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收支逆差利率怎么变化

国际收支逆差利率怎么变化

时间:2023-04-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国际收支理论国际收支理论是研究国际收支决定因素及其调节对策的理论。最早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可追溯到18世纪休谟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学说。吸收论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应政策主张。

第四节 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是研究国际收支决定因素及其调节对策的理论。最早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可追溯到18世纪休谟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学说。但较为系统和有影响的国际收支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主要有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后出现的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The Elasticities Approach)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The Absorption Approach) 、20世纪70年代的货币主义的货币分析法(The Monetary Approach)。

一、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弹性论)

弹性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彻底崩溃后,各国竞相实行货币贬值以改善国际收支的背景下,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提出的。弹性论的理论基础是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它以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为基本出发点,分析和研究一段时期内汇率变动(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一)弹性

所谓弹性,指的是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和供给数量变动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量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需求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供给弹性。弹性论分析了四种弹性,它们分别是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本国对外国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外国对本国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本国对外国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弹性实为一种比例关系,当这种比例关系的值越高,则弹性越大;反之,比例关系的值越低,则弹性越小。

(二)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研究的是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充分必要条件。货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即贸易收支变动状况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的变化,二是由进出口单价引起的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

由于弹性论假定进出口商品供给具有无穷的弹性,从理论上讲,一国货币贬值后,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商品的价格变得昂贵,于是进口减少;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本国商品的价格变得便宜,于是出口就增加。但进口量的减少并不等于进口总价值的减少,出口量的增加也并不等于出口总价值的增加。只有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变动率,贬值才会使出口总价值增加、进口总价值减少。

马歇尔-勒纳条件指的正是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x)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充要条件是

img15

(三) J曲线效应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当一国货币汇率贬值后,即使在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情况下,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相反,货币贬值后的头一段时间,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这是因为货币贬值初期,虽然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已经下跌,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商品的价格已经上涨,但由于人们在认识上、行动上、决策上、生产上、替代上还存在种种“时滞” (Time Lag),造成货币贬值前期该国出口量并未增加,进口量并未减少,从而导致出口总价值减少,进口总价值增加的局面,贸易收支反而恶化。随着“时滞”的消失,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会作相应的调整,此时,贸易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的调整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形。故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如图1-5所示。

img16

图1-5 J曲线效应

在图1-5中,时间t1段为贸易收支初始逆差状态;时间t1—t2段为贸易收支愈发恶化状态;时间t2—t3段为贸易收支由最恶化的B点逐渐回复到初始状态(图中为C点) ;时间t3段以后贸易收支渐趋于好转。

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弹性论反映了世界市场的一些实际情况,在定量的基础上较全面地考察了影响国际收支的多种变量,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弹性论也存在许多重大缺陷:

首先,弹性论运用的是马歇尔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假定其他一切条件不变,只考虑进出口商品与汇率之间的关系。其实,汇率的变动不仅受进出口商品供求的影响,还受到其他一系列经济因素,甚至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心理因素等。

其次,弹性论忽略资本流动。弹性论不涉及资本流动,但实际上汇率贬值还会影响资本账户。在资本流动十分庞大的今日,这一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最后,弹性论只是一种比较静态的分析。

二、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吸收论)

吸收论是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和西德尼·亚历山大在西方经济学界关于弹性论的激烈争论中系统提出的。吸收论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应政策主张。

按照凯恩斯理论,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关系可表述如下。

img17

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

img18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把对外贸易也考虑进去,则

国民收入(Y)=消费(C) +投资(I) +[出口(X) -进口(M) ] (1-3 )

将式(1-3)移项得

式中,(X - M)为贸易收支差额,以此作为国际收支差额的代表,以符号B表示。(C + I)为国内总支出,即国民收入中被国内吸收的部分,用A表示。于是就有

则当Y>A,B>0时,即总收入大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当Y<A,B<0时,即总收入小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当Y = A,B = 0时,即总收入等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平衡。

从上式可看出,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通过增加收入(即总供给)的支出转换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y,简称转换政策)与减少支出(即总需求)的支出减少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简称吸收政策)来调节。这种调节可分国内存在“非充分就业”和“充分就业”两种情况加以考察。

在国内存在非充分就业即有闲置资源的情况下,调节国际收支的重点在于利用货币贬值,增加出口。出口增加使贸易收支得到改善。但出口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增加,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即吸收的增长小于收入的增长,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收支。

在国内相对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没有闲置资源可用于扩大出口生产,国民收入也就不能通过乘数而增加。因此,货币贬值只有在吸收政策的配合下,压缩国内总支出,从而在相对充分就业情况下,“挤出”一部分资源来扩大出口,以改善贸易收支。通常,吸收政策会降低对进口商品的国内需求,抑制进口,同时出口商品的国内需求也会降低,从而使出口增加。但由于吸收政策也会减少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造成国内商品的过度供给,失去内部平衡。因此,必须通过货币贬值来使国内资源从国内商品的生产转移到出口商品的生产。这样,一方面可减少国内商品的供给,抵消吸收政策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从而改善贸易收支,达到内外平衡。

吸收论具有强烈的政策配合含义。一国为了同时达到内外平衡两个目标,必须将财政货币政策与转换政策、吸收政策这两种工具配合使用。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在采用货币贬值的同时,若国内存在闲置资源(非充分就业状态),应采用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增加收入(生产和出口) ;若国内不存在闲置资源(充分就业状态),应采用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减少吸收(需求),从而同时达到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

吸收论将一国国际收支的决定和变动与整个宏观经济状况结合起来分析,使人们得以摆脱弹性论机械地就进出口论进出口的分析局限,有助于人们对国际收支失衡和均衡性质予以深入的了解。然而,它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大的缺陷。

首先,吸收论是建立在国民收入核算会计恒等式的基础上的,它绝对地固定了吸收、收入与贸易收支的因果关系,但并没有对收入和吸收为因、贸易收支为果的观点提出令人信服的逻辑分析。实际上,收入与吸收固然会影响贸易收支,但贸易收支也会反过来影响收入和吸收。

其次,忽视了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的作用。

最后,前提假设不符合实际。吸收论有两个前提假设:其一是货币贬值是增加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的唯一手段;其二是资源转移机制平滑。事实上除了货币贬值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能促进出口。此外,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由于存在各种行政干预,闲置资源的转移会遇到一些困难。

三、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货币论)

货币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和约翰逊提出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该理论的基础为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货币主义学说。其核心内容是从货币的角度而不是从商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货币分析法假定:

①在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下,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价格、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即

img21

②从长期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

③存在一个有效率的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并且长期内一国的价格水平接近世界市场价格水平。

这些假设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货币之外其他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而直接从货币供求关系变动中分析国际收支这种货币现象。

货币分析法将一国的货币供给(Ms)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国内银行体系所创造的国内信用(D) ;二是来自于国外的货币供应,它通过国际收支盈余获得,以国际储备R作为代表。通过货币乘数m可得到货币需求公式

img22

由于Ms= Md,则

img23

为叙述方便,取m =1,于是

img24

式(1-9)是货币论的最基本方程式。它表明: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一国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D)超过了名义货币需求量。由于货币供应不影响实物产量,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多余的货币就要寻找出路。对个人和企业来讲,就会增加货币支出,以重新调整它们的实际余额;对整个国家来讲,实际货币余额的调整便表现为货币外流,即国际收支逆差。反之亦然。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当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国民收入、产量等)所决定的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相一致时,国际收支便处于平衡。

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现象。因此,国际收支不平衡,都可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所谓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指货币供应政策。因为货币需求是收入、利率的稳定函数,而货币供应则在很大程度上可由政府操纵。因此,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D增加)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D减少)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总之,货币论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国际收支逆差的根源在于国内信贷扩张过大,故它的对策是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使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的速度。

货币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唤醒了人们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因素的重新重视。它的主要缺陷则表现为:

第一,颠倒了国际经济的因果关系。把货币因素看成是决定国际收支的决定因素,而把收入、支出、贸易条件和其他实际因素看成是次要的,这些因素只通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发生作用。而实际上,是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而不是相反。

第二,它假定货币需求函数是相当稳定的。但在短期内,货币需求往往是很不稳定的,也很难不受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

第三,货币论还假定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其实不然,因为货币供给变动后,人们不仅改变对国外商品和证券的支出,而且也会改变对本国商品和证券的支出,由此影响到国内产量的变化。

第四,它强调一价定律的作用,但从短期来看,由于垄断因素和商品供求粘性的存在,一价定律往往是不成立的。

专栏1-1  国际收支调节的结构分析法(结构论)

传统的观点将国际收支理论归结为三种,那就是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进入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普遍感到:原有的国际收支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其国内某些现象,也不能很好地对其国际收支做出调节。于是一种新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 —结构论就诞生了。

结构论(Structural Approach)是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调节规划的对立面,作为传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特别是货币论的对立面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赞成结构论的经济学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中从事发展问题研究的学者。因此,结构论的理论渊源同发展经济学密切相关。

结构论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并不一定完全是由国内货币市场失衡引起的。货币论乃至以前的吸收论都从需求角度提出国际收支调节政策,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供给方面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就货币论来讲,它实际上通过压缩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来减少实际需求。就吸收论而言,它实际上主张的是通过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减少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结构论认为,国际收支逆差尤其是长期性的逆差既可以是长期性的过度需求引起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引起的。而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往往是由经济结构问题引起的。引起国际收支长期逆差或长期逆差趋势的结构问题有经济结构老化、经济结构单一和经济结构落后。国际收支的结构性不平衡既是长期来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和经济发展阶段落后所引起的,又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变的瓶颈。如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发展经济、改变经济结构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投资和资本货物的进口,而国际收支的结构性困难和外汇短缺却制约着这种进口,从而使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变变得十分困难。既然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经济结构导致的,那么调节政策的重点就应放在改善经济结构和加速经济发展方面,以此来增加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数量和品种供应。改善经济结构和加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投资,改善资源的流动性,使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能顺利地从传统行业流向新兴行业。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要积极增加国内储蓄,而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应增加对经济落后国家的投资,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通过改善经济结构和发展经济,不仅能有助于克服自身的国际收支困难,同时也能增加从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的进口,从而也有助于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的出口和就业的增长。

结构论就其本质而言讨论的是经济发展问题,而不是国际收支问题。经济发展政策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常常是行之无效或收效甚微的。国际收支制约力是到处存在的,它的存在对于维持一国经济长期均衡的发展和世界货币金融秩序是十分必要的。要求以提供暂时性资金融通为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提供长期性国际收支贷款,同时又不施予必要的调节纪律和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犹如把资金填入一个无底洞,既不利于有关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又违背了基金组织本身的性质和宪章,同时也是基金组织在客观上无力做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