域旅游中的功能各异、发展模式不同,在空间上表现为“旅游区”、“旅游廊”、“旅游场域”三种不同的空间形态,全域旅游将这三种空间形态在特定的行政区域范围内协调组合,按照一定步骤推进,构建起整体的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其中,旅游区是核心吸引,旅游廊是综合性通道,旅游场域起到背景和产业支撑作用。
(1)建设旅游区
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旅游目的地的基本单元是“旅游区”,它是目的地最重要的旅游吸引和旅游活动的承载空间,也是先期发展的重点。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景区相比,全域旅游中的旅游区具有边界相对模糊、功能更加多元、服务更加完善等明显特征,主要呈现出以下五种形态。
旅游区的建设方法总体遵循五大要点,在选定潜力区域及落实空间载体的前提下,实施提升吸引、配置要素和完善服务等优化措施,促进旅游区竞争力从弱到强发展。
五大旅游区形态
而旅游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仍是旅游吸引物的打造。在全域旅游中,旅游吸引物的载体和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不再局限于老天爷、老祖宗留下的山水和历史,全国各地都有众多潜力吸引物有待发掘、利用和包装。
旅游吸引及打造方式
(2)打造旅游廊
旅游区的连接脉络是“旅游廊”,它将区域内的资源进行线性整合,搭建起旅游网络。旅游廊在全域旅游中,既起到连接各种旅游活动的作用,也具备便利的旅游服务和观光休闲功能,还将线性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服务设施、城镇聚落、道路交通等进行高效整合,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促使廊道产业有效分工合作,是旅游目的地的复合型交通、服务、景观的产业廊道。
按交通方式分类,旅游廊可分为旅游公路、轨道交通、水上交通、休闲绿道等不同类型。
旅游廊的发展要以衔接旅游区的交通线路为基础,配备旅游服务和观光休闲设施,加强品牌包装,从而带动更多沿线资源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旅游化改造,就是打造公路型旅游廊的一项重要任务。
(3)提升旅游场域
全域旅游的支撑背景是“旅游场域”,它不直接参与旅游活动,而是从环境、文化、产业等方面为旅游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撑。
全域旅游与传统旅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旅游场域”的认识。在传统旅游视角下,旅游场域不属于旅游的范畴。但在全域旅游中,旅游场域为旅游活动提供各类支撑,它虽然不是旅游的直接客体,但却能较大程度地影响目的地整体形象和游客体验,很多时候,良好的旅游场域(如城市发达、气候宜人、居民淳朴好客等)也能成为目的地吸引力之一。如马斯木雕村,虽不是巴厘岛接待游客的主要区域,但其生产的木雕工艺品通过乌布市场流向国内外游客,也为乌布皇宫和度假村供应精致的艺术装饰品,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全域旅游的产业分工中来,是旅游场域的典型代表。
需要注意的是,全域旅游并不是将区域内所有空间都打造为旅游区,而是要改变传统以景区为主的旅游空间系统,构建起以不同功能的旅游区、不同形态的旅游廊、不同类型的旅游场域为架构的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推动旅游空间从以“点”为重心向以“域”为核心转型。各地在具体操作时,也应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管理目标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式。例如我国东部一些相对发达的市县经济基础良好,已经形成若干个旅游区,旅游廊和旅游场域提升即成为其全域旅游重点工作;中西部地区或经济落后的市县,则应集中力量,围绕重点资源发展,首先实现旅游区的从无到有,再尝试优化旅游廊和旅游场域。
巴厘岛马斯木雕村
2.全域旅游产业理论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行业和部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力强的特点。全域旅游产业域就是把旅游作为覆盖一二三产的综合性产业加以发展的一种创新思路。在全域旅游视角下,要改变聚焦旅游要素的传统旅游产业观,树立以旅游要素为平台整合相关产业的全域旅游产业观,统筹做好旅游产业要素升级、旅游产业横向延伸、旅游产业纵向拓展,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域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型,从而以旅游拉动生产性产业发展,撬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借用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马康纳“前台、后台”理论,提出全域旅游产业联动的“前台”和“后台”,来解释旅游产业到底怎么与关联产业融合。从全域旅游产业联动的角度看:前台是旅游产业要素,后台是上游供给产业。前台,是一个舞台化的空间,是游客与旅游目的地接触交往的地方,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产业要素,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后台,是不直接面对观众的,但却是前台旅游产业要素的源泉,也就是为旅游供给的上游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互联网业、农副食品加工、设备制造业、游艺器材制造业、金融业、广告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教育业等。
全域旅游产业联动示意
而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就是要统筹做好前台升级、舞台做大、后台做强三方面的工作。
前台升级——升级旅游产业要素,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前台升级,是指将前台演员由“三流明星”升级为“国际巨星”。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旅游业六大传统要素向足量化、标准化、特色化和品牌化方向的升级,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要素供给。
舞台做大——促进旅游向关联产业拓展空间、丰富产品,对接多元化需求。舞台做大,就是指由临时搭建的“小平台”变成恢宏巨制的“国家剧院”。通过向关联产业延伸、要素叠加形成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旅游空间和旅游新业态。以“旅游+农业”做得比较好的台湾薰衣草森林为例。围绕薰衣草这一主题多元延伸,有提供婚礼场地和游憩服务的心之芳庭,有提供旅人沉淀慢活的悠闲民宿,有提供客家文化展示与客家料理的桐花村,也有传递美好与共好的好好平台。
后台做强——带动上游产业供给侧改革,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后台做强,就是指将帷幕之后的系列“临时工种”变身为“职业人员”。即通过上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提供更优质的旅游要素、旅游装备和旅游服务。如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度假城镇群就是“装备制造业+旅游”的典范。
薰衣草森林产业发展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工作,打通整个“旅游+”的大舞台,不仅能够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素质,还能以旅游消费为平台,撬动社会经济各行各业发展,实现从“全业共融”到“全业共荣”的跃升。全域旅游必将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发展新引擎和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抓手。
3.全域旅游管理理论
全域旅游要求旅游管理必须超越传统“三点一线”(旅行社、景区与酒店)的行业范畴,向旅游的全产业链、全过程、全域空间转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需有效落实旅游政府权责,扩大旅游管理权和协调调动能力,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建设。
巅峰智业结合多年来2000多个规划项目的经验提出,全域旅游的管理需要发挥政府层面的多部门协作管理职能,调动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构建“政社互动”的综合统筹管理格局。
(1)行政管理方面,构建横纵联合的行政管理机制
横纵联合的行政管理机制
首先,鼓励发展全域旅游的区域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由政府直属机构升格为政府组成部门,发挥其比旅游局更强的综合协调职能,推进落实全域旅游的横纵管理机制。其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置市、县(区)、重点乡(镇)、村的四级旅游管理机构。再次,横向联动多部门齐抓共管旅游,建立全域旅游联席会议制度,由地方政府牵头,旅游局、发改委、交通局、林业局、环保局等横向多部门共同参与,通过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两种方式,统筹解决全域旅游发展的重大问题。
社会组织在行业管理的职能
(2)社会管理方面,强化社会组织的行业管理职能
首先,引导行业协会搭建政府、企业、游客之间的桥梁。地方出台政策引导旅游行业协会(包括景区协会、酒店业协会等)发展。如打造旅游业的“3·15”,维护旅游消费者权益;定期发布市场调研报告,为政府与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强化旅游质量监管,协调行业发展秩序。
其次,鼓励行业协会探索制定旅游相关的技术标准。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需发挥贴近企业、市场、行业动态的优势,制定全域旅游发展相关的各类技术标准,开展企业评级活动,实现对旅游行业的标准化引导,奖优扶弱,促进旅游企业升级发展。
再次,发挥行业协会在强化交流、扩大宣传等方面的作用。协会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定期开展业务技术交流活动,促进行业内的资源合理分配、渠道共享、沟通合作,提升行业整体效益。社会组织可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推介渠道,树立行业品牌形象,扩大旅游业在社会全产业体系中的影响力。
在此基础上,全域旅游还应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居民群众等多元主体的力量,共同参与旅游业的社会化管理。尤其要发挥社会组织中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不同的举措来强化行业自律,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环境,提升行业整体形象。
4.解决方案式全域旅游规划
(1)顶层设计总思路
基于区域发展和旅游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巅峰智业提出“解决方案式”全域旅游“1336”的总体设计思路。
全域旅游“1336”总体设计思路
(2)点线面规划新体系
基于对旅游空间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巅峰智业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域旅游新体系—“—点-线-面”全域发展。将全域旅游规划的落地分为由启动区域、引擎项目(点)撬动,风景道、产业廊道(线)串连,产业、公共服务、政策(面)等全面覆盖三大步骤。
● 点(斑基体系)
“点”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是全域旅游先期发展的重点和抓手,表现为景区(包括核心景区和重点景区)、休闲区、度假区、旅游小镇、旅游街区、美丽乡村、生活社区、美食点等多种形态。“多点开花”的多极旅游发展是吸引客群的保证,是推进全域旅游的基础。
发展要点:①选定核心区域:着眼于“点”布局的系统性和合理性,选择满足资源集中、交通可达、产业集聚、市场青睐的地理区域布局“点”。②落实空间载体:对新建项目保证相对充足的用地空间,对现有设施尽可能实现旅游化利用。③提升核心吸引:升级传统吸引物,活化生产资源、生活资源等潜力吸引物。④配置旅游要素:城市内部旅游要素调整方向,城郊地区多要素叠加完善功能,乡村地区要素突破构筑核心吸引。⑤完善服务设施:按照景区标准打造,满足以人为本的游客需求。
斑基体系
● 线(串联体系)
线是全域发展的纽带,串联“点”实现“由点到线”的旅游格局。“线”表现为骑行道、风景道、步道、绿道、水系风光带、自驾游线(营地、停车场、在途旅游)、低空航线、特色交通等形态。使各类“线”成为集交通串联、旅游服务、观光休闲、运动养生和产业整合带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体验线。
发展要点:①谋划布局:进行前瞻性线路选择,以连接尽可能多的“点”和潜在的“点”。②景观营造:通过轴线两侧和重要节点的主题包装和景观设计,优化沿线景观。③完善功能:由交通节点到休闲节点的节点功能提升、从交通线到景观带的带状景观优化、从配套设施到吸引物整体形象包装,使交通过程成为优质的旅游体验。④放大效用:除了连接、服务、景观等基础功能,还要发挥“线”激活潜力资源、提升区域品牌、促进产业集群的深层次效用。
串联体系
● 面(全域体系)
通过全域联动、通盘谋划、城乡景一体、旅游+产业融合等手段,增强辐射效应,将各条“线”延展成“面”,带动周边乡村、基地、营地等发展。进一步融合产业,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实现“由点到面”的全域体系覆盖。
发展要点:
①空间全域一盘棋:从全域的角度,由单一的景区景点建设向目的地统筹转变,将区域整体作为旅游目的地发展,推进以旅游规划为主导的“多规合一”,实现城旅一体。
②产业融合+:以“大产业、大旅游、全域化”的产业观,发挥旅游产业横向延伸作用,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医疗、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
③部门协同:管理上,从“小马拉大车”到“群马拉大车”,成立综合领导小组,横向联动多部门齐抓共管旅游;执法上,改革创新全域旅游综合执法队伍,组建旅游法庭,建立旅游综合执法体系。
④全民共建共享:同时向游客和居民释放红利,使居民获得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⑤全季全天候兼顾:基于时间的整合,通过拉长夜间休闲旅游的产业链,将旅游时间从8小时延展到24小时;并确立以节庆活动和创新产品为核心的全年四季旅游模式,使得一年当中季季有高潮、月月有亮点。
⑥跨区域联动:各区域协调联动,整合营销,共谋发展。共同打造旅游信息互通平台,实现信息相通;开放共享营销渠道与推广平台,实现渠道互通;促进市场融合和客源互送,实现市场连通。
⑦旅游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跟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从景区景点扩展到全域。重点优化提升旅游厕所、自驾车营地、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交通标识引导系统、景区连接道路等设施全域均质化发展;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安全保障、旅游投诉处理等公共服务,打造均质优质的公共设施体系。
(3)时空推进五步曲
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在我国旅游发展现阶段,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能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理念、新体系。然而在创建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如何使一个区域从“无条件”到“有潜力”,从“有条件”到“有实力”成为全域旅游建设过程中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把握全域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及趋势,寻求不同模式下的发展路径,明确全域旅游推进的方向及体系,对我国全域旅游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个造就”开启全域旅游新路径
造景观——创造核心吸引: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充分挖掘、整合当地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核心吸引景观;在旅游资源匮乏的区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金、政策等条件,建设人工景观,打造核心吸引点;以此构建区域旅游发展的首要契机。
造规模——扩大产业规模:在原有旅游发展基础上,不断升级传统旅游吸引物,活化潜力旅游吸引物,阶段性扩大旅游景区数量、规模,提升景区景点等级,以构建旅游产业发展集群为目标,逐渐形成产业集群规模效益。
造消费——吸引消费人群:以传统旅游吸引物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入多种旅游发展新形式。同时建立全媒体营销新体系,吸引已有消费市场,培养潜在消费市场,逐步形成一二三级市场的有序培养。
造产业——加快产业联动:升级旅游产业要素,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促进旅游向关联产业横向延伸,对接多元化旅游需求,引导随之而来的大量旅游投资,丰富旅游产品;通过旅游发展带动上游产业供给侧改革,提升旅游产业品质。
造品牌——树立旅游形象:审视旅游发展环境,梳理旅游发展的优势,明确区域旅游的品牌,树立旅游形象。
(4)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是规划开展的重要步骤和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解决方案式”全域旅游规划的行动计划应该紧密围绕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从“点、线、面”三个方面系统考虑,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逐条理清创建任务,通过梳理景区(点)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产业融合、旅游营销策划等规划内容,明确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在行动计划中要明确重点,提炼好特色和亮点,在行动实施上做到轻重缓急有别,计划落实到年度和季度。三是要尽量明确职责,落实到部门。各部门之间要建立内部工作机制,制定考核办法,确保各项工作到岗、到时、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