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意义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将企业在一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进行适当分类、汇总、排列后编制而成的。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某一日期企业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可以提供某一日期企业负债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可以反映企业所拥有的权益;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
(一)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主要反映以下三个方面。
1.资产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反映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应当按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别列示,在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类别下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
流动资产项目通常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
非流动资产项目通常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开发支出、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2.负债
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反映在某一特定日期企业所承担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应当按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别列示,在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类别下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
流动负债项目通常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等。
非流动负债项目通常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和其他非流动负债等。
3.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投资者拥有的净资产的总额。它一般按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大体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要求清偿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各项目的合计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合计,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格式如表9-1所示。
表9-1 资产负债表
(续表)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的各项目均需填列“期末余额”和“年初余额”两栏。其中:“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期末余额”栏主要有以下几种填列方法。
(1)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需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3)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预收款项”项目需要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应付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科目分别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预付款项”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两个科目分别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需要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5)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如“固定资产”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备抵科目后的净额填列。
(6)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分析填列。如“应收账款”项目需要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两个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中对应收账款计提的部分后的净额填列;“存货”项目需要根据“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等总账科目期末余额的分析汇总数,再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四、资产负债表编制举例
【例9-1】盛达公司2009年12月31日总分类账户余额如表9-2所示。
表9-2 总分类账户余额表
根据上述所给资料,编制该公司200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如表9-3所示。
表9-3 资产负债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