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业企业增值税如何取数

工业企业增值税如何取数

时间:2024-04-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一、生产准备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供应过程是工业企业经营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生产的准备阶段。该账户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246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的在建工程减少24600元。

第三节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一、生产准备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供应过程是工业企业经营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生产的准备阶段。为了进行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建造厂房等建筑物,购置机器设备并进行材料采购。因此,生产准备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如下:

(1)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核算,包括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的核算和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核算。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包括:①遵照经济合同和结算制度的规定,与供应单位进行货款结算,支付材料买价和各种采购费用;②核算购入材料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③计算材料采购成本并结转入库材料成本。

二、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核算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即原始价值)入账。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是指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包括买价、运杂费、包装费、安装成本和税金及其他支出等。

1.固定资产购入业务核算的账户设置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应设置“固定资产”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其借方登记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加数额;贷方登记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的减少数额;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值。该账户可按固定资产的类别进行明细核算。“固定资产”账户的结构如图4-4所示。

图4-4 “固定资产”账户的结构

2.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总分类核算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核算

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买价以及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账户,按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或者依据增值税扣税凭证计算的增值税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的借方,按实际支付或应付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例4-5】 企业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价款3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进项税额5100元,运杂费6000元,全部价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36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51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411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固定资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银行存款”三个账户。固定资产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是负债的减少,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的借方;银行存款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这项经济业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3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

 贷:银行存款  41100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核算

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时,应按购进时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保险费等,借记“在建工程”账户,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按实际支付或应付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支付安装费用时,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账户;在安装完交付使用时,再按其全部成本即原始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在建工程”账户。

【例4-6】 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以银行存款支付买价2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元,运杂费4000元。在安装过程中,领用原材料500元,耗用人工100元。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交付生产使用。

这项经济业务包括:

①固定资产的购入。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在建工程增加24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34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274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银行存款”三个账户。在建工程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入“在建工程”账户的借方;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增加是负债的减少,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的借方;银行存款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这项经济业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24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银行存款  27400

②固定资产的安装。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在建工程增加6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的库存材料减少500元,应付职工薪酬增加100元;交付使用时,一方面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24600元,另一方面企业的在建工程减少246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在建工程”、“原材料”和“应付职工薪酬”三个账户。在建工程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入“在建工程”账户的借方;原材料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原材料”账户的贷方;应付职工薪酬的增加是负债的增加,应记入“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的贷方。这项经济业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600

 贷:原材料  500

   应付职工薪酬  100

③固定资产交付使用。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加246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的在建工程减少246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两个账户。固定资产的增加是资产的增加,应记入“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在建工程的减少是资产的减少,应记入“在建工程”账户的贷方。这项经济业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24600

 贷:在建工程  24600

上述有关固定资产的购入和安装业务的会计分录登记总账结果如图4-5所示。

图4-5 固定资产购置业务流程

三、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活动是以货币资金采购原材料,作为生产的储备,以保证生产的需要。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企业一方面从供应单位购进材料物资,另一方面必须按照购货合同和其他有关规定确定支付原材料的价税款和各种采购费用,包括原材料的买价,增值税进项税额,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储存保险费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以及其他费用。企业购进的原材料,经验收入库后,即为可供生产领用的库存材料。原材料的买价加上采购费用,构成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1.材料采购业务的账户设置

为了反映和监督原材料的采购业务,加强采购业务的管理,确定材料采购成本,需要设置以下账户:

(1)“材料采购”账户。该账户是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外购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计算确定材料实际采购成本的账户。其借方登记购入原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贷方登记已验收入库按实际采购成本转入“原材料”账户借方的数额;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反映期末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该账户可按供应单位和材料品种进行明细核算。“材料采购”账户的结构如图4-6所示。

图4-6 “材料采购”账户的结构

(2)“原材料”账户。该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的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其借方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该账户可按照材料的保管地点和材料的类别、品种、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原材料”账户的结构如图4-7所示。

图4-7 “原材料”账户的结构

(3)“应付账款”账户。该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物资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应支付给供应单位款项的账户。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其贷方登记应付而未付的数额;借方登记实际归还的数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期末尚未归还给供应单位款项的数额。该账户可按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应付账款”账户的结构如图4-8所示。

图4-8 “应付账款”账户的结构

(4)“应付票据”账户。当企业购买材料、物资是采用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来结算供应单位货款时,应相应地开设“应付票据”账户,用来反映和监督与供应单位结算债务的情况。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企业开出商业汇票时,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偿还到期的应付票据时,记入该账户的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该账户可按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应付票据”账户的结构如图4-9所示。

图4-9 “应付票据”账户的结构

(5)“预付账款”账户。该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按购货合同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及其结算情况。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其借方登记预付或补付的预付账款的金额;贷方登记所购货物金额及退回多付货款的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尚未结算的预付款项。该账户可按供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预付账款”账户的结构如图4-10所示。

图4-10 “预付账款”账户的结构

(6)“应交税费”账户。该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应交和实交税金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其借方登记实际交纳的税费;贷方登记应交纳的各种税费;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该账户可按应交的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应交和实交增值税结算情况的账户,企业购买材料物资时交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入该账户的借方;企业销售产品时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记入该账户的贷方。“应交税费”账户的结构如图4-11所示。

图4-11 “应交税费”账户的结构

2.材料采购业务的总分类核算

【例4-7】 企业从光华公司购入甲材料一批,买价总计5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00元。材料已经收到并验收入库,价税款已通过银行支付,另以现金支付运杂费2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材料采购支出增加58700元,其中材料买价50000元,运杂费2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银行存款减少58500元,现金减少2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现金”和“银行存款”四个账户。材料价款支出记入“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减少分别记入“现金”和“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此项经济业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在途物资(原材料)(题干指出已经验收入库了。就算是未验收入库,也应当计入在途物资而不是材料采购。这并非是计划成本法)  50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现金200

【例4-8】 企业向新华公司购入甲材料100千克,单价180元,乙材料200千克,单价100元。购入两种材料的运杂费6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460元。材料已运达企业,并已验收入库,款项均未支付。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材料采购支出增加45060元,其中材料买价38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460元,采购费用6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应付账款增加4506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付账款”三个账户。材料价款支出和运杂费记入“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应付账款的增加记入“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此项经济业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在途物资  38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460

 贷:应付账款  45060

【例4-9】 企业以银行存款偿付前欠新华公司购货款4506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应付账款减少4506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银行存款减少4506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应付账款”和“银行存款”两个账户。应付账款的减少记入“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银行存款的减少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此项经济业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  45060

 贷:银行存款4  5060

【例4-10】 企业以银行存款预付华兴工厂购丙材料款30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预付账款增加30000元,另一方面使银行存款减少300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预付账款”和“银行存款”两个账户。预付账款的增加应记入“预付账款”账户的借方;银行存款的减少应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此项经济业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预付账款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例4-11】 企业从长江工厂购买丁材料4000千克,单价1.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80元,企业开出并承兑三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但材料尚未运达企业。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材料采购支出增加4680元,其中材料买价4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68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应付票据款增加468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付票据”三个账户。材料价款支出记入“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应付票据的增加记入“应付票据”账户的贷方。此项经济业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在途物资  4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

贷:应付票据  4680

【例4-12】 企业收到华兴工厂发来的、预付货款的丙材料,并验收入库。该批材料的买价30000元,运杂费4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元,不足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材料采购支出增加35500元,其中材料买价30000元,运杂费4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元;另一方面除冲销原预付账款30000元外,同时不足货款以银行存款补付55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预付账款”和“银行存款”四个账户。材料价款和运杂费支出记入“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借方,预付账款的减少记入“预付账款”账户的贷方,银行存款的减少记入“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此项经济业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在途物资  30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

 贷:预付账款  30000

  银行存款  5500

【例4-13】 上述甲、乙、丙三种材料已采购完成,结转其实际采购成本。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50200+38600+30400=119200(元)尚未运达企业的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为4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库存材料增加119200元,另一方面使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减少119200元。因此,这项经济业务涉及“原材料”和“材料采购”两个账户。库存材料的增加应记入“原材料”账户的借方,材料采购成本的减少应记入“材料采购”账户的贷方。此项经济业务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119200

 贷:在途物资  119200

上述有关材料采购业务的会计分录登记总账的结果如图4-12所示。

图4-12 材料采购业务流程

四、材料采购成本的确定与计算

1.材料采购成本的确定

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买价。是指进货发票账单上所开列的货款金额。(2)运杂费。包括由供应单位运至企业所在地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和仓储费等。

(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4)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上述材料采购实际成本的构成内容中,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称为材料的采购费用。因此,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也可以说由买价和采购费用构成。

2.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就是将企业采购材料所支付的买价和采购费用,按照购入材料的品种和类别加以归类,计算各种材料的采购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一般而言,上述费用中,凡是能够分清是为哪种材料的采购所支付的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凡是不能分清应由哪种材料负担的费用,应采用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之后记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如为采购多种材料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可以各种材料的重量或买价比例,分配之后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采购费用分配率=采购费用总金额÷分配标准总额

某种材料应分配的采购费用=该种材料的分配标准数×采购费用分配率

现以前述供应过程的总分类核算业务为例,说明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根据例4-8,企业向新华公司购入甲、乙两种材料,材料的买价可以直接计入甲、乙两种材料的采购成本;支付的运杂费600元,需要采用适当的标准,分配计入甲、乙两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中。假定按重量比例进行分配,则:

(1)计算材料采购费用分配率,即计算采购每千克材料应负担的采购费用。

费用分配率=600/(100+200)=2(元/千克)

(2)确定各种材料应分配的采购费用,编制采购费用分配表。

甲材料应分配的运杂费=100×2=200(元)

乙材料应分配的运杂费=200×2=400(元)

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如表4-1所示。

表4-1 材料采购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

根据材料采购费用分配表,登记甲、乙两种材料明细账。

材料采购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计算,是根据“材料采购”明细分类账的记录,通过编制成本计算单来完成的。材料采购成本计算单的格式及编制方法,如表4-2所示。

表4-2 材料采购成本计算单   单位: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